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442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筹建成立新建纺织公司项目可行性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工近2千人。

安华集团在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设有分公司,具备公路、铁路及航空联合运输能力,经营领域一直在不断拓展。

2000年以来,集团先后在深州市投资兴建了三星级宾馆“牛得草大洒店”、“深州市安华货物运输公司”、“安华汽车修理厂”、“安华汽车零部件销售公司”、“安华野生养殖厂”“安华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企业。

深州市安华集团,将严格恪守“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企业宗旨。

在武强安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原材料、成品质量监测网,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过程到产品出厂全过程都严格执行和产品相关的各种标准,以确保公司产品质量。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7年征求意见本)》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

(5)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

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7)《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

(8)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1.4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工程组成的工艺、土建、设备、节能、环保、总图、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市场、材料供应等的研究。

1.5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生产能力

万米

54000

人员总数

1000

建筑指标

项目总用地面积

333333

折合500亩

总建筑面积

149000

新增设备

台(套)

5120

主要能源消耗

m3/a

28200

万kwh/a

7700

780

总投资

万元

75000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年

361800

年均利润总额

17452.65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571.95

年均所得税

4363.16

十一

总投资收益率

%

23.27

十二

投资回收期

5.19

所得税后

1.6研究结论

1.6.1研究的简要结论

1)该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7年征求意见本)》中的鼓励类项目,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该项目拟采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先进成熟可靠,拟选厂商能为该项目提供成套设备和生产技术,能够保证项目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3)该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生产工艺,设备选型注重节能降耗。

4)依靠先进的工艺技术,对三废进行高技术处理,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5)财务评价结果表明,静、动态效益指标都比较好。

年平均投资收益率23.27%,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5.19年(包括建设期),投资回收期较短,效益好。

因此,本项目可行性研究认为,项目投产后经济效益明显,同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1.6.2问题与建议

1)新的工艺和技术采用中,必须注意员工的选聘及技术培训和生产实习。

2)设备选购、安装中,必须严格执行各相关标准和规定,做好记录,让工程项目有一个科学、规范、完整的高起点。

3)项目开始就必须将“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贯穿到项目的各个方面。

落实到各个环节,确保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全过程。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项目建设背景主要基于两个方面。

一是深州市安华集团规模逐步扩大,集团优势明显,根据市场需求,集团总公司需要建设武强安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项目。

二是武强县投资环境优越。

近年来,武强县党委、政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干部作风建设为动力,大力实施“以工兴县”主体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产业、交通区位等优势,大力实施招商引资。

武强县坚持把优化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放在首位,积极破解土地、电力、交通等项目建设发展瓶颈为项目建设搭建了平台。

武强县招商引资的巨大感召力,促使深州市安华集团决定在武强县工业区建设武强安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项目。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中国纺织工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纺织行业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全行业结构的优化,中国纺织工业正从一个传统的纺织大国转变为一个纺织强国。

武强县是全国优质棉主产区,有丰富的棉花资源,棉花品质优良,为棉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

项目建成后每年所需原料当地就能解决。

武强县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成本低。

为此,深州市安华集团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情况,决定建设武强安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项目。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服装家饰等纺织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优质棉纺织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伴随着我国纺织企业对国内外两个市场占有率的巩固和提高,质量优良、附加值高的纺织品的销售量日益增加。

建设武强安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具有原料供应充足,运费开支小、中间环节少、原料价格低,生产成本低,价格空间大等优势。

因此,建设该项目不仅有较好的市场空间,而且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

2.4产业政策

该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7年征求意见本)》中的鼓励类项目,《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7年征求意见本)》中明确提出,鼓励

“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天然纤维产品加工”,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第三章建设规模

3.1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

一是考虑市场容量对项目规模的影响,根据市场需求预测的市场容量、需求特点、社会需求的时间紧迫性、目标市场和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确定项目建设规模。

二是充分考虑物质技术和环境容量的限制,资金、原材料以及主要外部协作条件对项目规模的满足程度,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三是综合考虑项目的投资成本、投资风险、预期收益,确定建设规

模。

建设规模的确定,要考虑到市场供应及需求、资金的筹措、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厂址的建设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装置的规模还有设计技术来源、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建设以及操作管理等技术因素。

3.2建设规模

根据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经过对市场容量、投入产出、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企业可利用条件以及合理的经济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本项目生产规模为:

第四章项目选址

本项目拟选址于武强县工业区。

工业区地理位置优越,区内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适于本项目的实施。

4.1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拟建厂址及周围地形平坦。

武强县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于5级的地震。

依据中国地震局制定,

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项目抗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按0.10g设防,该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本工程场址尚无地质勘探资料,但根据附近已有建筑的勘探资料显示,该区地面以下大约2米为亚粘土,再往下大约5米均为粘土层,地基承载力大约在110至130MPa,地基承载力良好,无须进行复杂的地基处理,即可进行工程建设。

该区域地下水位大约在8米左右。

根据类似工程,无不良地质现象。

3、气候条件

武强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总的气候特征为: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度适中,雨热同期。

年降雨量较小,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

年均降雨量554毫米,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月。

年平均气温12.8℃,平均无霜期185天。

最大冻土深度为46厘米。

年平均日照2608.9小时。

多年平均风速2.4米/秒,最高风频为SSW,静风频率为16%。

上述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项目建设。

4、交通运输

拟选场址位于307国道北侧,武强县工业区内,区内道路四通八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适于本项目的实施。

5、基础设施条件

拟选场址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备,道路、给水、排水、供电、广播、通信、宽带等全部建成,并且能够满足本项目需要。

4.2厂址选择结论

该项目地址交通条件良好,符合武强县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且地形平坦、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自然条件良好,基础设施完备,给水、排水、供电、广播、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共享,因此厂址选择合理,适合项目建设。

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建设目标

5.2主要建设内容

实施房屋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149000平方米。

生产车间72000平方米、原料库25000平方米、成品库25000平方米、办公宿舍楼14000平方米、检验楼5600平方米、锅炉食堂等配套设施7400平方米。

2购置安装织机、浆纱机、整经机、并轴机、验布机、验码机、打包机等设备5120台(套)。

3、在厂区建设动力、给水、排水、消防、道路、通讯等配套设施。

5.3总图布置

5.3.1总平面布置原则

(1)考虑合理的功能分区,满足工艺流程要求,具有良好的生产联系和工作环境。

动力设施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管线,节约能源。

(2)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地质等条件,因地制宜做到布置紧凑,节约用地。

(3)组织好人流和物流,避免交叉,符合国家防火,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5.3.2建设地址

本项目拟建于武强县工业区,厂区南侧为307国道,区内道路四通八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适于本项目的实施。

5.3.3运输方案

本项目的运输基本为公路运输。

生产区主要道路宽30米,辅道路宽

10米~12米满足大型车辆的通行,路面结构全部采用水泥混凝土。

5.3.4厂区总平面布置

(1)组成部分:

房屋建筑工程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原材料及成品仓库、办公宿舍楼、实验楼

锅炉食堂等配套设施。

(2)建筑指标:

1)厂区总占地面积333333平方米,折合500亩;

2)建筑物占地面积133320平方米;

3)建筑物总建筑面积149000平方米。

4)容积率0.81;

(车间及仓库高度为8.2米,面积122000平方米两倍计算)。

5)建筑系数40%;

6)投资强度每公顷2004万元。

5.4工程方案

1、建筑设计方案

2、给排水设计方案

根据项目需要进行给水排水设计。

1、给水

(1)生产用水:

本项目生产用水主要是车间纺织用水。

(2)生活用水:

主要是工作人员日常生活用水。

(3)用水量:

生产用水:

主要是车间纺织用水,日用水量约30吨,年用水量为

9000吨。

生活用水:

按照《河北省用水定额》生活用水办公室工作人员80升/人.日,按50人考虑,日用水量4吨,年用水1200吨;

宿舍住宿人员20升/人.日,按1000人住宿考虑,日用水20吨,年用水6000吨;

职工淋浴用水80升/人.日,按职工每2天淋浴一次估算,年用水量约12000吨

((按300天估算)。

年总用水量28200吨。

(4)用水水源:

为工业区集中供水,采用PVC给水管接至本项目用水点,管口径为DN150,进口外设计量水表。

能够满足本项目用水需要,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2、排水

(1)排水系统采用生活、雨水合流排水系统,枝状布置,埋地敷设,排水管道选用钢筋砼管,水泥砂浆接口。

(2)生活污水主要为粪便污水和洗浴废水,对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达标后统一排出。

(3)雨水经道路流入雨水口,汇入雨污合流排水管道后,统一排入排水管网。

(4)本项目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达标后统一排放。

3、供电设计方案

(1)、用电量估算

1)照明用电 本项目建筑面积149000平方米,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3瓦考虑,每天按8小时考虑,年用电量107万千瓦时;

2)直接生产用电 用电负荷主要有织机、浆丝机、并轴机等动力

负荷,装置以100%的设计能力运行时,最大容量10530KW,年耗电量约

7582万千瓦时。

3)辅助生产装置用电 年耗电量大约11万千瓦时;

年用电量合计7700万千瓦时。

(2)、用电电源来自10KV高压线和380V低压线。

(3)照明电压为220V,采用高效荧光灯,照明电源由变电所低压侧引入建筑物后,线路采用BV-500型导线穿钢管沿墙暗敷。

(4)供电外线及户外照明

配电线路均采用电缆埋地敷设,本区道路照明采用柱灯或路灯。

(5)防雷与接地

建筑物在电源进线处设电气重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

4、消防设计方案

根据项目需要进行消防设计。

(1)消防车道

主要建筑物四周布置与出入口相连的道路,主干道宽30米,次要道路宽度大于10米,其净空5米内无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满足消防要求。

(2)消防给水

在项目区接一路至生产用供水管网,接入的管径为DN75,水压为

0.35—0.5MPa的自来水,供消防用。

(3)灭火器配置:

按规范要求配置。

第六章 生产线工艺流程

6.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1)原料价格合理,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且运输距离较近;

(2)动力及公用工程力争回收利用;

(3)力求工艺先进、成熟可靠、经济合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较好,生产成本低,以获得最佳效益;

(4)生产过程环保洁净,符合国家清洁生产要求;

(5)生产采用连续性生产,节能效益明显。

6.2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整经→浆纱→穿筘→织造→验布→折布→修织→打包

→入库

第七章 主要设备选型及其技术参数

7.1主要设备的选用原则

1、通用的设备性能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通用的设备均为环保节能型设备。

3、选用的设备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原材料消耗、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7.2主要设备选择

详下表

设备名称

型号

功率(KW)

1

织机

XD-190

5000

10000

2

浆丝机

ASGA434

12

18

3

整经机

MCGA518

144

4

并轴机

XB-20

5

验布机

200YB-C

33

36

6

验码机

SL-680A

25

7

打包机

Y82-25B

22

170

8

附属设备

9

变压器

10

锅炉

4T

合计

10530

第八章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

8.1原材料供应

本项目所需原材料主要是棉纱,年用量约125000吨。

武强县是全国优质棉主产区,棉纱厂众多,加之河北、山东、河南棉花主产区多年形成的山东济南、夏津等纺织产品集散地,货源供应非常充足。

8.2燃料动力供应

动力供应情况如下:

1、所需电力有保障

本项目用电量年约7700万度,电力由武强县电力公司供给,供电有保障。

2、所需用水有保障

本项目年用水量大约28200吨,接用工业区供水管网,能够满足本项目用水需要,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3、所需燃煤有保障

本项目用煤主要是冬季取暖用煤,安装1台4吨燃煤锅炉。

本项目新上4吨采暖锅炉1台,全年供暖时间120天,按每天正常供暖时间12小时,每天封火时间

12小时计算考虑,按使用时每小时耗煤0.5吨,封火时每小时耗煤0.04

吨估算,项目年耗煤约780吨。

项目用煤年耗量为780吨,武强县有数家大的煤炭经销商可以满足需要,供应有保证。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9.1建设地区环境概况

新建厂区位于武强县工业区,区内道路四通八达。

拟选场址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从现状看,厂区周围无自然保护区、文物、景观和其它环境敏感点,地势开阔,大气扩散净化能力强,因此,环境质量较好。

本项目建成后,实施清洁生产,“三废”都经过有效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劳动安全卫生作了有关保护措施,因此,对周围环境和劳动安全的影响较小,在允许范围内。

9.2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GB12348-96)

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环字【1987】002号

9.3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及其治理

9.3.1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⑴水环境

建设项目运行期产生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洗浴废水。

生活污水和洗浴废水年排放量大约15360吨,经过化粪池水解处理,水质达标后通过管网进入排水管网。

生产废水年排放量大约4000吨,经污水处理达标后统一进入排水管网。

总污水排放量约19360吨

⑵大气环境

本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可保证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⑶声环境

拟建项目建成运行后,东、南、西、北厂界噪声排放预测值均能满足

GB12348-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3类标准。

⑷固废

项目完成后,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不多,主要是炉渣。

可收集后作为建筑材料出售给附近居民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厂区生活垃圾每天由专人送到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存放点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9.3.2环境保护措施

⑴废水防治措施

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达标后统一进入排水管网。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池处理达标后进入排水管网。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应严格把

关,提高安装精度;

对声源上无法防治的噪声应采取有效的隔声、吸声和减振措施,对声功率级较强的设备应加装隔声罩和消声器,并设隔声门窗,减少噪声对外辐射。

同时在本工程总平面设计时,应合理布局,尽量将高噪声设备集中布置,使其远离噪声敏感点。

(3)固废防治措施

厂房内设置一般固废临时堆场,集中堆放,分类管理,由于该项目生产中产生的一般固废,均属可回收利用资源,可回收利用。

厂区内设置垃圾桶以收集生活垃圾,每天由专人送到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存放点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9.4环保监测设施方案

为了确保本项目投产后的“三废”排放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三废”排放标准,以及“三废”处理设备的完善和正常运转。

本项目将配备专职人员管理环保工作,配备相应的设备,如酸度计,COD测试仪,玻璃器皿等,并制定有关安全操作及环境管理制度。

检测计划如下:

1、废水,监测项目:

PH、COD、BOD、SS等。

2、废气,定期监测车间环境空气质量情况。

3、噪声,定期监测车间内外噪声情况。

4、配备监测所需仪器设备。

9.5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粉尘、噪声、废气、污水等污染通过有效的治理,各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和影响。

上述环境分析只是简单的粗略分析,进一步的专业的环境影响和环境治理措施经专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提出后,本项目据以落实。

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0.1设计依据及标准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项目(工程)劳动安全监察规定》劳动部1997

3、《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GB12348—96

10.2劳动卫生

本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卫生防疫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卫生监控机制,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必须定期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

环境卫生。

车间需远离有害场所,与通道之间有防护带,车间周围不得有粉尘、烟雾、灰沙、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物。

车间卫生。

车间及设备要定期清洗,及时清除废弃物,在下水道、排水沟、进排风口等地设防护网,防止鼠类等进入车间。

卫生设施。

有粉尘污染的车间设置更衣室、洗手设施等卫生设施。

生产卫生。

原辅材料使用前要经过化验和验收,方可进入车间。

艺流程按照连续化、自动化、密闭化设计,防止前后工序交叉污染。

10.3劳动污染

10.3.1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