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510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学生分析】

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动;

在干燥的季节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

在干燥的季节用手去触摸门的金属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

阴云密布的天空,常常有雷电产生……这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可能都经历过。

他们知道其中的一些现象是静电现象,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过深人的探究。

本课将为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活动。

在一课时内要让学生对静电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是初步的、概括的。

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是学生学习其他电的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和方法:

1.从摩擦可以使物体产生静电的实验现象中发现,物体带两种电荷的平衡状态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电荷转移,呈现带电状态。

2.能在观察到带电物体互相排斥或互相吸引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发现其中的规律。

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过程发展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解释静电现象。

难点:

认识正负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是采用讲授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在具体操作中理解静电的产生,在观察到带电物体互相排斥或互相吸引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发现其中的规律。

【课前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静电实验盒(一袋泡沫、两根有机玻璃棒、两根塑料棒、一块丝绸、一块羊皮、一个转台、一个验电器)、几个气球。

教师准备:

简易测电器,神奇的气球,关于正负电荷和让电荷流动起来的课件,塑料玩具、泡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游戏。

(出示梳子、吹塑纸、纸屑)

①你们能使梳子、吹塑纸吸引纸屑吗?

学生尝试。

②学生汇报,说说是怎么做的。

2.提问:

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交流后汇报。

3.教师谈话:

这就是静电现象。

生活中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板书: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提问:

让梳子、吹塑纸产生静电都有一个相同的做法,是什么呢?

(摩擦)师谈话、板书:

摩擦产生静电

5.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静电现象?

学生交流汇报。

(二)学习新课:

1.谈话:

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对静电有了初步认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实验,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

2.实验活动:

(1)了解实验内容一,认识实验材料,阅读提示。

实验内容一:

用两条吹塑纸的一端,分别与绸布摩擦,一条放在支架上,另一条手拿,将与绸布摩擦过的两端靠近。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情况。

(3)了解实验内容二,认识实验材料。

实验内容二:

两条吹塑纸,一条与绸布摩擦,放在支架上,另一条与塑料纸摩擦手拿,将摩擦的两端靠近。

(4)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

两条吹塑纸都和绸布摩擦后靠近时,相互排斥。

两条吹塑纸分别与绸布、塑料纸摩擦后靠近时,相互吸引。

4.学生尝试解释发生的现象。

(三)学习新课:

认识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认识电荷

师:

我们找到也看到了这么多的静电现象,同学们不觉得奇怪么?

既然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1)出示课件:

正电荷和负电荷

讲解:

物质同时具备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如:

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就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出示课件: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

当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梳子和头发摩擦,头发上的电荷发生了转移,跑到了梳子上,梳子有了多余的电荷显负电;

头发因缺少电荷而显正电。

2.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一:

用充气气球摩擦头发。

课件出示示意图。

活动二:

让两个都用头发摩擦过的充气气球相互靠近,观察有什现象发生?

提问:

(1)两个都用头发摩擦过的充气气球带什么电?

(2)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课件出示示意图)

(3)这和我们了解到的哪一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似?

小结:

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跟磁铁的现象类似。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四)总结拓展:

认识电流的形成

1.认识电流的形成(出示课件)

静电虽然是由于电荷转移形成的电现象,但是在静电中,电荷是不能流动的。

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电荷是能持续流动的,我们称之为“电流”。

电荷的流动需要导线作为通过的道路,电荷在导线里按照一定的方向不断的流动起来,就像不停开动的缆车一样。

这样,我们使用的电灯、冰箱等才能正常工作。

2.认识电源

要帮助电荷流动起来,还需要提供动力的装置,这个动力就是电源。

【板书设计】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 

 

正电荷 

 

负电荷

电荷流动(电流) 

电源 

电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