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4242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4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docx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

教案概要

(一)

授课内容

抗感染药物的

临床应用

执教人

温州医科大学定理临床学院传染病教研室蒋贤高

授课对象

(专业、年级、班级)

2010年级临床专业大四学生

教材版本

传染病学

时间

2016.9.

地点

温州中心医院西院4号楼2楼

时数

5学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抗感染药物的临床药理及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熟悉抗菌药物在特殊情况下应用及不良反应防治,了解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概况。

教学难点

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治疗性应用、预防性应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老年、新生儿、围产期、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

 

教学重点

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基本原则、治疗性应用、预防性应用、联合应用)

特殊情况下的应用(老年、新生儿、围产期、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其他)

抗感染药物简介(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林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多肽类、链阳性菌素类、恶唑烷酮类、肽内酯类、磷霉素、利福霉素类、夫西地酸、氟喹诺酮类、磺胺药、呋喃类、硝基咪唑类、抗真菌药、抗病毒药)

抗蠕虫药

进展点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新进展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概述(5min)药物体内过程(20min),应用原则(20min),特殊情况下的应用(30min),不良反应及防治(20min),抗感染药物简介(30min),进展(5min)

其他(图片、病例、提问、思考题等)

图片20张、病例1个、提问5次

掌握专业

英语词汇

∙消炎药(anti-inflammatory drug),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备课主要参

考书目文献

(一)《传染病学》杨绍基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实用内科学》陈灏珠第十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实用传染病学》李梦东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中华内科学》陈敏章主编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具准备:

投影()幻灯()多媒体(√)其他()“打√或填写”

教研室主任审阅

温州市二医感染科临床医学院办公室制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概论

抗菌药等抗感染药的临床药理学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临床药代动力学的发展则使该领域的研究更为广泛和深入,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起了重要作用。

一、临床药理

(一)体内过程

1.吸收

不同的抗菌药物其吸收程度和吸收速率各不相同,口服及肌注给药者均有吸收过程,一般在口服后1-2小时,肌注后0.5-1小时药物吸收入血达高峰血药浓度,口服吸收完全的药物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阿莫西林、氯霉素、克林霉素等。

四环素类的吸收受金属离子钙、镁、铝等的影响。

大多数青霉素类可被胃酸破坏。

2.分布

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迅速分布至各组织和体液中,到达感染部位。

一般而言,血供丰富的组织,如肝、肾、肺组织中浓度较高,而血供差的部位如

脑、骨、前列腺则浓度较低。

另外,不同抗菌药物分布特点不一样。

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氟喹诺酮类在骨组织中浓度高,其他抗菌药物的骨浓度低。

氟喹诺酮类、红霉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四环素在前列腺液及组织中可达有效浓度。

氯霉素、磺胺嘧啶、异烟肼、氟胞嘧啶、甲硝唑和氟康唑可透过血脑屏障。

3.代谢

部分抗菌药物在体内代谢,如氯霉素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失去抗菌活性,头孢噻肟的代谢物去乙酰头孢噻肟与药物原形共同存在于体内,其代谢物的抗菌活性较原药为低。

4.排泄

大多抗菌药物自肾排泄。

红霉素、林可霉素类,利福平、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主要由肝胆系统排出体外。

某些由肝胆系统排泄经肠肝循环的药物如红霉素、四环素类、利福平等在粪中排泄浓度较高。

(二)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

抗菌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或Pharmacokinetics,PK):

指用动力

学的原理与数学模式,定量描述抗菌药物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血药浓度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

抗菌药物的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或Pharmacodynamics,PD):

主要指抗菌药物浓度和抗菌效果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呈现双曲线指数关系。

PK和PD是药理学研究的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方面。

药动学参数反映的是“量一时”关系,不能反映“量一效”关系和“时一效”关系。

如:

半衰期(t1/2)

抗菌药物传统的药效学指标只能反映体外药物对某种细菌抑菌或杀菌活性的高低,却不能体现抗菌药物药效在体内真实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

如:

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是将细菌置于固定的抗菌药物浓度中测得的。

近年来将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两者相结合的概念的引入,描述了药物抗菌活性和血药浓度之间的动态变化,即抗菌活性随时间所发生的变化。

抗菌药物在体内的杀菌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浓度依赖型,药物浓度越高,杀菌活性及杀菌速率越高,此类药具有较长的抗菌药后续作用(PAE)。

PAE是指抗生素或抗菌药作用于细菌一定时间停止接触后,其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仍可持续一段时间。

对于浓度依赖型抗菌药而言,血药峰浓度(Cmax)和MIC比值,以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与MIC比值为该类药物的重要PK/PD参数。

一般以24小时AUC与MIC比值表示,即AUC24/MIC。

AUC24/MIC随药物及细菌的不同而异。

如氟喹诺酮类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时AUC24/MIC在100-125可获得良好细菌学疗效。

而肺炎链球菌,该值达25-63即可获良好疗效。

此类型有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及两性霉素B等。

时间依赖型,抗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MIC时间的长短有关,只有抗菌药物浓度维持在病原菌的MIC以上的时间对于病原菌的清除甚为关键。

通常在药物浓度达到对细菌抗菌阈浓度(MIC的4~5倍)时,杀菌作用达饱和状态。

PK/PD参数的期望值为T>MIC≥40~50%,不但能达到最佳疗效,而且可以防止耐药性产生。

这类抗菌药通常无明显PAE。

β内酰胺类及大部分大环内脂类属于此类,此类药物无明显PAE。

短PAE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

注意:

优化细菌暴露于药物的时间。

目标:

①将超过MIC血药浓度维持较长时间;②临床上宜采用1日多次给药方案,对于高MIC的病原菌甚至可采用持续静脉滴注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长PAE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特点:

具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特点,同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杀菌作用,并具有较长的PAE。

长PAE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

目标:

①优化药物的剂量(即增加全天使用剂量);②延长药物的接触时间;③允许药物浓度在投药间隔的相当大的时间区间低于MIC。

属于此类的药物有阿奇霉素、四环素类,万古霉素,链阳性菌素类。

二、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

(一)基本原则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

果选用抗菌药物

住院病人开始抗菌治疗前,应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

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

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细菌耐药状况

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

物特点制订

(1)品种选择:

(2)给药剂量:

(3)给药途径:

(4)给药次数:

(5)疗程:

(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1)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使用联合用药。

2)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3)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

5、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1)非手术预防用药:

1.如果不用药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者。

2.抗菌药物不能长期预防一切可能发生的感染,只能在特定的应激状态或针对某些专门的病4.原菌进行短期有效的预防。

3.已明确为病毒感染并排除细菌感染者不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4.通常针对一种或二种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防用药,不宜盲目地选用广谱抗菌药,或多种药物联用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

5.一旦疑有感染存在,应送有关标本作病原学检查,并应尽快开始经验性治疗,病原学诊断明确后则应根据该病原菌的耐药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目标治疗。

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1)Ⅱ类(清洁一污染)切口及部分Ⅲ类(污染)切口手术,主要是进入消化道(从口咽部开始)、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等的手术。

(2)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血管移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3)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或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手术、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4)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二)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

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感染均选用耐酶青霉素类,MR-S感染者可根据病情选用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

必要时可联合磷霉素或利福平。

链霉素感染时可根据病情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替代药物有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等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

肠球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呈固有耐药。

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程中度敏感。

重症感染可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嗜血杆菌属可选用氨苄西林,如系产酶菌株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氨苄西林/舒巴坦,亦可选用二、三代头孢菌素。

脑膜炎奈瑟菌首先青霉素,淋病奈瑟菌不产酶株首先青霉素,产酶株首先头孢曲松。

军团菌首选红霉素。

假单胞菌属可选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等为可选药物,严重感染者上述药物常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也可根据药敏选择β内酰胺类及酶抑制剂合剂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不动杆菌属耐药程度高,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氨苄西林/舒巴坦、碳青霉烯类均为可选药物。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程度高,可根据药敏结果选药。

如SMZ/TMP,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革兰阴性厌氧菌宜根据病情选择甲硝唑、克林霉素、头孢西丁、氯霉素等。

革兰阳性厌氧菌可选用青霉素、克林霉素等。

衣原体宜选多西环素、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

肺炎支原体感染宜选用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

也可选用多西环素、氟喹诺酮类。

放线菌属宜选用多西环素、红霉素等。

诺卡菌属宜选SMZ/TMP,也可选用米诺环素、阿米卡星等。

(三)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内科领域预防用药:

1、预防风湿热反复发作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疟疾4、新生儿B组链球菌感染5、结核病6、肺孢菌感染7、HIV母婴传播的预防。

(四)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在下列情况下需要联合用药:

两药联合后有明显协同作用,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扩大抗菌谱。

因此,联合用药的指征为:

1、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发热提示为细菌性感染时。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4、长程治疗时病原菌易产生耐药性者,如抗结核治疗,抗真菌治疗等,均需联合用药。

三、抗菌药物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一)老年感染者

老年患者对经肾排泄的药物清除缓慢,体内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不良反应增多。

老年感染患者抗菌药宜为毒性低的杀菌剂,因此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为常选药物。

新生儿出生后30日内体重和器官的成熟与日俱增,药物在体内过程也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需随时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

新生儿感染常危重,如新生儿易发生败血症和脑膜炎,症状常不典型,在未获得相关培养结果之前,应立即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

新生儿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有金葡菌、B组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

抗菌药物中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较为常用。

氟喹诺酮类、磺胺药、四环素类等避免应用。

(二)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的有四环素类,磺胺药,甲氧苄啶和乙胺嘧啶、氯霉素和金刚烷胺,碘苷、阿糖腺苷。

有一定毒性或影响的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喹诺酮类,异烟肼,氟胞嘧啶,呋喃妥因。

毒性低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磷霉素等。

哺乳期患者应避免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药。

(三)肝功能损害患者

抗菌药物导致的肝损害大致可分为两类:

1、与剂量有关的可预测的损害。

2、特异性反应,难以预测。

引起肝损害可能的机制是:

1、对肝脏的直接毒性,如四环素类,两性霉素B,异烟肼在肝内代谢产生的乙酰肼对肝有毒性。

2、对酶的结合位置的竞争,如利福平可在肝内与胆红素竞争酶的结合位置,而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3、过敏反应,如红霉素酯化物,克林霉素等所致肝病中常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提示有过敏因素的参与。

四环素、土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应尽量避免应用。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无明显肝毒性,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主要均自肾排泄,肝病时可按正常量使用。

(四)肾功能损害患者

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给药方案可参考一下方法:

1、根据肾功能试验反映的肾损害程度调整剂量,即在肾功能轻、中、重度损害时,将每日剂量分别粗略减为原正常用量的2/3-1/2,1/2-1/5,1/5-1/10。

2、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氨基糖苷类等各类抗生素或抗菌药的剂量及给药间期。

四、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一)毒性反应

1、肝肾损害

2、胃肠道的毒性反应:

胃肠道刺激作用。

3、对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如在脑脊液中浓度过高时可引起昏迷、抽搐、肌阵挛,幻觉,局限性癫痫样表现。

氨基糖苷类可损伤第8对脑神经,并与神经肌肉接头部位有阻滞作用,该类药物大量放置于体腔内或静脉快速给药时可导致呼吸骤停。

多年菊素类偶可致呼吸骤停。

氯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可致精神症状发生。

氟喹诺酮类可引起兴奋、失眠等。

亚胺培南也有可能引起神经精神系统异常。

异烟肼可致周围神经炎。

4、对造血系统的损害:

氯霉素、磺胺药、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有可能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5、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新生儿接受过量氯霉素可产生周围循环衰竭(灰婴综合征),大剂量林可霉素可引起血压下降、晕厥,偶有心跳、呼吸停止。

两性霉素B静滴时偶可致心室颤动发生。

某些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QT间期延长并偶可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

6、骨关节损害:

四环素类可致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及骨骼生长抑制,所有喹诺酮类可致幼年动物软骨损害,在人类中偶可发生关节疼痛及肌腱炎症。

严重者可发生肌腱断裂。

(二)过敏反应

1、过敏性休克

2、药疹及药物热:

多见于青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及磺胺药等。

3、光敏反应:

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

4、血管神经性水肿:

多由青霉素所致。

5、血清病型反应:

多由青霉素所致。

(二)二重感染

二重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念珠菌属等真菌、葡萄球菌属、假单胞菌属等,可引起消化道、肺部、尿路感染、败血症等。

(三)其他

1、维生素缺乏症

2、致畸及致突变作用

五、抗感染药物简介

(一)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化学结构式中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亦属此类。

同属β内酰胺类的各类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作用各不相同,但对支原体、衣原体等

非典型病原并无抗微生物活性。

该类药物均具有杀菌作用,对人体重要脏器的毒性低微则为其共同之处。

此外,细菌对该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系产生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另一共同点是该类药物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两者相结合的概念(PK/PD)而论,均属时间依赖型抗生素。

短PAE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对常见细菌感染PK/PD参数的期望值一般情况下,青霉素类T>MIC为40%~50%,头孢菌素类T>MIC为50%~60%范围内可达到最佳疗效。

T>MIC因病原菌的不同而不同。

对于葡萄球菌,T>MIC%达到或超过40%时显示最大杀菌疗效;对肺炎球菌和肠道细菌,则需超过60%~70%才显示最大疗效;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来说,T>MIC%,占给药间隔的50%~60%时,其杀菌效果最佳,当T>MIC低于给药间隔的40%~70%时,治疗失败。

短PAE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对革兰阳性菌有1~3h的PAE,且呈浓度依赖性;对革兰阴性菌缺乏PAE。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动物模型的数据分析显示:

当无PAE,T>MIC需获得给药间隔时间的90%~100%。

有PAE,T>MIC则需50%~60%;通常T>MIC为

40%就可获得85%~100%的细菌学治愈率。

短PAE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一般的给药原则是应尽可能缩短给药间隔,增加给药次数;现更倾向于在不断更换新配制的输液的基础上进行持续静滴,特别是对半衰期短或MIC大的β-内酰胺类。

t1/2为30~60min的大多数青霉素类和一部分头孢菌素

类,推荐用法为每4~6h给药一次,需每日超过三次给药。

t1/2较短(<2h)的大部分头孢菌素类和一部分青霉素类,推荐用法为每6~8h给药一次,一般每日需给药3~4次。

t1/2介于1~2h的β-内酰胺类(头孢他啶、头孢唑啉、氨曲南等)每日2~3次给药,即可使大部分给药间隔时

间中药物浓度高于MIC。

但并不是所有短PAE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需要通过增加给药次数来提高疗效。

对一些半衰期比较长(>2h)的β-内酰胺抗生素,应每日1~2次给药,增加给药次数,并不增加疗效。

假如药物对靶致病菌的效价甚高,则只需少次给药即可达到足够的血药浓度超过MIC时间。

氨曲南(Aztreonam,君刻单)是单环-内酰胺类,本品对革兰阴性菌有强抗菌活性,对多种质粒和染色体介导的-内酰胺酶稳定;与氨基糖甙类有协同作用。

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及对青霉素、头孢菌素过敏者的革兰阴性菌感染。

(二)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由于各类药物在体内情况及药效特征差异,难以用某一类参数描述PK/PD特性。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

红霉素等)属于短PAE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评价该类药的PK/PD参数为T>MIC。

第二代抗菌药物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显示了时间依赖性,当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血药浓度高时,T>MIC与临床药效学评价相关;而当血药浓度较低时还需考虑AUC情况。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阿奇霉素属于长PAE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评价该类药的PK/PD参数为AUC/MIC。

研究表明,对常见细菌感染PK/PD参数的期望值一般情况下,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

红霉素等)T>MIC为40%~50%,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T>MIC为50%,阿奇霉素的为AUC/MIC为30,可达到最佳疗效。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PAE和药物浓度及细菌与药物的接触时间都有关系,细菌与药物接触时间越长,其PAE越长;其长短与药物浓度成依赖性关系。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最佳治疗方案应在组织中维持药物浓度高于MIC,在确定给药间隔时,可根据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加上PAE的持续时间来确定。

大环内酯类药物在组织与细胞内浓度常较同期血浓度高,细胞内外比最高(517.0),在研究其PK/PD时,不能以血药浓度为分析基础,应将感染部位药物浓度或细胞内药物浓度结合MIC进行分析。

例如:

阿奇霉素可蓄积于巨噬细胞并具有从细胞缓慢外排的特点,在白细胞浓度较高的感染部位可发挥药物释放系统,其组织半衰期长,血清浓度低,PAE长,临床只需每日1次给药即能取得理想疗效;还可采取连续3d

给药后停药4~7天为一个疗程的特殊给药方式。

红霉素等沿用大环内酯类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葡菌、白喉棒状杆菌、破伤风梭菌、炭疽芽孢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是上述细菌感染时替代青霉素的选用药物,大环内酯类尚对厌氧球菌、李斯特菌、军团菌、支原体属、衣原体属等病原微生物有效,因此该类药物是上述病原所致社区获得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的选用药物。

然而在治疗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所致下呼吸道感染中,红霉素仍是首选药物。

新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扩大了抗菌谱。

前两者对流感嗜血杆菌亦具良好抗菌作用。

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结核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支杆菌作用加强。

酮内酯类由大环内酯类衍生而来,第一个品种泰利霉素已在国外临床应用。

其对肺炎链球菌(包括青霉素不敏感菌株)、化脓性链球菌、金葡菌(不包括甲氧西林耐药者)、万古霉素敏感的粪肠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用于上述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

(三)四环素类

现仅限用于立克次体病、布氏杆菌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霍乱、回归热等疾病。

替加环素被批准用于

成人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包括由甲氧西林敏感或耐药金葡菌、粪肠球菌(万古霉素敏感株)、大肠埃希菌、各型链球菌和脆弱拟杆菌所致

成人复杂性腹腔感染。

(四)氯霉素

对其呈敏感的沙门菌所致伤寒仍可选用氯霉素,该药对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具良好抗菌作用,也易透过血脑屏障。

(五)林可霉素类

为短PAE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该药对金葡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对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亦具有抗菌活性。

在骨中浓度高,因此可用于金葡菌骨髓炎,也可用于厌氧菌。

(六)氨基糖苷类

该类药物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具强大杀菌作用,该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耳、肾毒性。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临床经验用药应每日1次给药。

可获得最大的达峰浓度,使Cmax/MIC比值增大,从而明显提高抗菌活性和取得更好疗效;使PAE延长;避免了首剂效应,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不会增加还有可能减少耳、肾毒性;方便、经济,患者易接受。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每日1次给药方案的适用范围:

减少赘生物中细菌,多次给药方案较每日1次给药减少细菌数多;不推荐给腹膜透析患者、孕妇、大面积烧伤(烧伤面积>20%)患者、腹水患者、肠球菌感染心内膜炎的患者。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往往具有首剂效应(Thefirst-exposureeffect)。

首剂效应:

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杀菌活性,但当再次接触或连续接触时,并不显著增加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抗菌效应,需间隔相当时间后才能再起作用。

此效应支持氨基苷类药物日剂量单次给药方案。

体外、动物及临床试验均显示当革兰阴性菌暴露于氨基苷类时,在给药后2h发生显著的适应性耐药,6~16h耐药性最高,24h细菌的敏感性部分恢复,40h左右完全恢复,耐药性持续的时间与t1/2(β)有直接的关系,一般为1418t1/2(β)。

如果以8~12h间隙细菌液与药物接触,则杀菌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细菌正好耐药性最大,故氨基苷类的一日中再次暴露,不仅起不到杀菌作用,还会使耐药性加强;如果采用1次/d给药,24h再次给药时细菌的敏感性

已经恢复,可获良好效果,还可减少细菌耐药。

每日1次给药可减少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耳肾毒性。

因为氨基糖苷的耳肾毒性分别与耳肾细胞药物蓄积量成正比,耳蜗毛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氨基糖苷类的过程是一饱和过程,在低浓度时耳肾细胞对氨基糖苷类已饱和,增加药物浓度摄取不会再增加,而蓄积量与相同日剂量下给药次数成正相关,1日多次或持续静滴时,尽管血药浓度较低,但维持时间长,有较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