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4703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9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docx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精品资料

 

物理疗法(physicaltherapy,PT):

应用力、电、光、声、水、温度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疾患的方法

物理因子治疗(理疗)的功效:

运动疗法:

以徒手以及应用器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

运动疗法分类:

常规运动疗法技术(关节活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平衡训练技术心肺功能训练),神经生理学疗法,运动再学习法

临床应用范围

•神经系统:

脑血管意外、脑瘫、脊髓损伤

•运动系统:

创伤、关节手术、关节炎、骨质疏松、肌营养不良,体育外伤后功能障碍

•心肺系统:

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

•内分泌系统:

糖尿病、肥胖

常用运动方法

•1.被动活动:

由治疗师实施,多用于肢体肌肉瘫痪或肌力极弱时,能够预防挛缩和粘连,刺激本体感受器。

•2.主动辅助活动(助力活动):

在治疗师帮助或借助器械的情况下,患者自己主动的肌肉收缩,适用于肌肉能够收缩但不足以对抗重力时,可增强肌力和改善肢体功能。

•3.主动活动:

在既不施加外来辅助,又不给予阻力的情况下,由患者主动完成的动作,能够增强肌力,改善肢体功能,达到改善心肺功能和全身状况的目的。

•4.抗阻活动:

在治疗师用手或器械对人体施加阻力的情况下,患者主动地进行对抗阻力的活动。

•5.牵张运动:

用主动或被动的方法,对身体局部进行强力牵拉的活动,适用于软组织病变所致关节挛缩,可恢复或缓解肢体活动范围受限,减轻对局部组织的压迫。

☆关节活动度评定

•ROM:

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测量工具:

量角器,方盘测角计

•肩关节、肘关节、桡尺关节、腕关节

•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腕掌关节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脊柱

•注意主动和被动ROM的差异

肌力评定

•目的:

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程度与范围

•器械检查:

握力计,捏力计,拉力计,等速测力计

•手法肌力检查(manualmuscletest,MMT)

定义:

系根据受损肌肉或肌群功能,使病人处在不同受检位置,让其做一定动作,对动作分别给予助力和阻力,以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根据接受助力或克服阻力的能力,按分级标准进行判定。

肌力测定分级标准

•0级:

零(zero)无关节活动,无肌肉收缩

•1级:

微弱(trace)有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2级:

差(poor)去重力情况下关节有全范围运动

•3级:

可(fair)抗重力情况下关节有全范围运动

•4级:

好(good)抗中等阻力关节有全范围运动

•5级:

正常(normal)抗最大的阻力关节有全范围运动

☆痉挛的评定

•痉挛:

一种以速度依赖性的张力牵张反射增强,伴随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Ashworth法:

患者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时所遇到的阻力大小

•Penn评分法:

痉挛发展的频率

上肢及手的功能评定

•Brunnstrom评定

•FMA评定

•STEF评定

•Lindmark评定

•偏瘫手功能评定:

剪信封、取硬币、撑伞、剪指甲、系纽扣

平衡:

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

静态平衡:

指人体对某一静态姿势的控制能力,主要依赖于肌肉的等长收缩及关节两侧肌肉协同收缩来完成

动态平衡:

在外力作用于人体时,人体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来维持新的平衡,主要依赖于肌肉的等张收缩来完成

影响平衡的条件:

•1.视觉

•2.前庭功能

•3.本体感受效率

•4.触觉的输入和敏感度

•5.CNS功能

•6.视觉及空间感知能力

•7.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协调

•8.肌力与耐力

•9.关节的灵活度和软组织的柔韧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tiesofdailyliving,ADL):

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即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一系列基本活动。

•基本或躯体ADL

工具性ADL(instrumentalADL)是指人们在社区中独立生活所需的关键性的较高级的技能,大多需借助工具进行。

•ADL评定是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标准化的PADL评定方法有Barthel指数、Katz指数、PULSES、修订的Kenny自理评定等。

•常用的LADL评定有功能活动问卷(FAQ)、快速残疾评定量表(RDRS)等。

功能独立性评定

•FIM(functionalindependencemeasure)

包括躯体功能、言语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四大类,共18项。

第二章

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是指利用各种方法以维持和恢复组织粘连或肌痉挛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种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疗法技术。

影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因素

生理性因素:

拮抗肌的肌张力,软组织相接连,关节的韧带张力,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骨组织的限制。

病理性因素:

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挛缩,神经性肌肉挛缩,粘连组织的形成,关节内异物,关节疾患,疼痛/保护性肌痉挛,关节长时间制动后

训练方法:

课本55

凹凸定律:

若移动的关节面是凸面,滑行的方向与骨骼产生角运动的方向相反;若移动的关节面是凹面,滑行的方向与骨骼产生角运动的方向相同,这种力学关系称~

关节松动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1适应证用于任何因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包括:

关节疼痛,肌肉紧张或痉挛,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等。

对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和功能性关节制动关节松动术的作用主要是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延缓病情发展,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并发症。

最佳适应症是关节附属运动丧失继发形成的关节囊,韧带紧缩或粘连。

2禁忌症关节活动度已过度,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渗出;关节的炎症;未愈合的骨折;恶性疾病等。

6治疗时作用力的部位靠近相对的关节面,越近越好。

作用力接触面积愈大,治疗的过程愈舒适,如使用手掌面接触比使用拇指接触舒适。

7治疗运动的方向平行或垂直治疗平面的方向。

治疗平面是一个垂直于一条由旋转轴于关节凹面中心线的平面。

增强肌力的训练原则:

课本100

1)阻力原则:

阻力的增加是增强肌力的重要原则

2)超长负荷原则:

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训练频率,训练间歇,肌肉收缩的方式

3)肌肉收缩的疲劳度原则

恢复平衡能力的训练原则

支撑面积由大到小;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身体重心由低到高;从自我保持平衡到至破坏平衡时保持平衡;在注意下保持平衡到在不注意下保持平衡;从训练时睁眼过渡到闭眼;破坏前庭器官的平衡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平衡训练的顺序:

系统的有顺序的进行:

坐位平衡—手膝位平衡—双膝跪位平衡—立位平衡;从容易做的动作开始

恢复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114

瘫痪肢体位置的摆放

为了防止发生压疮,预防肢体挛缩,减轻痉挛,维持良好血液循环,应注意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且隔1-2h为患者翻身一次

1.脊椎损伤患者的肢体位置

Ø仰卧位:

头下放置薄枕,将头两侧固定(需要保持颈部过伸展的位时,在颈部垫上圆枕)。

肩胛、上肢、膝、踝下垫枕,用毛巾卷将腕关节保持在40°背伸位

Ø侧卧位:

上侧的上肢保持伸展位、下肢屈曲位,肢体下均垫长枕。

背后用长枕靠住,以保持侧卧位(行颅骨牵引时,保持40°—60°侧卧)

2.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

Ø仰卧位:

患侧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手指伸展位,平放于枕上。

长浴巾卷起垫在大腿外侧,防止下肢外展、外旋。

膝下垫上毛巾卷,保持伸展微屈。

Ø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伸展位,下肢取轻度屈曲位,放于长枕上。

Ø患侧卧位:

患侧上肢外展、伸展位,患侧下肢轻度屈曲位放在床上,健侧下肢向前跨过患侧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松,放在躯干上

第七节心脏功能训练

代谢当量(MET):

以安静且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1MET=3.5ml/kg/min=0.0167kcal/kg/min

第八节

呼吸训练的适应征

•⒈急性/慢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炎、肺扩张不全、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

•⒉因手术/外伤所造成的胸部或肺部疼痛。

•⒊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滞留造成继发性气道阻塞。

•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肌无力高位脊柱损伤、急性/慢性/进行性的肌肉病变或神经病变。

•⒌严重骨骼畸形(脊柱侧弯等)。

膈肌呼吸(腹式呼吸)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患者的横膈平坦和松弛,其运动只占呼吸功的30%。

为弥补呼吸量的不足,在平静呼吸时,肋间肌或辅助呼吸肌也参与,即以胸式呼吸代替。

重度呼吸肌疲劳时,也可出现错误的呼吸,即吸气时收缩腹肌,使横膈无法活动。

辅助呼吸肌持续紧张,呼吸困难加重,耗氧量大大增加。

腹式呼吸的作用:

1.通过增加横隔的活动范围,增加肺通气量,以深而缓的呼吸来减少呼吸频率和每分通气量,增加潮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减少残气量和空气滞积,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

2.膈肌活动时耗氧少,且减少了辅助呼吸肌的不必要使用,提高呼吸效率,缓解呼吸困难。

3.有助于体位引流时排除肺内分泌物。

体位引流

 

脊柱牵引疗法

牵引(traction)是应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并将这一对方向相反的力量作用于脊柱或四肢关节,达到分离关节面、牵伸周围软组织和改变骨结构之间角度或力线等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脊柱牵引的生理效应

1.脊柱机械性拉长

实验依据:

牵引使身高增加,改善体位性疾病

原因:

脊柱椎体机械性分离;脊柱两侧肌肉的牵伸、放松;相应韧带和小关节囊的牵伸;椎间孔的增宽;脊柱生理曲度变直;脊柱小关节的滑动和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物的缩小等。

影响脊柱椎体分离程度的因素

A.脊柱的位置:

屈曲角度越大,则椎体后部分离的程度愈大。

B.牵拉角度:

影响牵引部位屈曲的程度。

——25°颈椎牵引可使正常生理曲度变直,35°时颈椎椎间隙后部增宽最大。

——由骨盆后部牵拉的牵引带更可能导致腰椎的屈曲程度增大。

C.牵引力量:

颈椎牵引为总体重的7%~10%;腰椎牵引>25%总体重。

(牵引的重量与牵引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D.舒适的体位和放松的肌肉

2.关节突关节等椎体小关节的松动

——表现在小关节面的滑动或转动、小关节面的分离、小关节面的靠近或压缩。

——影响因素:

脊柱屈曲,脊柱侧屈,脊柱旋转

3.脊柱肌肉的放松

——伴随效应:

缓解疼痛,进一步增大椎体分离

——影响因素:

患者的体位:

仰卧位,腰大肌姿势

脊柱位置:

中立位

牵引时间:

20~25分钟的牵引最宜放松

牵引重量:

较机械分离的重量小

——颈牵时肌肉放松所要的牵引重量低于机械分离所要的牵引重量的1.5~2.5kg

——腰牵时并非一定要>25%体重的牵引重量才可有放松肌肉的作用。

4.缓解疼痛

机制: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根压力,降低局部炎性刺激物的浓度;增大椎间孔内径,减少神经根的损害即刺激和压迫;调节关节突关节的张力和协调;缓解局部肌肉的紧张性疼痛.

神经生理方面的假说:

牵引刺激局部机械性感受器,在脊髓脑干水平阻止疼痛刺激的传递。

牵引的反射性抑制作用可降低肌肉紧张所产生的不适感

影响因素:

1 患者的体位:

舒适且易于牵引

2 脊柱的位置:

——急性期利于放松或无痛的位置;

——亚急性期或慢性期使受累节段及相关软组织处于牵伸位.

③牵引的力量和时间:

——急性期低强度、短时间的牵引以休息、制动;

——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根据病情逐渐增加.

PNF的概念: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是利用牵张、关节压缩和牵引、施加阻力等本体刺激和应用螺旋、对角线状运动模式来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PNF特征:

螺旋、对角线型式的运动模式

理论基础:

以发育和神经生理学基础以理论基础;自主运动由大量的运动模式而不是由单个的肌肉运动组成

PNF技术基本运动模式:

1.对角线运动模式

2.整体运动模式:

——肢体和躯干的螺旋形和对角线主动、被动、抗阻力运动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活动

——主张通过手的接触、语言命令、视觉引导来影响运动模式

——临床可根据病人的不同功能障碍情况和治疗目的选用不同治疗模式

1.对角线模式概述

•对角线运动模式(简称为D)

–是一种在多数功能活动中部可以见到的粗大运动

–身体每一个主要部位都可以出现2种类型的对角线运动(Dl,D2)

•肢体对角线模式

–屈与伸:

为主导运动

–收与展,内、外旋:

为伴随运动

–屈、伸的参考点上肢为肩关节,下肢为髋关节

•在对角线运动中

–肢体的远端和近端关节是固定的

–中间关节(膝、肘)则是可变的:

屈曲、伸直或中立位

–正因为中间关节屈、伸程度的不同变化将对角线运动演变成多种模式

•对角线模式

——单侧模式

•上肢模式

•下肢模式

•颈部模式

•肩胛带模式

•骨盆模式

——双侧模式

•对称模式

•不对称模式

•对称交叉模式

•不对称交叉模式

上肢模式

•有2个对角线运动模式

–D1:

屈-内收-外旋模式

–D1:

伸-外展-内旋模式

–D2:

屈-外展-外旋模式

–D2:

伸-内收-内旋模式

4.下肢模式

•有2个对角线运动模式

–D1:

屈-内收-外旋模式

–D1:

伸-外展-内旋模式

–D2:

屈-外展-内旋模式D2:

伸-内收-外旋模式

双侧模式

•对称模式

•不对称模式

•对称交叉模式

•不对称交叉模式

颈部模式

•屈曲伴左侧屈-左侧旋转

•伸展伴右侧屈-右侧旋转

•屈曲伴右侧屈-右侧旋转

•伸展伴左侧屈-左侧旋转

肩胛和骨盆模式

•上抬和下撤

整体模式

•肘位俯卧

•仰卧到侧卧位

•侧卧到侧坐

•仰卧到长坐位

•俯卧位到手膝位

•跪立位

•手膝位到脚掌着地(站起)

•行走

常用治疗活动

•左手摸右耳;卧位一侧手伸至对侧头上调整枕头;左手洗右脸等

•推车时扶车把的双上肢等

•踢球射门等

•盘腿坐;翘二郎腿坐等

•投球;投标枪等

•举手投降;爬杆等

•坐位翘腿穿鞋等

方法技术

—手法治疗技术

节律性发动

(RhythmicInitiation,RI)

•先给与数次被动运动,再进行数次辅助运动,最后试行主动运动。

•可改善发起运动的能力:

帮助运动起始;改善协调和运动感觉;运动速度正常化

•适用于较重痉挛等难以发起运动的人群:

起始运动困难;运动过慢或过快;不协调或运动缺乏节律性;全身性紧张

节律性稳定

(RhythmicStabilization,RS)

•主动肌和拮抗肌交替做等长收缩。

•目的:

增加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刺激协同肌的活动,松弛拮抗肌,改善协调性;减轻疼痛。

•适用于共济失调,活动中有疼痛时。

反复收缩

(RepeatedContractions,RC)

•包括起始范围的反复牵拉(肌肉被拉长的张力引出牵张反射)和全范围的反复牵拉(从肌肉收缩紧张状态引出牵拉反射)。

•1-2级肌力时:

快速牵张以引起收缩,一旦有收缩后立刻给与阻力。

•3级时:

反复收缩到短范围时给与等长收缩。

•ROM范围内肌力不均时:

可在肌力减弱点增加一次等长收缩。

•特别适用于肌无力状态,可增强肌力及耐力。

保持-放松(Hold-Relax,HR)

•将患肢被动移至被动ROM或无痛关节ROM的末端,限制其活动,使患者作2-3秒等长收缩,之后松弛。

•可增大ROM,减轻疼痛,尤其适用于拮抗肌紧张限制活动度的人群。

收缩-放松(Contract-Relax,CR)

•将患肢被动移至被动ROM或无痛关节ROM的末端,限制其活动,使患者作2-3秒等张收缩,之后松弛。

•增加被动关节活动度:

不仅可以提高练习侧,另侧也可提高ROM及肌力。

慢逆转(稳定性反转)

(StabilizingReversals,SR)

•使拮抗肌缓慢交替地进行等张收缩,转换时不停顿。

•首先应该将阻力加在较强的肌群上。

•阻力的强度应使患者能完成尽量大的ROM。

•同时刺激拮抗肌,提高耐力和肢体的协调性。

最大阻力(MR)

•对较强肌群最大阻力,以使兴奋向较弱肌群扩散。

•不得发生震颤,不得影响全范围ROM。

•ROM的1/3处递增至最大阻力。

•改善肌力的不平衡。

•长时间进行有害!

时间顺序的强调

•时间顺序(timing)是在任何运动中肌肉收缩的顺序,其目的是保证运动的协调。

•在适当考虑时间顺序的前提下,重点对运动模式中较强的部分给予最大的阻力,使兴奋向弱的部分扩散。

•远端到近端:

上肢用手取物。

•近端到远端:

下肢步行跨步。

手法接触(MC)

•通过深的、无痛性的手法接触患者的身体部分,以刺激肌肉、肌腱和关节的传入感受器的方法。

•与以上治疗手法结合使用。

手法的组合使用

•如:

•慢逆转-控制(SRH)

•慢逆转-控制-松弛(SRHR)

方法技术

—本体、皮肤和视听刺激

本体感觉因素

1牵张2阻力3振颤

4压缩5牵引6滚动

7线和角加速

外感受器因素

•轻触刷拂温度

•缓慢地抚摸脊神经后基支支配区的皮肤面

合并本体和外感受器因素

•手法接触

•对长的肌腱施加压力

PNF的作用

•最精确地应用了真正的本体感觉刺激

•能加快肌肉的反应

•能提高脊髓的兴奋性

•压缩关节可一过性地提高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可以同时增加双侧肌力

•可以有选择地提高运动功能

治疗的选择-总结

•帮助引发动作:

节律性发动(RI)

•加强肌力:

节律性稳定(RS);反复收缩(RC);慢逆转(SR)

•增加关节稳定性:

节律性稳定(RS)

•促进肌肉松弛:

控制-松弛(HR);收缩-松弛(CR);节律性稳定(RS)

•改善协调性:

慢逆转(SR)

•肢体在运动模式中某一部分软弱:

时间顺序的强调(TE)

治疗的选择-运动控制四阶段

•活动度(mobility):

可用节律性发动(RI)和反复收缩(RC)帮助发动运动,可用节律性发动(RI)和控制-松弛(HR)和收缩-松弛(CR);节律性稳定(RS)增大ROM。

•稳定性(stability):

可用节律性稳定(RS)

•受控的活动(controlledmobility):

可用节律性稳定(RS)和反复收缩(RC)和时间顺序的强调(TE)

•技巧(skill):

可用节律性稳定(RS)和反复收缩(RC)和时间顺序的强调(TE)

主要要领

•用手刺激:

以手掌直接接触肌肉、肌腱和关节处,对其感受器随时给与适当刺激。

•指示和意识(语言)促进

•阻力大小及方向的调整

•施术者体位的变化及重心的移动

•利用体重施加阻力

•自我保护

Brunnstrom疗法

偏瘫患者功能恢复过程首先从完全性瘫痪(BrunnstromⅠ级)开始,然后出现运动质的异常,即运动模式异常(BrunnstromⅡ级),继而异常模式达到顶点(BrunnstromⅢ级),之后协调运动模式即异常运动模式减弱,开始出现分离运动(BrunnstromⅣ、Ⅴ级),最后几乎恢复正常(BrunnstromⅥ级)。

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

(一)联合反应

(二)共同运动(三)原始反射

联合反应指在某些环境下出现的一种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的表现。

定义:

指脑损伤患者,即使患侧完全不能产生随意收缩,但当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其兴奋可波及到患侧而引起患侧肌肉的收缩反应。

联合反应是不随意控制的异常反应,伴随着痉挛出现。

痉挛程度越高,联合反应就越强。

联合反应是被上位中枢抑制的脊髓水平的运动整合在脑损伤后表现出来的现象。

根据两侧肢体的运动是否相同又分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

对侧性联合反应

上肢

健侧屈曲-------患侧屈曲(对称性)

健侧伸展-------→患侧伸展(对称性)

下肢

内收、外展,(Raimiste现象)内外旋(对称性)

健侧外展-→患侧外展(外旋)

健侧内收-→患侧内收(内旋)

屈伸运动(非对称性)

健侧屈曲--→患侧伸展

健侧伸展--→患侧屈曲

同侧性联合反应

上肢屈曲-------→下肢屈曲

下肢伸展-------→上肢伸展

联合反应和联合运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联合反应是病理性的;

⏹联合运动可以见于健康人,是双侧肢体完全相同的运动,通常在要加强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精确性用力时才出现。

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运动时非拍球手出现的运动。

共同运动(会有选择题)

⏹又称联带运动,是中枢神经损伤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表现。

⏹定义:

当患者活动患肢某个关节时,相连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运动,并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

特点:

⏹无论从事哪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应强度都相同,且无选择性运动(即由意志诱发而又不随意志改变的一种固定运动模式)。

⏹在用力时共同运动表现更为明显。

1.上肢共同运动

(1)上肢屈曲共同运动

(2)上肢伸展共同运动

上肢屈肌占优势,因此屈曲共同运动出现得早,也很明显。

2.下肢共同运动

(1)下肢屈曲共同运动

(2)下肢伸展共同运动

下肢由于伸肌占优势,因此主要为伸展共同运动。

4.共同运动各要素的相对强度

(1)上肢屈曲共同运动

肘屈曲最为常见,往往造成上臂后伸。

神经生理学分析:

肘屈肌和前臂旋后肌关系密切,肘屈曲与前臂旋后易同时出现;但偏瘫患者前臂旋前肌长期痉挛,屈肌共同运动期间,前臂旋也可处于旋前位。

(2)上肢伸展共同运动

胸大肌是其最强要素和最初要素,引起上臂的内旋、内收,是随意运动的基础。

(3)下肢屈曲共同运动

髋关节屈曲是其最强要素;患者仰卧位屈髋非常困难,但预先将髋和膝置于轻微屈曲位时,屈髋肌群的作用就显示出来;维持足屈肌共同运动,有利于诱发屈曲髋肌。

(4)下肢伸展共同运动

膝关节伸肌共同运动较强,常伴踝跖屈和内翻;患肢在负重位时伸肌共同运动被强化。

原始反射

⏹定义:

出生后的新生儿具备了许多运动反射,这些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正常反射。

包括:

紧张性反射、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等等。

⏹随着婴儿神经的发育及其不断完善,大部分的原始反射在1岁以后逐渐消失。

当脑部受损后,这些反射又会再次出现,成为病理性反射。

原始反射

出现时间

消失时间

Moro反射(拥抱反射)

出生时

6个月

手指抓握反射

出生时

6个月

反射行走

出生时

6个月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

生后2个月

4个月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TNR)

生后4个月

10个月

颈翻正反射

生后2个月

终生

躯干对躯干的翻正反射

7—12个月

终生

保护性伸展反射—向两侧

8个月

终生

平衡反射—站立位

12—21个月

终生

1.同侧伸屈反射:

上近伸---同侧下伸;

2.交叉伸屈反射:

刺激近伸—近伸、对侧伸;

3.屈肌回缩反射:

刺激伸趾肌—伸趾肌、踝背伸肌、屈膝肌、髋的屈曲外展外旋肌表现出协同收缩以逃避刺激。

4.伤害性屈曲反射:

远端受到伤害刺激时,肢体出现屈肌收缩和伸肌抑制;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呈正比。

5.紧张性颈反射(TNR)

⏹定义:

是由于颈部关节和肌肉受到牵拉所引起的一种本体反射。

①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当颈后伸时,两上肢伸展,两下肢屈曲;当颈前屈时,两上肢屈曲而下肢伸展。

----是婴儿学会爬行的基础,而在成人则有助于维持身体平衡和保持头部正常位置。

⏹②非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