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4767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Word格式.doc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Word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Word格式.doc

2.机械波的特点.

【教学媒体】

波的演示器、柔软长绳、投影仪.

【教学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总结规律和结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

向平静的水面投一颗石子,水面受到石子的撞击,水面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远处,用手拿着另一端,上下抖动,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正确描述上述两种现象)

生:

水面受到石子的撞击,开始振动,这种振动并不停留在一点,而是以水波的形式向四周传去;

绳上出现一列凸凹相间的波由一端向另一端传去(图1).

上述水波和绳波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运动形式——机械波.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板书:

1.波的形成.

同学们思考一下,水波和绳波是怎么被激起的?

水面的某处受到石子的撞击开始振动激起了水波;

用手拿着绳的一端上下抖动激起了绳波.

想象一下,如果仅有某点的振动,而脱离开它周围的介质,能形成波吗?

不能.

(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形成机械波的条件)

(l)形成机械波的条件:

有机械振动(有波源).有介质.

有振动是否一定有波动?

有波动是否一定有振动?

不一定;

一定.

为什么机械振动能沿介质由近及远地传播,形成机械波呢?

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五段.

(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两点)

(l)从介质本身的性质看,介质可以看成由大量质点组成,而相邻的质点间具有相互作用力.

(2)当介质中某一质点受到某种作用而振动时,由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它会牵动邻近质点振动起来.这邻近的质点又会带动它邻近的质点振动起来.这样振动就会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从而形成机械波.

(教师出示波的演示器,说明波的演示器上的各国片代表了介质中的各质点,并慢摇演示器的手柄,让学生观察质点被依次带动,从而形成机械波的过程)

(2)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

(再次慢摇手柄,让学生注意观察、对比)沿波的传播方向,后面质点的振动情况与前面质点的振动情况有何差异?

远离波源的质点的振动总落后于靠近波源的质点.

(教师继续演示,让学生观察).

(l)某一时刻的波形——

(2)另一时刻的波形——

(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结论)

(1)在同一瞬间,各质点到达的位置不同(即位移不同),从总体上形成该瞬间的波形.

(2)不同时刻的波形不同.

(3)机械波是大量质点依次振动的总体表现.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形成过程,在此举一模拟例子)

如果我们请十位学生上讲台来做体操,每个学生都做同样的一种动作;

一跷起脚使身体变高,二还原,三直体蹲下,四还原.要求从排头开始,依次每一个学生比他前面的一个慢一拍,十个学生都动起来以后,会出现什么局面呢?

会看到此起彼伏的情况.

再如全运会的团体操也是一幅波的生成图.

2.波的传播.

波在传播过程中能否把振动质点传播出去?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怎样运动?

(教师用波的演示器演示后,学生总结出答案)

各质点只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从运动学角度来分析,波传播的是什么?

(教师用波的演示器演示,启发学生得出)

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

(正)从运动学的角度分析:

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介质中的各质点并不随波向传播方向迁移,各质点只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大家知道振动起来的物体具有能量,那么,在介质中本来静止的质点,随着波的传来,开始振动起来,这说明了什么?

这表明它获得了能量.

质点获得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波源传递来的.

波在传播振动的同时,也将波源的振动能量传递出去.

(2)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

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3.波的分类.

(用波的演示器演示出两类波的形成,并直接指出它们分别为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传播方向与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是什么关系?

垂直.

横渡所呈现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横波的外形呈现凸部(波峰)、凹部(波谷).

纵波的传播方向与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是什么关系?

平行.

纵波所呈现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纵波的外形呈现密部、疏部.

4.波动和振动.

从波的形成来分析,波动与振动有何联系?

振动是波动的成因;

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1)振动是波动的成因;

波动与振动有何区别?

(教师演示,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

振动是单个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的“个体行为”;

波动则是大量彼此相连的质点将波源的振动在空间传播的“群体行为”.

(2)振动:

单个质点的个体行为.

波动:

大量质点的群体行为.

三、反馈练习

(出示如图2所示的投影片)

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波必有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

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得慢.

D.波源停振时,介质中的波立即停住.

2.在课本所示的装置中,如果使金属球垂直于弹簧在水平方向来回振动,弹簧中形成的波是纵波还是横波?

3.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介质扩展开去,由此可知()

A.介质中各质点由波源向外扩展.

B.质点的振动由波源向外传播.

C.质点的振动能量由波源向外传播.

D.各质点只是振动而不发生迁移.

4.右图表示某时刻一列横波的波形,此刻波中P点的振动方向向下,试确定这列波的传播方向.

图2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要重点掌握:

(l)波动的物理实质.

(2)波动与振动的区别和联系.

(在板书中用红笔画出)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