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4130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升初必读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

一定。

所念:

(心中)所想到的。

得之:

知道,明白。

必定准确的知道。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知趣相同和有共同语言的人。

近义词:

知己、知交、知友。

破琴绝弦:

把琴摔坏,把弦拉断。

不复鼓:

复:

再,重新。

再也不弹琴。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于倾听。

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

“好啊!

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

”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

“弹得真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在我耳边流淌!

”俞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里想的。

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弦挑断,把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这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俞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此后,因为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寻或乐曲美妙,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心意,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

因为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专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3、《学弈》

《孟子·

告子上》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非然也。

(1)弈:

下棋。

(2)弈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

全国。

(4)之:

的。

(5)善:

善于,擅长。

(6)使:

让。

(7)诲:

教导。

(8)其:

其中。

(9)惟弈秋之为听:

只听弈秋的教导。

(10)虽:

虽然。

(11)之:

指弈秋的教导。

(12)鸿鹄:

天鹅。

(13)援:

引,拉。

(14)缴:

本课指有丝绳的箭。

(15)之:

他,指前一人。

(16)俱:

一起。

(17)弗若:

不如。

(18)矣:

了。

(19)为:

谓,说。

(20)其:

他,指后一个人。

(21)与:

吗。

(22)曰:

(23)非:

不是。

(24)然:

这样。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有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

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虽然他俩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

说:

“不是这样的。

4、《两小儿辩日》

【战国之郑国】列御寇《列子·

汤问》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shú

)为汝(rǔ)多知(zhì

)乎?

辩斗:

争论。

  以:

认为。

  去:

距离。

  日中:

正午。

  及:

到。

车盖:

车篷  盘盂:

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沧沧凉凉:

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

阴凉的意思。

  决:

判决,判定。

探汤:

把手伸到热水里。

汤,热水。

  孰:

谁  为:

通“谓”,以为,认为

汝:

你知:

通“智”,智慧。

  游:

游历、游学  故;

原因  知:

知道

  孔子到东方游说(或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询问其中的的原因。

  一个小孩儿说: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儿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到正午时距离人近。

“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盖一样,到了正午(中午)时太阳就像一个放物体的器皿一样,这不是距离远的东西小而距离近的东西大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

“太阳刚出来时让人感觉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正午(中午)时就感觉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温暖,这不是近的热远的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决断(判决)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

“谁说你知道的多呢?

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

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

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呢?

这是视觉的误差、错觉。

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

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显得大;

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浩瀚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

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一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

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

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离我们近些呢?

也不是。

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

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

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在地面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

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5、《精卫填海》

《山海经》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曰:

叫作。

2、发鸠之山:

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3、拓木:

拓树,桑树的一种。

4、状:

形状。

5、乌:

乌鸦。

6、文首:

头上有花纹。

文,同“纹”,花纹。

 

7、其鸣自詨(音同“笑”):

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8、是:

这。

9、炎帝之少女:

炎帝的小女儿。

10、故:

所以。

11、湮(音同“音”):

填塞。

古今异义词:

赤足:

1.文中指红色的脚。

2.现代汉语中指光脚。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6、《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坠--落。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

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

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

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7、《夸父逐日》

《山海经·

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逐走:

赛跑。

逐:

竞争。

走:

跑。

入日: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渴:

感到口渴。

欲得饮:

想要喝水解渴。

河、渭:

即黄河,渭水。

北饮大泽:

大湖。

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北: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未至:

没有赶到。

道渴而死:

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

弃:

丢弃。

为:

成为。

邓林:

地名,现在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

邓林即“桃林”。

逐日:

追逐太阳。

词类活用:

  北饮大泽北:

名词活用做状语,向北

古今异义:

  ①“夸父与日逐走”走:

古义:

今义:

②“饮于河、渭”河:

专指黄河。

泛指所有河流

夸父与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下落的地方时,(他感到)渴,想要喝水,在渭水、黄河里喝,黄河渭水不够,(于是去)北边喝大湖的(水),未等(喝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手杖丢在(路边),长成了(一片)桃林。

8、《郑人买履》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

“吾忘持度!

”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1.郑:

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

想。

  3.者:

......的人。

(定语后置)

  4.先:

首先。

  5.度(duó

):

量长短。

  6.而:

连词,表承接。

  7.置:

放,搁在。

  8.之:

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

他的。

  10.坐:

通假字:

同“座”;

座位。

  11.至:

等到

  12.之:

到……去  13.操:

拿,携带。

  14.已:

已经。

  15.得:

得到;

拿到。

  16.履:

鞋。

  17.乃:

于是,这才。

  18.持:

拿。

  19.度(dù

量好的尺码。

  20.反:

同“返”,返回。

  21.市:

集市,市场。

  22.罢:

散,结束,停止。

  23.遂:

最终。

  24.曰:

  25.宁(nì

ng):

宁可。

  26.无:

不。

  27.自信:

相信自己。

1、“置之其坐”中的“坐”同“座”,指座位。

为放在其凳子上。

  2、“反归取之。

及反”中的“反”同“返”,指返回。

为返回去取尺码。

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时,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在自己身上。

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说:

“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

”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

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

有人问他说:

“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

他说:

“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9、《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第十》

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

“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对曰:

“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王曰:

“然则何为使子?

“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使:

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

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以:

因为。

短:

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命:

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

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

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

不肖:

不贤、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王闻之:

之:

这个消息,代“晏子将使楚”这件事。

宜:

适合。

谓左右曰谓……曰:

对……说左右:

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

习辞者:

善于辞令的人。

习,熟练。

辞,言辞。

吏二缚一人诣王缚:

捆绑诣:

到……去。

今:

现在。

方:

将要。

何以也:

即“以何也”,用什么方法呢?

以:

用。

何坐:

犯了什么罪。

坐:

犯罪。

吾欲辱之:

我想要羞辱他。

之,他,代晏子。

酒酣:

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诣:

到(尊长者那里去)。

曷:

通“何”,什么。

为:

相当于“于”,当。

过:

经过。

避席:

离开座位,表示郑重。

避:

离开。

枳:

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小而苦。

徒:

只,仅仅。

其实:

他们的果实。

所以然者何:

然:

所以:

……的原因。

对曰:

下对上的回答。

固:

本来。

得无:

莫非。

使:

派遣。

熙:

通“嬉”,开玩笑。

反取病焉:

反而自讨没趣了。

病,辱。

晏子出使楚国。

楚国人想侮辱他,因为他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

晏子说:

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

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

楚国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

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

晏子回答说:

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作使臣呢?

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他出访无能为力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楚王立即不好意思了。

评点:

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

晏子以"

针尖对麦芒"

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护了个人尊严。

这个寓言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敏捷、能言善辩的才干,同时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品质。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0、《自相矛盾》

难一》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1)鬻(yù

卖。

(2)誉:

夸耀。

(3)吾:

我(4)坚:

坚硬。

(5)陷:

刺穿。

(6)利:

锋利。

(7)无不:

有不(8)或:

有人

(9)以:

用(10)弗: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

“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

”又炫耀自己的矛说:

“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

”有人问:

“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

”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11、《揠苗助长》

《孟子》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2、长(zhǎng)——生长,成长。

3、揠(yà

)——拔。

4、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5、谓:

对…说6、其人——他家里的人。

7、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8、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9、趋——快步走。

10、往——去,到..去。

11、槁(gǎo)——草木干枯。

12、之:

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13、寡:

少14、耘苗:

给苗锄草

15、非徒——非但。

徒,只是。

16、益:

好处。

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

“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

”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

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

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

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12、《为学》

【清】彭端淑(1699—1779),四川人。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吾一瓶一钵足矣。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为学:

做学问。

  2.之:

代词,它,指天下事。

  3.亦:

也。

  4.矣:

  5.则:

就。

  6.者:

…的事情;

…的人。

  7.资:

天资  8.庸:

平庸。

  9.去:

到  10.逮:

及。

  11.旦旦:

天天。

  12.怠:

懈怠。

  13.之: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4.之:

它,指代学问。

  15.蜀:

四川。

  16.之:

  17.鄙:

读(bǐ)音,边远的地方。

  18.语:

读(yù

)音,告诉,对…说。

  19.于:

对。

  20.欲:

想要,要。

  21.之:

到…去,往,到。

  22.何如:

如何,怎样,怎么样?

  23.恃:

凭借,倚仗。

  24.何:

怎么样?

这是商量语气

  25.钵:

佛教徒盛饭的用具。

  26.足:

足够。

  27.数年:

几年。

  28.下:

顺流而下。

  29.还:

回来。

  30.越明年:

到了第二年。

  31.越:

到了。

  32.明:

第二。

  34.自:

从。

  35.惭色:

惭愧的神色。

  36.顾:

难道。

  37.焉:

加强语气的助词。

  38.哉: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39.恃:

凭借,依靠,倚仗。

  40.买舟:

雇船。

  41.以:

介词,相当于“把”、“拿”、“将”。

  42.犹:

还,仍然。

  43.顾:

反而,还。

  44.至:

到达。

  45.去:

  46.色:

神色,脸色。

  47.之:

在句子中不用翻译。

  48.昏:

愚笨。

  49.庸:

  50.聪:

聪明。

  51.敏:

敏捷。

52.海南:

此指普陀山。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

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

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

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富和尚说:

您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

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您靠什么能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的神色.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13、《女娲补天》

《淮南子·

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

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