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5508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docx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例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浙江省嵊州市实验小学吴媛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源,是教学活动实施的线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内容、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时,既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又应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等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

一、铺路搭桥,让教材“立”起来

我们知道教材中的知识是人类长期锤炼和沉淀的结果,是按照成人的逻辑整理而成。

假如教师还“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就会更加觉得数学枯燥、抽象,而产生厌学情绪。

怎样才能在“以书面语言为载体出现在教材上的例题”和“已有一定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呢?

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情境,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同步兴奋进入状态。

如第八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教材是开门见山,直接开讲的。

如果采用下面的方法引入新课,学生势必兴趣盎然。

有一天,整数王国来了一位不寻常的小客人——小数点,热情好客的整数们见了滚圆小巧的小数点,都非常喜欢它,纷纷争着与它合影留念。

只见四位数大哥9999高兴地把小数点请到自己中间站好,可是,当摄影师正准备拍照时,却发现四位数大哥变小了,变得比最小的三位数还小。

摄影师感到奇怪,马上调整位置。

当摄影师把小数点再向左移一位时,四位数大哥却变得更小了。

摄影师只好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三位,四位数大哥才恢复了原来的大小。

同学们想知道这原因吗?

有什么规律呢?

接着出示课题。

这样生动的童话故事,有趣的小数点奥秘使学生心潮起伏,跃跃欲试。

除了可以用创设故事情境来铺路搭桥外,也可创设活动情境、生活情境,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现象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展示过程,让教材“活”起来

教材在编写时,也注重把新知识有层次、有顺序地呈现给学生,有的用文字加以说明,有的用连续的几幅图来展示这些动态的过程,但限于篇幅,教材不可能把每个知识的形成过程都展示出来,况且这些说明和图解一旦印在纸上,就被“冷冻”和“定格”,使动态的过程静止化了。

教师应该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如教材在讲圆的面积时,先叙述“在硬纸上画一个圆,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后,用这些近似等边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然后用图表示“把圆分成16等份,并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接着,教材中有一句很重要的叙述:

“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怎样才能让学生得到这一结论呢?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把一个圆分别平均分成4等份、8等份、16等份、32等份,再拼一拼。

让学生在拼一拼、比一比中看到,拼成的图形随着份数增加逐渐成为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接着让学生猜测如果把圆等分成64份、128份……再拼会怎样,然后教师用课件展示来验证学生的猜测,这时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感知和表象,很容易得到这一结论。

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推导出来的圆面积公式深信不疑,牢固掌握,而且还渗透逼近和极限的思想。

三、合理补充,让教材“实”起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课本中有一些题材脱离了现代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却未能进入课本。

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就地取材,将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到教学中去,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

如在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简单统计表》,教材把重点放在数据的统计上,对数据的分析却较少,而现实生活中却经常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因为不经过分析的数据是一堆死的材料。

因此我在教学时补充了下面的练习:

你从下表中发现了什么信息?

95年部分国家小学生每天在家劳动时间统计表:

国家美国法国英国日本中国

时间1小时12分42分36分24分12分

家电公司VCD销量统计表:

年份合计95年96年97年98年99年

台数95311081297032001500600

又如“利息”的教学,书上利息的计算方式已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教学中通过调查交流,联系现实生活将课本上的利息计算方法完善为: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这样不仅用活了教材,而且超越了教材。

四、适当变通,让教材“宽”起来

现行教材中的例题都经过数学处理的,被人为简单化、典型化、理想化,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太小,主要表现在问题设计得太细,思路规定得太死,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敢于突破现行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教材。

首先,现行教材中的开放题是很少的,绝大多数的习题例题都是“封闭型”,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把教材中的“封闭”题上出“开放”味。

记得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有这样一道填空题12/36=()/()。

这是一道学生没有多大兴趣的题,大部分学生都填1/3,可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教师说分母,学生说分子,接着学生说分子、教师说分母。

这时调皮的学生报出了一个“7”,教师马上抓住机会,让学生讨论能找到分母吗?

一开始时学生都说不能,因为没有一个整数乘以7等于12。

过了一会儿,有个学生喊了出来,12/36=1/3,1/3=7/21,分母是21。

教师表扬了他真能干,能巧妙利用1/3做桥梁找到答案。

然后教师又借题发挥,提出分子分别是5、20、13、50时分母是多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

一道平淡的填空题稍改变后,就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另外,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有责任改变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

如《直线和线段》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先认识直的线和非直的线,接着认识直线,从直线上截取一段就是线段,我发现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在教材中,我做了大胆的处理,先教线段再教直线,改变了从“无限”到“有限”来认识的过程。

理由是:

线段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联,学生易掌握,而直线需要想象,需要学生有一定空间想象能力。

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比原来要好。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

“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

”因此教师要改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应以学生“如何学”为着眼点,对教材进行“裁剪”,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走近新课改——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江苏省海门市三和中心小学李海英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而我们现在所用的非实验教材,却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它的滞后性显而易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用新课程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让现有的教材焕发新的活力呢?

下面就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我在实践中的点滴做法。

一、勇于革新教材,赋教学层次于灵动性。

原教材在每一课知识的呈现上,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如果教师按这样的程序组织教学,难以体现师生的积极互动。

使课堂在呆板的气氛中进行,我们应彻底地革新教学层次,对教案进行精心设计,使各板块可以进行合理地移动,赋课堂教学于灵动性。

在一堂《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中,我采用了很多趣味性的游戏练习,并针对学生实际,在课堂当中根据发展的需要,选取合理的游戏形式,赋整堂课于灵动性。

具体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对口令: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采用分组,接力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掌握1、2、4的口诀。

2、找座位:

让学生拿着相应的口算卡片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提高口诀的应用能力。

(或以“找朋友、摘苹果”代替)。

3、口算比赛;提高学生对口诀掌握的熟练程度。

(或以游戏“过河”代替)。

4、数学故事:

买书(或以请客代替),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5、看图列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6、游戏:

射气球。

让学生找出得数分别是24、16、12的算式,并知道是哪几句口诀,提高学生的扩展思维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有更多选择的余地,让课堂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二、创设情景,赋教材内容于生活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

数学学习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从熟悉的场景出发,学习贴近自己的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才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例如:

在教学加减混合

(二)时,我首先创设了一个小鸡回家的情境,然后围绕这个情境展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我让学生帮助小鸡找到自己的家,一是笔算的家,另一是口算的家,让学生分清哪些题能口算就用口算,不能口算就笔算。

然后以两只胖小鸡引入加减混合,先让学生试做,会做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得出其中最简洁的方法,并说明其中哪一步能用口算的就口算,不必写竖式。

从而得出这两只胖小鸡应该去找第三个家,即能口算的用口算,不能口算的就笔算。

接着以此类型的小鸡为例找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方法,灵活运用,并通过找朋友,争当会计师的游戏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最后,以扩展提高题让课堂得以延伸,给学生更多思维的空间。

三、合理重组教材,赋教材体系于科学性。

按照新课程标准,旧教材在编排上有着很多的不合理性,恰当地组织教材,还教材内容于科学性,使教学更符合学生实际,更贴近学生的认识规律。

参照北师大、西南师大、人教社的各种版本的实验教材,我从我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原苏教版第三册数学教材进行了重组。

表内乘除法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但是教材的编排却不甚合理,呈现一种前松后紧,随着口诀的增多,难度也大大增加,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将会比较困难,而在前面的口诀学习中,继续学习的空间还很大,基于这种情况,我由浅入深,先教学五的乘法口诀,并把五句增加为九句,通过两堂课的试验,学生能够轻松掌握,于是我把一到四的口诀通通增加为九句,六的九句口诀也一次学完,学生掌握得也比较好,并通过相应的练习,每位学生都能非常熟练地应用口诀求出得数。

而后面七到九的口诀由原来的24句变成了6句,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了,后面的学习肯定会变得更轻松。

实践证明,我对教材的改革是可行的,因此,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我将继续钻研,还教材于合理性,让教学更易于学生的发展。

在实践中我觉得,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需要我们教师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在充分尊重原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出教材潜在的魅力与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

 

谈数学教材的二度开发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王庆念

教材呈现的是学术形态的数学,它的表现形式比较枯燥、抽象。

要使数学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富有吸引力,我们必须将学术形态的数学通过二度开发转化成教育形态的数学,将教材已经完成了的形式理论加以开发,展现这些形式理论深层内涵的无穷魅力。

一、数学情境的开发

教材上的数学知识一般都缺少问题的情境,这样的数学缺少了数学原本的样子,缺少了数学的来龙去脉;也缺少了趣味性、挑战性,不能激起学生火热的思考。

所以我们应对数学知识进行情境开发。

“通分”教学时,一位教师对书上“要求直接通分的例题”作了处理,开发了如下情境:

“张××和刘×同学都买了一本《哈利·波特》,张××已读完了这本书的8/9,刘×已读完了这本书的5/6。

他们俩谁读得多?

你是怎样想的?

”这样的情境让同学们知道由于怎样的需要而产生通分,让同学们在现实的、有趣的、富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思考。

开发问题情境应注意:

(1)尽可能恢复数学原本的样子。

(2)尽可能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

(3)情境的出示不是教学的目的,所以情境不宜过分的复杂性,以免扰乱学生的思维。

二、数学过程的开发

对于需要经过艰难曲折的思维过程才能获得的结论,教材常常以很简单的过程予以呈现,或以“容易看出”等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作为教材的开发者,应努力展现其丰富的过程。

圆柱体积的推导,课本上只有唯一的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来推导的过程与方法(课本封面有推导过程图)。

教学前,

(1)在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中开发。

除了书上转化成图1的图形;还可以转化成如图2的图形,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高等于圆柱底面半径;还可以转化成如图3的图形,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以圆柱高为长、圆柱底面半径为宽的长方形面积,高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2)从体积的意义(包含体积单位的个数)和长方体体积推导角度予以开发,可以用每层包含体积单位的个数(圆柱底面积)×层数(圆柱高)。

(3)依据生活经验开发,把许多“长方体筷子”捆扎成近似的圆柱体,圆柱体体积等于各个小柱体体积之和,小柱体的高都相等,运用乘法分配律,即可用大圆柱底面积乘以高求到体积。

(4)可想象成无数个圆片叠加起来。

开发后的内容丰富了数学的思考,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魅力与活力。

三、应用价值的开发

充分揭示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能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从而加深对数学的情感。

教学时,我们应对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从数学角度予以开发。

教学“可能性”时,把市民们关心的体育彩票拿到课堂上,讨论中奖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平面图形面积,把学校征用土地、家庭装修等搬到课堂上,讨论图形面积的有关问题;教学统计知识,把书店职员做的调查、统计、建议等一系列的工作让同学们来做;即使教学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这样的内容时,也可从“开支”中开发出如“十九世纪末的变法是哪一年?

”,从小朋友的生活场景中开发出“六一儿童节,幼儿

(1)班买来64个苹果,160颗水果糖,平均分给班里的全体小朋友,刚好分完。

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

”……开发的这些形象、具体、生动、亲切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作用,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热爱。

四、背景资料的挖掘

结合数学知识把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料与数学趣闻等引入课堂,数学就增添了文化的气息,让学生特别喜欢。

因此,教师应进一步丰富数学的文化积淀,挖掘出更多更好的数学背景资料。

教学比的意义,我们对这一平淡的内容进行了背景资料的采掘:

早在100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弗希纳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与会的朋友展示了五个大小各异的长方形,尺寸分别是5×8、9×10、12×27、8×13、21×34,并要求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5×8、8×13、21×34这三个长方形。

……这样一个小小的数学故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一下子就染上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诱人的探究魅力。

再如教学圆周率时,挖掘了许多圆周率的资料,如神奇的圆周率——著名的“蒲丰投针实验”:

在纸上画满一条条刚好等于相邻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一半。

随手往纸上投针。

结果,投小针的总根数÷与平行直线相交的根数≈3.14。

丰富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数学的丰富、数学的有趣,使学生更乐于接近数学。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教材的使用

江苏丹阳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张学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而目前使用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尽管作了修改,但从学生终生发展、创新能力角度看仍存在不足:

(1)教材给孩子们的空间较窄,许多由学生自己思考,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归纳、总结的内容2,教材在提出问题后马上呈现结果。

(2)教材编排,仍注重“模仿、复制”,教材编排基本上是一题一例,通过模仿例题获取解题方法,却忽视了过程的教学。

(3)教材现现实生活及生产实践相脱离,髭教材不能反映现实生活或与学生实际密切联系的生活经历。

(4)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单一。

(5)教材内容缺乏直观性和趣味性。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创新意识。

因此,教师必须主动发挥创造性,在认真研究、感悟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其精神,融合各种教学素材,渗透自己的独特理解和创造,从而在更高、更广、更深的角度上超越教材。

一、感悟——优化教材

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和他们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联的。

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选择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

苏教版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首先利用摆小棒,帮助学生建立几个几的概念,然后通过数鲜花的朵数说明4个3和3个4的和都是12,最后通过求4束鲜花的朵数初步阐述乘法的意义。

三个例题,层次较清楚,意图也很明确。

但是,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照搬宣教,而是从学生身边例子入手,将例1改为:

家里来了6位客人,如何摆筷子?

(6双)每人一双即6个2,由此帮助学生建立几个几的概念,形象、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建构。

把例3改为“学校买来了5台吊扇,每台吊扇有3片风叶,一共有几片风叶?

”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兴趣盎然,热情高涨。

虽然只是简单的变动,却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感悟能力和大数学教学观。

二、融合——开放教材

教材编排融入了编者的创造劳动,因此,教师应用教材时,要领会其真实意图,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现有水平,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灵活处理教材,优化教材。

例如:

“九义”教材第八册《乘法结合律》例3、例4的教学,教师可以把两个例题合并起来处理,设计出开放题“43、25、4的积是多少?

”学生一般按顺序列出43×4×25,教师提问:

“还有别的想法吗?

”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其余五种列式43×4×25、25×43×4、25×4×43、4×25×43、4×43×25,这时引导学生讨论两个层面的问题:

(1)六个算式都对吗?

为什么?

(2)你认为哪个算式更好?

为什么?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后明确:

因原题中没有指明哪个灵敏为第一个因数,所以六个算式全对,六个算式都可以划等号,而第4、5两种列式计算时更方便、简捷,其他列式需应用交换律或结合律才简便,不管采用何种列式其表达的意义都是求这三个数的积是多少。

这样,重新组合教材,整体把握、拓宽视野,学生在探究例4简算依据的同时,又用怀疑的目光质疑课本例4的简算过程与自己的怎么不一样,打破了教材一课一例、分而散之的局面。

三、超越——创新教材

不唯书,不从众,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教师应传之道。

不管是传统教材还是新教材乃至即将使用的新课标实验教材,教师都应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依据教学进展和学生实际,该调则调、该补则补、该舍则舍,即钻进去再跳出来,用心体会,与学生共享,共创学习内容。

例如:

“九义”教材第十一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教学,比较抽象,教师一般根据课本例题:

“一辆汽车2/5小时行18千米,1小时行多少千米?

”教学思路按下列步骤引导学生推导计算法则:

第一步:

求1/5小时可以知多少千米。

因为2个1/5小时行18千米,所以用18÷2即18×1/2(千米)。

第二步:

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

因为1小时是5个1/5小时,有以用18×1/2×5即18×5/2(千米)。

所以18÷2/5=18×5/2=45(千米)。

第三步:

总结计算法则。

这样教学推理虽然严密,但是这一过程确实难以理解,实践证明中下等到学生只能死记结论,一些教师大胆创新,从学生折纸做花受到启发,将例题改为:

“小明用3/4张纸做了6朵纸花,一张纸可以做多少朵花?

”先请每位同学用阴影部分表示出3/4张纸,在这张纸上表示6朵花,学生作图如下:

○○ ○○○○

能否用数量关系式表示此图:

一张纸可做花的朵数×3/4=6一张纸可做花的朵数=6÷3/4        

借助直观图讨论6÷3/4结果是多少?

学生兴趣被激发,直觉地看出等于8朵,并阐述理由,四人小组讨论后有多种看法:

生1:

六朵花的1/3是1/4张纸做的花,即再乘以4就是一张纸做的花,6×1/3×4=8(朵)

生2:

也就是6÷3×4=8(朵)

生3:

1/4张纸做2朵,再加3/4张纸做的6朵,就是一张纸做的朵数,6+2=8(朵)。

教师与同学不约而同地鼓掌表扬,教师补充板书成:

6÷3/4=6×1/3×4=6×4/3

6÷3/4=6÷3×4=6×1/3×4=6×4/3

6÷3/4=6+6÷3=6×(1+1/3)=6×4/3

由此归纳计算法则后,教师再推波助澜,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证明法则的普遍性,余味无穷。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对教材的使用存在不同的观点,有人说:

“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

”也有人说:

“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

”又有人说:

“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

”我认为:

“学生、教师共同创造、发展教材。

”教师只有在不断地感悟、融合中才能真正转变“以教材为本”的观念,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超越。

1.教材处理“生活化” 

  化学新课程强调“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化学教育资源,一旦将它们与书本知识融合起来,就会使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从而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学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时,笔者将教材中有关碘的提取问题,处理成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探究实验。

①怎样使海带中的含碘物质溶于水?

②海带中的碘元素以何种形式存在?

如果以I-离子形式存在,怎样使其转化为I2?

何种氧化剂比较合适?

③如果海带中的碘元素以IO3-离子形式存在,怎样使其转化为I2?

何种还原剂比较合适?

④怎样检验生成的I2?

⑤怎样将水中溶解的I2提取出来?

等等。

这些问题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围绕海带的去污→灼烧→溶解→过滤→氧化→检验等实验环节,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教材处理,决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物质或现象,而是要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生长点的物质或现象作为“生活原型”,从这一原型出发,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的学习融于有关的生活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之中。

  2.教材处理“情景化” 

  情景是一种优化的、特定的学习环境,它在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之间搭建平台,同时本身又融入活动和内容之中。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习情景对学生的心理具有暗示诱导、情感驱动、角色转换和资源整合的作用。

教材处理时将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需要并能够掌握的知识内容蕴含在一定学习情景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情景的引领下,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

  例如,笔者在分析处理“化学能与电能”这部分教材时,安排了几位同学走访学校附近的华能电厂,获取有关影像资料和数据。

上课时播放学生拍摄的录像,请同学描述华能电厂火力发电的主要流程,汇报华能电厂日发电量和耗煤量的数据,引发学生对“火力发电”利弊的分析,促使学生从“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思维模式向“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维模式转换,形成高效利用燃料、不浪费能源、积极开发清洁能源燃料的意识。

然后利用学生熟悉的导线、橙子和电流表等常见仪器和用品演示“水果电池”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打破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神秘感,继而展开有关原电池的学习活动。

  3.教材处理“问题化”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动力。

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形成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链接”,既可以给学生暗示学习和探究的线索,又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求解问题的欲望,产生一种“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的情感共鸣。

从而积极主动地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生成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