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3699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课内阅读。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

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

“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

“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

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部长恳求说:

“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

”白求恩说:

“谢谢师长的关心。

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1)找出小庙周围情况的句子。

(2)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的?

(3)你觉得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A. 医术高超                               B. 对工作认真负责                               C. 关心病人

(4)白求恩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

【答案】

(1)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

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2)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

 

(3)B

(4)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

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2)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

(3)B。

(4)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课文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_____(jìnjìng)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_____(quānjuànjuān)。

也许是怕被人_____(发现、发觉)吧,它驼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_____(崇敬、钦佩):

聪明的小东西,份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或词语。

(2)找出短文中表示刺猬动作的词________。

从中你看到一只________、________的刺猬。

(3)结合课文内容把刺猬偷枣的过程填写完整。

缓慢爬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驮枣快跑

(4)请你用“先……接着…….再……最后……”的句式,以刺猬的口吻把偷枣的经过写完整。

(提示:

可用上你画出的动词)

   说起这偷枣啊,可惊险啦!

我先缓慢地往树上爬,________。

【答案】

(1)jìn;quān;发现;钦佩

(2)活动、爬来爬去、归拢、打了一个滚儿、扎、驮、跑;聪明伶俐;本事高明

(3)摇晃树枝;从树上掉下来;把红枣扎到背上

(4)略

【解析】【分析】

(1)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发现是自然界原有的物质,没有被人发觉有这个东西。

发觉:

觉察。

崇敬:

崇敬,指崇拜尊敬。

一般指对人和事物的敬仰。

钦佩:

令人尊敬、尊重、敬重。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体会划线词语,了解用词之美------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故答案为:

(1)jìn;quān;发现;钦佩

(2)活动、爬来爬去、归拢、打了一个滚儿、扎、驮、跑;聪明伶俐;本事高明。

(3)摇晃树枝、从树上掉下来、把红枣扎到背上。

(4)略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体会重要词语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

3.读小伙伴的习作,学方法。

(三)

   樱桃不仅外表漂亮,它的味道也是香甜可口的。

红红的樱桃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摘一颗樱桃放进嘴里,一股香甜的汁水沁人心脾,甜中略带点酸,让人回味无穷。

(1)请把文中描写樱桃的味道的句子画上横线。

(2)读了这段习作,我知道观察水果时还可以尝一尝________。

【答案】

(1)它的味道也是香甜可口的。

   摘一颗樱桃放进嘴里……让人回味无穷。

(2)味道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它的味道也是香甜可口的。

   摘一颗樱桃放进嘴里……让人回味无穷。

(2)味道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读例文,完成练习。

(一)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1)这段话写的是雨中杨梅树的形态,抓住了杨梅树的枝、叶来写,其枝、叶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写杨梅树时,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3)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种植物的枝、叶。

【答案】

(1)四季常绿;狭长

(2)B

(3) 

【解析】【分析】

(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把“杨梅”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四季常绿、狭长;

(2)B;(3)略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5.课内阅读。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

”父亲喃喃着。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还有鸟味。

”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

   “有。

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歌唱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

“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

”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此时”指的是(   )

A. 群鸟齐鸣的时候                      

B. 鸟儿快活的时候。

                      

C. 鸟儿起飞的时候

(2)选文中的哪句话是“我”对父亲爱鸟的具体说明和赞美?

(   )

A.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B.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C.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3)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为什么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   )

A. 鸟儿那时是最开心的时候,防范意识也非常弱了。

B.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C. 鸟儿飞翔时速度很慢,容易被打中。

(4)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   )

A. 因为父亲知道鸟的弱点,但他爱鸟,不可能去打鸟。

B. 因为父亲太了解鸟了。

C. 如果父亲是猎人,就不可能这么了解和熟悉鸟儿了。

【答案】

(1)A

(2)C

(3)B

(4)A

【解析】【分析】

(1)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2)、(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A;

(2)C;(3)B;(4)A

【点评】

(1)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2)、(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6.课外阅读。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

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

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

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刺猬的头___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__,牙齿________,门牙________。

它的四肢________,跑起来很快。

它的爪子________、________。

它浑身长满了________。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3)找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出来,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你喜欢哪种小动物?

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外形特点。

【答案】

(1)尖尖的;很小;锋利;特别长;很短;锐利;有力;硬刺

(2)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3)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刺猬身上的硬刺;钢针

(4)略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3)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要抓住动物的特征写。

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状物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

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状物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动物写生动,写形象;状物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故答案为:

(1)尖尖的、很小、锋利、特别长、很短、锐利、有力、硬刺

(2)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3)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刺猬身上的硬刺;钢针

(4)略

【点评】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

7.课外阅读。

   

   一次,猫在森林里遇到了狐狸先生,猫想:

“他精明,有经验,对世界上的事都有见识。

”猫就友好地招呼狐狸。

   “您好,亲爱的狐狸先生!

你好吗?

身体怎样?

您在艰难的日子里过得怎么样?

   狐狸傲慢地把猫从头到脚打量了好久,不知道他是否该回答猫。

狐狸终于说:

“噢,你这可怜的捋胡须的,你这花斑的傻瓜,你这饿鬼,你这捕食老鼠的东西!

你脑子里在想什么呢?

你怎敢问我过得怎么样?

你学到了多少东西?

你懂得了多少本领?

”“我只一种。

”猫温顺地答道。

“那是一种什么本领呢?

”狐狸问。

“猎狗追我时,我会跳到树上逃命。

”“就这些吗?

”狐狸问。

“我掌握了一百多种本领,另外我还有满满一袋子计谋。

但是我可怜你,和我一起吧,我教你怎样逃避猎狗。

   就在这时候,一个猎人带着四条猎狗来了。

猫敏捷地跳到树上,悄悄地爬到树顶上,这样树枝和枝叶可以把它完全遮住。

“打开袋子,狐狸先生,打开袋子!

”猫对狐狸叫道,但是猎狗们已经咬住了狐狸,叫它动弹不得。

“噢,狐狸先生!

”猫叫道,“你有一百种本领,可还是给抓住了,而我只有一种本领,却逃了命。

如果你能像我一样爬上来,你就不会丢命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骄傲──________ 困难──________ 计策──________ 灵敏──________

(2)按要求改句子。

①但是猎狗们已经咬住了狐狸。

(改为“被”字句)

②另外我还有满满一袋子计谋。

(缩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照应了上文中的哪句话,请写下来?

【答案】

(1)傲慢;艰难;计谋;敏捷

(2)①但是狐狸已经被猎狗们咬住了。

②我有计谋。

(3)我掌握了一百多种本领,另外我还有满满一袋子计谋。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如:

骄傲:

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

根据其意思,骄傲的近义词可以是“自满、自大、傲慢、高慢、夸耀、自得、骄慢、自傲”中其中之一。

其他依次类推。

困难:

处境艰难;生活穷困。

计策:

计谋;策略。

灵敏:

具有容易受影响或受感动的能力;能够显示微小差别。

(2)①“陈述句”改“被字句”的方法是:

A读句子,找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并在词下面加上点。

B在句子开头上加一个“被”字。

C把动作词后面的全部移到“被”字的前面。

②本题考查了对缩句的掌握。

缩句就是把句子中所有起修饰作用的词都去掉,剩下最简单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3)考查照应句。

解题思路引导:

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故答案为:

(1)傲慢、艰难、计谋、敏捷;

(2)①但是狐狸已经被猎狗们咬住了。

②我有计谋。

(3)我掌握了一百多种本领,另外我还有满满一袋子计谋。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①掌握陈述句改写成被字句的方法,平时多练。

②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

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

平时多做练习。

(3)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要求会判断写作时会应用。

8.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会唱歌的树叶

   阿姐带着我,走进了大山的怀抱。

   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愉快地唱起歌儿,热热闹闹地欢迎来闯(chuǎng)山的客人。

阿姐乐了,她顺手摘片树叶,放在嘴边,和小鸟对起话来——

   “滴沥!

滴沥……”那是向黄莺(yīng)问好。

   “布谷!

布谷……”那是和杜鹃交谈。

   “如意!

如意……”那是对画眉的祝福。

   对完话,阿姐又吹起好听的树叶歌:

“呜咿(yī)——咿哟……”

   一时,树叶不摇了,小鸟不叫了,野兔不跑了。

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听着悠(yōu)扬的歌声向远山飞去,又从很远的地方飘回来。

   我问阿姐:

“树叶怎么也会唱歌呀?

   阿姐说:

“它们是听着小鸟的歌声长大的。

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

”听她这么一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图画:

满山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一串串绿色的歌。

(1)照样子写词语。

      

例:

大大小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例:

跳来跳去 ________来________去   ________来________去   ________来________去    

(2)树叶为什么会唱歌?

(3)阿姐都对小鸟说了哪些话?

(4)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答案】

(1)热热闹闹;干干净净;快快乐乐;游;游;跑;跑;走;走

(2)“它们是听着小鸟的歌声长大的。

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

(3)滴沥!

滴沥!

   布谷!

布谷!

   如意!

如意!

 

(4)满山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一串串绿色的歌。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①给出的词语“大大小小”来看,是AABB式结构,如:

热热闹闹、干干净净、快快乐乐。

从②给出的词语“跳来跳去”来看,是ABAC式结构,如:

游来游去、跑来跑去、走来走去

(2)(3)(4)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点评】

(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3)(4)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麻雀学飞

   麻雀妈妈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飞行(xíng háng)家,到处(chǔ chù)打听哪里有好老师。

听说雄鹰老师飞得高,飞得远,麻雀妈妈就把小麻雀送进了“雄鹰学校”。

   小麻雀学习不专心,上课老说话,鹰老师说什么,它根本没听进去。

练习飞行时,小麻雀东瞧瞧,西看看,小鹰们飞上了天空,小麻雀还在草丛里玩。

   期未考试,小鹰们都(dū dōu)飞得很高,小麻雀却只能飞到矮墙上。

   麻雀妈妈问燕子:

“大家都说雄鹰老师教(jiào jiāo)得好,我的孩子怎么飞不高呢?

”燕子说:

“如果学生不肯勤学苦练,老师教得好,又有什么用呢?

(1)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音节。

(2)从文中找出小麻雀学习不专心的句子。

(3)麻雀妈妈把小麻雀送进“雄鹰学校”的原因是什么?

目的又是什么?

(4)“我的孩子怎么飞不高?

”的原因是什么?

(5)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答案】

(1)xíng;chù;dōu;jiāo

(2)小麻雀学习不专心,上课老说话,鹰老师说什么,它根本没听进去。

练习飞行时,小麻雀东瞧瞧,西看看,小鹰们飞上了天空,小麻雀还在草丛里玩。

(3)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飞行家。

(4)不肯勤学苦练。

(5)做任何事都得专心,勤学苦练,否则一事无成。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xíng;chù;dōu;jiāo

(2)小麻雀学习不专心,上课老说话,鹰老师说什么,它根本没听进去。

练习飞行时,小麻雀东瞧瞧,西看看,小鹰们飞上了天空,小麻雀还在草丛里玩。

(3)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飞行家。

(4)不肯勤学苦练。

(5)做任何事都得专心,勤学苦练,否则一事无成。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0.读下面的文段,做习题。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

鸟儿问女孩: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

“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   )

A. 急切。

                                           

B. 缓慢。

(2)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试着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说说她在想些什么。

①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