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5524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米和厘米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

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

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厘米

()厘米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点: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线段有两个端点。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

教室长8米跑道长400米

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

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

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减起。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

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4、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一个问题,再把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特征:

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

()

2、角的画法:

先画顶点(定顶点)后画边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4、用三角尺可以画出直角。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是直角)

4、三角尺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1个是直角,其余2个都是锐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

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6、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

三角尺的直角边,沿着一画是直角(一点、二线、三标记。

7、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把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8、所有的直角大小都一样。

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数学书的封面上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红领巾上有3个角,2个锐角和1个钝角。

9、数角的个数时,可以先数单个的角,再数由两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再数由三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依次这样数下去,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个角。

10、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11、拼角:

一直(角)一锐(角)拼钝角

第四、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

5+5+5+5表示:

4个5相加得20,

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

5×4=20或4×5=20

5×4=20读作:

5乘4等于20口诀:

(四五二十)

4×5=20读作:

4乘5等于20口诀:

(四五二十)

乘数×乘数=积

其中4和5都是乘数,积是20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加法: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5、

乘法:

乘数×乘数=积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

1×9=10—19×5=50—5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

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

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一共有多少个?

例:

加法算式:

3+3+3+3+2=14

乘加算式:

3×4+2=14

乘减算式:

3×5-1=14

8、相同得数,不同口诀

 

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9句: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9、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求4和3相加是多少?

用加法(4+3=7)

求4个3相加是多少?

(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

几和几相乘,求积?

用几×几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

用几×几。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2个几相乘的积就是几乘几。

例如:

2个6相乘的积就是6×6=36.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正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长方体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会是不同大小的长方形。

圆柱从正面、侧面看,看到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从上面看是圆形。

球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都是圆。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分针细长跑的快,时针粗短跑的慢。

分针指12,就是几时整(:

00)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

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是1时。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一圈),

所以1时=60分。

比大小:

3时()300分

一刻钟是15分,半小时是30分,1小时是60分。

时针从12走到1,走了

(1)时,分针从12走到1,走了(5)分。

时针从12走到3,走了(3)时,分针从12走到3,走了(15)分。

时针从1走到4,走了(3)时,分针从1走到4,走了(15)分。

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12)时。

分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60)分或

(1)时。

写时间:

两种

几时几分和电子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

【补充】分针从1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到1,走了(60)分或

(1)时。

时间:

时针走过数字几,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时多少分。

例:

时针指在8和9之间,分针指着7,这个时刻是(8)时(35)分。

8时少5分是(7:

55)

7时过10分是(7:

10)

时间的顺序:

1时,1时多,2时,2时多,3时,2时多,4时,4时多,

5时,5时多,6时,6时多,7时,7时多,8时,8时多,9时,9时多,

10时,10时多,11时,11时多,12时,12时多。

 

 

画分针时针需要注意:

    ①分针时针用一长一短(长短区分要明显)的直线表示即可,不用加箭头;

    ②时针的位置,不是整时钟面,在时针指在相邻两个数的中间,当小于半时时,指针指向接近较小的数,当大于半时时,时针指向接近较大的数。

以7:

35为例,因为35分大于半时,所以时针指向更接近数字8,分针指向数字7.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排列问题(和顺序有关)

组合问题(和顺序无关)

1、用1,2,3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6个两位数。

分别是12、13、21、23、31、32。

2、用4,0,7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4个两位数。

分别是40、47、70、74。

3、3个小朋友排队或者坐成一排,都是有6种坐法。

(用1,2,3表示这3个人,可以写成123、132、213、231、312、321)

4、3个人握手,每两个握一次,一共握3次。

4个人就要握6次手。

可以用连线法。

5、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3种可能。

也可以连线。

分别是5+7=12、5+9=14、7+9=16。

6、衣服和裤子的搭配问题也可以连线。

附:

乘法口诀表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20以内进位加法表

9+2=11

8+3=11

7+4=11

6+5=11

9+3=12

8+4=12

7+5=12

6+6=12

9+4=13

8+5=13

7+6=13

9+5=14

8+6=14

7+7=14

9+6=15

8+7=15

9+7=16

8+8=16

9+8=17

9+9=18

20以内退位减法表

11-9=2

11-8=3

11-7=4

11-6=5

11-5=6

11-4=7

11-3=8

11-2=9

12-9=3

12-8=4

12-7=5

12-6=6

12-5=7

12-4=8

12-3=9

13-9=4

13-8=5

13-7=6

13-6=7

13-5=8

13-4=9

14-9=5

14-8=6

14-7=7

14-6=8

14-5=9

15-9=6

15-8=7

15-7=8

15-6=9

16-9=7

16-8=8

16-7=9

17-9=8

17-8=9

18-9=9

每天读一页,牢记并理解本册知识点。

熟背口诀和20以内进位加法表和退位减法表。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复习,平时大家成绩都差不多,为什么一到考试就比别人差几分呢?

其实是有原因的,根据大家给小编的反映,几分的差距大部分都落在了考试技巧上。

那么有哪些技巧可以让我们在考场上超越别人呢?

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考试常用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有帮助。

  抓基础

  基础知识,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最根本的基石。

  夯实基础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归纳和梳理教材知识结构,记清概念和考点易错点,基础夯实。

数学=一定量的做题+规律总结,所有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的记忆是清晰的、明确的,不是好像、大概。

特别是选择题和判断题,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判断误选择。

因此,市面上有很多好书总结的知识点非常全面,可以买来,要好好记忆,在做题时候这些知识点会指导你。

  精做精练

  多做精选模拟试题,做几套精选的模拟题,或者做几套往年真题,因为这些试卷的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到位,这样能够使得整个知识体系得到优化与完善,基础与能力得到升华,速度得到提高,对知识的把握更为灵活。

通过模拟套题训练,掌握好答题方法和答题时间,在做模拟试卷时就应该学会统筹安排时间,先易后难,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良好的心态,这样可以在实战中得以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审题后快做

  同时平时训练别用计算器,解题时审题要慢,题意分析清楚,再动手快做。

提高速度也是复习要强化的训练,考试竞争是知识与能力的竞争,也是速度的较量。

会的一定答对、答全,切忌平时训练使用计算器。

还有,要重视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与习题,不少试题源于课本。

大题重要步骤不能丢步、跳步,丢步骤等于丢分。

  查漏补缺

  在做题的同时,会有许多错题产生。

此时整理、归纳、订正错题是必不可少,甚至订正比做题更加重要,因此不仅要写出错解的过程和订正后的正确过程,更希望能注明一下错误的原因。

比如,哪些是知识点掌握不够,哪些是方法运用不当等。

同时进行诊断性练习,以寻找问题为目的。

你可将各种测试卷中解错的题目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放在一起比较,诊断一下哪类题容易出错,从而找出带有共性的错误和不足,及时查漏补缺,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考前。

事实上,这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反思过程,也是不少高分考生的经验之谈。

  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选择能覆盖整个年级的知识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经典题目,做标准难度的试卷,让学生熟悉考试的内容,题型,时间安排,表达等,找出下一阶段的问题从而解决。

  

  考试技巧说明

  技巧之一:

考试完不要对答案

  每天考试之前不要睡太早,打破平常规律作息,反而容易影响睡眠,正常休息,保证精神充足。

每一场考试结束之后不要对答案,考完的课程就不要再理会了,全心全意地准备下一场考试。

  技巧之二:

初级阶段者往往知识掌握的不好,判断能力不行,直觉能力不够,需要计算。

中级阶段者考试时碰到某道没有把握的题目时,往往应该以逻辑推断的结论为正确答案。

而高级阶段者,可以把“直觉”作为判断标准。

  技巧之三:

拿到试卷整体浏览一下

  拿到试卷之后,可以总体上浏览一下,根据以前积累的考试经验,大致估计一下试卷中每部分难易程度,先易后难,不一定按照试卷顺序从前到后做,应该分配好的时间。

  技巧之四:

确定每部分的答题时间(这在平时练题就要提前训练)

  考试时能够做完的课程:

你可以按照每部分考试分值的比例,确定每部分做题的时间。

例如选择题占20%的分数,你就必须在20%的考试时间内做完选择题。

然后,你再根据每次考试之后的得分情况,仔细分析是否可以在保证准确的情况下将某些部分的做题时间压缩,这样,你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相对花时间长的部分。

  技巧之五:

不假思索、条件反射

  无论你学习处于哪个学习阶段,无论你的学习能力如何,你都要通过平时考试、模拟考试、限时练习等等,把考试时的答题顺序、每部分的答题时间、各门课程的考试技巧等,训练到不假思索、条件反射的程度。

这是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努力做到的,没有自信也就是没有付出努力,不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如何应对考试?

如果你到达不假思索的时候,那就达到一定境界了!

到了考场上,你就可以自信满满,大脑一片清晰的进入考场了,高分非你莫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