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6413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进针法

1.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

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

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

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

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

2.1角度:

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直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

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斜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

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平刺:

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

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深度:

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体质:

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年龄:

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病情:

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部位:

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行针基本手法

3.1提插法:

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捻转法:

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

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补泻手法

4.1补法:

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

多用于虚证。

4.2泻法:

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

多用于实证。

4.3平补平泻法:

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

适用于一般患者。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

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

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8.起针:

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

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9.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3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

若怀孕3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

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

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

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甚则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

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

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二、三棱针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三棱针古称锋针,三棱针刺法具有开窍泄热,活血祛瘀,疏经通络,治疗顽固性痹证的作用,既适用于实证和热证,也可用于寒实证。

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三棱针、0.5%碘伏、棉签、弯盘等。

【操作方法】

常用刺法有以下几种:

1.腧穴点刺

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常规消毒皮肤、针尖后,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0.3cm,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2.刺络

用三棱针缓慢地刺入已消毒的较细的浅静脉,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

3.散刺

又叫豹纹刺,按不同疾病有两种不同刺法:

3.1顽癣、疖肿初起(未化脓),严密消毒后可在四周刺出血。

3.2扭伤、挫伤后局部瘀肿,在瘀肿局部消毒后如豹纹般散刺出血。

4.挑刺

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将经过严密消毒过的腧穴或反应点的表皮调破,使出血或流出粘液;也可再刺入0.5cm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高,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局部消毒,覆盖敷料。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

2.患者取合理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施针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3.右手拇、食两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刺法。

4.在施针过程中,应观察患者面色、神情,询问有无不适反应,预防晕针。

5.操作完毕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三棱针刺激颇强,治疗时须注意患者体位舒适,并须与医生配合,还须注意预防晕针。

2.由于三棱针针刺后针孔较大,必须严密消毒,防止感染。

3.点刺、散刺必须做到浅而快,切勿刺伤动脉、出血不宜过多,一般以数滴为宜。

4.身体虚弱,气血两亏,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易止住的患者,不宜使用。

5.每日或隔日针治1次,3~5次为一疗程。

急症也可每日治两次。

如治疗需出血较多者,每周治疗1~2次为宜。

 

三、电针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适用于治疗各种痛证、痹证、痿证、中风后遗症、外伤性瘫痪、脏器功能失调以及针刺麻醉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电针仪、无菌毫针、无菌干棉球、棉签、0.5%碘伏、弯盘、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根据所选穴位取合适体位,嘱病人排尽小便。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是否有酸、痛感觉,以校准穴位。

4.局部皮肤用0.5%碘伏消毒。

5.按毫针刺法进针。

6.病人有酸、麻、胀、重等感觉后,调节电针仪的输出电位器至“零”,再将电针仪的两根输出导线分别连接在同侧肢体的两根毫针针柄上。

7.开启电针仪的电源开关,选择适当波型(密波:

其脉冲频率一般在50~100次/秒,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疏波其脉冲频率常为2~5次/秒,刺激作用较强,能引起肌肉收缩,能提高肌肉、韧带张力;其它还有疏密波、断续波、锯齿波等)慢慢旋转电位器由小至大逐渐调节输出电流到所需量值(病人有麻刺感,局部肌肉有抽动,即是所需的强度)。

8.通电过程中应观察病人的忍受程度,以及导线有否脱落,有无晕针、弯针、折针等情况。

9.通电时间视病情及病人体质而定,一般为5~20分钟。

10.电针完毕,将电位器拨回至“零”位,关闭电源,拆除输出导线,将针慢慢提至皮下,迅速拔出,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11.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适当体位,整理床单位。

12.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电针仪在使用前须检查性能是否良好。

如电流输出时断时续,须注意导线接触是否良好,应检修后再用。

干电池使用过一段时间,如电流输出微弱,就须换新电池。

2.电针仪最大输出电压在40伏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1毫安以内,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直流电或脉冲直流电有电解作用,容易引起断针和灼伤组织,不能作电针仪的输出电流。

3.调节电流量时,应逐渐从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强,防止引起肌肉强烈收缩,患者不能忍受,或造成弯针、断针、晕针等意外。

4.有心脏病者,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

近延髓和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输出量宜小,切勿通电过大,以免发生意外。

孕妇慎用。

5.经温灸过的毫针,针柄因烧黑氧化而不导电;有的毫针柄是用铝丝绕制而成,并经氧化处理镀成金黄色,氧化铝绝缘不导电。

以上两种毫针应将电针仪输出线夹持在针体上。

 

四、敷药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

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

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适用于外科的疖、痈、疽、疔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

内科的哮喘、肺痈、高血压等病也适用此法。

【用物准备】

治疗盘、盐水棉球、药物、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棉纸、胶布或绷带;若需临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如麻油或饴糖、水、蜜、凡士林)等。

常用药物:

青敷膏、金黄膏、伤科消炎膏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需临时调制药物时,将药末倒入碗内,将调和剂调制成糊状。

4.取下原敷料,以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5.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

6.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

7.若为肿疡,敷药面积应超过肿势范围,一是防止毒邪扩散,起箍毒作用;二是通过药物作用以束毒邪,提脓拔毒。

8.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9.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

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皮肤过敏者禁用。

2.敷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

3.对初起有头或成脓阶段的肿疡,以中间留空隙,围敷四周为宜,不宜完全涂布,以免阻止脓毒外泄。

特殊部位如乳痈敷药时,可在敷料上剪孔或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以免乳汁溢出污染敷料。

4.夏天以蜂蜜、饴糖作赋型剂时,宜现配现用或冷藏保存。

五、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熏洗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或浸浴,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作用等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疮疡、筋骨疼痛、目赤肿、阴痒带下、肛门疾病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根据熏洗部位的不同,也可备坐浴椅、有孔木盖浴盆及治疗碗等)、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根据熏洗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熏洗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冬季注意保暖。

3.眼部熏洗时,将煎好的药液趁热倒入治疗碗,眼部对准碗口进行熏蒸,并用纱布熏洗眼部,稍凉即换,每次15~30分钟。

4.四肢熏洗时,将药物趁热倒入盆内,患肢架于盆上,用浴巾或布单围盖后熏蒸。

待温度适宜时,将患肢浸泡于药液中泡洗。

5.坐浴时,将药液趁热倒入盆内,上置带孔木盖,协助患者脱去内裤,坐在木盖上熏蒸。

待药液不烫时,拿掉木盖,坐入盆中泡洗。

药液偏凉时,应更换药液,每次熏洗15~20分钟。

6.熏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7.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

8.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

2.熏洗药温不宜过热,一般为50℃~70℃,以防烫伤。

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进行。

4.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

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

5.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六、点刺放血配合围针治疗带状疱疹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点刺放血配合围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以清热解毒、疏通经络,从而达到祛邪止痛的目的。

【用物准备】

治疗盘,一次性使用的毫针(1寸或1.5寸两种规格),三棱针,各种规格的抽气罐,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选穴:

龙头(疱疹的起始部)、龙尾(疱疹的终止部)、疱疹周围。

2.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

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按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3.进针角度和深度

3.1角度:

采用平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

3.2深度:

皮下。

4.行针基本手法

提插法:

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5.补泻手法

平补平泻法:

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再次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令患者仰卧或侧卧,完全暴露带状疱疹的部位。

3.消毒连成片的疱疹四周后,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4.用1~1.5寸毫针沿连成片的疱疹四周皮向心性围刺,针数多少随患处面积大小而定,进针1寸为宜,进针后行中等刺激的提插捻转法,留针30分钟。

5.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

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6.起针:

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

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7.龙头(在疱疹的起始部),龙尾(在疱疹的终止部),分别呈“品”字型取穴,常规消毒。

8.在消毒部位用三棱针点刺并用火罐拔出污血。

9.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好衣裤,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洗手,记录并签名。

【注意事项】

1.头面和会阴部带状疱疹不宜进针。

2.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进针。

3.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七、艾炷灸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用手指搓捏成圆锥状,小者如麦粒大;中者如半截枣核大;大者高约1cm,炷底直径约0.8cm,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一种疗法。

此法利用温热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以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从而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脘痛、腹痛、泄泻、风寒痹证、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愈等症。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炷、火柴、凡士林、棉签、镊子、弯盘、酌情备浴巾、屏风等。

间接灸时,备姜片、蒜片或附子饼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

2.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根据情况实施相应的灸法。

3.1直接灸(常用无瘢痕灸)

先在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放置艾炷后点燃,艾炷燃剩至2/5左右,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镊子取走余下的艾炷,放于弯盘中,更换新炷再灸,一般连续灸5~7壮。

3.2间接灸(常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饼灸)

施灸部位涂凡士林,根据病情,放上鲜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1片(事先将鲜姜或独头蒜切成约0.6cm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附子饼是附子研末以黄酒调和而成,厚约0.6~0.9cm,中心处用粗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点燃施灸。

当艾炷燃尽或患者感到灼痛时,则更换新炷再灸,一般灸3~7壮。

达到灸处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4.艾炷燃烧时,应认真观察,防止艾灰脱落,以免灼伤皮肤或烧坏衣物等。

5.施灸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

整理床单元,安置舒适体位,酌情通风。

6.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以及面部大血管附近,孕妇胸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2.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4.熄灭后的艾炷,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八、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

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脘痛、腹痛、泄泻、风寒痹证、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愈等症。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根据病情,实施相应的灸法。

3.1温和灸:

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3cm左右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3.2雀啄灸:

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部位2~5cm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下一上不停地移动,反复熏灸,每处5分钟左右。

3.3回旋灸:

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3cm左右,左右来回旋转移动,进行反复熏灸,一般可灸20~30分钟。

4.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体位不适。

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7.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2.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九、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

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

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碘伏、镊子、干棉球、三棱针或梅花针、纱布、胶布等。

【操作方法】

1.点火

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

1.1闪火法:

是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

1.2贴棉法:

是用大小适宜的95%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段(不要过湿),点燃后迅速按扣在应拔的部位。

1.3投火法:

是用易燃烧纸片或95%酒精棉球(拧干)一个,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适用于侧位横拔。

2.拔罐

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为下列几种拔罐方法。

2.1坐罐法:

又名定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皮肤呈现瘀血现象为止,一般留置10分钟左右,此法适用于镇痛治疗。

2.2闪罐法:

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

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等症。

2.3走罐法:

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及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取下。

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

2.4刺血拔罐法:

在患部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后,再行拔罐,留置5~10分钟,起罐后消毒局部皮肤。

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3.起罐

右手扶住罐体,左手以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

【操作程序】

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

4.根据拔罐部位及所备用物,选用不同的点火方法。

5.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

6.起罐后,如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应清洁局部皮肤,作常规消毒,外涂所需药物,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

7.操作完毕,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8.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2.拔罐时应采取适当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3.拔罐过程中随时观察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4.防止烫伤和灼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5.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

 

十、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推拿疗法又称按摩疗法。

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