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624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童康复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Word文件下载.docx

a)早期干预原则;

b)功能康复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原则;

c)功能康复与游戏相结合原则;

d)神经发育学规律原则。

5康复人员

5.1包括康复医师、中医师、康复治疗师(士)、教师、康复工程技术人员、心理工作者或者社会工作者。

21

5.2应具备国家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康复治疗师(士)、教师、康复工程技术、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等相关资格证。

6治疗方法

6.1分类:

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引导式教育、多感官训练、康复工程手段、心理疗法和传统疗法等。

6.2物理疗法(PT)

6.2.1物理疗法分类

主要包含神经肌肉促进疗法(neurodevelopmenttreatment,简称NDT)、关节松动术、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转移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石蜡疗法、水疗法和电疗法等。

6.2.2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6.2.2.1Bobath技术

6.2.2.1.1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如脑瘫。

6.2.2.1.2禁忌证:

非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

6.2.2.1.3设施设备:

不需要特殊的设备。

6.2.2.1.4操作要点

a)控制关键点,包括头部、躯干、胸骨中下段、肩峰、髂前上棘、拇指和脚趾。

b)反射性抑制:

1)躯干屈肌张力增高时,把头部放置在过伸位,可降低屈肌张力;

躯干伸肌张力增高时,把头放置在屈曲位,可降低伸肌张力。

2)肢体屈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外旋位;

外展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内旋位;

上臂屈肌痉挛时取肢体的对称性伸展(保持头在中立位,以排除不对称紧张性颈发射)。

c)调正反应:

1)发自颈部,作用于躯干:

由于头部与躯干之间的位置变化而使躯干转动。

2)发自迷路,作用于头部:

当躯干位置倾斜时,保持头部直立,面部垂直,眼睛水平位的动作。

3)发自躯干,作用于颈部:

其反应为上半身或下半身扭动时,另一半随之转动成一直线。

4)发自眼睛,作用于头部:

当躯干位置倾斜时,由于来自眼部的刺激,将头部保持正确位置。

d)平衡反应:

当人体突然受到外界刺激引起重心变化时,四肢和躯干出现一种自主运动,以恢复重心到原有稳定状态。

e)感觉刺激:

加压或负重;

放置及保持;

轻推。

6.2.2.2Rood技术

6.2.2.2.1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脑瘫、其他运动控制障碍。

6.2.2.2.2禁忌证:

非神经系统疾患。

6.2.2.2.3设施设备:

6.2.2.2.4操作要点

a)触觉刺激:

1)快速刷擦:

用软毛刷在治疗部位的皮肤上做3—5秒钟的来回刷动,或者在相应肌群的脊髓节段皮区刺激,若30秒钟后无反应,可重复3—5次。

2)轻触摸:

用轻手法触摸手指或脚趾间的背侧皮肤、手掌或足底部,以引出受刺激肢体的回缩反应。

b)温度刺激:

将冰放到局部3—5秒钟,然后擦干,可以引起与快速刷擦相同的效应。

该方法应避免在背部脊神经后支分布区刺激。

c)牵拉肌肉:

1)快速、轻微牵拉肌肉,轻叩肌腱或肌腹,可即刻引起肌肉收缩。

2)持续牵拉或将已经延长的肌肉保持在该位置数分钟、数日甚至数周,可抑制或减轻痉挛。

d)挤压:

1)挤压关节可引起关节周围的肌肉收缩。

2)轻压背部:

在治疗脑瘫患儿时,由颈后部开始从上而下轻压脊柱两侧肌肉,直至骶尾部,

3—5分钟后可以放松全身肌肉。

3)加压肌腱:

当手的屈肌肌腱痉挛或挛缩时,在手的屈肌肌腱持续加压下可引起该肌肉的放松。

4)肢体负重:

可以将患儿放置在肢体负重体位上,通过负重时的挤压和加压来刺激关节周围感受器,促进姿势的稳定。

e)特殊感觉刺激:

如听觉和视觉刺激可用来促进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节奏明快的音乐有促进作用,节奏舒缓的音乐有抑制作用;

光线明亮、色彩鲜艳的环境有促进效应。

f)吞咽和发音障碍:

在局部采取比较强的刺激。

6.2.2.3Brunnstrom技术

6.2.2.3.1适应证:

6.2.2.3.2禁忌证:

6.2.2.3.3设施设备:

6.2.2.3.4操作要点:

a)基本技术及方法:

BrunnstromI—VI期:

1)BrunnstromI—Ⅱ期:

通过近端牵拉引起屈曲反应,采用轻叩引起屈肌共同运动;

轻叩或牵拉上肢伸肌肌群以引起伸肌的共同运动;

牵拉瘫痪肌肉,先引出屈肌反应或共同运动,再引出伸肌反应或共同运动;

早期应用视觉和本体刺激。

2)BrunnstromⅢ期:

学会随意控制屈、伸肌共同运动;

促进伸肘反应;

把共同运动应用到功能活动中,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简称ADL)相结合。

3)BrunnstromⅣ期:

训练患手放到后腰部;

肩前屈90°

屈肘90°

时前臂旋前旋后;

训练手的功能活动,伸、屈、抓握以及放松。

4)BrunnstromⅤ期:

巩固肩部功能;

增强肘及前臂的训练;

强化手的训练。

5)BrunnstromⅥ期:

按照正常的活动方式来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加强上肢协调性、灵活性及耐力的训练以及手的精细动作训练。

b)常用反射及模式:

1)紧张性反射:

对称性颈反射;

非对称性颈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

紧张性腰反射。

2)联合反射:

健侧上肢抗阻屈曲或伸展,可引起患侧上肢屈肌或伸肌的协同运动;

患侧上肢用力可引起同侧下肢出现相同动作。

3)协同运动:

上肢协同运动和下肢协同运动。

6.2.2.4PNF技术

6.2.2.4.1适应证:

瘫痪,尤为脑性瘫痪;

骨科损伤性疾病、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的功能障碍。

6.2.2.4.2禁忌证:

急性期骨科、外科疾患、关节不稳定、皮肤感觉减退等情况下不宜应用。

6.2.2.4.3设施设备:

6.2.2.4.4操作要点

a)运动模式:

包括头颈(3个)、躯干上部(2个)、躯干下部(6个)、上肢(14个)、下肢

(12个)、强调时间顺序的关节活动度变化模式(2个)、按发育顺序在垫上进行的活动(38个)

、步行训练(7个)、轮椅和转移(5个)和生活自理(2个)共91个基本运动模式。

b)主要要领:

1)治疗师以手掌直接接触患儿肌肉、肌腱、关节处,并根据需要予以运动方向相反的不同压力,以对其感受器给予刺激。

2)应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指示刺激和促进患儿的理解和配合。

c)治疗方法:

1)基础促进方法:

体位和最佳力学位置,患儿处于“对角”或适宜治疗的平面,肩关节和髋关节面向运动的方向;

手接触,常用方式为“蚓状肌抓握”为PNF的特有标记;

言语和视觉提示也是PNF技术的特点之一;

另外,还包括扩散、最大阻力、关节牵引、关节压缩、牵张、时间顺序等方法。

2)常用手法治疗技术:

主要包括节律性发动、节律性稳定、反复收缩、保持-放松、收缩-放松、保持-放松-主动活动、慢反转、慢反转-保持、慢反转-保持-放松等技术。

d)本体感觉、皮肤刺激:

1)本体感觉刺激:

以牵张、阻力、震颤、压缩、牵引、滚动、线性加速度和角加速度等刺激前庭促进运动。

2)外感受器刺激:

包括轻触、刷拂、温度、缓慢抚摸脊神经背侧后基支支配的皮肤区域等。

3)合并本体和外感受器的刺激:

如手法接触、对长的肌腱施加压力等。

6.2.2.5运动再学习技术

6.2.2.5.1适应证:

脑血管意外后、脑瘫、颅脑损伤等神经功能缺损。

6.2.2.5.2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如果患儿伴有心脏病、严重身体衰弱,要予以监控,循序渐进。

6.2.2.5.3设施设备:

不需要专门的设备。

6.2.2.5.4操作要点:

由7部分组成,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功能。

治疗师可根据患儿的情况选择最适合于患儿的任何一部分开始治疗。

a)上肢功能训练:

1)诱发肌肉活动及训练伸向物体的控制能力。

2)维持肌肉长度,防止挛缩。

3)诱发手操作的肌肉活动和训练运动控制。

b)口面部功能训练:

1)训练吞咽。

2)训练面部运动。

3)改善呼吸控制。

4)将训练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c)从仰卧到床边坐起训练:

1)训练颈侧屈。

2)帮助患儿床边坐起。

3)帮助患儿躺下。

d)坐位平衡训练:

1)训练移动重心时调整姿势。

2)增加训练的复杂性。

3)日常生活中的训练。

e)站起与坐下训练:

1)训练躯干在髋部前倾伴膝前移。

2)训练站起。

3)训练坐下。

4)增加难度。

5)注意训练的连续性。

f)站立平衡训练:

1)站立平衡的基本成分。

2)训练髋关节对线(前伸)。

3)防止膝关节屈曲可使用膝部支具。

4)引发股四头肌收缩。

5)重心转移时调整姿势。

6)增加难度。

7)日常生活中的训练。

g)行走训练:

1)站立期训练包括整个站立期伸髋训练、站立相膝控制训练、骨盆水平侧移训练。

2)摆动期训练包括摆动初期屈膝训练、足跟着地时伸膝和足背屈训练。

3)行走训练。

5)为患儿制定家庭训练计划。

6.2.3关节松动术

6.2.3.1适应证:

任何因力学因素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

6.2.3.2禁忌证:

关节活动过度,关节因外伤或疾病引起肿胀(渗出增加,关节的急性炎症,关节部位的恶性肿瘤,未愈合的关节内骨折)。

6.2.3.3设施设备:

6.2.3.4操作要点:

a)患儿体位:

处于一种舒适、放松、无疼痛的体位。

b)治疗者的位置:

治疗者应靠近所治疗的关节,一手固定关节的一端,一手松动另一端。

c)治疗前对拟治疗的关节先进行评价,分清具体关节,找出存在的问题(如疼痛、僵硬)及其程度。

d)手法实施:

1)手法操作的运动方向:

关节分离垂直于治疗平面,关节滑动和长轴牵引平行于治疗平面。

2)手法操作的程度:

不论是附属运动还是生理运动,手法操作均应达到关节活动受限处。

3)手法操作的强度:

不同部位的关节,手法操作强度不同。

一般,活动范围大的关节如肩关节、髋关节、胸腰椎,手法强度可以大一些,移动的幅度要大于活动范围小的关节。

4)治疗时间:

每一种手法可以重复3或4次,每次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6.2.4关节活动度训练

6.2.4.1适应证:

各种原因导致关节周围纤维组织挛缩与粘连,关节活动范围障碍,影响肢体功能。

6.2.4.2禁忌证:

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骨关节肿瘤、全身情况极差、病情不稳定等。

6.2.4.3设施设备:

被动运动训练器、体操棍、滑板和悬吊装置等。

6.2.4.4操作要点:

a)原则:

1)在功能评定的基础上,决定训练形式,包括被动训练、主动-辅助训练和主动训练等。

2)患儿处于舒适体位,同时确保患儿处于正常的身体列线。

3)治疗师选择能较好发挥治疗作用的位置。

4)扶握将被治疗关节附近的肢体部位,以控制运动。

5)对过度活动的关节、近期骨折的部位或麻痹的肢体等结构完整性较差的部位予以支持。

6)施力不应超过有明显疼痛范围的极限。

7)关节活动度训练可在解剖平面(额面、矢状面、冠状面)范围;

肌肉可拉长的范围;

功能模式范围等情况下进行。

8)治疗时间,每一动作重复10-30次,每日2-3次。

9)在进行训练中和完成后,应注意观察患儿总体状况,注意生命体征、活动部分的皮温和颜色改变,以及关节活动度和疼痛等变化。

b)操作方法:

1)被动训练:

适用于肌力在3级以下的患儿。

患儿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运动或动作。

2)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外力的辅助下,患儿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运动或动作。

3)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适用于肌力在3级以上(含)的患儿。

患儿主动用力收缩来完成运动或动作。

既不需要助力,也不需要克服外来阻力。

4)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法:

通过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固定,对其远端肢体进行重力牵引,以扩大关节活动范围。

5)连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passivemotion,简称CPM):

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被动运动,训练前可根据患儿情况预先设定关节活动范围、运动速度、运动时间等指标,使关节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缓慢被动运动。

6)牵张训练:

通过治疗师被动牵张患儿的肌肉和肌腱,或患儿通过自身的姿势改变进行主动牵张训练。

6.2.5肌力训练

6.2.5.1适应证:

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病损以及中枢性、周围神经病损伤导致患儿肌力减弱,肌肉功能障碍而影响肢体运动功能。

6.2.5.2禁忌证:

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骨关节肿瘤、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全身情况极差、病情不稳定等。

6.2.5.3设施设备:

器械(如等张力矩臂训练装置、等长肌力训练装置、等速肌力训练装置、可变阻力装置等)及配件(如沙袋、哑铃、滑轮系统等)。

6.2.5.4操作要点:

根据患儿原有肌力水平选择合适的肌力训练方法。

1)肌力为0级时,宜进行电刺激疗法、被动运动。

2)肌力为1或2级时,宜进行电刺激疗法或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同时配合助力运动训练和其他免荷运动训练。

3)肌力为3-4级时,宜进行徒手训练和各种器械的抗阻训练。

4)耐力较差的肌肉群,宜进行肌肉耐力训练。

b)徒手抗阻训练:

将阻力置于肢体的远端,确定阻力的方向,一般与运动的方向相反,避免替代运动。

提供的阻力应适合患儿现有的肌力水平,初始为次最大阻力,以后逐渐增大阻力,患儿的最佳反应为无痛范围的最大用力。

治疗师在训练中适当提供语言指令,指导、监督治疗。

c)器械抗阻训练:

根据肌肉收缩不同方式,由训练器械施加阻力,包括等张抗阻训练、等长抗阻训练和等速抗阻训练。

d)肌肉耐力训练:

在较轻负荷下,较长时间内多次重复收缩。

6.2.6转移训练

6.2.6.1适应证:

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脑损伤、小儿麻痹后遗症、运动发育迟缓、脑性瘫痪等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部分或完全瘫痪,完成转移动作相关的主要关键肌的肌力达到2或3级。

6.2.6.2禁忌证:

与转移相关的肢体完全瘫痪者;

病情不稳定者,包括骨折未愈合、关节不稳或脱位、骨关节肿瘤、重要脏器衰竭、严重感染和其他危重情况等。

6.2.6.3设施设备:

6.2.6.4操作要点:

a)床上转移:

从床的一侧转移到另一侧或从仰卧位转移到侧卧位。

1)侧向转移:

偏瘫患儿:

先用健腿插在患腿下方,托起患腿移向健侧,再移动臀部,最后依靠健侧上肢将上身转移到该侧。

截瘫患儿:

先坐起,然后用手将下肢移向一侧,再用手撑床面,将臀部移动到该侧。

2)仰卧转向侧卧:

先用健腿插在患腿下方,托起患腿,再用健手握住患手,先上举到患侧,然后突然摆动向健侧,利用惯性将躯体翻向侧方,同时用健腿托在患腿下方,帮助患腿完成转移。

先两手上举,举向转移的相反方向,然后利用惯性突然向转移的方向摆动,使躯干产生侧向翻转。

b)卧-坐转移:

先向健侧翻身,用健手支撑使上身抬起,再调整回中立坐位。

可先侧身,用一手支撑上身,从侧面坐起,也可采用手拉悬吊带或缚在床尾的牵拉带,使上身抬起。

c)坐-站转移:

首先患儿应具备1或2级的站立平衡能力才可以进行该项训练。

先将脚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上身前倾,双手交叉握紧,手臂伸直向下,然后将手臂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动作。

要使用矫形器坐起站立,先用双手支撑椅子站起,膝关节后伸,锁定膝关节,保持站立稳定。

d)床-轮椅转移:

偏瘫患儿一般没有显著困难。

截瘫患儿可采用以下方式:

1)轮椅靠在床边,刹住双轮,与床的长轴呈45°

,患儿先在床上坐起,用手将瘫痪的下肢移动到床边,将臀部也移动到床边,两腿放下,用一手支撑轮椅不靠近床边的扶手,另一手支撑在床上,将臀部摆动到轮椅上。

2)上床时将轮椅正面推向床边,刹车,用手将瘫痪的下肢逐一移到床面上,然后用手撑轮椅扶手,逐步推动臀部和腿移动到床上,完成转移;

下床时采用相反的方式,将臀部移动到床边,背对轮椅,再用手撑床面逐渐移动向轮椅。

6.2.7平衡训练

6.2.7.1适应证:

中枢性瘫痪(如脑损伤或病变、脊髓损伤或病变)或其他神经疾患(如外周神经损伤或病变)所致感觉、运动功能受限或前庭器官病变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

下肢骨折、软组织损伤或手术后有平衡功能障碍。

6.2.7.2禁忌证:

严重认知损害不能理解训练目的和技能者;

骨折、关节脱位未愈者;

严重疼痛或肌力、肌张力异常而不能维持特定级别平衡者。

6.2.7.3设施设备:

治疗球、泡沫筒、治疗台、平行杠、平衡板、面罩、眼镜、镜子、滑板、踩踏板、平衡仪、水疗泳池等。

6.2.7.4操作要点:

a)选择训练方法及难度时所考虑的因素:

支持面、体位、状态、移动方式、附加的运动模式、对 平衡干扰的预知性、干扰的力量、感官刺激的传入途径、感觉刺激传入的状况、运动策略。

b)训练的基本方法:

1)训练顺序:

从稳定支撑面到不稳定支撑面;

由最稳定体位逐步进展到最不稳定体位;

从静态平衡进展到动态平衡;

从简单动作到复杂动作。

2)训练强度:

无特殊要求。

3)训练时间:

由患儿的疲劳程度所决定。

4)训练频率。

原则上训练频率越高则效果越佳。

训练频率应尽可能达到平衡反应成为习惯动作时为止。

c)训练分类:

平衡训练可利用普通设施设备进行,如平衡板上的训练、大球或滚筒上的训练,也可利用专门设备进行训练,如平衡仪训练,水中平衡训练。

1)坐位平衡训练。

2)站立位平衡训练。

3)增强前庭功能的平衡训练:

前庭损害时,平衡训练可采用诱发眩晕的体位或运动的方式进行,5次为一组,每日2或3组,训练难度自然渐增。

6.2.8步行训练

6.2.8.1适应证:

各种行走障碍。

6.2.8.2禁忌证:

6.2.8.3设施设备:

起立床、平行杠、助行器、拐杖、轮椅等。

6.2.8.4操作要点:

a)步行前的训练:

1)肌力训练:

对于需要借助助行器或拐杖行走的患儿,应重点训练上肢伸展肘、腕关节的肌群和使肩部产生向下运动的肌群、下肢髋关节伸展肌群、外展肌群和膝关节伸展肌群。

若患儿下肢截肢,则可指导其进行残端肌群和腹部肌肉力量的训练。

2)起立床训练:

对于长期卧床或脊髓损伤患儿,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可利用起立床逐渐倾斜直到调整到直立的方法使其达到站立状态。

3)平行杠内训练:

行走训练自平行杆内训练开始,其一端放置一面矫正镜。

站立训练以每次10—2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时间。

b)步行训练:

1)使用助行器的步行训练:

患儿用双手分别握住助行器两侧的扶手,提起助行器向前移动

20—30cm后,先迈出健侧下肢,再移动患侧下肢跟进,如此反复。

2)使用腋杖的步行训练:

交替拖地步行,同时拖地步行,摆至步,摆过步,四点步行,三点步行,两点步行。

3)使用手杖的步行训练:

三点步行,两点步行。

c)驱动轮椅训练:

主要包括平地前进驱动训练、方向转换和旋转训练、抬前轮训练。

6.2.9石蜡疗法

6.2.9.1适应证:

软组织扭挫伤、肌纤维织炎、慢性关节炎、肩关节炎、腱鞘炎、术后外伤后浸润、骨折或骨关节术后关节挛缩、关节纤维性强直、瘢痕增生等。

6.2.9.2禁忌证:

高热、昏迷、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症早期、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结核、恶性肿瘤、出血倾向、开放性伤口、感染性皮肤病、对石蜡过敏者。

6.2.9.3设施设备:

电热蜡疗仪,熔点为50-55℃的白色医用石蜡,其他耐高温塑料布、木盘、搪瓷盘或铝盘、保温棉垫、刮蜡小铲刀等。

6.2.9.4操作要点:

治疗前将石蜡块加热使之完全融化,达80℃以上,备用。

a)蜡饼法:

1)将加热后完全熔化的蜡液倒入木盘或搪瓷盘、铝盘中,使蜡液厚2—3cm,自然冷却至石蜡凝结成块(表面45—50°

C)。

2)患儿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下垫棉垫与塑料布。

3)将蜡块从盘中取出,敷于治疗部位,外包塑料布与棉垫保温。

d)浸蜡法:

1)将加热后完全熔化的蜡液冷却到55—60°

C,留置于容蜡槽或倒入搪瓷盆中。

2)患儿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3)将患儿需要治疗的手(足)涂上一层凡士林后,浸入蜡液中立即提出,蜡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