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6035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8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docx

语文必修2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和黑板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

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

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

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

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

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三.具体研习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

《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

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

的双重性格?

明确:

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

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其次讨论局部细节问题。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

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

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

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

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

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

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

第二层写动态。

有视觉形象,“叶子”?

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

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

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

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

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

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

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

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

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

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

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人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

“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

“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

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

“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

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

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

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

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

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

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

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

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

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

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四.再次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

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处。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

这个问题不必回答。

五、熟读成诵

要求学生背诵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师要求学生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六、存疑留问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题目让他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

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

说说你对这个“梦”的理解。

【教学反思】

散文的阅读鉴赏,是学生感到有难度的,尤其是平常课余阅读文学作品较少的同学,更感到困难。

经过一番思量,决定巩固强化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

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读散文。

这是一篇用象征手法写的散文,读懂它的难度更高些,由于抓准了关键,在一个个教学思考题的引导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认识逐步深化,最后水到渠成,明确了本文的象征意义。

学生也学会了该怎么读这类散文。

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且有深度,这得益于对作品特色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充分尊重。

从充分加强学生主体地位角度看,教师语言多了一些,如能多引导学生小结,那么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将更有利。

 

2、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和黑板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习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

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

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

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

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

刘禹锡《秋词》

(一) 

(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

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

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

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

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

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

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

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

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二问:

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

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3、小结

一问:

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我们前面已提到的“景随情异”。

二问:

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是悲凉,还是清新?

(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

清、静、悲凉。

比较接近于第一首诗。

三、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

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一问: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

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问:

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

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三问:

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

冷色。

四问:

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

冷清。

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问: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

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六问:

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

静。

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七问: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

孤独、痛苦。

八问:

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

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悲凉。

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九问:

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

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一问:

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

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二问:

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

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

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三问:

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

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

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问:

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

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六、能力迁移训练

练习: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具体做法:

当堂做。

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

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教学反思】

散文的阅读鉴赏,是学生感到有难度的,尤其是平常课余阅读文学作品较少的同学,更感到困难。

经过一番思量,决定巩固强化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

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读散文。

这是一篇用象征手法写的散文,读懂它的难度更高些,由于抓准了关键,在一个个教学思考题的引导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认识逐步深化,最后水到渠成,明确了本文的象征意义。

学生也学会了该怎么读这类散文。

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且有深度,这得益于对作品特色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充分尊重。

从充分加强学生主体地位角度看,教师语言多了一些,如能多引导学生小结,那么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将更有利。

 

 

3、囚绿记·教案

【教学目标】

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3.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

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3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2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和黑板

【教学方法】

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设计】本文教学需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多好的人!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

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研读课文

1.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

①哪几段写囚绿的?

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这是任务一。

②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

③质疑。

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

学生自读、圈划。

2.提问任务一

全班交流后明确:

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择绿、近绿、囚绿、释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

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

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

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

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3.刚才你在快速阅读时,哪一段或哪几段最打动你?

我们来读一下,好好品味。

个别读(说明理由)、散读、全读。

4.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株常春藤这么爱呢?

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作些批注。

①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呢?

②面对挚爱的绿,作者有怎样的体验与理性思考呢?

(提示:

应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烽烟四逼”。

学生自读、思考、圈划、批注。

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深化感悟。

在交流中明确概括绿特点的词语,形成板书。

蓬勃

绿向阳

固执

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那就是:

学生小结:

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吗?

学生回答:

不!

还有更深一层的思想,绿有它的象征意义。

5.什么是象征?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

(提示:

由绿的特点,作者的体验思考联想一下。

全班交流中明确,形成板书

象征

生命、希望

向往光明、自由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6.小结:

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

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

古诗词中就有不少写“绿”的名句,能背几句吗?

(学生背诵,谈自己的理解。

这些诗句中写到绿,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悟、思想,因此千古传颂。

绿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

这就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

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写爱绿,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齐读板书。

)我们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

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

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确有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

文章贵在立意,立意贵在真实、深刻,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囚绿记》就是这样一篇真实、深刻,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优秀散文,值得我们写作时学习、借鉴。

7.我们从品味关键句入手,读懂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的心。

由此可见,我们要快速读懂一篇散文,可以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理情思考的语句,从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主旨。

而其中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类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

当我们自己写作时,应在文章的显要处文首文尾,段首段尾,写上凝聚自己感情体验与理性思考的语句,使文章脉胳清楚,更深刻感人。

布置作业:

课文《囚绿记》在表现手法上有许多可供我们鉴赏学习的地方。

如:

①文章的结构清晰,简繁得当,各尽其妙。

②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象征手法。

③善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④文字表达细腻、质朴等。

请同学们从表现手法角度好好品味一番,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色,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教学反思】

设计本课时,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解读上。

教学思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

先由作家的经历入手,可以为解读文本埋下伏笔。

其次是文本内容的几个层次,可以有一个问题统领: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分三个层次。

作者喜欢绿是绿自身的原因;和作者的处境有关系; 还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系。

第三是作者为什么要放绿?

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

第四是品味文中含义丰富或自己喜欢的句、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