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问题学生多一点关注和包容德育论文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4969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问题学生多一点关注和包容德育论文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给问题学生多一点关注和包容德育论文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给问题学生多一点关注和包容德育论文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给问题学生多一点关注和包容德育论文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给问题学生多一点关注和包容德育论文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给问题学生多一点关注和包容德育论文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问题学生多一点关注和包容德育论文Word格式.doc

《给问题学生多一点关注和包容德育论文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问题学生多一点关注和包容德育论文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给问题学生多一点关注和包容德育论文Word格式.doc

“刚出生的孩子是一张白纸”——问题学生不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各种原因造成的。

二、“问题学生”是如何长成的?

有心理学家对同卵双胞胎的性格和智力水平的相似度进行过研究。

一对同卵双胞胎从一出生开始,就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

对他们在智力、喜好、情感等多方面进行测试,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在喜好、情感上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远比异卵双胞胎要高得多,就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有双胞胎会说他们就像“一个人”。

另外,在生物学上的研究也表明,许多方面的智力是先天的,如思维的“灵活性”。

每个人的神经系统的发展程度显然是不同的,而这一差别也许从人一出生就注定了。

对双胞胎的研究及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人的智力乃至情感上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先天因素不可忽视。

除了先天因素外,后天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也是导致问题学生的关键原因。

人们常把家庭环境的注意力放在家庭经济实力上,但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仅仅是经济条件这种“硬实力”显然是不够的。

有鉴于此,便有了家庭“软实力”的概念。

家庭软实力是指家庭成员间性格融洽度,信任度,情感默契度,成员间的关怀度,家庭文化氛围和家庭人缘和人气。

美国有心理学家对150位IQ智商超过200的学生的家庭背景时行调查,发现超过85%的学生的父母都是有大学以上的学历,而只有15%的家长没有大学毕业。

显然,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看出,父母的教育水平对学生智力的影响。

但也有另一种可能是,这些学生本身就遗传了他们父母良好的基因。

同时,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他们在子女的学习上,能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也更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

对中国农民工子女的调查也说明了“家庭软实力”的重要性。

因为农民工父母在教育水平上的不足,于是他们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更多的寄托在了学校上面,与孩子的沟通也往往不足,即使有也是死板生硬的打骂。

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结果却适得起返。

对孩子过多的责骂,往往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孩子产生了难免平复的“自卑”心理,导致“自暴自弃”。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认为:

没有不良少年,只有不幸的少年!

一个原本纯洁无瑕的婴孩,之所以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归根结底,问题往往出在父母身上。

英国教育家尼尔曾说过:

“问题少年是问题父母的产物。

三、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雷雳教授运用问卷测量的方法对普通学校的272名11——15岁的少年学生分组进行学习不良与非学习不良的比较,考察了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

结果表明:

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学习不良学生,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敌对性等方面,并且强迫、抑郁、敌对严重度中等以上者所占的比例也明显偏高。

学习不良学生的自我概念与非学习不良学生存在明显差异,他们对学业、一般自我等的评价较消极。

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处于令人堪忧的水平,而消极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学习,这或许是问题学生为什么一直很难进步的原因。

四、对待问题学生的思考和对策。

对问题学生的成长原因进行分析可知,我们应该从综合系统的角度却看待问题学生,而不只是一味的怪孩子。

正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子不孝,父之过”。

作为教师,要教育好问题学生并不容易,往往徒劳无功,但也不是说毫无办法。

(1)加强正面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某校做过一个实验:

他对学生做过一些测试后,很随意的从中抽出一些学生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老师,极为认真地说:

“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

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

这个实验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由于教师的期望,就会在有意无意中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而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注,会产生一种激励的作用,学习会更加努力,

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

对待问题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包容和关注。

问题学生身上所表现的不足是既成事实,教师应该承认这种事实存在,慢慢引导学生去做出改变。

如果教师也总是抱怨和责骂问题学生,那么他们只会越变越糟。

给予问题学生更多的包容,更要允许他们犯错,在错误中引导他们改正,才有可能进步。

给予问题学生更多的鼓励,对他们哪怕一点点进步都应不吝赞美之词,这样才有可能树立起问题学生的自信心。

在对问题学生的关注上,不能让他们没有存在感,让他们觉得老师“不管他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希望有人管的。

(2)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和“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针。

针对现在未成年人存在的种种现状,分析“不良少年”形成心理因素,对日后进行帮教活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条件可能的话,在中小学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

调查发现,96%的问题学生都认为自己曾多次遭受到挫折。

如何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挫折,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也是教师应该努力学习的方面。

(3)教师应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共青团北京市委课题组曾进行一项“关于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

没有天生的“坏孩子”,青少年不良 为起始于一些小毛病,80%都来自于家庭环境的影响。

不良家教造成的不良孩子主要有四种类型:

其一,溺爱型。

在家教中,家长重“养”轻“教”的现象呈主流趋势。

家长对孩子是重营养,轻锻炼;

重智力因素,轻道德培养。

其二,粗暴型。

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缺乏教育意识,方法简单粗暴。

其三,放任型。

目前社会上拜金主义倾向有所抬头,在一部分家长头脑中,钱便是一切。

其四,单亲家庭。

有的孩子,因家长离异或一方病故,不是成为孤儿,就是跟随了异父母,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温暖,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教育。

在家庭环境方面,教师能做的不多,但针对以上四种类型的问题家庭,教师需要多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与父母多交流,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尽可能的让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

同时,针对不同的父母,应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以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式,或鼓励、或批评、或提醒、或建议,以达到实现有效沟通的目的。

结语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学生始终是教师最为头疼的一个方面,但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又不能只顾那些好学生,对那些问题学生放之不管。

对于学校来说,做好问题学生的工作,对提高学校的声誉是很重要的。

从总体上来,虽然改变问题学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努力总会有收获。

作为教师,在对待这些问题学生的过程中,对他们应多点包容,多点鼓励,多点关注,能够提高哪怕一个,都是巨大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