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6660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7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docx

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防水与排水施工标准化指南7

隧道防水与排水

7.1一般要求

7.1.1隧道施工防排水设施应与营运防排水工程相结合;应按设计做好防水混凝土、防水隔离层、施工缝、变形缝、诱导缝防水,盲沟、排水管(沟)排水通畅;防排水材料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满足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明,不得使用有毒、污染环境的材料;隧道防排水不得污染环境,隧道排水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源。

7.1.2隧道施工防排水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施工,保证隧道结构物和运营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并对地表水、地下水妥善处理,行成一个完整通畅的防排水系统。

7.1.3隧道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制定防排水方案。

施工中应按现场施工方法、机具设备等情况,选择不妨碍施工的防排水措施。

7.1.4洞内出现的地下水,经化验确认对衬砌结构有侵蚀性时,应按图纸要求针对不同侵蚀类型采取相应的抗侵蚀措施。

设计无要求时,应及时上报变更处理。

7.1.5要加强衬砌背后的防排水设施,强调结构自身防水,对可能的疑点进行封堵及引排。

衬砌背后防排水设施施工应根据隧道的渗水部位和开挖情况适当选择排水设施位置,并配合衬砌进行施工;隧道侧沟、横向盲沟等排水设施亦应配合衬砌等进行施工。

如图纸无特殊要求,衬砌背后之流水均应排入隧道内侧排水沟。

若有压浆时,不得将排水设施堵塞。

7.1.6防水层应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时施工。

软岩地段衬砌和开挖距离近时,须做好防水板的保护工作;硬岩地段应组织开挖、铺防水层、二衬平行作业,以加快施工进度。

7.1.7停车带、洞室与正洞连接处的防排水工程应与正洞同时完成,其搭接处应平顺,不得有破损和折皱。

7.1.8加强成品保护工作,开挖和衬砌作业不得损坏防水层,当发现层面有损坏时应及时修补;防水层在下一阶段施工前的连接部分,应采取措施保护。

7.2施工工序

隧道防排水包括结构防排水和施工防排水。

结构防水及排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7.2-1,施工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7.2-2。

7.3施工防、排水

7.3.1地表防、排水

7.3.1.1隧道洞口及辅助坑洞(井)口应及时做好排水系统,完善防排水措施。

7.3.1.2隧道进洞前应做好洞顶、洞口、辅助坑道口的地面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的下渗和冲刷。

对于覆盖层较薄和渗透性强的地层,地表水应及早处理。

处理地表水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洞口附近和浅埋隧道洞顶不得积水;

(2)黄土陷穴和岩溶孔洞等特殊地质应按设计要求处理;

 

图7.2-1结构防水与排水施工工序框图

 

图7.2-2施工防水与排水施工工序框图

(3)洞顶上方如有沟谷通过且沟谷底部岩层裂缝较多,地表水渗漏对隧道施工有较大影响时,应及时用浆砌片石铺砌沟底,或用水泥砂浆勾缝、抹面;

(4)洞顶附近有井、泉、池沼、水田等时,应妥善处理,不宜将水源截断、堵死;

(5)洞顶已有排水沟槽应予整治,确保水流通畅,必要时应进行铺砌;

(6)洞顶设有高压水池时,水池位置宜远离隧道轴线,水池应有防渗措施,对水池溢水应有疏导设施;

(7)隧道地表沟谷(槽)、坑洼、钻孔、探坑等,宜采用疏导、勾补、铺砌和填平等措施,废弃的坑洞、钻孔等应填实密闭,防止地表水下渗。

7.3.1.3边坡、仰坡坡顶的截水沟应结合永久排水系统在洞口开挖前修建,其出水口应防止顺坡面漫流,洞顶截水沟应与路基边沟顺接组成排水系统,应防止水流冲刷弃渣危害农田和水利设施。

洞外路堑向隧道内为下坡时,路基边沟应做成反坡,向路堑外排水。

必要时还应在洞口外适当位置设横向截水沟。

应做好防止洞口仰坡范围内地表水下渗和冲刷的防护措施。

7.3.2洞内顺坡排水

洞内顺坡排水一般采用临时排水沟。

临时排水沟断面应满足隧道中渗漏水和施工废水的需要,并经常清理排水设施,防止淤塞,确保水路畅通。

水沟位置应远离边墙,宜距边墙基脚不小于1.5m,见图7.3.2。

在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软地段等特殊或不良地质地段隧道中,排水不宜直接接触围岩,宜根据需要对排水沟进行铺砌或用管槽代替,排水沟中不得有积水。

台阶法施工时,上台阶应在下台阶开挖前架槽(管)将水引排至下台阶排水沟内,横向分幅开挖时应挖横向排水沟将水引至未开挖一侧,严禁漫流浸泡下台阶基坑。

7.3.3洞内反坡排水

对于反坡排水的隧道,可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等因素布置排水管道,或一次或分段接力将水排出洞外。

接力排水时应在掌子面设置临时集水坑,并每隔200m设置集水坑,通过水泵逐级抽排至洞口,见图7.3.3。

图7.3.3反坡隧道施工临时排水

抽水机功率应大于排水所需功率的20%,并应有备用抽水机;做好停电时的应急排水准备工作;集水坑容积应按实际排水量确定,其设置的位置不得影响洞内运输和安全。

7.3.4洞内水量较大时的处理措施

7.3.4.1洞内有大面积渗漏水和股水时,宜集中汇流引排。

可采用钻孔集中汇流引排,并将钻孔位置、数量、孔径、深度、方向和渗水量等作详细记录,在确定衬砌拱墙背后排水设施时应考虑上述因素。

在地下水发育的易溶性岩层中施工,为防止水囊、暗河及高压涌水的突然出现,开挖工作面上应布设超前钻孔,并制订防止涌水的安全措施。

明挖基坑和隧道洞口处,应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基底开挖线0.5m以下,必要时采取降水措施。

如洞内涌水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可采用井点降水法和深井降水法处理。

超前钻孔排水及井点降水施工按本指南第5.12.2条及5.12.3条执行。

7.3.4.2承压水的排放

当预计开挖工作面前方有承压水,而且排放不会影响围岩稳定,或进行注浆前排水降压,可采用超前钻孔或辅助坑道排水。

超前钻孔及辅助坑道应保持10~20m的超前距离,最短亦应超前1~2倍掘进循环长度。

7.3.4.3地下水的处理

地下水不大时可引入临时排水沟内排出。

地下水较丰富,无法排出或排水费用昂贵,以及不允许排水的情况下,经技术、经济比选,可采用注浆堵水措施。

根据隧道埋深,或采用地面预注浆,或开挖工作面预注浆。

7.3.4.4高压涌水的处理

隧道施工中遇有高压涌水危及施工安全时,宜先采用排水的方法降低地下水的压力,然后用注浆法进行封堵。

封堵涌水注浆应先在周围注浆,切断水源,然后顶水注浆,将涌水堵住。

7.3.5其他情况下的施工防排水措施

7.3.5.1隧道施工有平行导坑或横洞时,应充分利用辅助导坑排水,降低正洞水位,使正洞水流通过辅助道坑引出洞外。

必要时设置永久排水沟,使坑道封闭后能保持水流畅通。

7.3.5.2隧道通过不透水和透水性强的互层时,应根据设计文件和调查资料提供的情况,在可能进入滞水带前20~30m,用深孔钻机钻孔穿入透水层,以利预探和排水。

当涌水量很大,用钻孔不能满足排水需要时,应在衬砌完成地段或围岩坚硬稳定地段开挖迂回侧洞,排除滞水带内储水。

泄水洞施工前,应参照设计文件提供的水文资料和涌水处理措施确定施工方法。

7.3.5.3松散破碎含水地层中,洞内工作面可采用人工降水法;浅埋隧道可采用地表深井降水法减小水压,降低地下水位。

当含水量大且地段超长时,可采用超前预注浆堵水。

围岩注浆堵水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通过试验做出设计,再进行压浆。

在施工过程中应修正各项注浆参数,改进工艺操作,提高堵水效果。

7.3.6防涌(突)水(泥)安全措施

隧道施工前应制订涌(突)水(泥)的安全措施。

制定防涌(突)水的安全措施时,应在开挖面布置超前钻孔,预防水囊、暗河、高压涌水等的危害。

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作详细的调查分析,先判明地下水流方向,再确定钻孔位置、方向、数目和钻孔深度,并应采取下列措施:

(1)非施工人员必须撤出危险区;

(2)应及时测算水量、水压、流速、含泥量等,备足配套的抽水设备;

(3)在钻孔前预先埋管设阀,控制排水量,防止承压水冲击及淹没坑道等意外险情发生。

(4)水平钻孔钻到预期的深度尚未出水时,可会同设计单位进一步进行地质和水文的勘测工作,重新判定地下水情况。

7.4结构防、排水

7.4.1防、排水结构原材料

7.4.1.1防排水材料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满足设计要求,并有出场合格证明,不得使用有毒、污染环境的材料。

7.4.1.2防排水外购材料质量要求

(1)为确保隧道营运期间有良好的防水效果,所有在建高速公路隧道防水卷材不得使用复合片,要求采用均质片+无纺土工布的防水层结构形式或者直接采用点粘片。

(2)均质片、点粘片的母材厚度(不包含无纺土工布)不低于1.2mm;无纺土工布规格不低于300g/m2。

见图7.4.1。

图7.4.1复合片板、厚度不足的不得使用

(3)对第一次进场的防水卷材,厂家必须提供合格的型式检验证书。

采用均质片或点粘片的防水板性能必须符合GB18173.1-2006标准,无纺土工布性能必须符合GB/T17638-1998标准。

(4)防水板宜选用高分子材料,一般幅宽为2~4m,耐刺穿性好、柔性好、耐久性好。

(5)由于隧道存在基面凹凸不平的特殊性,对隧道防水卷材的指标要求高于其它工程,各项目业主在选材时应优先选择物理性能指标高的防水卷材。

应具有耐老化、耐细菌腐蚀、有足够强度及延伸率、易操作、易焊接且焊接时无毒气的特点。

(6)防水板、土工布、止水带、塑料排水盲沟、PVC排水管等特殊材料应由项目业主统一现场抽检,执行“盲样”送检的制度。

送检的检验项目应至少包括:

规格尺寸、外观质量、常温拉伸强度、常温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低温弯折、不透水性能。

7.4.2衬砌背后防、排水设施施工要点

7.4.2.1衬砌背后防排水设施施工总要求

衬砌背后防排水设施有纵、横、环向盲管、中心排水管(沟)等;应配合衬砌进行施工,施工时既要防止因漏水而造成浆液流失,还要注意灌筑混凝土或压浆时,浆液不得浸入沟管内,确保预埋的透水盲沟不被堵塞;并注意排水孔道的连接,以形成一个有机、通畅的排水系统。

衬砌背后防排水设施施工应注意:

(1)排水盲管的材质、直径、透水孔的规格、间距应符合设计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环向排水盲管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地下水较大的地段应适当加密;

(3)环向排水盲管应紧贴支护表面或渗水岩壁安设,排水盲管布置应圆顺,不得起伏不平。

(4)排水管系统应按设计连通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管路连接宜采用变径三通方式,连接牢固、畅通,安装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5)中心排水管(沟)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中心排水管(沟)基础的总体坡度、段落坡度、单管坡度应协调一致,并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高低起伏。

(6)中心排水管(沟)设在仰拱下时,应和仰拱、铺底同步施工。

7.4.2.2衬砌背后防排水设施施工要点

(1)环向盲沟:

严格按照设计间距设置洞内环向盲沟,环向盲沟的底部要插入“三通接头”并与拱脚纵向排水管相连,见图7.4.2-1。

(2)拱脚纵、横向排水管:

纵向排水管与三通接头连接后,要用土工布进行包裹。

(3)用防水板将纵向排水管进行反包,并在防水板上剪一圆孔,将三通接头的出水口穿过该孔,见图7.4.2-2。

要做好纵向排水管的标高控制,确保排水通畅。

(4)将横向排水管与三通接头的出水口相连,横向排水管的出水口直通隧道排水边沟。

(5)拱脚的横向排水沟要能够及时有效地将二衬背后的水排入边沟,施工过程要经常检查,以确保整个排水系统的通畅。

见图7.4.2-3。

(6)隧道排水边沟:

排水边沟的几何尺寸和沟底纵坡要严格按设计施工,以使洞内水顺利排出,见图7.4.2-4。

图7.4.2-1环向盲沟施工图7.4.2-2纵向排水管施工

图7.4.2-3横向排水管施工图7.4.2-4排水边沟施工图

(7)中心排水管(沟)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管路埋设好后,应进行通水试验,发现积水、漏水应及时处理。

7.4.3防水板铺设施工要点

7.4.3.1防水板的拼焊及铺挂采用热合焊接吊环铺挂工艺,见图7.4.3-1;其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7.4.3-2。

7.4.3.2施工要点

(1)防水板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1~2个衬砌段,并应与开挖掌子面保持一定距离、在爆破的安全距离以外,其铺设应采用专用台架,铺设前进行精确放样,画出标准线后试铺,确定防水板每环的尺寸,并尽量减少接头。

防水板应采用木螺钉或无钉铺设,并留有余量,表面应保证圆顺。

(2)基面处理

防水板施工前,应复核中线位置和高程,检查断面尺寸,保证衬砌施工后的衬砌厚度和净空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防水板铺挂前应进行的基面检查及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初期支护表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对于初支表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筋网头等坚硬物应采用电焊或氧焊将齐根切除,并用1:

2水泥砂浆抹平,以防止顶破排水板;

图7.4.3-1防水板自行式热合机及拼焊施工

 

图7.4.3-2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2对局部凹凸部分,应修凿、喷补,使其表面平顺,对超挖较大的部位必须挂网喷锚;

3基面明水应提前设盲管引排,对于洞顶的大面积渗水,可用防水板配合盲管集中引排到临时排水边沟(见图7.4.3-3);

4初期支护表面平整度应满足拱脚D/L≤1/6,拱顶D/L≤1/8(D为初期支护表面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L为该两凸之间凹进去的深度)。

 

图7.4.3-3拱顶渗水集中引排

(3)防水板的挂前拼焊

在洞外据拟铺挂面积的大小将2~3幅幅面较窄的成卷防水板下料,然后将其平铺在地面上拼焊成便于运输、铺挂的大幅面防水板,减少洞内作业的焊缝数量,以提高焊接质量。

防水板应减少接头。

防水板拼接采用热合机双焊缝焊接,要求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控制好热合机的温度和速度,保证焊缝质量。

焊缝应严密,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2.5mm。

焊接前待焊接头板面应擦净,并应应根据材质通过试验确定焊接温度和速度。

焊接时应避免漏焊、虚焊、烤焦或焊穿。

沿隧道纵向一次铺挂长度宜比本次二次衬砌施工长度多1.0m左右,以使与下一循环的防水层相接;同时可使防水层接缝与衬砌混凝土接缝错开1.0m左右,有利于防止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

(4)铺挂防水板

为保证防水板铺挂质量,应先进行试铺定位。

固定点间距的控制:

尺量检查,固定点间距拱部0.5~0.7m,侧墙1.0~1.2m,在凹凸处应适当增加固定点,布置均匀。

松弛率:

防水板吊环间距需根据其铺挂松弛率要求来确定,环向松弛率经验值一般取10%,纵向松弛率一般取6%。

根据初期支护表面平整程度适当调整,以保证灌筑混凝土时板面与喷混凝土面能密贴。

见图7.4.3-4。

防水板洞内铺挂宜由下至上、环状铺设,将预先焊接在防水板上的吊环用木螺钉固定在膨胀管上固定。

木钉形状见图7.4.3-5。

防水板铺设应超前二衬施工1~2个衬砌段,形成铺挂段→检验段→二衬施工段,流水作业。

(5)铺后续接

防水板的“铺后续接”是指前后两幅大幅面防水板之间的连接,应先用热合焊机焊接环向接缝。

施工应将待焊的两块板面接头擦净、对齐,保证搭接长度,严格控制焊接温度、焊机行走速度,保持焊机与焊缝良好接触,做到行走平稳。

热合焊机焊完,应加强检查,对个别漏焊处用电烙铁补焊;对丁字焊缝因焊接困难、易漏焊或焊缝强度不足,采取用焊胶打补丁的方法补强处理。

图7.4.3-4防水板铺挂应松紧适当

图7.4.3-5固定防水板应采用木钉

(6)焊缝检查

防水板的接头处不得有气泡、折皱及空隙,接头处应牢固,焊缝强度应不低于母材,通过抽样试验检测。

防水板的搭接缝焊缝质量采用“充气法”检查,当压力达到0.25MPa时停止充气,保持压力15min压力下降在10%以内,焊缝质量合格。

(7)成品防护

当衬砌紧跟开挖时,衬砌前端的防水板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爆破飞石砸破防水板;开挖、挂防水板、衬砌三者平行作业时,铺设防水层地段距开挖面不应小于爆破安全距离,并在施工中做好防水板铺挂成形地段防水板的保护:

绑扎钢筋时,钢筋头加装保护套;焊接钢筋时在焊接作业与防水板之间增挂防护板;防水层安装后严禁在其上凿眼打孔;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得接触防水板。

在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前,应检查防水层铺设质量和焊接质量,如发现有破损情况,必须进行处理。

防水板需要修补时,修补防水层的补丁不得过小,补丁形状要剪成圆角,不应有长方形、三角形等的尖角。

防水层修补后一般用真空检查法检查。

(8)铺设防水层安全保护和记录。

铺设防水层地段距开挖工作面不应小于爆破安全距离。

二次衬砌时,不得损坏防水层。

防水层应按隐蔽工程办理,二次衬砌前应检查质量,并认真填写质量检查记录。

7.4.4施工缝的处置

(1)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尽量减少施工缝,拱圈及仰拱不应留纵向施工缝。

墙体若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

(2)水平施工缝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设在剪力和弯矩最大处或铺底与边墙的交接处,宜设置在高出铺底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设置在拱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

水平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

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者,先刷不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净浆,再铺25~30mm厚的1:

1水泥砂浆,及时浇筑混凝土。

(3)垂直施工缝

垂直施工缝设置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垂直施工缝施工时,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

刷不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净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及时浇筑混凝土。

端头模板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端头应埋设表面涂有脱模剂的楔形硬木条(或塑料条),形成预留浅槽,其槽应平直,槽宽比止水条宽1~2mm,槽深为止水条厚度的1/2~1/3,将遇水膨胀止水条牢固的安装在预留浅槽内。

(4)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止水带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5)根据拱圈、边墙和仰拱等各自不同长度的施工环节,设置施工缝,允许各部位的施工缝互相错开,不必贯通;施工缝应近于水平或垂直,并用模板或其他措施,形成预定的形状,以保证与后续工程紧密地联接。

施工缝一般不设键槽。

7.4.5变形缝的处置

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等要求,变形缝的施工应注意:

(1)沉降变形缝的最大允许沉降差值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大于30mm。

当计算沉降差值大于30mm时,应采取特殊措施。

(2)沉降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mm。

伸缩变形缝的宽度宜小于此值。

(3)变形缝处的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4)缝底应设置与嵌缝材料无黏结力的背衬材料或遇水膨胀止水条。

(5)变形缝嵌缝施工时,缝内两侧应平整、清洁、无渗水;缝内应设置与嵌缝材料无黏结力的背衬材料,嵌缝应密实。

(6)变形缝的设置位置应使拱圈、边墙和仰拱在同一里程上贯通。

7.4.6止水带施工

7.4.6.1止水带常设在衬砌沉降缝、施工缝或伸缩缝处。

二衬止水带按设计提供的型号购买和安装,一般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现场分段安装固定在挡头板上,其接头根据现场情况,可采用热接或冷接方法。

7.4.6.2止水带施工时应注意:

(1)止水带的接头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并尽可能不设接头。

(2)止水带埋设位置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止水带定位时,应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防止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正。

在固定止水带和灌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防止止水带偏移,以免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

可采用位钢筋认真定位。

(3)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头模板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4)隧道断面变化处或转角处的阴角应抹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圆弧,以便止水带施工。

止水带在隧道断面变化处或转角处应做成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不应小于200mm,钢片止水带不应小于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

(5)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打洞固定止水带。

在固定止水带和灌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止水带不被钉子、钢筋和石子等刺破。

如发现有刺破、割裂现象,必须及时修补。

(6)宜加强混凝土振捣控制,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应注意防止振捣造成止水带偏位或破损。

(7)止水带的长度应根据施工需要事先向生产厂家定制,尽量避免接头。

如确须接头,应连接牢固,宜设置在距铺底面不小于300mm的边墙上。

根据止水带材质和止水部位可采用不同的接头方法。

橡胶止水带的接头形式应采用搭接或复合接;塑料止水带的接头形式应采用搭接或对接。

止水带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冷粘或焊接的缝宽不应小于5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