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5914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docx

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测试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单选题(共14题;共30分)

1.黄土高原部分地区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的人为原因是(  )

A. 黄土的特性决定的                B. 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C. 暴雨集中                D. 水土流失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产生于黄土高原的歌舞比产生于江南水乡的歌舞(   )

①舞姿更有劲有力 ②舞姿更轻柔飘逸 ③歌声更委婉动听 ④歌声更粗犷嘹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

A. 与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 与等高线基本平行

C. 与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 与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4.水土流失严重。

地表千沟万壑。

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形区的特征(  )

A. 黄土高原                          

B. 青藏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华北平原

5.小贝的家乡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当地常常能听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可能是因为黄土高原(  )

A. 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B. 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C. 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D. 山岭众多,山高谷深

6.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A. 风力侵蚀严重                  B. 长期水土流失                  C. 大量开采煤矿                  D. 城市建设取土

7.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B. 黄土是风吹来的

C. 黄土的“风成说”至今没有找到相关的证据        

D. 黄土中有多层古土壤

8.下列叙述不属于高原的地貌有()

A. 黄土坡                               

B. 黄土塬                               

C. 黄土峁                               

D. 黄土梁

9.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有黄河流经                 

B. 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C. 水土流失                 

D. 风力的侵蚀

10.黄土高原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湿地退化                           

B. 冰川萎缩                           

C. 水土流失                           

D. 草原退化

1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

A. 黄土高原                        

B. 东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成都平原

12.“羊啦肚子手巾哟!

三道道蓝,咱们见面容易拉话话难。

一个在那山上哟!

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儿招一招手。

…”这首陕北民歌体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题。

(1)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显著特征是(  )

A. 千沟万壑                                  

B. 一望无际                                  

C. 雪山连绵

(2)黄土高原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  )

A. 不利于发展交通业                   

B. 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C. 有利于开展水土保持

1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 在上游修建水库                                                  B. 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C. 在下游加固大堤                                                  D. 开挖新河道,增加入海口

14.(2016•益阳)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①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选择题(共1题;共8分)

15.如图为电视机《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陕西省略图.据此完成下题.

(1)双水村最有可能位于(  )

A. 绥德                                     B. 商洛                                     C. 西安                                     D. 汉中

(2)造成双水村居民建筑特色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地形                                     D. 土质

(3)双水村生产方式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大气污染                          

C. 水土污染                          

D. 土壤盐碱化 

(4)双水村所在地区可(  )

A. 利用粘性的黄土开挖窑洞                                    

B. 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C. 利用水草丰美发展放牧业                                    

D. 利用黑土地发展优质果业

三、填空题(共4题;共15分)

16.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表形态主要包括________ .

17.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 ,西至________ ,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________

18.读下图某高原观图,回答下列问题,并分析该图是否正确:

(1)这是一幅________ 高原的景观图,这里的地表形态________,________ 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2)这里的民居形式应是 ________,而图中的居民形式则是________ ,在________ 高原上常常见到这种居民形式。

故此图的________ 与________ 是不一致的。

19.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________ ,关于其形成的原因,“________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四、综合题(共3题;共43分)

20.下图表示我国各省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环境

C.预防疾病

D.移风易俗

(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自然原因是?

(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4)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

A.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 节约木材保护环境                  

C. 预防疾病                  

D. 移风易俗

21.受惠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湖南、湖北、内蒙古和陕西经济发展迅猛,被称为“金砖四省区”.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文本框中对乙地区的描述,在空白框中完成对丙地区的描述.

(2)分析乙地区出现了什么生态环境问题,并解释自然原因.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乙地区的工业发展方向并说明理由.

(4)据图分析河流对乙、丙两地区发展影响的差异.

22.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的主要省份是

A. 黑龙江                                    B. 安徽                                    C. 河南                                    D. 山西

(2)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 .

(3)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取的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

⑤建梯田、修挡土坝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大.现在人们的过度垦殖以及开矿、修路等活动的增加,使得这里的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

故选:

B.

【点评】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

2.【答案】B

【解析】【分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风貌-千沟万壑,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生长在这里的人们粗犷有力。

故B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3.【答案】B

【解析】【分析】作为一块农田它必须是水平的,这样便于灌溉,等高线是水平的.所以他们不是谁与谁的关系决定的要相互平行,而是由于两者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平行,水平延伸方向一致.故选:

B.

【点评】水平梯田的田埂应与等高线基本平行,才能起到保水作用.

4.【答案】A

【解析】【分析】水土流失严重。

地表千沟万壑。

描述的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特征为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的特征为地面坦荡,一望无垠,华北平原为地势平坦,黄土广布。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主要地形区:

主要丘陵:

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主要山脉,“五纵三横一弧”:

①东西走向——北:

天山-阴山;中:

昆仑山-秦岭;南:

南岭。

另五指山。

②东北-西南走向——东:

台湾山脉;中:

长白山-武夷山;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③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西藏与印度、尼泊尔、锡金边境上,2400千米长,平均海拔6000多米。

最高峰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④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⑤南北走向——横断山;⑥界山:

A国界山:

喜马拉雅山--中国与印度、尼泊尔、锡金;阿尔泰山中段--中国与俄罗斯、蒙古。

B省界山:

大别山--鄂与豫皖;巫山--鄂渝;大巴山--川与甘陕、陕渝;昆仑山--新藏;南岭--粤与湘赣;祁连山--陇青;太行山--晋与冀豫;武夷山--闽赣;⑦山脉纵横交织,把我国地表分割成若干个地形区,各地形区内分布着相对低下的地形区。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西北新疆天山南部。

我国最大的盆地,内部平坦,高山环绕,里边有我国最大的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周围小块绿洲环绕。

准噶尔盆地:

新疆天山北麓,新疆境内。

内分布着成片的戈壁和一连串的小块绿洲。

柴达木盆地:

祁连山南麓青海省境内。

海拔3000米,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多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

石油、煤炭等资源丰富,被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

四川重庆境内。

海拔500米左右,山岭高原环绕,成都平原外多为起伏的低山丘陵,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优越的盆地,自古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被誉称为“天府之国”。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黑吉辽三省大部分以及内蒙古局部。

我国最大的平原,海拔200米下,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地势平坦沃野千里。

由松嫩、辽河、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

长江中下平原:

西起巫山东抵大海。

由长江冲积而成,地势比华北平原更低,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是我国著名的“水乡”、“鱼米之乡”。

5.【答案】C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该高原的景观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故选:

C。

【点评】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形崎岖,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面坦荡。

6.【答案】B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故选:

B.

【点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这里不少地区是国内闻名的贫困地区.

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

黄土高原的“风成说”的证据有黄土中有多层古土壤、黄土颗粒由西北向东南越来越细,黄土成份与当地基岩不符与中亚、内蒙古相符等。

8.【答案】A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上大部分覆盖着深厚的黄土,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高原上黄土层厚度一般在50~80米,厚的地方超过100米,最厚的地方,如董志塬和洛川塬,将近200米.黄土高原在降雨比较集中的气候条件下.加上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强烈的流水侵蚀,造成了特殊的黄土沟谷地形与塬、墚、峁等,造成了高原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形特点.根据题意.故选:

A.

【点评】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9.【答案】C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主要原因,解答时可以从对土地、植被、矿产的掠夺式开发方面来切入.

【解答】人类对黄土高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开垦土地、修筑梯田、滥垦、过樵、过牧等,这些掠夺式开发都极大的破坏了黄土高原的生态平衡,引起自然环境的强烈反应,使得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增大,最终导致黄土高原成为荒山秃岭,加上其土质疏松,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长期的水土流失,致使黄土高原形成沟壑纵横的自然景观.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

C.

10.【答案】C

【解析】【分析】解: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故选:

C.

【点评】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11.【答案】A

【解析】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

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

“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成就的土地。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2.【答案】

(1)A

(2)A

【解析】【分析】

(1)黄土高原的主要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根据题意。

故选:

A

(2)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

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交通业。

故选:

A

【点评】

(1)黄土高原的主要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地貌发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该题考查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难度适中。

(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

这里不少地区是国内闻名的贫困地区。

近几十年来,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的整治,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渐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不少地方已满目青翠,林茂粮丰,摆脱了昔日的贫困局面。

考查黄土高原的地区形态特点,要识图解答。

13.【答案】B

【解析】【分析】黄河之害在于黄河下游经常泛滥决口;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其形成原因是黄河中游流经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的泥沙大增,下游又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形成,所以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故选项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点评】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14.【答案】C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易溶于水: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故选:

C.

【点评】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要理解记忆.

二、选择题

15.【答案】

(1)A

(2)D

(3)A

(4)B

【解析】【分析】解:

(1)双水村居民以窑洞为主,地表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说明位于黄土高原(陕北高原).商洛、西安及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的渭河平原,而绥德位于陕西省北部的陕北高原.所以双水村最有可能位于绥德.

(2)从图中看出,双水村的传统民居是窑洞;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当地居民依据黄土土质比较干燥,直立性强且不易崩塌的特性,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3)双水村位于陕北高原(黄土高原).这里地表光秃裸露、植被稀少,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夏季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该区人口压力大,过度开垦耕地,过度放牧以及本区的煤矿开采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4)A、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故A不符合题意;B、治理黄土高原最好的办法是植树种草,此外坡脚建挡土坝、护坡,陡坡退耕还林还草,缓坡修筑梯田都是不错的选择.故B符合题意;C、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利用水草丰美发展放牧业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故C不符合题意;D、黑土地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黄土高原土壤类型是黄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

A∣D∣A∣B

【点评】

(1)陕北高原指的是陕西省北部地形破碎的黄土高原.陕西省南部是高耸险峻的秦岭山脉和宽窄不一的汉江谷地,而中部,则是被称为“关中”的渭河平原.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3)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4)黄土高原可以分为山西高原、陕北高原、陇东高原、汾渭谷地等几部分.双水村位于陕北高原.

三、填空题

16.【答案】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故答案为: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

【点评】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17.【答案】太行山脉;乌鞘岭;秦岭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故答案为:

太行山脉;乌鞘岭;秦岭.

【点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

18.【答案】黄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土质疏松;植物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窑洞;蒙古包;内蒙古;景观民居

【解析】【分析】

(1)通过读图,可以直接观察出地表形态特征,根据地表特征,掌握具体的地形区。

通过观察,图中明显呈现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植被稀少的地表特征,这是我国四大高原中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特征。

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有:

黄土土质疏松;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形成了这种地表景观。

本题有一定难度,通过读图,掌握我国重要的黄土高原地表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重点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