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3961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方剂学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剂学2.docx

《方剂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2.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方剂学2.docx

方剂学2

方剂学-

(2)

一、A1型题(本大题38小题.每题1.0分,共38.0分。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通过与物料接触的壁面传递热能,使物料中的水分气化而达到干燥目的的方法是

A 对流干燥

B 辐射干燥

C 间歇式干燥

D 传导干燥

E 介电加热干燥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干燥方法的相关知识。

  干燥方法按加热方式分为热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介电加热干燥等。

其中通过与物料接触的壁面传递热能,使物料中的水分气化而达到干燥目的的方法是传导干燥。

故答案为D。

第2题

包衣的目的不包括

A 掩盖苦味

B 防潮

C 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

D 防止药物的配伍变化

E 改善片剂的外观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包衣目的的相关知识。

包衣的目的包括:

避光、防潮,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遮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味道,增加患者顺应性;隔离配伍禁忌成分;改善外观;改变药物的释放位置和速度。

但不能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

故答案为C。

第3题

有关筛分的错误表述是

A 物料中含湿量大,易堵塞筛孔

B 物料的表面状态不规则,不易过筛

C 物料的粒度越接近筛孔直径时越易过筛

D 物料的密度小,不易过筛

E 筛面的倾斜角度影响筛分的效率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过筛操作的因素。

  物料的粒度越接近于分界直径(即筛孔直径)时越不易分离。

第4题

关于滴丸和微丸的错误表述是

A 普通滴丸的溶散时限要求是:

应在30min内全部溶散

B 包衣滴丸的溶散时限要求是:

应在1h内全部溶散

C 可以将微丸制成速释微丸,也可以制成缓释微丸

D 可以用挤出滚圆法、沸腾制粒法、包衣锅法制备微丸

E 微丸的直径应大于2.5mm

【正确答案】:

E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滴丸和微丸的相关知识。

  微丸的粒径为0.5-3.5mm,E项错误。

在新版《应试指南》中已将微丸改为小丸,考生应注意。

第5题

为促进药物释放,在氨茶碱可可豆脂栓剂中,宜加入少量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HLB值应在

A 11以上

B 10~7之间

C 6~3之间

D 2~0之间

E 0以下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栓剂的相关知识。

  为促进药物释放,在氨茶碱可可豆脂栓剂中,宜加入少量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HLB值应在11以上,这时能促进药物从基质向水性介质中扩散。

故答案为A。

注:

在新教材中未涉及本知识点。

第6题

若全身作用栓剂中的药物为脂溶性,宜选基质为

A 可可豆脂

B 椰油酯

C 硬脂酸丙二醇酯

D 棕榈酸酯

E 聚乙二醇

【正确答案】:

E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栓剂的相关知识。

  若全身作用栓剂中的药物为脂溶性,宜选水溶性基质,所以应选用聚乙二醇。

故答案为E。

第7题

软膏剂的质量评价不包括

A 硬度

B 黏度与稠度

C 主药含量

D 装量

E 微生物限度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软膏剂质量评价的相关知识。

  《中国药典》2005年版在制剂通则项下规定:

软膏剂的质量评价包括主药含量、物理性质、刺激性,稳定性、粒度、微生物和无菌等项目检查,物理性质包括:

熔点、黏度与稠度、酸碱度、物理外观等,不包括硬度,故选A。

第8题

有关凝胶剂的错误表述是

A 凝胶剂有单相分散系统和双相分散系统之分

B 混悬凝胶剂属于双相分散系统

C 卡波姆是凝胶剂的常用基质材料

D 卡波姆溶液在ph1~5时具有最大的黏度和稠度

E 盐类电解质可使卡波姆凝胶的黏性下降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凝胶剂的相关知识。

  凝胶剂有单相分散系统和双相分散系统之分。

混悬凝胶剂属于双相分散系统。

卡波姆是凝胶剂的常用基质材料。

卡波姆溶液在pH6~11时具有最大的黏度和稠度。

盐类电解质可使卡波姆凝胶的黏性下降。

故答案为D。

第9题

为了使产生的泡沫持久,乳剂型气雾剂常加入的泡沫稳定剂是

A 甘油

B 乙醇

C 维生素C

D 尼泊金乙酯

E 滑石粉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乳剂型气雾剂的相关知识。

  为了使产生的泡沫持久,乳剂型气雾剂常加入的泡沫稳定剂是甘油。

故答案为A。

第10题

关于热原的错误表述是

A 热原是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

B 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热原,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热原

C 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

D 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

E 蛋白质是内毒素的致热中心

【正确答案】:

E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热原的相关知识。

  热原是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

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热原,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

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是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

其中,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

故答案为E。

本题连续三年(2004、2005、2006)出现。

第11题

可用于静脉注射脂肪乳的乳化剂是

A 阿拉伯胶

B 西黄芪胶

C 豆磷脂

D 脂肪酸山梨坦

E 十二烷基硫酸钠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脂肪乳剂的相关知识。

  可用于静脉注射的脂肪乳剂的乳化剂有蛋黄磷脂、大豆磷脂、普朗尼克F68等。

故答案为C。

第12题

操作热压灭菌柜时应注意的事项中不包括

A 必须使用饱和蒸汽

B 必须将灭菌柜内的空气排除

C 灭菌时间应从开始灭菌时算起

D 灭菌完毕后应停止加热

E 必须使压力逐渐降到零才能放出柜内蒸汽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热压灭菌柜的相关知识。

  操作热压灭菌柜时应注意的事项:

必须使用饱和蒸气;必须将灭菌柜内的空气排除;灭菌时间应从全部药液温度达到所要求的温度时开始计时;灭菌完毕后应停止加热;必须使压力逐渐降到零才能放出柜内蒸气。

所以“灭菌时间从开始灭菌时算起”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第13题

有关乳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

A 乳剂中的药物吸收快,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B 水包油型乳剂中的液滴分散度大,不利于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C 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使用方便

D 外用乳剂能改善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

E 静脉注射乳剂具有一定的靶向性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乳剂的相关知识。

  乳剂中的药物吸收快,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而且使用方便;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外用乳剂能改善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静脉注射乳剂具有一定的靶向性。

故答案为B。

第14题

关于糖浆剂的错误表述是

A 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B 含蔗糖85%(g/的水溶液称为单糖浆

C 低浓度的糖浆剂应添加防腐荆

D 高浓度的糖浆剂可不添加防腐剂

E 必要时可添加适量乙醇、甘油和其它多元醇作稳定剂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糖浆剂的相关知识。

  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含蔗糖85%(g/ml)或64.7%(g/g)的水溶液称为单糖浆;低浓度的糖浆剂应添加防腐剂;高浓度的糖浆剂可不添加防腐剂。

药物为含乙醇的液体制剂时,与单糖浆混合而发生混浊,为此可加入适量甘油助溶。

故答案为B。

第15题

适用于偏酸性药液的水溶性抗氧剂是

A 对羟基茴香醚(BH

B 亚硫酸钠

C 焦亚硫酸钠

D 生育酚

E 硫代硫酸钠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氧剂的相关知识。

  适用于偏酸性药液的水溶性抗氧剂是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与硫代硫酸钠用于偏碱性溶液。

故答案为C。

第16题

关于药品贮藏条件中的冷处保存,其温度是指

A -20℃

B -10℃

C -2℃

D 0℃

E 2℃~10℃

【正确答案】:

E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贮藏条件的相关知识。

  药品贮藏条件中的冷处保存,其温度是指2~10℃。

故答案为E。

第17题

微型胶囊的特点不包括

A 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B 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C 可使液态药物固态化

D 能使药物迅速到达作用部位

E 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微型胶囊的相关知识。

  微型胶囊的特点包括:

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可使液态药物固态化;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

不包括“能使药物迅速到达作用部位”。

故答案为D。

第18题

包合物是由主分子和客分子构成的

A 溶剂化物

B 分子胶囊

C 共聚物

D 低共熔物

E 化合物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包合物的相关知识。

  包合物是由主分子和客分子构成的分子胶囊。

故答案为B。

第19题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特点不包括

A 可减少给药次数

B 可提高病人的服药顺应性

C 可避免或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

D 有利于降低肝首过效应

E 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相关知识。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特点包括:

可减少给药次数;可提高病人的服药顺应性;可避免或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但不能降低肝首过效应。

故答案为D。

第20题

以零级速率释放药物的经皮吸收制剂的类型是

A 多储库型

B 微储库型

C 黏胶分散型

D 微孔骨架型

E 聚合物骨架型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经皮吸收制剂的类型与特点,以零级速度释放的TDDS有:

膜控释型、复合膜型、多储库型。

注:

新教材中未涉及此知识点。

第21题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不包括

A 冷冻干燥法

B 逆向蒸发法

C 辐射交联法

D 注入法

E 超声波分散法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脂质体的相关知识。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冷冻干燥法、注入法、超声波分散法。

故答案为C。

辐射联法可用于微囊的制备。

注:

微囊、包合物、固体分散物、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易混淆,需区分掌握。

第22题

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错误表述是

A 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

B 一些生命必需物质(如K+、Na+等),通过被动转运方式透过生物膜

C 主动转运可被代谢抑制剂所抑制

D 促进扩散的转运速度大大超过被动扩散

E 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速度可以用米氏方程式描述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相关知识。

  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药物顺浓度差转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运。

膜对通过的药物量无饱和现象,无竞争性抑制作用。

简单被动转运不需要载体参与。

一些生命只需物质必须通过主动转运方式透过生物膜,其速度可用米氏方程描述,故答案选B。

第23题

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99%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

A 8

B 6.64

C 5

D 3.32

E 1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药剂学的相关知识。

  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比值(fss)等于99%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6.64。

如果记不准此常数,考生述可用排除法解答。

大家知道,(fss)=1-1/2n(n为半衰期的个数),5个t1/2的(fss)为0.9687,7个t1/2的(fss)为0.9922。

第24题

关于配伍变化的错误表述是

A 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时,应该避免一切配伍变化

B 配伍禁忌系指可能引起治疗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或导致毒副作用增强的配伍变化

C 配伍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方面配伍变化

D 药理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

E 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配伍变化的相关知识。

  配伍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个方面。

药理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系指可能引起治疗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或导致毒副作用增强的配伍变化。

药物配合使用应避免药效出现不符合临床要求的配伍变化。

但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可以有目的地对药物进行联合使用,以加强临床效果,如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减低青霉素排泌,从而提高青霉素效果。

故答案为A。

第25题

对依托咪酯描述正确的是

A 药用外消旋体

B 药用R构型的左旋体

C 药用S构型的右旋体

D 药用R构型的右旋体

E 药用S构型的左旋体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依托咪酯的理化性质。

  依托咪酯药用R构型的右旋体。

在2007年大纲中已取消对麻醉药的考查,故此题不作要求。

第26题

对奥沙西泮描述错误的是

A 含有手性碳原子

B 水解产物经重氮化后可与β—萘酚偶合

C 是地西泮的活性代谢产物

D 属于苯二氮

类药物

E 可与吡啶、硫酸铜进行显色反应

【正确答案】:

E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奥沙西泮的相关知识。

  奥沙西泮是地西泮的活性代谢产物,其C-3位为手性中心,右旋体的作用比左旋体强,目前使用其外消旋体,水解产物,含芳伯胺基,经重氮化后与β—萘酚偶合,生成橙红色的偶氮化合物,属于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答案E为巴比妥类药物共有的反应,因其-CONHCONHCO-片段可与铜盐作用产生类似双缩脲的颜色反应。

第27题

双氯芬酸钠的化学名是

A 2-[(2,6.二氯苯基)氨基]-α-甲基苯乙酸钠

B 2-[(2,5.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钠

C 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钠

D 2-[(2,5-二氯苯基)氨基]-α-甲基苯乙酸钠

E 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丙酸钠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双氯芬酸钠的化学名。

  双氯芬酸钠为芳基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其结构如下所示:

  注:

新大纲未要求掌握双氯芬酸钠的化学名,仅要求掌握其化学结构和用途。

第28题

枸橼酸芬太尼是强效镇痛药,其结构的特征是

A 含有4-苯基哌啶结构

B 含有4-苯胺基哌啶结构

C 含有苯吗喃结构

D 含有吗啡喃结构

E 含有氨基酮结构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枸橼酸芬太尼的结构特征。

  枸橼酸芬太尼的结构中含有苯胺基哌啶结构,它是苯基和哌啶之间插入了N原子。

第29题

对盐酸伪麻黄碱描述正确的是

A 为(1S,2构型,右旋异构体

B 为(1R,2构型,左旋异构体

C 为(1S,2构型,右旋异构体

D 为(1R,2构型,左旋异构体

E 为(1R,2构型,内消旋异构体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盐酸伪麻碱的构型。

  伪麻黄碱为(1S,2S)-(+)苏阿糖型,为右旋异构体,其结构如下:

第30题

对溴新斯的明描述错误的是

A 具有季铵盐结构

B 口服后在肠内被部分破坏

C 尿液中可检出两个代谢产物

D 口服剂量应远大于注射剂量

E 以原型药物从尿中排出

【正确答案】:

E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溴新斯的明的相关知识。

  溴新斯的明具氨基甲酸酯的结构即季铵盐结构,在碱水液中可水解,口服后在肠内大部分被破坏,口服的剂量是注射剂量的十倍以上,口服生物利用度仅1%~2%,本品口服后尿液内无原型药物排出,但能检出两个代谢物,故答案为E。

第31题

西咪替丁结构中含有

A 呋喃环

B 噻唑环

C 噻吩环

D 咪唑环

E 吡啶环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西咪替丁的结构。

  西咪替丁的结构式如下:

第32题

对蒿甲醚描述错误的是

A 临床使用的是α构型和β构型的混合物

B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大

C 抗疟作用比青蒿素强

D 在体内主要代谢物为双氢青蒿素

E 对耐氯喹的恶性疟疾有较强活性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蒿甲醚的相关知识。

  蒿甲醚为对青蒿素进行改造得到的半合成抗疟药物,本品有两种构型,即α型和β型,临床上使用为α型和β型的混合物,但以β型为主,在油中的溶解度比青蒿素大。

本品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有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症状和杀灭疟原虫,特别是对耐氯喹的恶性疟疾也显较强活性,抗疟作用较青蒿素强10~20倍,在体内的主要代谢物为脱醚甲基生成的双氢青蒿素。

第33题

下列有关喹诺酮抗菌药构效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吡啶酮酸环是抗菌作用必需的基本药效基团

B 3位COOH和4位C=O为抗菌活性不可缺少的部分

C 8位与1位以氧烷基成环,使活性下降

D 6位引入氟原子可使抗菌活性增大

E 7位引入五元或六元杂环,抗菌活性均增加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构效关系的相关知识。

  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总结以下:

①吡啶酮酸的A环是抗菌作用必需的基本药效基团,变化较小;②B环可作较大改变,可以是合并的苯环、吡啶环、嘧啶环等;③3位COOH和4位C=O为抗菌活性不可缺少的药效基团;④1位取代基为烃基或环烃基活性较佳,其中以乙基或与乙基体积相近的氟乙基或环丙基的取代活性;⑤5位可以引入氨基,虽对活性略有影响,但可提高吸收能力或组织分布选择性;⑥6位引入氟原子可使抗菌活性增大,特别有助于对DNA回旋酶的亲合性,改善了对细胞的通透性;⑦7位引入五元或六元环,抗菌活性均增加,以哌嗪基最好;⑧8位以氟甲氧基取代或1位成环,可使活性增加,故答案为C。

第34题

阿米卡星属于

A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B 四环素类抗生素

C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D 氯霉素类抗生素

E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阿米卡星的分类。

  阿米卡星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35题

甲氨蝶呤中毒时可使用亚叶酸钙进行解救,其目的是提供

A 二氢叶酸

B 叶酸

C 四氢叶酸

D 谷氨酸

E 蝶呤酸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甲氨蝶呤中毒解救的相关知识。

  甲氨蝶呤大剂量滴注引起中毒时,可用亚叶酸钙进行解救。

亚叶酸钙无抗肿瘤作用,但是可提供四氢叶酸,与甲氨蝶呤合用可以降低毒性,不降低抗肿瘤活性。

第36题

对米非司酮描述错误的是

A 具有孕甾烷结构

B 具有抗孕激素作用

C 具有抗皮质激素作用

D 具有独特代动力学性质,半衰期较长

E 具有抗早孕用途,应与米索前列醇合用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米非司酮的相关知识。

  米非司酮具有雌甾烷结构,具有抗孕激素作用。

米非司酮还具有抗皮质激素活性。

与米索前列醇合用可抗早孕。

米非司酮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表现为较长的消除半衰期,平均为34小时。

第37题

醋酸氟轻松的结构类型是

A 雌甾烷类

B 雄甾烷类

C 二苯乙烯类

D 黄酮类

E 孕甾烷类

【正确答案】:

E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醋酸氟轻松的相关知识。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孕甾烷基本母核结构。

类似的药物有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龙、醋酸氢化可的松等。

第38题

对药物结构中氨基进行成酰胺修饰不能达到的目的是

A 增加药物的组织选择性

B 降低毒副作用

C 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D 降低脂溶性

E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结构中氨基进行成酰胺修饰的目的。

  对具氨基药物进行成酰胺修饰可以增加药物的组织选择性、降低毒副作用、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增加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等。

二、B1型题(子母单选)(共72小题,共72.0分)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第1题

A.乙基纤维素

B.甲基纤维素  

C.微晶纤维素

D.羟丙基纤维素  

E.微粉硅胶

粉末直接压片的干黏合剂是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第2题

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是

【正确答案】:

E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组题考查的是片剂辅料的相关知识。

  羟丙基纤维素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黏合剂也可用做湿法制粒的黏合剂,在本题中D项为很强的干扰项;乙基纤维素可作为对水敏感药物的黏合剂。

微晶纤维素具良好的可压性,有较强的结合力,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黏合剂”使用,微粉硅胶是优良的助流剂,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故本题选C、E。

第3题

A.包隔离层                     

B.包粉衣层  

C.包糖衣层                     

D.包有色糖衣层  

E.打光

交替加入高浓度糖浆、滑石粉的操作过程是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第4题

加入稍稀的糖浆并逐次减少用量的操作过程是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组题考查片剂包衣的相关知识。

  糖包衣的生产工艺:

片芯-包隔离层-包粉衣层-包糖衣层-包有色糖衣层-打光。

首先在素片上包不透水的隔离层,以防后面包衣过程水分渗入片芯。

交替加入高浓度糖浆、滑石粉的操作过程是包粉衣层,目的是消除片剂棱角。

加入稍稀的糖浆并逐次减少用量的操作过程是包糖衣层。

有色糖衣层与糖衣层工艺相同,只是糖浆中加了色素。

打光的目的是增加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

故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