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5450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C.图中描述卫星在月地转移轨道的运动情景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D.图中描述卫星运动情景的所有轨道均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6.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运动速度每秒钟变化4m/s[来源:

学,科,网]

B.质点运动速率每秒钟变化4m/s

C.质点运动速度每秒钟增加4m/s

D.质点在后一秒的平均速度比前一秒的平均速度一定增大4m/s[来源:

学|科|网Z|X|X|K]

7.(原创题)在20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上,牙买加田径运动员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58s和19.19s的成绩打破此前由他在北京奥运会上保持两项世界纪录,并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B.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2m/s

C.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44m/s

D.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88m/s[来源:

Zxxk.Com]

8.(2008·

北京模拟)有一个方法可以快速确定闪电处至观察

者之间的直线距离(如图所示).数出自观察到闪光起至听到

雷声起的秒数n,所得结果就是以千米为单位

的闪电处至

观察者之间的直线距离x,则x约为()

A.nB.n/2C.n/3D.n/4

9.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在向下运动,乙看到甲在向下运动,丙看到甲、乙都在向上运动,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向上、乙向下、丙静止

B.甲向上、乙向上、丙静止

C.甲向上、乙向下、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下、丙向上

10.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所示,

t/s

1

2

3

4

5

x/m

-4

-1

-7

此质点开始运动后,求:

(1)前几秒内的位移最大()

A.1sB.2sC.3sD.4s

(2)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

A.第1sB.第2sC.第4sD.第5s

(3)前几秒内的路程最大()

A.2sB.3sC.4sD.5s

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5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1.(10分)骑自行车的人沿直线以速度v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5m/s的速度跑完其余三分之一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m/s,则速度v是多少?

12.(15分)(2009·

南京模拟)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六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1=180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起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2=36km/h,停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s0=5m,道口宽度s=26m,汽车长l=15m,如图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

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

[来源:

学#科#网]

第一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共70分)

1.一列火车有n节相同的车厢,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1∶2∶3∶…∶n

B.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C.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1∶2∶3∶…∶n

D.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那么在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v/n

2.某一时刻a、b两物体以不同的速度经过某一点,并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A.a、b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a、b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a、b两物体位移之差保持不变

D.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3.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在t2时刻以及t5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t1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t3时刻和t4时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t4时刻和t5时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4.以v=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A.12mB.12.5mC.90mD.126m

5.(创新题)航空母舰上一般有帮助舰载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舰载机在跑道上加速时的加速度为4.5m/s2,若该飞机滑行100m时速度达到50m/s而起飞,则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A.30m/sB.40m/sC.20m/sD.10m/s

6.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12s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12t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不可能是()[来源:

Z_xx_k.Com]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7.(2010·

安徽屯溪一中高三期中)在风景旖旎的公园往往都有喷泉以增加观赏性.现有一喷泉喷出的水柱高达h,已知水的密度为ρ,喷泉出口的面积为S,则空中水的质量为()

A.ρhSB.2ρhSC.3ρhSD.4ρhS

8.(改编题)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

A.路程为65m

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下[来源:

Z#xx#k.Com]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

9.(改编题)如图所示,以10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25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

最大速度为1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10.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

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

个个下落的水滴,缓慢调节水滴下落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

可看到一种奇特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

图中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

现象,

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10m/s2)()

A.普通光源即可

B.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02s

C.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1s

D.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15s

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1.(12分)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10m/s2)

12.(原创题)(18分)如图所示,甲、乙两辆同型号的轿车,它们的

外形尺寸如下表所示.正在通过十字路口的甲车正常匀速行驶,

车速v甲=10m/s,车头距中心O的距离为20m,就在此时,

乙车闯红灯匀速行驶,车头距中心O的距离为30m.

(1)求乙车的速度在什么范围之内,必定会造成撞车事故.

(2)若乙的速度v乙=15m/s,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为了

防止撞车事故发生,乙车刹车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

会发生

撞车事故吗?

轿车外形尺寸及安全技术参数

长l/mm

宽b/mm

高h/mm

最大速度

km/h

急刹车

加速度m/s2

3896

1650

1465

144

-4~-6

某同学解答如下:

(1)甲车整车经过中心位置,乙车刚好到达中心位置,发生撞车事故的最小速度v乙min,抓住时间、位移关系有20m+l/v甲=30m/v乙min,v乙min=30/(20+3.896)×

10m/s=12.554m/s,故当

v乙>

12.554m/s时,必定会造成撞车事故.

(2)当v乙=15m/s,为了不发生撞车事故,乙车的停车距离必须小于30m,即v乙t反+v2乙/2a≤30m,故a≥5m/s2.

上述解答过程是否正确或完整?

若正确,请说出理由,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解法.

第一章第3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1.(2009·

广东理基)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

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0~1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2.(改编题)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如图中的实

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

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

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

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以下错误的是()

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4.在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

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

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h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h末,甲乙两车相距40k

m

C.在前4h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h末,甲乙两车相遇

5.(2009·

苏北模拟)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

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

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

C.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8m

D.小车做曲线运动

6.(改编题)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

如图所示,图中ΔOPQ和Δ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

(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则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

B.若s0<s1,两车相遇两次

C.若s0=s1,两车相遇一次

D.若s0=s,两车相遇一次

苏州检测)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在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①②③④[来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如图所示为表示甲、乙物体运动的x-t图象,则其

中错误的是()

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

C.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9.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赶往B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后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后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地;

又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快,并且二人骑车速度均比跑步速度快,若某人离开A地的距离x与所用时间t的函数关系用函数图象表示,则如图所示的四个函数图象中,甲、乙二人的图象只可能是()

A.甲是①,乙是②B.甲是①,乙是④

C.甲是③,乙是②D.甲是③,乙是④

10.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时启动,以0.4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m/s的速度从A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A.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

B.A、B相遇时速度相同

C.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

D.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

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来源:

11.(14分)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

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4.0s.设猎豹距离羚羊x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

(1)猎豹要在其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

(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

学科网ZXXK]

12.(16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1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1.解析:

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可忽略不计时该物体就可看做质点.A中箱子的转动,C中花样滑冰运动员,都存在不可忽略的旋转等动作,其各部分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不能看做质点.同理,钟表转动的时针也不能看做质点,B项箱子平动可视为质点,故B项正确.

答案:

B

2.解析:

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便大,A错误;

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可以一致,也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意角度,B正确;

速度变化方向即为加速度方向,C错误;

加速度就是速度变化的快慢,D错误.

3.解析: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故A正确、B错误;

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故C正确;

瞬时速度等于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4.解析: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v-v0)/Δt可知,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每秒内速度的增量,故A错误,B正确;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同向时,速度增大,反向时速度减小.故C、D均错误.

答案:

5.解析: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而月球又围绕地球运动,但从图中可看出“嫦娥一号”绕地球运行的四个椭圆轨道,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绕月球运行的三个轨道,月球的位置也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此图中涉及到三个参考系,正确答案是A.

A

6.解析: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一秒钟速度(非速率)变化的数值,故B错误,物体的速度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小,但每秒钟都变化4m/s,故A正确,C错误;

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连续的两个一秒钟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相差4m/s,但不一定增加,故D错误.

7.解析:

200m是指路程,其轨迹中含有弯道,故AB错误;

根据公式v=Δx/t计算出100m的平均速度为10.44m/s,故C正确;

其最大速度无法确定,故D错误.

C

8.解析:

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音传播的速度,从雷电发生到人眼看到闪电,光传播的这段时间极短可以忽略,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从观察到闪电到听到雷声即为声音传播的时间,声速约为v=340m/s≈1/3km/s,故闪电处至观察者之间的直线距离x=vt=vn=n/3.

9.解析:

甲、乙、丙三个乘客均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甲看到楼房在向下运动,说明甲是向上运动;

乙看到甲向下运动,说明乙也向上运动,且比甲运动得快;

丙看到甲、乙都向上运动,则丙可能向上运动(比甲、乙运动得慢)、向下运动或静止.

答案:

10.解析:

表格中第一行中相当于时间轴上的点,即时刻.第二行中是x轴上的点,描述的是质点在x轴上某时刻的位置.对于位置栏中的正负号,只表示在x轴的正半轴上还是负半轴上,也就是说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第

(1)问中前几秒指的是从运动开始计时的时间,计算位移则从0时刻为起点,故D项正确.第

(2)问中第几秒指的是第几个1秒,从表格中不难看出第2秒内的位移最大,故B正确.第(3)问中的路程,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时间越长路程越长,故D正确.

(1)D

(2)B(3)D

11.解析: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可求得v.设总位移为x,前一段运动所需时间为t1,后一段运动所需时间为t2,则t1=

t2=

t=t1+t2=

,解得v=2.5m/s.

12.解析:

为确保行车安全,要求列车驶过距离L的时间内,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的车尾必须能通过道口,汽车越过停车线至车尾通过道口,汽车的位移为x=l+s0+s=(15+5+26)m=46m,汽车速度v2=36km/h=10m/s,

通过这段位移需要时间t=x/v2=4610s=4.6s

高速列车的速度v1=180km/h=50m/s,所以安全距离L=v1t=50×

4.6m=230m.

实际情况下,还应考虑到关闭栏木需要的时间以及预留的安全时间等,所以在列车离道口更远时,道口就应该亮起红灯发出警告.

第一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推论可知B正确,C错误;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速度之比为1∶2∶3∶

…∶n,故A错误;

末端时的速度为v,那么平均速度为v/2,可知D错误.

2.解析:

因a、b两物体的加速度相

同,因此a相对b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正确;

B、C、D均错误.

3.解析:

首先由图可以看出:

上边物体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可以判定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下边物体明显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t2及t5时刻两物体位置相同,说明这段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等,因此其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相等,这个中间时刻显然在t3、t4之间,因此答案为C.

4.解析:

汽车初速度v=36km/h=10m/s.汽车停止时所用时间为t=va=10/4s=2.5s<

3s,所以刹车后3s内汽车的路程为x=v2/2a=102/(2×

4)m=12.5m.

5.解析:

=2ax得

所以v0=

m/s=40m/s.

6.解析:

设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由时间中点速度公式

由位移中点速度公式v中点=

得v1=

.用数学方法可以证明,只要v0≠vt,必有v1>

v2;

当v0=vt,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必有v1=v2.故A、B、C正确,选D.

D

7.解析:

M=ρSL,其中L为水在水管中走过的路程,L=v·

2t,其中2t为水在空中的时间,水上升和下降的时间均为t,由竖直上抛规律有:

h=1/2gt2,v=gt.联立解得M=4ρSh.

8.解析:

物体的上升阶段:

v0=gt上,所以t上=3s,所以物体5s内的运动情况是:

上升3s、下降2s,上升高度为h1=1/2gt2上=45m.下

落2s高度为h2=1/2gt2下=20m.所以物体5s内的路程为h1+h2=65m.A正确,位移为h1-h2=45m-20m=25m,方向向上,B错误,下落2s末的速度v=gt下=20m/s.所以5s内速度的改变量Δv=vt-v0=(-20m/s)-30m/s=-50m/s,方向向下,C错误,以向上为正方向,5s内平均速度

=255m/s=5m/s.方向向上,D错误.

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处理问题的关键,对汽车运动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所求解的问题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s内的位移x1=v0t1+1/2a1t21=24m<25m,此时汽车的速度为v1=v0+a1t1=14m/s<

15m/s,汽车没有超速,但不能通过停车线,AB均错;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需要时间t2=v0/a2=2s,此过程通过的位移为x2=1/2a2t22=10m,C项正确,D项错误.

10.解析:

运用逐差法计算时间间隔,另外还需要考虑水滴位置的重叠特点.若A、B、C、D四个位置处水滴为连续掉下的水滴,则设相邻两个水滴间时间间隔为T,则有xCD-xBC=gT2,得T=

,代入数据可得T=0.1s.由于人观察水滴的视觉,在间隔地光照时水滴位置可能出现重叠现象,因此照明光源应该间歇发光,且间歇时间为0.1s或为0.1s的整数倍,选项C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