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6306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8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训练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衡于虑                 衡:

同“横”,梗塞、不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渔人甚异之             异:

惊异,诧异      (《桃花源记》)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乃:

竟然,居然    (《桃花源记》)

D.猛浪若奔               奔:

飞奔的马             (《与朱元思书》)

二、字词书写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顾盼往昔,岁月如歌。

在浩hàn的历史长河中,始终闪烁着一颗明亮的星,那是历久弥新的长征精神。

它给我们以思想的启迪和人生的教晦。

穿越历史桑田,回望长征精魂。

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革命的胜利,更是民族的希望。

这段历史能够让无数的后辈铭纪,让优秀的历史文化不断的传承下去。

我由zhōng地希望,我们中华民族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走向复兴,创造辉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浩hàn(_______)闪烁(_______)由zhōng(_______)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素湍(______)       曦月(______)       飞漱(______)

属引(______)       沉鳞(______)       轩邈(______)

千仞(______)       徙倚(______)       畎亩(______)

拂士(______)       穷匮(______)       弓弩(______)

殷勤(______)       漂碧(______)       折戟(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人曰:

“奈地坏何?

”  

晓之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

(乙)杨朱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①,又请杨朱之竖②追之。

杨朱曰:

“嘻!

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

“多歧③路。

”既反,问:

“获羊乎?

”曰:

“亡之矣。

”曰:

“奚④亡之?

”曰: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歧路亡羊》)

(注释)①党:

朋友;②竖:

童仆;③歧:

分岔;④奚:

为什么。

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身亡所寄 

②邻人亡羊

③奈何忧崩坠乎

④杨朱之邻

5.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1)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 

(2)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6.《杞人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歧路亡羊》的寓意是什么?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对下列加点词在文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惟吾德馨(这里指德行美好)

B.可爱者甚藩(多)

C.可以调素琴(调弄)

D.不蔓不枝(藤蔓)

8.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无丝竹之乱耳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何陋之有

9.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翻译: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是有功名的人)。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

没有弦乐器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C.莲,花指君子者也。

(翻译:

莲花是花中的隐士。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

对于牡丹的喜爱,你很多了。

10.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陋室铭》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

《爱莲说》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坚守节操的人生志趣。

B.两文都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操。

C.“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活着称述功德的文字。

D.《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孔子论人

孔子曰:

“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②也日损。

”曾子曰:

“何谓也?

”子曰:

“商好与贤已者处,赐好说不若已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故日:

“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③矣。

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

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⑤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谱》)

【注释】①商:

卜商,字子夏。

②赐:

端木赐,字子贡。

③化:

同化,与……趋向一致。

④鲍鱼之肆:

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鲍鱼,咸鱼;肆,店铺。

⑤漆:

墨漆。

11.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久而不闻其香       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B.故曰与善人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C.则商也日益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D.与不善人居         居五日,桓侯体痛(《扁鹊见蔡桓公》)

12.用三条“/”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13.人是需要朋友的。

请结合君子“慎处”的观点,简要谈谈你认为应该如何选择朋友。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

“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4.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

(每句只要标一处)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宋无罪而攻之

15.解释加点的词语。

(1)起于齐   (________________)      

(2)请说之   (_____________)

(3)公输盘不说(________________)      (4)不可谓知类(_____________)

16.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体现了墨子的主张,其主张是什么

17.“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

请简要回答。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

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

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

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18.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人名)。

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论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

B.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迄无佳文”,原因是读书不深入。

C.写孔子、苏轼读书的事例,表明圣贤要有所成就也必须勤奋苦读。

D.作者通过此文引导家中子弟树立读书应选择精华,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问其故,曰:

“无所可用。

”庄子曰:

“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①。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主人曰:

“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

“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

先生将何处②?

庄子笑曰:

“周③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

(选自《喻林》)

【注释】①终其天年:

活到自然死亡为止。

②将何处:

打算怎么做。

③周:

指庄子自己。

2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 止其旁而不取也。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2)舍于故人之家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24.阅读全文,请选出与本文主题不相符的一项()

A.看问题不能僵化,应该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机动灵活地处理。

B.矛盾双方不是绝对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是会互相转化的,所谓世事无绝对。

C.庄子为所有无用之材作辩护,这体现他消极避世的处世心态。

D.在材与不材之间作出判断抉择是劳神费心的,“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我们因顺其自然,在材与不材之间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这已经是最接近自然大道了。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6.解释加点字。

①改容式车______

②饿其体肤______

③猛浪若奔______

④富贵不能淫______

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

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

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

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

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

坚叹曰: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

指前秦世祖符坚。

河东:

郡名。

②邓羌:

人名。

③御史中丞:

官职名。

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

④王猛:

人名。

⑤太后:

符坚的伯母。

⑥豪横:

恃强横暴。

⑦收:

拘捕。

⑧报:

答复。

⑨同志:

志趣相同。

⑩纠案:

举发其罪,考问其实。

⑾刑免:

判罪免官。

]

2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          

(2)已陈尸于市()

28.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29.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

30.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

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李光地字晋卿。

年四岁,能以炭摹地上灯字影。

稍长,力学,有通才。

尝举家陷贼,挟以邀金,欲杀者屡,终不惧。

间即取书读,贼大奇之。

其伯父日燝①,募死士袭破贼寨拔以归。

光地少无声色之好,衣食裁取粗给,经年不奏丝竹,门馆寂寥,无有私谒。

(《安溪县志》)

[注]①日燝,李光地伯父的名字,燝,音同“景”。

31.解释加点词。

(1)走送之   (________)         

(2)援疑质理(_________) 

(3)或遇其叱咄(________)         (4)贼大奇之(________)

3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俯身倾耳以请                以其境过清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告之于帝,帝感其诚

C.光地少无声色之好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其伯父日燝               其真不知马也

33.用“/”给下列内容断句,限断两处。

募死士袭破贼寨拔以归

3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年不奏丝竹,门馆寂寥,无有私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从“嗜学”的角度,宋濂的“嗜学”程度远不如李光地,为什么?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段

(一)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文段

(二)

列子学射

子列子常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

关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答曰:

“弗知也。

”关尹子曰:

“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请。

关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子列子曰:

“知之矣。

”关尹子曰:

“可矣,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如之。

故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然。

3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温故而知新  温:

②弗知也      弗:

3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38.文段

(二)中,向关尹子学习的子列子主动采用了文段

(一)中的哪些学习方法?

(至少两种,用自己的话回答)

39.读了文段

(二),你从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完成题目。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4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雪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

③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④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

41.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2.“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3.《陈太丘与友期》“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

(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44.《陈太丘与友期》这篇短文给了我们在待人处世方面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①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②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

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

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4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B.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C.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

D.为魏郡太守(当,担任)

46.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文言作品中涉及到了很多古人的日常称谓,请解释加点词

①兄子胡儿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

4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48.谢道韫和黄琬都以年幼巧对著称,你能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们的回答各自妙在哪里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始至之日,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于是,治其园圃,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曰:

“乐哉游乎!

予弟子由②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选自苏轼《超然台记》③,有删选)

(注)①哺:

吃。

糟:

酒糟。

啜:

喝。

醨:

米酒。

②子由:

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③1074年,苏轼被排挤出朝廷,改任密州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开始治园圃,故此,苏轼写了这篇《超然台记》。

4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2)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

(3)葺而新之(________)               (4)因城以为台者旧矣(________)

50.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5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始至之日,盗贼满野,狱讼充斥。

52.乙文中的“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析。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

乙翁曰:

“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

”甲翁曰:

“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

“差矣,汝之言!

曩②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甲翁曰:

“甚善!

”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

“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①第:

房屋,家。

②曩:

从前,过去。

5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翁之妻子/去乡

B.恐/力不胜

C.年且九十/而移山

D.乙翁欲/扶之

5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酌(____________)  

(2)然(_____________)  (3)绝(_______________)

5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56.这篇短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五、课内阅读

虽有嘉肴

《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5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虽有嘉肴,弗食  食不饱,力不足

B.虽有至道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然后能自反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知其善也       陈康肃公善射

5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后能自反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B.不知其善也        其真无马邪

C.其此之谓乎!

      何陋之有

D.故曰:

教学相长也  温故而知新

59.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育活动的论著,其中所阐述的一些原则和规律,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B.“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是反面论证,它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做铺垫。

C.本文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D.《虽有嘉肴》一文多用对称、齐整的句式,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60.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六、情景默写

6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③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