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2382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战德国为何要放弃英国 转而集结550万军队进攻苏联Word文件下载.docx

美国虽然不但算直接参战,但是不打算让纳粹德国一家独大。

美国总统罗斯福命令美国海军舰艇为商船护航,这让希特勒十分恼火但无可奈何。

目前希特勒还不打算主动招惹这个世界头号强国,希特勒在寻找其他的办法。

二、苏联处于内乱之中,而德国需要资源

希特勒在登陆英国无望的情况下,选择了东面的苏联。

在希特勒看来,德国想要登陆英国,就很有可能与美国开战。

而德国目前的物资储备还不足以和美国抗衡,苏联拥有丰富的资源。

如果德国占领了苏联的欧洲部分,那么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进攻英国,即便是美国参战,德国也不再畏惧什么。

按照希特勒的话说:

“苏联就是一栋摇摇欲坠的破房子。

”当时的苏联正处于大清洗运动时期,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疯狂的屠杀自己的将领。

苏军的战斗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在苏芬战争中,苏军的表现真是一败涂地。

这更加刺激了希特勒,此时德军根本不把苏军凡在眼里。

更重要的是苏联没有任何的战争准备,这是最可怕的。

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臭名昭著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根据这个规定,苏德两国夹击了波兰,甚至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德国国内的资源严重不足,而苏联在趁机发战争财。

苏联远远不断的向德国出口石油和粮食,德军在西欧发动的一系列战役,基本上烧的都是苏联的石油。

斯大林坚持认为德国在占领英国之前,不会进攻苏联。

因此苏军还处于二级战备状态,部队没有任何的战争预案。

就在德军进攻苏联的前一天晚上,苏联还向德国出口了15000吨小麦。

再次把这个国家的愚蠢表现的淋漓尽致,希特勒坚信德军可以打进莫斯科。

三、自然环境帮了苏联最后一把

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了550万军队大举进攻苏联。

苏军仓促应战、大败亏输,在两周的时间内损失了200万以上的军队。

斯大林沮丧的说:

“我失去了列宁缔造的一切。

”但是随着寒冬的到来,德军的攻势慢了下来。

德军没有料到会在如此寒冷的情况下作战,德军的后勤物资也严重不足。

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虽然兵临莫斯科城下,但是最终未能进入这座城市。

这处于德军自己的原因之外,还有那坑爹的盟友日本。

日本出于自己的考虑,拒绝了德国要求东西夹击苏联的建议。

日本的目标在东南亚,为此日本招惹了最不该招惹的国家美国。

日军袭击了美军基地珍珠港以后,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暴跳如雷,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对手。

岳健勇:

德国有无可能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

许多西方历史学家认为,德国打赢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可能性非常大,而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的可能性则极低,如果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话。

其原因在于,在一战期间,德国虽然在战争初期陷于两线作战,但在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退出战争后,得以在西线集中优势兵力,连续发起大规模攻势。

如果不是因稍早前(4月)外交和军事策略上的失误导致美国加入到协约国一方作战,德国很有可能取得一战的胜利。

  二战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在战争初期,德国竭力避免两线作战,通过闪电战在波兰和西欧取得了重大胜利。

但是,在未能彻底打败英国的情况下,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

而在1941年12月对苏战争的关键时刻,希特勒出于战略误判又主动对美宣战,导致美国实行全面的战争动员,并介入欧战。

从此,深陷两线作战的德国不但在战略上顾此失彼,而且在作战兵力以及军备生产上很快处于全面劣势,最终必败无疑。

  德国战败是否“天注定”?

  军事史学家们对后一问题的看法更为谨慎。

从静态角度看,德国显然无法与美英苏等资源雄厚的同盟国家在多条战线上打持久战。

但是,战争是个高度动态的过程,同盟国家在参战时间上并不同步,而且各自在有关战后利益的分配、尤其是势力范围划分上一直勾心斗角。

如果德国通过局部性有效作战实现“以时间换空间”(对苏战争以夺取资源)和“以空间换时间”(尽可能推迟与美国军事摊牌),并在夺取到足够多的资源后立即实行总体战,与此同时,不排斥在有利条件下与敌人“单独媾和”,以瓦解敌方阵营,那么,德国就有可能化解两线作战的困局,甚而赢得最后的胜利。

这一切取决于战略的运用。

  德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欧洲均势格局决定了德国在未来战争中很难避免两线作战。

事实上,在两战期间(1919-1939),德国国防军就认真研究过如何应对两线作战。

其基本思想是,德军应在东西战线之间快速调动机动兵力,以反击(counterattack)推进中的波兰和法国军队。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军事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先注重防御-反击转向依靠现代装备主动进攻直至征服敌人。

也就是说,在国家政治目标的指引下,在一条战线上集中优势兵力,通过机械化部队对敌人实施快速合围并迅速歼灭之,然后举全力转向第二条战线,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赢得全局性的军事胜利,这就是著名的“闪电战”(blitzkrieg)理论。

  德国能够在二战初期(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通过闪电战在东西两线取得辉煌的军事胜利,从根本上得益于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使苏联置身事外。

然而,恰恰是闪电战的巨大成功使希特勒产生了严重错觉,他对国防军的军事能力过于迷信,而对两线作战的危险不再忌惮[1]。

1940年夏秋,在始终无法压服英国的情况下,希特勒决定(此后有过动摇)于1941年春发动对苏战争,企图通过消灭苏联来迫使英国屈服。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一决定导致德国陷入两线作战,是德国在战略上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德国主动挑起两线作战,无疑犯了兵家之大忌,更重蹈了一战初期的覆辙。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美国虽然在1940年9月2日向英国提供了50艘超龄驱逐舰,等于事实上向轴心国不宣而战,但毕竟没有在国内展开全面的战争动员,而在其正式参战之前,真正意义上的西线是不存在的或至少名不副实[2]。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做出了攻打苏联的最后决定,德军随即向东线迅速集结,留守在西欧的兵力(含武装党卫军在内)只有46个师(1941年5月),这与德国1939年9月入侵波兰时部署在西线牵制英法的总兵力(49个师)差不多[3]。

希特勒判断,美国参战的时间不会早于1942年,故“西线无战事”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希特勒对战局的判断以及据此做出的对苏开战的决定,得到了国防军最高统帅部(OKW)多数将领的支持。

希特勒认为,通过一次“快速战役”打垮苏联将为德国对美开战赢得时间、资源和空间。

  从事后角度看,如果德国能够在1941年底美国正式参战之前,或最迟在1942年通过占领马耳他控制住整个地中海、从而有效阻止美英在北非登陆之前击败苏联,并随后毫不延迟地在广大占领区域强力实施总体战动员,其控制下的资源将足以确保德国建立起一个在战略上自给自足(strategicautarchy)、不再畏惧任何外部封锁(blockade-proof)的欧洲大陆帝国——这正是德国最根本的战争目标。

届时,战争的结局或将以美德两极对峙收场,或将是先研制出原子弹的一方迫使另一方屈服。

  苏德战争: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的不同选择

  苏德战争一直是军事史学家们倍感兴趣的话题。

传统观点(包括希特勒本人)认为,如果德国不是在1941年6月22日,而是提前一个月左右时间实施“巴巴罗萨计划”,苏联很可能会被征服。

由此推断,德军在1941年4月入侵巴尔干犯了战略性错误。

问题是,德国发动对苏战争必须首先保证其侧翼的安全,换言之,“巴巴罗萨计划”实施的前提是整个东南欧的“轴心国化”。

而意大利在北非和希腊的军事失利(1940年12月-1941年3月)以及南斯拉夫政变(1941年3月27日)迫使德国派重兵干预,这一变数以及苏联晚春时节雨水不断,导致“巴巴罗萨计划”不可能按原定时间(1941年5月15日)实施。

  “巴巴罗萨计划”图示一

  有西方军事史学家根据更新的资料分析指出,即使“巴巴罗萨计划”没有提前实施,如果德军三大集团军群配合得当,没有失掉不应失去的战机,如北方集团军群第四装甲军团在8月初及时渡过卢加河;

南方集团军群主力在8月初取得乌曼战役的胜利后继续追击败北的苏军,并顺势渡过第聂伯河,从而更早地发起基辅会战;

尤其是中央集团军群(基于上述因素)没有在8月初被不必要地分兵增援南北集团军群,那么,不但列宁格勒守不住(北方集团军群随后向东南方向进军,与中央集团军群会攻莫斯科),莫斯科也将在严冬到来之前被德军攻陷。

如此而言,德国极有可能在3-4个月内,取得在东线战场的全面胜利。

  “巴巴罗萨计划”图示二

  “巴巴罗萨计划”图示三

  这一推断更接近于实情。

但上述作战失误并不全然是因希特勒个人的错误决定所致(特别是下令中央集团军群抽调兵力南下支援基辅会战),陆军总司令部(OKH)以及前线将领军事思想的保守(致使南北集团军群贻误战机)同样“难辞其咎”。

因而,德军在1941年底之前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可能性不大。

真正具有重要意义的是1942年初德军受挫于莫斯科城下,这标志着纳粹德国通过“快速战役”征服苏联的企图彻底破产,德国从此被迫转入与苏联的长期消耗战。

  但是,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并不构成苏德战争的战略转折点,斯大林和朱可夫对此并不讳言。

纳粹德国依然占据着较大优势。

1942年7月,德军再次向东南方向发起大规模进攻,大片苏联国土沦陷,苏联再次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尽管如此,总体的战略形势正逐步转向有利于苏联。

在莫斯科战役期间,日本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了珍珠港,德国在四天后对美国宣战,第二次世界战争至此真正演变为一场全球战争。

  希特勒对美宣战,意在通过日本之手把美国牵制在太平洋战场。

这是希特勒的如意算盘,也是德国在二战期间所犯的最大的战略错误之一。

然而,美国不为所动,坚定地将战略重心锁定在欧洲战场(“德国第一”),此其一;

其二,德国过早把美国引入战争大大促进了后者对苏联的大规模援助[4]。

事实上,如果德国不对美宣战(德国对日本无此义务,外长里宾特洛甫直到最后一刻还在反复提醒希特勒这一点),美国就没有借口卷入欧战;

尽管美德冲突迟早要发生,但争取时间上的优势对德国来说则是生死攸关的。

  可以设想,假如德国在莫斯科战役前后在战略上有进有退,比如,在1941年10月底威亚兹马会战结束后放弃进攻莫斯科,而与苏联讲和[5];

或者,即使对美宣战,但很快意识到这一错误的严重后果,因而放弃在1942年夏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计划,改为重新发起对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进攻,或者收缩战线、实行战略防御,并在稳定防线之后抽调精锐部队前往地中海增援和策应隆美尔的非洲军团;

与此同时,在外交上依然不拒绝与斯大林谈判解决“俄国问题”,以实现某种“布列斯特”式的和平,那么,德国不但不会失去在东线已经取得的成果、包括大片新“生存空间”及其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极大的可能控制整个地中海、北非乃至中东,从而在军事和经济上重创英国、并消除美军登陆北非的威胁。

  苏联当然有可能拒绝与德国“单独媾和”(双方在1941-43年间一直有秘密接触),但德军守住东线防御阵地并无多大困难,这可以从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苏军很长时期逡巡不前得到证明。

事实上,到1942年夏,德国在军事上已达到巅峰,苏军则由于接连战败,士气极度低落。

因而,即使东线德军抽调部分兵力南下征战地中海,在一流的军事统帅曼施坦因的指挥下,整个东部防线也不会受到削弱。

在这样的形势下,英国在地中海的处境就岌岌可危了。

  德国陆军元帅埃里希·

冯·

曼施坦因;

陆军元帅埃尔温·

隆美尔

  德国在1942年春夏转向地中海将重新赢得战略主动权,这一点是明白无误的。

既然如此,德国何不在一年前、即英国被彻底逐出欧洲大陆之际(1940年5月底)就实施旨在彻底摧毁英帝国的“地中海战略”?

须知,当时的条件对德国更为有利,因为美国尚未开始援助英国,美国军方和舆论强烈反对卷入欧战,美国驻英大使则坚信英国必将沦陷,这些对力主援助英国的罗斯福总统构成了很大掣肘。

英国拼死抵抗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为了赢得美国对自己的信心,这就是为什么直到英国即将取得“不列颠之战”胜利之际(9月2日),美国才开始向英国伸出援手。

如此有利的契机德国为何弃之不用呢?

  决胜的关键:

“地中海战略”

  说到底,这与希特勒对英国的错觉有关。

相比于一战,德国的二战目标更加野心勃勃,那就是建立世界霸权。

就这一目标而言,德国争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既不是苏联,也不是英国,而是美国。

表面上看,苏联是德国的意识形态死敌,征服苏联也是希特勒在《我的奋斗》(1925年出版)一书中早已阐明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苏德战争完全不可避免。

在1940年6月打败法国后,希特勒甚至一度打算把苏联拉入所谓的德意西“大陆集团”(continentalbloc),以共同对付美国。

直到1940年11月中旬莫洛托夫访德,在重新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狮子大开口,令希特勒大为震怒,这才促使他下定攻打苏联的决心。

英国则从未被希特勒视作真正的敌人,恰恰相反,希特勒一直对英国怀有好感,他对大英帝国经略世界殖民地的成就充满敬意。

在他看来,德英两国种族相近,应当携手统治世界(Anglo-Germancoalition)。

如果大英帝国覆灭,受益者只会是美国、日本和苏联。

这是德国所不愿意看到的,更有违其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

  出乎希特勒预料的是,丘吉尔对其“友善”嗤之以鼻。

一个“德国的欧洲”是对欧洲均势的严重破坏,这是英国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1940年6月,英国战争内阁做出了绝不与纳粹妥协,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定。

这既体现了英国一贯奉行的维持欧洲均势的传统政策,更是出于日不落帝国的荣耀感和意识形态上与德国的对立。

事实很快证明了这一点。

1940年7月3日,为防止维希法国驻扎在西地中海的法属阿尔及利亚梅尔斯科比尔(Mers-el-Ké

bir)的舰队落入轴心国之手,丘吉尔不惜下令皇家海军突袭了这只前盟友的舰队,造成法军重大伤亡。

两周以后(7月16日),希特勒下达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其后的历史发展毋庸赘述。

不妨在此设想,假如希特勒从一开始就不对英国抱丝毫幻想,假如他意识到1940年5月新上台的丘吉尔绝不是另一个张伯伦(张伯伦在五人战争内阁的表决中完全支持丘吉尔),假如他在对待英帝国的态度上有着与丘吉尔下令摧毁法国舰队同样的冷酷无情,那么,历史将呈现出全然不同的情景,英国很可能面临覆灭的厄运。

  首先,希特勒绝不会在5月25日命令装甲部队停止进攻被围困在敦刻尔克的33万英法联军;

而失去了最后这支生力军,英国本土防御力量将受到严重削弱,英国几乎将沦为一个不设防国家。

其次,考虑到天气因素,“海狮计划”很可能会被提前至法国战败前夕的5-6月就已制定完毕。

德国军方认为,征服英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占领英国本土(即“直接战略”)。

虽然丘吉尔声称即使本土沦陷也决不投降,英国政府将迁至加拿大继续领导抵抗,但本土一旦沦陷,英国在全世界、尤其是在其殖民地和自治领的威望将丧失殆尽,其在中东和印度的殖民统治也将摇摇欲坠,美军也将失去从海上进攻西欧的最佳兵力聚集点,英国从此将成为德国而非美国在大西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舰”。

  “海狮计划”成功的关键在于制空权。

虽然德国空军在“不列颠之战”中损失惨重,但若不是德国空军在最后的决胜时刻(9月7日)错误地将轰炸目标集中到伦敦,英国皇家空军也几乎支撑不住[6]。

曼施坦因在战后总结道,如果对英战争计划尽早制定且设计周翔,德国完全有可能取得登陆战的胜利。

按照曼施坦因和一些西方军事史学家的设想,比较理想的实施方案是:

德军在出动空军的同时即发起登陆战,以迫使皇家空军到英吉利海峡及本土海岸线上空与德国空军交战,而非轰炸英国本土,这将令英国利用自身完善的空防体系进行本土作战的优势彻底丧失。

同时,德军登陆部队(39个师)两栖作战的范围应缩窄在约160公里宽的东南英格兰一带。

  “海狮计划”示意图

  不仅如此,事实上,早在战前,德军潜艇司令邓尼茨就曾向希特勒提出过一项大胆的建议:

战争一旦开启即把300艘潜艇投入大西洋战役,并对英伦三岛实行封锁。

英国一半的食品、全部的石油、橡胶和有色金属依靠进口,300艘潜艇足以彻底切断英国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从而迫使英国接受德国提出的“和平条件”。

1940年6月,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建议希特勒使用“一切手段”夺取直布罗陀。

这一建议得到了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和参谋总长哈尔德的支持。

  德国海军元帅埃里希·

雷德尔(总司令);

海军元帅卡尔·

邓尼茨(潜艇司令)

  荒诞的是,纳粹德国竟然没有一个三军联合参谋本部,一切的军事战略决策都基于元首在三军将领单独汇报和建议基础上产生的“天才的直觉”。

假如德国在战前即成立帝国参谋本部负责制定战争计划(由此决定相应的军备生产计划),对上述方案加以统合,那么,德国很可能会选择在1940年7-8月海峡天气最稳定的时候对英国发起进攻。

英国在外无援兵、食品和石油等基本物资输入通道被阻断、岛内陆军兵源枯竭、本土舰队遭到德国潜艇和空军联合绞杀的情况下,很可能抵挡不住德军的强大攻势。

退一步讲,即使英国拼死守住了本岛,也将是元气大伤,而德军、尤其是空军的损失则要小得多。

  对德国更为有利的是,在英国奄奄一息的情况下,弗朗哥的西班牙很可能会放弃中立,加入到轴心国一方。

其实,无论有无弗朗哥的首肯,如果希特勒在占领英国本土未果后,为避免德国陷入两线作战而下定决心打败英国,故而采纳雷德尔的建议,实施“间接战略”——即“地中海战略”,集中力量摧毁英国在地中海的霸权,为此不惜“一切手段”占领直布罗陀,西班牙根本无力阻挡德军穿越其国土(德国陆军早已拟定好从陆路经由法国穿越西班牙夺取直布罗陀的“菲利克斯计划”)。

  希特勒与弗朗哥

  德军占领直布罗陀意味着联接英国本土与埃及的通道被切断,来自中东和印度的英国船队只能绕行好望角。

但问题是,德军占领直布罗陀后,势必进一步占领西北非外海的加那利群岛和亚速尔群岛,作为未来轰炸美国的战略基地,这也必然威胁到被迫绕行好望角的英国船队的安全。

不过,德国要控制整个地中海,并保障隆美尔非洲军团海上补给线的安全,则还必须夺取位于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

  地中海战略图示一

  地中海战略图示二

  其实,德军在1941年5月底占领克里特(Crete)就已经取得战略上的极大主动权,不但消除了英军对整个巴尔干半岛的威胁,从而保障了罗马尼亚普罗耶什蒂油田(Ploesti)的安全,而且还将塞浦路斯、埃及的亚历山大(英国地中海舰队基地,1930年代中期从马耳他迁移至此)、开罗和苏伊士置于德国中程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内,甚至土耳其和达达尼尔海峡也受到德国空军的战略威慑。

但是,希特勒和德军最高统帅部大大低估了这一巨大的战略优势,自始至终未能对之善加利用。

  由于攻取克里特代价惨重(伞兵伤亡较大),德军难以立即进攻马耳他;

然而,在大约一年之后(假定德国已经如期进攻苏联),随着1942年春夏德国战略方针的调整,德意在地中海的海空力量将大大加强,而英国在业已失去直布罗陀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增援马耳他,故而,德军在1942年4-5月间从南意大利出发攻占马耳他不会有任何困难[7]。

如果德国推迟实施“巴巴罗萨计划”,而倾力实施“地中海战略”,夺取马耳他的时间有可能会提前至1941年底。

马耳他一旦陷落,非洲军团攻占埃及、进入中东的势头将难以阻挡;

届时,英国将很难再支撑下去。

这就是为什么丘吉尔认为失去地中海的严重后果仅次于英国本土沦陷。

  在夺取马耳他之后,根据英国著名军事史学家JohnKeegan的设想,德军有可能在三条战线上发起进攻(“阿拉伯自由计划”):

南线非洲军团在得到源源不断的补给后攻取埃及,并插入沙特、科威特和伊拉克等产油重地;

中线德军会同意大利海军从希腊进攻黎巴嫩和叙利亚,在得手后进一步向东夺取伊拉克的油田,并与非洲军团会师于巴格达;

北线德军从保加利亚出发,穿越土耳其(迫使其放弃中立)以封闭黑海,而后进入伊朗,直抵里海边上的高加索山脉。

英法在中东的统治十分薄弱,阿拉伯民众反抗英法殖民统治的运动如火如荼,而当地政治精英普遍亲德,这是对德国占领中东极其有利的政治形势。

  德军占领中东示意图:

“阿拉伯自由计划”(黄线所示)

  事实上,希特勒对于“地中海战略”半心半意,这与他本人以及以陆军为主的国防军多数将领对现代战争中海战、尤其是海空联合作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很大关系。

德国发动侵苏战争有多重动因,其中包括这样一种“战略焦虑”,即希特勒认为,轴心国阵营里的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石油储量远远满足不了德国的战时需求,尽管德苏贸易对德国十分有利,保障了德国对石油和一系列有色金属的需求,但是,对苏联重要资源的致命依赖始终令希特勒感觉如鲠在喉,因此必须征服苏联。

  假如德国放弃“巴巴罗萨计划”或推迟一年实施,而集中力量征服地中海,德国完全可以从中东得到它所需要的充足的石油资源;

而且,整个“地中海战略”所需动员的兵力不过20个师,比征伐苏联的代价要低得多(190个师)。

从战略上讲,德军占领伊朗后,可直接威胁近在咫尺的位于苏联里海之滨工业城市巴库的高加索油田,这比起1942年夏德军在苏联战场劳师远征高加索要有利得多。

更重要的是,占领伊朗将封闭苏联未来从美国获得援助的一条生死攸关的物资运输通道,这条通道(波斯走廊)占到美国战时援助苏联物资总量的27%;

假如德军在进攻苏联后配合芬兰军队占领摩尔曼斯克,封闭“北冰洋通道”(占23%),苏联就只能通过远东的“太平洋航线”从美国接受援助物资,这条路线尽管占到整个美援总量的50%,但由于受到《苏日中立条约》的限制以及美日已经处于交战状态,美国只能通过苏联船只经由海参崴向后者运送非军事物资[8],在那样的形势下,苏联将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

朱可夫元帅在战后指出,“没有美国的援助,苏联抵抗德国的战斗根本无法打下去,也没有能力组织战略预备队实施反攻。

  由此可见,德国赢得二战胜利的关键是在1941年底、或最迟在1942年春夏之前打败英国,无论是通过直接战略还是间接战略。

需要指出的是,在法国战败之时,全世界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集中在英国,如果英国被邓尼茨的潜艇彻底封锁或最终沦陷,以致这些科学家无法及时撤往美国,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所幸,历史没有给予第三帝国征服世界的机会。

希特勒把其对纳粹主义意识形态的狂热和偏执压倒性地置于第三帝国的国家利益之上,这是导致德国难以产生深谋远虑的大战略,最终不得不坐视“失去的胜利”的最根本原因。

这是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之“不幸”,却是包括德国人民在内的整个人类之大幸!

  文章原载《凤凰周刊》2015年第17期(总第546期)

  (作者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