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4949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docx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2012-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

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

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可见,明朝内阁(   )

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B.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

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D.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

2.安德森认为“很吊诡的是,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竞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连的领土上的臣民的长期统治。

”在中国古代史上,能回答安德森这一疑问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

3.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

“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钱穆所评价的是

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4.在《伯罗奔尼撤战争史》中,雅典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男人就是城邦。

”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B.城邦是所有男子构成的联合体

C.主要是全体公民精神上的联合D.强调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责任

5.《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

“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这一规定从本质上表明《十二铜表法》

A.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保护物品所有者的私有财产权

C.限制贵族的特权,维护平民的利益D.已经发展到罗马法的成熟阶段

6.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

“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法官说: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7.“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规划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之赐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本宪法。

”作者在这段话中陈述了(   )

A.不论男女都应享有平等的投票权B.主权属于全国人民

C.州政府建立了美国政府D.人民从君主获得他们的权利

8.明清时代,在京城、省城等地出现了会馆,这些会馆是(   )

A.管理商贸的税收场所B.同一地域的商贾交际聚会之所

C.相当于宋代边境贸易的场所D.娱乐场所

9.多年来东莞曾创造了无数的经济奇迹,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

取得这一成就的深层历史原因是(   )

A.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B.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了经济效益

C.东莞市政府重视自主创新能力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保驾护航

10.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

”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11.以下选项符合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是(   )

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B.拉开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序幕

C.清政府展开了政治自救运动D.资本成为列强经济渗透主要手段

12.下列农具最能反映春秋战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13.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

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14.今天,荷兰的成年人经常向孩子们重复这样一句话:

“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

”那么对于17世纪的荷兰“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为头号贸易强国B.擅长海盗式的劫掠

C.组建大型商业公司D.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15.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518家。

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A.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B.重庆沦为日本的战时工业基地

C.抗战促进我国西南工业的发展D.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显著

16.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右图对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来说(   )

A.是重要的原始资料B.是虚假的人造史料

C.没有任何史料价值D.反映了农业实际状况

17.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同学们分别撰写了“铁路运输时代的到来”、“产业工人的贫困”、“世界市场的形成”、“落日余晖的晚清帝国”等论文。

该小组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

A.近代清朝的兴衰B.工人运动的发展

C.交通工具的变革D.工业浪潮的冲击

18.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浓缩着不同的时代特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19.有报纸载文感叹:

“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

”此种状况出现于(   )

A.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B.国民政府的前十年(1927年——1936年)

C.抗日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20.在1912——1919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   )

A.重工业发展迅速B.轻工业发展迅速

C.民族工业独立发展D.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21.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

A.固定的城市商品交易市场B.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

C.古代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场所D.繁荣的边疆茶马市场

22.《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岸的市井风情:

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了一个猪头、四只蹄子……卖炊饼的武大,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

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北宋城市、坊不再严格分开B.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

C.北宋城市经济比较发达D.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虚构成分

23.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重要阶段,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D.工业革命的逐步扩展

24.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

A.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封闭的地主庄园经济

25.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C.党的八大胜利召开D.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26.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

“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

”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27.图5反映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对其相似之处解释准确的是(   )

A.都是民族危机的产物B.都反映了工业布局的变化

C.都推动了民主化的进程D.都为民族复兴做出了贡献

28、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 产品的25%—30%。

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斯大林模式造成了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失调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两个五年计划片面的发展工业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29.表是“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简表,据此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特点解读正确的是

下表是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单位:

%)

时间

英国

法国

联邦德国

美国

日本

意大利

加拿大

1950年代

2.8

4.5

7.9

3.3

9.1

5.6

3.9

1960年代

2.9

5.7

4.4

4.3

10.5

5.3

5.6

A.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B.经济出现明显的“滞胀”现象

C.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竞争加剧

30.“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一资本积累、竞争和利润最大化,已经从意识上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

甚至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外围,一切经济活动也都是按这一逻辑来进行的。

”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是

A.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扩张进程

B.国际金融资本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

C.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对非西方世界的影响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观念的世界蔓延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科举与宋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八股取士,以宋儒注解的四书五经命题,作文要仿古人语气替圣贤立言,采用特定的格式,八股取士并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既要考知识又要考智力和悟性。

……考试有严密的程序,考官入院,提调官和监事官立即封锁内外门户,不得擅自出入。

嘉靖以后,会试也要搜检。

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矩,如帽用单毡,鞋用薄底,砚台不得过厚等等,以防夹带。

开考后有巡倬官负责巡逻监督。

考生交卷时由受卷所登记收缴,转送弥封所编号密封,再送誊录所朱笔誊抄,对读所对读朱墨二卷核对无误,将朱卷交同考官分房阅卷。

同考再向主考荐卷,均要写出评语。

名次确定后在公堂上调入考生原作墨卷对照字号,确定名单发榜。

殿试则较为简单,只有一场,收卷后同样弥封编号,交读卷官评定高下,报皇帝钦定名次,送内阁填写皇榜公布。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

(6分)

材料二 清人赵翼写《廿二史札记》,讨论到元朝末年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标题叫“元末殉难者多进士”。

元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少数民族统治了汉族。

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进士居多。

……有一个元代的汉族人在著作中说,他发现:

金代《登科记》里的这些进士,在金朝快被蒙古灭掉的时候,很多都成为死难烈士,为金效劳都是汉族的。

同样南宋也是这样,文天祥是状元;还有真德秀、陆秀夫这些人,都是进士,是同榜进士。

包括明朝末年,也是这样。

———《光明日报》(2011年11月24日)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宋以后朝代末年“殉难者多进士”?

(6分)

材料三1855年英国文官制度刚刚建立时的试题,考试内容均为数学、法律、政治、国际关系等学科学问。

———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为什么西方国家在借鉴中国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谕大臣……又曰:

“广南市舶(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利(利税、利润)人甚厚,提举官(管理市舶事务的官员)宜得人(用人得当)而久任。

庶(期望)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减轻人民的财力负担)也。

——宋代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有效的历史信息。

(4分)

材料二 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拆中说:

“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至丝价日昂。

”乾隆皇帝谕旨宣布:

“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翔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衽。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清政府在粤海关规定:

(一)洋船销货、装货,应该按期离开,禁止在广州过冬;

(二)洋船不许同汉奸私自交易;(三)内地行商不许向洋商借贷资本;(四)洋商不许雇佣内地仆役;(五)在洋船停泊处必须有官员与兵了弹压、稽查。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清政府的贸易政策,(2分)分析该政策带来的影响?

(4分)材料四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

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

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

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3)依据材料四,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些新状况的原因。

(5分)

33、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

(1)指出材料一中“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的具体史实,这说明城市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出现什么趋势?

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材料三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

……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

……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

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3)根据材料三,提概括上海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2分)

34、针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地位变化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如下观点:

观点一:

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是中国)的奇迹。

观点二:

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

观点三:

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发生在西方(欧美),而是发生在东亚,日本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台湾和南韩没有落后很远,中国沿海重要地区现在正在紧随其后。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你是否支持观点一?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3分)

(2)观点二中“北大西洋胜利”包括了西欧的发展,请概括指出自19世纪初到1945年西欧发展的主要原因。

(8分)

(3)观点三提到了中国沿海经济的发展,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经济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

(4)对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进行评论,观点三明显忽视了西方(欧美)的作用。

请结合史实说明之。

(6分)

 

32、

(1)历史信息:

宋代海外贸易税收利润丰富;市舶收入已发展成为国库财富的重要来源;宋朝统治者对市舶的重视日益加强;宋朝廷要求任用称职并长期任职于此、熟悉事务的市舶官员。

(4分,每点1分)

(2)政策:

海禁政策(闭关政策),如答限制出口商品的出口量,限制中外贸易和往来也可。

(2分)

影响:

清政府的政策做法尽管有利于对外商的控制,但限制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目塞听、固步自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局面)。

(4分)

(3)状况:

近代中国大量输出农产品;大量输入技术和工业品;洋人控制关税(操纵市场);双方交往中西方占主导地位。

(4分)

原因: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并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分,每点1分)

33、

(1)市场随处可开,商品贸易时间不再限制,官府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松弛。

(2分)经济功能显著加强(或手工业和商业功能)。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