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5601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班级:

姓名:

座号:

温馨提示:

1.1月5日期末考,请各位家长做好孩子温书迎考的准备,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2.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请家长务必每天检查孩子是否已根据复习提纲的要求复习。

3.请根据8个单元的作文主题,保证孩子每天至少要熟看一个单元的作文。

(参考书《同步作文》)

4.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将《学习指导丛书》与单元考试卷中的错题看一遍。

5.考前请检查好孩子的文具是否已经准备充分,以免考场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一、字词关

1.p17  p35  p58   p77   p95  p116   p138   p156 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的词语要会写。

2.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尽量要会写,会归类。

ABB 词语:

   笑嘻嘻      兴冲冲      毛茸茸       绿油油     金灿灿

AABB 成语:

隐隐约约    蹦蹦跳跳    明明白白     大大方方    弯弯曲曲

ABAC 成语:

自由自在     无忧无虑    十全十美     如怨如诉    若隐若现

ABCC 成语:

可怜巴巴    生气勃勃    得意扬扬     人影绰绰    白发苍苍

AABC 成语:

帘帘飞瀑    滔滔江水    涓涓细流     默默无闻    跃跃欲试

特殊结构成语:

呼风唤雨   耀武扬威   腾云驾雾     屏息凝视    取长补短

含动物的成语:

胆小如鼠    牛刀小试   调虎离山    守株待兔    来龙去脉

含比喻的成语:

口若悬河    如花似玉   胆小如鼠    恩重如山    呆若木鸡

描写天气成语:

艳阳高照乌云满天阳光明媚雷声大作

十二生肖成语:

胆小如鼠对牛弹琴如狼似虎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画蛇添足人仰马翻顺手牵羊呆若木鸡 杀鸡儆猴狗急跳墙猪朋狗友

带数字的成语: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四分五裂六神无主五光十色七上八下

千军万马十万火急五花八门四通八达四平八稳朝三暮四

两全其美千方百计四面楚歌十拿九稳

二、课文关。

1.要求背默的课文内容:

① 《观潮》三、四自然段(      ) ② p22-23 和 p100-101 《古诗两首》(      ) ③ 《爬山虎的脚》全文 {      }  ④《鸟的天堂》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 (      )   ⑤ 《白鹅》二、三、四、七自然段 (      ) ⑥ 《猫》的一、二自然段(      ) ⑦ 《颐和园》全文熟读(      )

⑧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七、八、九、十自然段熟读

⑨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四自然段熟读

三、学习园地关。

1.背默 1—8 单元园地里的“日积月累”的内容,而且要会运用。

 [ 尤其是第五、七单元的名言要联系生活实际运用]

2.“我的发现”的内容要熟读并学会表达。

3.八个单元的写作要点及范文要熟记。

第一单元(熟读5遍,家长签字:

***1.《观潮》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记叙了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

*** 重点:

第3、4自然段,从和两方面描写了潮来时壮观的景象。

▲要会背默(家长签字:

*** 学会评价句子: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这句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具体、形象、生动地将钱塘江的静态美写得形象逼真。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是比喻句,把水浪比作水墙,形象地突出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句是比喻句,把浪潮比作战马,形象地突出水浪奔流的速度很快,很迅猛的情景。

2.《雅鲁藏布大峡谷》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大峡谷,突出它壮丽的特点。

本课所有四个字的词语要会写,会给带点字注音:

 

皑皑白雪  人迹罕至  咫尺为邻

***3 .《鸟的天堂》作者是,写了榕树,写了鸟儿。

文中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第二个鸟的天堂指。

作者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经过的时间是:

,看到了:

那株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经过的时间是:

,看到了:

许多鸟儿。

“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让我眼前仿佛出现了:

榕树周围千鸟竟飞,百鸟齐鸣的景象。

*** 课后题:

从“一株、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们体会到;从“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体会到,从“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体会到。

▲要求:

背默《鸟的天堂》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家长签字:

*** 读音;不可计数应接不暇

第二单元(熟读5遍,家长签字:

***5.《题西林壁》后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这首诗告诉我们: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 《游山西村》后两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意思:

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示:

遇到困难不要放弃,要有信心去克服困难。

▲要求:

背默古诗,重点诗句诗意,背诵诗中注释,家长签字:

6.《爬山虎的脚》作者:

爬山虎的脚的时候,就变成了小圆片,。

细丝原先是,现在变成,把爬山虎的嫩茎,使它。

爬山虎就是这样,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就会想起。

*** 这段话写了:

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爬的。

▲要求:

背默全文,家长签字:

7.《蟋蟀的住宅》作者:

法国——,本文选自

第三单元(熟读5遍,家长签字:

***9.《巨人的花园》作者:

国,学完本文我们要明白的道理:

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还知道的童话故事有:

《》、《》、《》、《》、《》。

10.《幸福是什么》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11.《去年的树》让我们明白了:

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

*** 重要词句解析:

A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它仿佛在说:

“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B 唱完了歌,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它仿佛在说:

“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到了吗?

再见了朋友!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对小鸟说:

“你唱的那首歌会永远留在你和大树心里,大树会是你永远的好朋友。

”我想对伐木工人说:

“难道小鸟和树的真情不能打动你吗?

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应该珍视它们的友谊,爱护树木。

”我想对大树说:

“你为人们点燃灯火,为人们照亮,你真了不起!

12.《小木偶的故事》道理:

第四单元(熟读5遍,家长签字:

13.《白鹅》作者:

,白鹅的特点:

,鹅的高傲表现在它的。

▲要求:

背默《白鹅》二、三、四、七自然段,家长签字:

15 .《猫》作者:

,猫的特点:

*** 重要词句解析: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那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A 找出这段话的反问句,画“”,这句话改成陈述句是:

B 文中哪些语句看出猫的尽职?

画“”

C 屏息凝视的意思是:

 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文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D 文中“可是”这个词可以换成

▲《猫》的一、二自然段,家长签字:

第五单元(熟读5遍,家长签字:

17.《长城》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和,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重要词句解析:

A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是句,起的作用。

“、、”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B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句话中“多少”表示,“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的,“才”在这里表示。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

*** 站在长城上,我想对古代的劳动人民说:

“”

*** 站在长城上,我想对世界人们说: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 站在长城上,我想对中外游客说:

“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欢迎你们到长城游玩,留下美好的回忆。

***18 .《颐和园》课文按照的顺序记叙,表达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

一个“滑”字,与前面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要求:

《颐和园》全文熟读5遍,家长签字:

第六单元(熟读5遍,家长签字:

***20. 《古诗两首》这两首都是千古传颂的诗,都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意思: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越行越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意思: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美酒吧!

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我们学过的送别诗有:

《赠汪伦》

▲要求:

①背默古诗、重点诗句意思,诗后的注释。

家长签字:

②背默《赠汪伦》家长签字:

21. 《搭石》课文许多地方都让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我们可以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境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体会到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文中最后一段含义深刻: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这句话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讲述的故事很感人。

我们从中体会到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

题目中的“生命桥”就是:

台湾与大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 重要词句解析:

A.“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这段话中有一对反义词: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

小钱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

B.“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床上。

这段话中“此时此刻”指:

持续不断的余震来临时。

那位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看出台湾青年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 小钱会对台湾青年说:

“”

23. 《卡罗纳》选自《》作者:

(国家:

第七单元(熟读5遍,家长签字: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文章层次清晰,先写周恩来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他疑惑不解;接着写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中国人受洋人的欺侮,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最后写在修身课上,他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这三件事之间有两次过渡。

体会这两处过渡怎样起的作用。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

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把个人的学习和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

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者:

文章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的态度,以及对待他人的品质。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含义:

这句话与题目相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年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 叶圣陶先生的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 叶老先生“的态度”比作“”。

▲要求: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七、八、九、十自然段熟读5遍,家长签字:

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书信的格式:

信开头的称呼要顶格写,称呼后面要加冒号。

称呼后面是正文。

信末的祝福语分两行写,第一行空两格,第二行顶格。

在信的右下方先署名后写日期。

第八单元(熟读5遍,家长签字: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明文,文中运用了作比较、举例子、设问、打比方、引用的说明方法,分别找出来。

作比较:

举例子:

设问:

打比方:

引用:

“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力量。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在课文中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现在“千里眼”——雷达、天文望远镜等;“顺风耳”——电话、手机等;“腾云驾雾”——飞机、载人飞船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没有想到的,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30. 《电脑住宅》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重点词句解析

1.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古生物学家们经过漫长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假说——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作者将古生物学家们的这一研究成果比喻成“画卷”。

辽西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这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2.“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一支”指的是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

“漫长的演化”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这样的例子还有:

“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

“应该”表示一种推测的意思,说明在没有找到证据之前,不能确定。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说明文中语句表达得很准确。

▲要求: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四自然段熟读5遍,家长签字:

四、漏网之鱼

(一)病句修改

1.成分残缺:

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例:

他受坏思想的影响,走上了犯罪。

2.搭配不当:

即句子中的某两个成分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例:

教室里人声混乱,老师讲的什么,谁也没有听清。

3.词序颠倒:

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例:

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4.意思重复:

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罗嗦、累赘。

例:

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的错误想法。

5.概念不清:

即句中的意思含糊不清,令人不解、混淆。

例:

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6.前后矛盾:

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

例:

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7.分类不当:

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例:

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改病句的三个步骤:

①读句子、理句意

②查排审、找病因

③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

修改符号:

练习:

1、看了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开运动会那天,校园里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3、我们要尽快改正、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4、全班同学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5、他时刻经常注意关心国家大事。

6、她的家乡是湖北武汉市人。

7、他穿着一件灰布上衣和一顶蓝帽子。

8、我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悦耳的歌声。

9、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的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10、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11、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纸。

12.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和很多专科课程。

13、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14、金黄色的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15、这一大片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

黄瓜、西瓜、茄子、扁豆、桃子、西红柿。

16、地面部队击落了敌人的飞机和坦克。

17、这件事大家一定要认真,尽量防止不出错误。

18、全体师生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19、小红一直是三好学生,只有这个学期不是。

20、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懂礼貌。

21、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小艺在写作业。

22、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学校交给的植树任务。

23、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24、我买了书包和文具盒,妈妈说它比它漂亮。

25、我们要运用和理解所学过的知识。

26、星期三下午,我们全校同学和少先队员都去看电影。

27、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28、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9、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有序地走出教室.

30、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不断富强起来。

31、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改正了困难。

32、陈爷爷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33、我喜欢打蓝球和足球。

34、菜市场真丰富:

有黄瓜、西红柿、蔬菜、菠菜……

35、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36、下雨了,五颜六色的红伞成了一道风景线。

37、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38、我们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39、在小组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言。

40、平静的湖面上,有一艘船迎着狂风向对岸驶来。

41、我在文具店里卖了铅笔、橡皮、笔记本和文具。

42、大扫除开始了,少先队员和男同学抢着干重活,让女同学干轻活。

4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44、现在我的作文水平提高进步了。

45、《忆江南》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写的。

(二)乱句重组

明确“几种顺序”: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错乱的句子。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错乱的句子。

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错乱的句子。

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错乱的句子。

二、有关表示顺序的词:

(1)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

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词。

(2)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如:

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

(3)表示先整体后部分或先总述后分述的词语。

如:

整个白塔、塔基、塔身、塔顶……

(4)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如:

顺着大门来到荷花池旁、沿着荷花池不知不觉来到了白塔下、登上了白塔……

背诵清单(*为需背默的内容)

序号

内    容

背诵记录

(日期及家长签字)

序号

内     容

背诵记录

(日期及家长签字)

1

*P19 日积月累

 

14

*P116 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

 

2

*P38 日积月累

 

15

*P138 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

 

3

*P60 日积月累

 

16

*P156 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

 

4

*P79 日积月累

 

17

P5     资料袋

 

5

*P98 日积月累

 

18

P9     资料袋

 

6

*P119 日积月累

 

19

P31    资料袋

 

7

*P141 日积月累

 

20

P45    资料袋

 

8

*P158 日积月累

 

21

P85    资料袋

 

9

*P17 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

 

22

P98    宽带网

 

10

*P35 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

 

23

P112   资料袋

 

11

*P58 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

 

24

P152   资料袋

 

12

*P77 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

 

25

P159   宽带网

 

13

*P95 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

 

26

背诵每篇课文的笔记

27

文中所有“我的发现”的内容要熟读,并学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28

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的内容要会说、会写。

29

掌握每个单元作文的写作要点,学习一些同类作文的写法。

30

有空读一读《指导丛书》中的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