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3736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_

学院:

___资源与环境学院_____

专业年级:

__2012级土地资源管理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

___宋羽讲师_____

20年月日

 

一、立题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含文献综述)

1立题意义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态势,但是在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对资金的需求总量虽大但单个农户投入少、额度小,因此必须开展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这不仅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投入而且需要大量的流动性投入,单纯依靠农业生产者自身的积累,是不能实现的,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还会不断扩大,我国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保障,和谐社会的根基就不会稳定。

因此,金融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有必要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加大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但土地流转和金融支持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和障碍,使得农地流转过程中金融组织的支持力度还跟不上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如何对金融服务进行创新,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完善,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进而改变农地流转融资难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主要关注农地交易和农村金融支持。

关于农地交易的研究。

由于发达国家土地私有,作为资本,土地可以直接买卖,因而国外土地流转更多时候使用的是土地交易这个概念。

自从俄罗斯1990年实行土地私有化改革开始,其农地交易就较为活跃,WegrenStephenK通过相关统计得出,1995年大约有25%的农户参加了农地交易[1]。

Vikas.R指出中欧及东欧国家在土地私有化改革之后没有建立土地流转的有效市场,土地规模化集中经营的程度并不高,印度的土地买卖在1977年至1999年间并不活跃,但其农地租赁市场很是活跃[2]。

Terry.v.D通过研究说明买卖农地所有权是在商品经济时代实现财富增长和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农户买卖农地所有权不仅是考量绩效后的结果,而且也试图在风险与利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3]。

BogaertsT,Williamson.I.P,Fendel.E.M指出中欧国家的相关制度因素使得农地交易费用增加,一定程度上阻碍农地交易的进行[4]。

有效的土地市场不仅需要产权界定清晰,而且需要与之匹配的政府规划和制度环境。

另外,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以及规避风险都是影响农户进行农地交易的重要因素。

关于农村金融支持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理论中处于主导地位,该理论大力支持信贷供给优先的农村金融策略。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逐渐被农村金融市场论所取代,该理论主要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国际理论普遍认为,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主要是由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这三种形式构成,尤其强调了合作金融的作用。

HansDieterSeibeL通过研究说明随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在持续性、延展性和规模上都受到限制,应该使非正规金融正规化,辅助其改善经营管理并整合到更为广泛的金融市场之中。

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在农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5]。

KelleesTsai通过对印度的农村金融组织进行研究认为,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微观金融潜在客户的依赖[6]。

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层出不穷,概况为以下几方面:

关于土地流转的形式:

蔡志荣指出目前全国各地流转形式包括转包、出租、入股、互换、转让、委托流转、反租倒包、土地信托、土地保姆等也有人指出代耕、拍卖、抵押、继承、赠与等也属于土地流转的形式[7]。

蔡利红、黄祖辉、王朋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实际操作中以出租和转包为主[8]。

魏沙平、蒋孝亮、田永中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三个村——农民自主性大地村、政府主导型素心村、业主主导型双塘村的经营形式对比研究发现只要适宜当地条件、满足项目发展需要、能够促进农村土地的高效利用就可以大胆实践,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创造条件[9]。

关于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王燕妮指出我国法律制度确立了乡镇、村、村民小组三个层次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而这条规定看似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划分的十分清楚,但实质上这些主体是虚置的。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际上掌握在乡镇各级政府手中,作为“农民集体”组成部分的农民事实上被割断了与土地所有权的内在联系,拥有的只是使用权[10]。

王俊通过调查发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土地受让人将耕地转为林果地、水塘等非耕农用地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一些地方的土地股份合作企业也突破严格的农地用途管制,将集中起来的农业生产土地转向二、三产业,甚至从事商品房开发。

这些行为都导致了耕地资源的严重流失[11]。

除此之外,朱静虹等认为土地流转还存在未能考虑到本村经济发展实际,土地流转身份确定具有随意性村,村社间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12]。

刘娥苹还指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滞后问题,大多数地方没有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管理工作制度,土地流转处于无人监管状态等现象[13]。

夏涛通过对广东省博罗县个案时在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中还指出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知存在缺陷,以及流转农户的权利受到多方侵害的问题[14]。

关于土地流转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南伟强、敖美玲认为土地流转现象出现的制度根基在于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下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经营权三权分立。

他们认为该种制度所带来的散户经营已经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发展的要求[15]。

兰晓红通过综合研究后发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动因可以归结为部分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规模经营带来更高收入以及来自政府的推动。

有关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因素,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跟农户自身的特征、耕地资源的特征、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有关[16]。

郭晓丽指出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流出土地的愿望就越强烈;耕地越细碎化,流进意愿越小。

她还指出市场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之一,如农业比较效益的大小、农户示范效应、城市提供的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等[17]。

曹素红通过对江苏省土地流转实证分析得出了城市化水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也会影响土地流转的速度[18]。

国内关于农村金融支持的研究,从信用贷款角度看:

党国英认为农村金融创新需要有信用环境[19]。

赵文昆通过对农村金融创新中的信贷担保研究,认为政府需引导构建农民信贷互助担保组织,以及加快信贷担保品创新尝试[20]。

张庆君利用多重委托代理结构,对耕地抵押贷款模式进行研究,发现该模式中其它外部组织、合作社内部和存在合作社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必须建立并完善预防、救助和监管机制[21]。

从解决机制方面看:

卜华认为,解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和贷款难的问题,需要创新农村补偿和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22]。

黄少安认为商业银行应该探索土地金融业务[23]。

梁会丽农村金融的创新可以有助于农民将死资产变为活现金,认为应把农村土地流转与金融创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24]。

从金融体系方面看:

刘颖指出须进行农村金融产权改革,使其多样化。

同时认为我国农村大面积地商业性金融经营的条件还不成熟,农村金融应以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主体。

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和完善人员聘任体系十分重要[25]。

王晰以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例,从市场竞争的视阈探讨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其重点是要构建一个多元参与产品创新的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26]。

王庆林认为需建立及引导国家扶贫基金以及由政府主导统筹农业保险的发展的体系[27]。

从产业发展方面看:

邹新阳基于金融产业视角,通过对当前碳金融和农村金融各自发展现状及特征的分析,得出碳金融与农村金融具有互动关系。

两者的良性互动需要通过设计农业碳交易品、农业碳债券、农村碳衍生品和发展农村绿色信贷[28]。

秦秀红通过对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创新的关联性研究,认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约束明显,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大力发展和壮大农村主导产业,对民间资金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的建设中来[29]。

从统筹城乡方面看:

梁济昌认为需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金融创新,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放宽融资担保政策,加强并改进金融监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30]。

有些学者在不同方面包括从金融支持理论的角度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大量得成果。

冉俊认为:

由于农业天然的弱质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风险较高,商业性保险业务难以开展,农业保险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需要[31]。

黄海棠通过对三明市的实证分析认为:

土地流转改革后,规模化经营使农村资金流量逐渐加大,现有的农村支付体系中存在的现金结算量大且不及时、票据使用率低以及未设置ATM机、POS机等问题,限制了非现金结算业务的推广,也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32]。

卞春生、高俊生指出:

要坚持金融支持土地流转与财政扶持政策的有机结合,可以以县乡政府的财政扶持土地流转专项资金为资本金,注册成立专门的担保公司,为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土地流转贷款提供担保,有效解决“贷款难”问题,促进土地流转[33]。

参考文献:

[1]WegrenStephenK.WhyRussiansnParticipateintheLandMarktet:

Socio-economicFactors[J].Post-CommunistEconomics,2003,15(4):

483-501

[2]Vikas,R.Agrarianreformandlandmarkets:

astudyoflandtransactionintwovillagesofwestBengal,1997-1995.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2001,7(7):

611-629

[3]Terry.v.D.ScenariosofcentralEuropeanlandfragmentation.LandusePolicy,2003,20(20):

149-158

[4]BogaertsT,Williamson.I.P,Fendel.E.M.TheRolesoflandAdministrationintheAccessionofCentralEuropeanCountriestotheEuropeanUnion[J].LandUsePolicy,2002,19,19

(1):

29-46

[5]HansDieterSeibel,RuralFinance:

MainstreamingInformFinanceInstitutions,JournalofDvelopmentalEntrepreneurshipPeriodical,2001

[6]KelleesTsai,ImperfectSubstitutes:

TheLocalPoliticalEconomyofInformalFianceandMicrofinanceinRuralChinaandIndia,WorldDevelopment,2004,Vol.32,No.9:

1487-1507

[7]蔡志荣.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综述[J].湖北农业科学,2010,(5):

1210-1212

[8]蔡利红.关于河南省土地流转模式与特点的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49-51

[9]魏沙平,蒋孝亮,田永中.重庆市北碚区三个行政村土地流转模式探析[J].中国发展,2011,

(2):

51-55

[10]王燕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制环境探析[J].城乡建设,2011,(5):

217-218

[11]王俊.关于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0,(12)183-185

[12]朱静虹,毕发钱,肖红云.基于新时期土地流转下的村域经济发展反思——以姚安县清河村为例[J].经济研究,2011,(3):

24-25

[13]刘娥苹.金山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思考[J].上海房地2011,(3):

31-33

[14]夏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典型个案研究——以广东省博罗县为例[J].中国市场,2011(5):

134-135

[15]南伟强,敖美玲.论土地流转的推进与模式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

5-7

[16]兰晓红.农村土地流转动因问题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0,(10):

159-160

[17]郭晓丽.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时代,2011,(16):

99-101

[18]曹素红.基于江苏省的农村土地流转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5):

88-90

[19]党国英.农村金融创新需营造信用环境[J].人民论坛,2011,(18);67-67

[20]赵文昆.农村金融创新中的信贷担保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4):

46-46

[21]张庆君.农村金融创新中的多重委托代理结构问题研究——基于耕地抵押贷款模式的考察[J].金融发展研究,2010,(11):

71-73

[22]卜华.农村金融创新的三个趋向[J].山东纺织经济,2010,(5):

29-30

[23]黄少安.商业银行可以探索土地金融业务[J].人民论坛,2011,(18):

67-67

[24]梁会丽.以农村金融创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J].经济研究导刊,2010,(5):

102-104

[25]刘颖.我国农村金融创新与改革的路径依赖[J].金融经济:

下半月,2010,

(2):

12-15

[26]王晰.市场竞争视阈下的农村金融创新研究.现代商业,2010,(3):

33-34

[27]王庆林.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农村金融创新.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

50-50

[28]邹新阳.碳金融本土化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基于金融产业的视角.中国软科学,2011,(8):

21-26

[29]秦秀红.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创新的关联性研究.统计与决策,2012,(10):

136-138

[30]梁济昌.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金融创新.现代金融,2010,(9):

8-9

[31]冉俊.农村土地流转对金融需求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调查研究,2011

(2):

34-35

[32]黄海棠.三明市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市政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5(3)

[33]卞春生,高俊生.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J].改革探索,2012(9)

3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和农村金融支持问题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及创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权利主体、违法用地、流转中的管理和服务等问题以及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

关于农村金融支持主要从信用贷款、解决机制、金融体系、产业发展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展开。

有些学者从完善农业保险、农村支付体系以及建立担保公司等方面来研究其对土地规模经营的积极作用。

但关于如何根据中国国情,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从金融支持方面,以适宜当地条件、满足项目发展需要等要求来推动农地流转,学术界尚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因此,需要结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的实际特点进行探索和研究。

4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2.2.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体系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3.1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体系现状

3.2金融支持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分析

3.2.1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缓慢

3.2.2农村土地流转贷款难

3.2.3缺乏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

3.2.4缺乏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

第四章农地流转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4.1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4.1.1农村信用社改革

4.1.2成立邮储银行

4.1.3建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

4.1.4互助性金融机构的设立

4.2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4.2.1土地信托

4.2.2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4.2.3农地证券化

4.2.4建立农业保险制度

4.3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章结论和展望

5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本研究主要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根据实地调查,对现有农地流转金融支持体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步骤、预期目的

1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参考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主要通过查阅期刊,书籍,报纸等资料进行写作素材的收集。

(2)经验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密切结合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的实践和经验,进行综合研究,为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借鉴和启示。

(3)实地调查法,选择三明市主要的县乡开展实地调研,搜集了一些一手资料数据,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以及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现状进行深入、全面的剖析,发现我国现行土地流转障碍及金融支持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2研究步骤

2.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考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整体研究思路;

2.2对资料进行整理,将所阅读的文献分类,一部分为土地流转,另一部分为农村金融;

2.3拟出论文基本大纲,实地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详细分析;

2.4寻找创新点,在参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性建议。

3预期目的

通过对三明市的几个代表性县的农村金融支持土地流转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为相关行为主体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有序进行。

 

三、研究工作总体安排及具体进度

第一阶段(2013年09月-2013年10月):

资料收集、撰写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修改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审查及开题答辩;

第三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03月):

进行数据分析并撰写论文初稿;

第四阶段(2014年03月-2014年05月):

修改论文初稿、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和论文修改;

第五阶段(2014年05月—2014年06月):

论文定稿,论文答辩。

 

四、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五、系(教研室)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六、学院审查意见:

 

 

分管院长签章: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