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docx.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6368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docx.docx

《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docx.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docx.docx

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docx

最新整理仓库火灾扑救方法

  一、灭火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三者缺一不可。

在发生火灾后,如果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把维持燃烧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破坏,燃烧就不能继续进行,火就会熄灭。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灭火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四种:

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前三种方法是通过物理过程进行灭火,后一种方法则是通过化学过程灭火。

仓库内设置各种固定灭火装置或采用移动式灭火设备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都是上述四种灭火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冷却灭火法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因素)之一,是在火焰和热的作用下,达到燃点、裂解、蒸馏或蒸发出可燃气体,使燃烧得以持续。

若将可燃固体冷却到自燃点以下,火焰就将熄灭;可燃液体冷却到闪点以下,并隔绝外来的热源,就不能挥发出足以维持燃烧的气体,火灾就会被扑灭。

  冷却性能最好的灭火剂,首推是水,水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和很高的汽化潜热,冷却性能很好,特别是采用雾状水流灭火,效果更为显著。

  建筑水消防设备不仅投资少、操作方便、灭火效果好、管理费用低,且冷却性能好,是冷却法灭火的主要灭火设施。

  

(二)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人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

  可燃物燃烧都必须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低于这个浓度,燃烧就不能进行,火灾被扑灭。

一般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汽通常在氧浓度低于15%时即不能维持燃烧。

但有些可燃物能维持氧浓度很低的条件燃烧,例如:

木材有焰燃烧发展到表面燃烧时,最低的氧浓度为4%~5%。

  可燃物在密闭空间(如洞库)中燃烧,逐渐消耗氧,使空间内的氧浓度降低(空气中的氧的体积浓度约为21%),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不完全燃烧会导致大量可燃气体的积累,此时,若遇含氧充足的空气,会发生燃烧。

为使火灾窒息而扑灭,需要加入惰性气体,以稀释着火空间的氧浓度。

但可燃物本身为化学氧化剂物质,是不能采用窒息灭火的。

  在火场上运用窒息的方法扑灭火时,可采用石棉被、浸湿的棉被、帆布、海草席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有水蒸气、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氮气等)。

  高倍数泡沫充入燃烧区域内,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窗等,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流入,以降低燃烧区氧气的含量,达到窒息燃烧的目的。

此外,在万不得已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水淹没(灌注)的方法扑灭火灾。

  采用窒息的方法灭火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燃烧部位空间较小,容易堵塞封闭,并在燃烧区域内没有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才能采取这种方法。

  2.在采取用水淹没的方法扑救火灾时,必须考虑到水对可燃物质作用后,不致产生不良后果。

  3.在采取窒息方法灭火以后,必须在确认火已熄灭,温度下降时,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严防因过早地打开封闭的空间,而使新鲜空气流人燃烧区,引起复燃或烟雾气流中的不完全燃烧产物的爆燃,导致火势猛烈地发展。

  4.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阻止势迅速蔓延,争取灭火战斗的准备时间,可先采取临时性的封闭窒息措施,降低燃烧强度,而后组织力量扑灭火灾。

  5.采用惰性气体灭火时,一定要保证充人燃烧区内惰性气体的数量,以迅速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窒息灭火。

  (三)隔离灭火法

  可燃物是燃烧必备的条件,为燃烧反应提供了基本条件。

若把可燃物与火焰、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即将停止,火灾就被扑灭。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这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

  采用隔离灭火法的具体措施有:

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质,从燃烧区内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阀门,阻止气体、液体流人燃烧区;排除设备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或液体;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结构,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四)化学抑制灭火法

  现代燃烧理论指出,可燃物燃烧反应都是游离基的链锁反应,碳氢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分子被活化,产生游离基H、OH和0的链锁反应。

若能有效压制游离基的产生或者能降低游离基的浓度,那燃烧就会停止、火灾即被扑灭。

采用卤代烷(xxx1、1211)灭火剂,就是降低游离基的灭火方法。

  化学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加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中止。

  抑制法灭火对于有焰燃烧火灾效果好,但对深部火灾,于渗透性较差,灭火效果不理想,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用水、泡沫等灭火剂联用,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化学抑制法灭火,灭火速度快,使用得当,可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使用卤代烷等灭火剂进行抑制灭火时,一定要将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到燃烧区域内,使灭火药剂参与燃烧反应。

否则,将起不到抑制燃烧反应的作用,达不到灭火目的。

  二、油库火灾扑救

  

(一)油料火灾的特点

  1.燃烧速度快

  油料火灾,在燃烧初期时速度是缓慢的,随着燃烧深度的增高,燃烧速度也逐渐加快,直至达到最大值。

此后,燃烧速度在整个燃烧过程中,就将稳定下来。

  油料的燃烧速度,与液体的初始温度、油罐直径、罐内液体的高低、液体中水份含量、油品性质等因素有关。

初始温度越高,油料燃烧速度越快;油罐中低液位时比高液位时燃烧速度快;含水的油品比不含水的油品燃烧速度要慢。

  2.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

  油料在发生燃烧时将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火场周围的温度升高,造成火灾的蔓延和扩大,使扑救人员难以靠近,给灭火工作带来困难。

  据测试,油罐发生火灾时,火焰中心温度高达1050~1400℃,油罐壁的温度达1000℃以上。

油罐火灾的热辐射强度与发生火灾的时间成正比,与燃烧物的热值、火焰的温度有关。

燃烧时间越长,辐射热越强;热值越大,火焰温度越高,辐射热强度越大。

强热辐射易引起相邻油罐及其他可燃物燃烧,同时,严重影响灭火战斗行动。

  3.易流动扩散形成大面积火灾

  油料是易流动的液体,具有流动扩散的特性,这在火灾时随着设备的破坏,极易造成火灾的流动扩散,而油料在发生火灾爆炸时又往往造成设备的破坏,如罐顶炸开,罐壁破裂或随燃烧的温度升高塌陷变形等。

因此,油料火灾,应注意防止油料的流动扩散,避免火灾扩大。

  4.易沸腾突溢

  储存重质油料的油罐着火后,有时会引起油料的沸腾突溢。

燃烧的油品大量外溢,甚至从罐内猛烈喷出,形成巨大的火柱,可高达70~80m,火柱顺风向喷射距离可达120m左右,这种现象通常称为“沸溢”。

燃烧的油罐一旦发生“沸溢”,不仅容易造成扑救人员的伤亡,而且于火场辐射热量增加,引起邻近油罐燃烧,扩大灾情。

  5.爆炸危险性大

  油料在一定的温度下能蒸发大量的蒸气。

当这些油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到明火即发生爆炸。

这一类爆炸称之为化学性爆炸。

储油容器在火焰或高温的作用下,油蒸气压力急剧增加,在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时,储油容器发生的爆炸,称之为物理性爆炸,在石油火灾中,有时是先发生物理性爆炸,容器内可燃蒸气冲出引起化学性爆炸,然后在冲击波或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设备、容器物理性爆炸;有时是物理性与化学性爆炸交织进行。

  6.具有复燃、复爆性

  油料火灾在灭火后未切断液源的情况下,遇到火源或高温将产生复燃、复爆。

对于灭火后的油罐、输油管道,于其壁温过高,如不继续进行冷却,会重新引起油料的燃烧。

  

(二)油库火灾扑救方法

  1.组织指挥

  

(1)组织好火场供水工作,备足灭火剂和灭火器材。

火场供水是扑救油库火灾的基本保证,要指定专人负责,具体落实供水的水源,确定最优的供水方法,要保证不间断地供给火场灭火和冷却用水。

  

(2)经常保持和各队联系,掌握情报信息,迅速决策,下达命令。

  (3)扑救油库火灾应强调集中统一,协调一致,发起进攻时应指挥员统一下达命令,实施总攻。

  2.火情的侦察判断

  油库火灾,火势非常猛烈,瞬时间便会浓烟滚滚,形成熊熊大火,强烈的辐射热,凶猛的火势,严重地威胁着救火人员、邻近油罐和其他设施的安全。

  正确判断和估计火情,对尽快控制火势,防止火灾蔓延,迅速扑灭以及保障人员安全都是很重要的。

在火灾发生后,应迅速查明下列情况:

  

(1)着火罐的类型、直径、高度、油品性质、储油高度、底水厚度及设备设施的破坏情况等。

  

(2)火场周围的环境、地形、道路、与防火堤贯通的管沟情况及可供进攻的线路等

  (3)着火部位、燃烧形式、油品有无外溢的动向、对周围的威胁程度。

  (4)观察火焰颜色,判断有无产生爆炸的可能性。

  (5)着火罐内油品转移的可能性,防火堤及下水道水封情况是否完好。

  (6)固定式、半固定式灭火装置是否被破坏,以及架设泡沫钩管的位置。

  (7)对洞库火灾,应派出侦察组,着防火服装,带防毒面具及照明设备,携必要探测仪表,迅速探明洞内氧气含量、有害气体浓度、温度及爆炸、燃烧地点、损坏情况等。

  3.灭火的战术原则

  油库一旦着火,火场情况非常复杂,瞬息万变。

扑救时应根据具体态势决定具体战术。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在灭火战斗中,根据油库火灾特点,迅速控制火势,防止火灾蔓延,保证人员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一般情况下,扑救油库火灾应注意下列几个原则。

  

(1)先控制,后灭火

  油库着火爆炸后,应尽量保证设备结构完好,将油品限制在设备内稳定燃烧,不至于外泄扩大火势。

因此,在做好灭火准备工作之前,应立即组织力量冷却着火油罐和可能危及的邻近油罐,以控制火势,防止火灾蔓延。

特别是下风方向的油罐,受到着火罐的辐射热最强,罐壁温度往往高达80~90℃。

如不冷却,很有可能被引燃,扩大火灾态势,造成更大范围的火灾,给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对着火罐和邻近罐进行冷却的同时,还应组织力量对周围可能受到威胁的设备、建筑物进行疏散、拆迁和油晶可能流散的方向、部位进行筑堤堵流,或将流散油品导向安全地点。

  

(2)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

  油库着火不同于一般建筑物的火灾。

油库着火后,燃烧速度快,燃烧时间过长,易使罐内油气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造成爆炸。

因此,必须在火灾的初期集中优势力量,投入战斗,力图一举扑灭火灾。

  (3)做好火场灭火防范措施

  在灭火抢险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

预先考虑到火场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情况,既要能有效地灭火,又要处于比较安全的地位,一旦出现危及生命的状况,要及时撤离。

  4.油库火灾的扑救步骤

  扑救油库火灾原则上要经过三个步骤:

冷却保护;灭火准备;灭火。

  

(1)冷却保护

  冷却是控制火势,预防邻近油罐或建筑物燃烧爆炸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常,对燃烧的油罐和邻近油罐和建筑物都要冷却。

  冷却油罐时,冷却水要射到罐壁上沿或罐顶部,使水从上往下流,起到全面冷却的作用;冷却水要均匀,不能留有空白点,以免罐壁温差过大,引起油罐变形或破裂。

  

(2)灭火准备

  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在对油库进行冷却的同时,要做好进攻灭火的一切准备工作。

  ①灭火剂。

泡沫液的准备要备足相当于一次灭火需要量的6倍。

  ②供水准备。

使用水池等水源,存水量要保证满足一次灭火的需要,中间不得断水。

  ③做好进攻时水枪掩护准备。

进攻时会遭到高温和浓烟封锁,要组织喷雾水枪交叉进行掩护。

  ④佩戴好防护装备。

穿隔热服,披湿棉被、戴防护面罩等。

  (3)灭火

  掌握好灭火有利时机,在火场指挥员的统一号令下,各个阵地同时发动,一举将火扑灭,切忌各行其事,零星进攻,这样,既浪费人力物力,又达不到灭火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