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5158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8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docx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部分《周易》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

思维方法不仅为学科理论体系奠定哲学基础,决定着理论体系的特色,而且成为其发生发展的方法学指导。

一、《周易》的宇宙观与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从先秦到两汉历史时期,正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气一元论与阴阳学说不断融合的时期,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的时候。

因此,成书于此期的《黄帝内经》,秉承了先秦至西汉有关宇宙及生命本原的哲学思想,运用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阐释生命现象,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观1331。

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自然也就构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和框架,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模糊思维就成为了中医学的主体思维134]。

藏象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相互关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通应关系,而脏腑的生理病理及相互关系是以精气血津液神的代谢、运行和调控来论述的。

藏象理论的形成,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周易》的“精气为物”及“阴阳论气”思想对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

(一)“精气为物”思想与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周易》认为精气为宇宙万物的生成之源,《系辞上》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宇宙万物统一于“精气”,精气为宇宙万物构成之本原。

精气存在于天地未分而呈浑沌状态的宇宙之中,而这种浑沌状态,又称为“太极”、“太一”、“太初”。

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产生天地万物。

1.精、气、精气的概念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属于融入丰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的范畴。

中医学的精气概念,主要是指人体之精和人体之气的概念,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可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其概念内涵135】。

在古代哲学范畴中,精、精气与气的概念是基本同一的,都是指宇宙中存在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

但是,精、精气与气的概念来源不同,精或精气的概念来源于对自然界中水的认识(所谓“水地说”),古人对自身生殖之精的观察也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气概念来源于对云气或大气的观察(所谓“云气说”),对人体呼吸之气的认识也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136·3vl。

其中精气有时是指气《周易》对中医学理论建构的影响中的精粹部分,即构成人类的部分。

精、精气与气的概念,在东汉时期都汇流于气一元论或元气一元论138,39]。

当代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气“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以气解释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为一切之根本”,“要而言之,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气,是指占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

140]人体之精,是指享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获得的水谷精微相融合而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一般呈液态而藏于脏腑之中14’·42]。

人体之精的概念来源于古人对自身生殖之精认识以及对饮食营养物质的推测。

人体之精的概念分为3个层次:

广义之精,是指人体内的一切液态精华物质,包括血、津液等;狭义之精,特指生殖之精;一般意义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不含血、津液等I’3l。

一占典哲学中也有“精”的概念,但与气的概念基本是统一的!

441,如《管子》有“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一气能变曰精”,《淮南子》有“烦气为虫,精气为人”,可见精与气概念的统一性,有时精是指气的精华部分,总属于气的范畴,所以哲学中常“精气”并称,都是存在于宇宙中运行不息且无形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元素与本原”物质,如《易传·系辞上》说“精气为物”。

古代哲学精气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人体的本原与物质基本的认识无疑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人体之气,是指由精化生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的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或能量,是构成人体或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是人体生命的维系l’5·461。

人体之气的概念来源于对呼吸之气或人体热气的认识〔3一4」。

人体之气的概念分为2个层次:

一身之气是人体之气的最高层次;其次是元气、宗气(据来源);营气、卫气(据运用);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据分布)la7]。

人体之精是人体生命的化生本原,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人体之气是人体生命的维系,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人体之精与人体之气是同一层次的并列概念,不可相互包容。

人体之精是人体之气的化生之源。

人体之气的运动,维系着人体的气化过程,推动着人体的生命进程1481。

古代哲学的生命本原说: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与其他宇宙万物一样,都是由作为宇宙万物构成本原的精或气构成的,此即所谓精气一元论,气一元论,气本原论或元气一元沦l’9·50]。

精气的概念,始见于《易传》与《管子》。

《易传·系辞_I二》说:

“精气为物,游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魂为变。

”《管子·心术上》说:

“一气能变曰精。

”精,又称精气,是指能够运动变化的气,是形成天地万物与人类的精细物质。

《管子·内业》所说的“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实际也是说精是运动的气。

气的特性是运行不息,因而精实则指气。

《管子·内业》也明确指出精即气,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是故此气,果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

《周易》认为精气为宇宙万物的生成之源,《系辞上》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宇宙万物统一于“精气”,精气为宇宙万物构成之本原。

精气存在于天地未分而呈浑沌状态的宇宙之中,而这种浑沌状态,又称为“太极”、“太一”、“太初”。

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产生天地万物。

如《系辞上》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是以人体之精与气来阐释人体生命的产生和维系的理论,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维系。

2.《周易》“精气为物”思想与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周易》的“精气为物”思想,对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

《序卦传》说: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系辞传》说: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由此说明,生是《易》研究的主题,《易》就是研究生命科学最早的书籍。

生命来源于天地,“天地交而万物通”(泰卦《象传》),“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否卦《象传》),“天地编,万物化醇”(《系辞传》)。

《说卦传》曰“乾为天”、“坤为地”。

《系辞传》曰:

“乾,阳物也。

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静也翁,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由此说明,生命起源于乾天坤地阴阳二气的交合,即所谓“氨氯”之气,或称为“精气”,故曰“精气为物”(《系辞传》)。

《周易》认为精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人体之精(又称“精气”)是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化生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的认识的产生,无疑在方法学上起到了类比思维的启发作用。

宇宙万物由精气产生,人体生命以及各脏腑组织器官也应由精生成。

故《灵枢·经脉》说:

“人始生,先成精。

精成而脑髓生。

”《素问·金匿真言论》说:

“夫精者,身之本也。

”但《周易》对中医学理论建构的影响作为宇宙本原之精气,与构成人体生命本原的“人体之精”,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有抽象与具体之别,不可混而为一15’]。

《周易》认为,存在于宇宙中的精气的自身运动,表现为天地阴阳二气的氛氯交感,从而化生万物。

这一精气阴阳交感而生物的思想,源于古人运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维方法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繁衍等的观察与体悟。

如《系辞下》说:

“天地氨氯,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内经》也有这一思想的反映,如《灵枢·天年》说:

“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木盾?

以母为基,以父为木盾。

”即父母构精,产生一个新的生命。

但《周易》是从哲学的角度论述的,“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是一种宇宙观,是表述宇宙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构成本原,因而构筑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整体统一观,也为中医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同源性思维”模式;《内经》是从医学的角度论述的,是关于人体生命产生的自然科学的表述。

《黄帝内经》继承了《周易》天地合气生物的思想而论说人体生命科学,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灵枢·决气》曰:

“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

”这种观点和《庄子·知北游》所说“人之生,气之聚也”及《论衡·言毒》所说“万物之生,皆享元气”等观点是完全一致的,显示了气学理论在人体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

《吕氏春秋·贵生》曰:

“人之与天地也同……其情一体也”。

《淮南子·泰族训》曰:

“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

因此,《丹台玉案》卷四虫门有“人之气,即天地之气也”,《医门棒喝·温暑提纲》有“人身一小天地”。

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的有关认识,是古代哲学思想孕育诞生的土壤。

男女构精产生一个新生命的医学认识,促使《周易》产生了“男女构精,力一物化生”的精气为物的宇宙生成观152}。

(二)阴阳论气思想与中医学的“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周易》以“阴阳论气”,即将宇宙本原之气分为阴阳二气,并以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与变化,因而表达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产生与变化的一般规律。

如《系辞上》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二气虽有其“阳上阴下”、“阳尊阴卑”的相对固定的位次和秩序,但其阴升阳降,氛氯交感,相摩相推,即相互作用,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和规律。

如(()成》说:

“咸,感也。

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系辞上》说: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系辞下》说: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矣。

”阴阳二气的运行和谐有序,则能生化万物。

中医学的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是指以脏腑各自存在的精气阴阳的作用,来表述它们各自的生理病理变化和临床诊治证型的一种系统的藏象理论,是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与中医学的藏象理论、精气血津液理论相融合的产物。

这一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建构了脏腑与精气、精气与阴阳、精与气、气与阴阳之间的逻辑关系,规范了脏腑、精、气和阴阳的基本概念,限定了各脏腑之精、气、阴、阳及其相应病证的内涵,对临床上各脏腑的病证,尤其是脏腑虚证的辨证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531。

《周易》的以阴阳论气思想为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维方法。

“太极生两仪”的“一分为二”思想,对中医学将人体之精、气分为阴阳两部分具有重要的类比思维方面的意义。

中医学运用“精气分阴阳”的思想和方法,将一身之精分为阴精与阳精,将一身之气分为阴气与阳气,将一身之气分化的脏腑之气再分为脏腑之阴气与脏腑之阳气,将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元气也分为元阴、元阳两部分。

每一层次的阴精与阳精、阴气与阳气,都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相互交感以维持协调平衡。

如此则构建了脏腑藏精、精化为气、精分阴精阳精、气分阴阳二气的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

在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中,各脏腑的功能是以其所藏的精为物质支撑,以该精所化的气来推动和调控,其中属阳的部分(即阳气)具有推动、促进、温煦、兴奋、升发等作用,属阴的部分(即阴气)具有宁静、牵制、凉润、抑制、沉降等作用。

如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以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来阐释,其中心阳起推动和促进作用,心阴起宁静和抑制作用,心阳与心阴的作用协调,则心气冲和畅达,心脏的搏动和脉道的舒缩稳定有序,快慢适中。

心动过缓一般属心阳虚亏,心动过速一般属心阴衰少。

《周易》气分阴阳,阴阳互藏的思想和方法,对阐释脏腑之间的关系也有重要意义。

如心肾相交、肝肺协调等,都可以脏气分为阴阳二气的理论作出解释。

心肾相交,又称“水火既济”,是指心肾二气的升降交感以维持两脏的协调平衡关系。

心在上,位南方,其气当降:

肾在下,位北方,其气当升。

然心气在上,如何能降?

肾气在下,为何能升?

古代医家运用《周易》的“气分阴阳,阴阳互藏”思想作出解释:

心气在上,其象离卦,阳中有阴,故心气在其阴性成分的牵制作用下下降以助肾;‘肾气在下,其象坎卦,阴中有阳,故肾气在其阳性成分的鼓动作用下上升以济心。

诚如周慎斋所《周易》对中医学理论建构的影响言:

“夫肾属水,水性润下,如何而升?

盖因水中有真阳,故水亦随阳而升至于心,则生心中之火。

心属火,火性炎上,如何而降?

盖因火中有真阴,故火亦随阴而降至于肾,则生肾中之水。

升降者水火,其所以使之升降者,水火中之真阴真阳也。

”1541由此可见,在水火升降过程中,心阴肾阳比心火肾水起更重要的作用。

心阴肾阳为水火之主,升降之动力。

升降者,心肾水火二气,而使其升降者,是离中之阴和坎中之阳。

离中之阴本于地气,其性主降;坎中之阳根于天气,其性主升。

故《乾·文言》说: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心肾不交病证的发生,属肾气不能上济者,既可因肾阴不足而无水上济,也可由肾阳亏虚而不能鼓动肾阴上济;属心气不得下降者,既可因心火虚衰不能下助,也可由心阴亏虚而不能牵制心火下降。

故在治疗时,既要考虑肾阴和心火是否虚亏,又要考虑坎中阳和离中阴的衰旺。

如清·孙庆增在《吴医汇讲》中说: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阳气足,水气随之而升;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阴气足,火气随之而降。

则知水本阳,火本阴,坎中阳能升,离中阴能降故也。

”155】同理,肝居下焦,位东方,其象震卦,阳在阴下,肝气受其阳气的鼓动故能左升;肺居上焦,位西方,其象兑卦,阴在阳上,肺气受其阴气的牵制故能右降。

如此则肝气升而肺气降,龙虎回环,协调共济,也寓“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之理。

若肝气之升与肺气之降失去协调,常出现“左升太过,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病证。

究其病机,既可因肝火太旺而升发太过,又可因肺阴不足而肺气不降。

属前者当清泻肝火,或兼滋肝阴;属后者当滋养肺阴以降肺气。

二、《周易》思维方法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

(一)整体思维整体思维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看待世界及一切事物,认为自然万物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部分作为整体的构成要素,其本身也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如经卦六画下中上,初中末,天地人,传·说卦》说: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地之道日柔一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兼三刁’而用两之,构成天人时空整体论。

是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易立故易六画而成卦。

”医家们在面对大量的临床经验、医学知识中关于人的生理、病理与天时气候、这就使地土方宜、社会人事相联系的诸种资料,可以用整休论原理进行理论阐释和概括156]。

《周易》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纷纭复杂现象的认识和实践,体现着朴素的辩证思维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观点,突出表现在整体观上。

在观察、分析、综合万事万物时着眼于整体,把自然和人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天人”是《周易》的重要内容,而“天人合一”则是它的重要命题,“天人合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157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经典,它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在于整体医学模式,其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天地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天(自然)与人是和谐统一的。

整体观念也是中医的一大特点,其中包括天地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自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就是在《周易》“天人合一”整体观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

这表明中医的整体观来源于易学的天地人、时间、空间的大统一理论。

就是说中医在考察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时,把天文、地理、人际社会、时间、空间等因素联系在一起,把人作为宇宙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考察的,所以要求医者要上知天文,卜知地理,中知人事。

天有阴阳五行,地有阴阳五行,人享天地阴阳五行之气而生,故人亦有阴阳五行。

1.天人合一整体观源于《周易》“天人合一”是《周易》整体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也是最富有魅力,最有价值的思维方法。

虽然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是宋人张载,但天人合一的思想应该说是源于《周易》158]。

《易·乾·文言》说: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这里的四个“合”字,就是讲“天人合一”,这是再清楚不过了。

不仅如此,这一思想还贯穿到《周易》的整个体系之中159]。

《易传》称天、地、人为三才。

它认为三才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互影响,从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160]。

纵观《周易》全篇,“天人合一”观充斥其字里行间。

首先,人享天地之气生。

《序卦传》说: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即“天地”为始有,万物和人是后来衍生的,人票天地之气生,是天地交互作用的产物,如又说: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象》·《乾》)“至哉坤元,万物资生。

”(《象》·《坤》)“天地胭编,万物化醇。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系辞》下)首先,人的言行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天、地息息相通的。

《易传》说: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系辞》上)《周易》对中医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其次,人道法于自然。

《周易》认为天的运行规律与人的活动规律有一致性,天的规律必在人的规律中得到反映,人的规律也可以在天的规律中找到根据,人的主观意识和行动要符合客观规律。

《颐·象传》: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这说明天有什么规律,人也有什么规律,天养、人也养:

天感,人也感;天恒久,人也恒久。

天的规律与人的规律具有同一性和整体性,这是《周易))天人合一整体性思维的主要表现。

由于把自然与社会、天与人、主体与客体放在一起加以考察,反映出当时人们求统一的整体性思维方法。

在这种统一联系中,《周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易·系辞》)这种“不违”、“不过’,、“不流”、“不忧”而“能爱”的天人和谐一致的境界,正是《周易》所追求的目标。

再次,三才息息相关。

天地的变化,在它看来,也不是纯自然之道,而是含有与人事相关的、供人们仿效的因素。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系辞》上)“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

”(《文言》·《坤)))“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系辞》上)所以《易传》一再强调人们要“知变化之道”。

要求人们“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系辞》下)在它看来,天、地、人三才之间存在着相互依懒、相互感应、相互联结的关系。

这种关系使天、地、人融通为一。

此外,根据八卦的性质、八画卦的构成和六卜四卦的排列结构都体现着天地人三者的紧密联系,人与天地宇宙有着深刻的统一性,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宇宙整体。

进而形成天有怎样的规律,人也有怎样的规律。

人的规律可在天的规律中找到根据,天的规律则必然在人的规律中得到反映。

六十四卦中每卦有六艾,分六位。

六位之中上位、三位为天;初位、四位为地;二位、五位为人。

天、地、人曰三才。

故《易·系辞》说:

“六艾之动,三极(天、地、人)之道也。

”又云: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视天、地、人三者为一有机整体始可成卦。

《易·说卦》又说: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阳分阴,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引文总的意思是说,《周易》六十四卦,每卦由六艾组成,其上二艾为天位,下二艾为地位,中二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艾为人位,是象征天地人并存的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

再如《周易·文言》谓:

“夫大人者,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

”才能掌握自然法则,实现天、地、人的整体思维模式。

清·胡熙对此解释说:

“此发天人合一之理,……发天人合一之秘。

”意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不能离开自然,并受自然界的制约,人体对自然界应有相应的调节和适应能力。

可见,《周易》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纷纭复杂现象的认识和实践,体现着朴素的辩证思维观点,突出表现在整体观上。

在观察、分析、综合万事万物时着眼于整体,把自然和人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天人”是《周易》的重要内容,而“天人合一”则是它的重要命题16’l。

因此,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源于《周易》,后来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广大。

2.《周易》中天地人的关系天地人于《周易》中以“三才”称之,天、地、人三才之道是《易经》的整体系统宇宙观,即天地人三才和合,即“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维,是讲天人冲突、融合,而后和合的模式,而非无人无融突的和合,这种思维体现了天与人的独特特征。

三者之间息息相关,互相影响,融为一体,乃古代哲学中整体思维的源头,为我国古代各类学科中整体思维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理念更是在中国生命哲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1621。

(l)人与自然的关系。

《周易》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活起居亦应该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相适应,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做相应的变化,才一能“其道光明”。

如《周易·象辞》说:

良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意思说,乾是天,坤是地,有天地万物才’能化生,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乾坤就是六十四卦的父母。

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与自然界和人类的生命有关,己经蕴涵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融为一体的观念,注重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和自然界看作一个互相融合的有机整体。

中国人心目中的‘自然’(宇宙)与西方人不同,不是物质的、机械运动的,不是可以被宰割(或)征服的过程,是万物融通为一的境界。

”1631《周易》求人事于自然景物的思想无疑强化了人与自然的不可分离性,其所形成的思想氛围对于正在萌芽的中医学理论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它促使古代医家在探索人体生命规律时,对于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给《周易》对中医学理论建构的影响予极大的关注,为天人相应论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人与人的关系。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是《周易》认识和解释世界的基本方法,“仰以观于天文,府以察于地理。

”(《系辞上》)先民们生于天地间,很自然地形成了直观直觉的思维方式,他们把宇宙和人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加以体察,伦常日用,凶吉祸福是他们“仰观’,、“府察”.的最终目的。

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起根。

归根日静,是日复命。

”(《老子》第十六章)换言之,天道、地道、其实都是人道,复归天地之心,方为人间正道;人间正道是沧桑。

因此《周易》认为要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协调,要学会求同存异,强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互敬互爱,友好相处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3)心与身的关系,这就要求人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复以合道,以德养身,才能上察天地之心,下通经纶之道。

先做人,善待自己;后做事,诚信处世,培养谦虚的人格,内心知道抑制,外表需要柔顺,并且要施于人。

《序卦》说: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人要内安身心,使身心一如,才能以人心合于天地心,尽性然后知天,从而认识和把握规律,做到心安理得,求放心。

总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周易》的整体系统思想揭示了一个用天道推及人道,由天文而展示人文的逻辑进程,从而将人一与自然的和谐扩充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由于受《周易》天人合一思维的影响,儒、道两家对天人合一的认识上有同有异,二者共同重视生命,顺应自然;但也有差异。

儒家偏重人的道德哲学,突出主动性,着眼于人对社会的认识,强调善与美的统一;道家倡导人回归自然的哲学,凸现无为而治;则重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强调真与美的统一。

儒道两家各有偏重,有互相补充,相反相成地融合为共同和谐的思想。

3.天人合一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思维模式“天人相应”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