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6666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镇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45.9%

1人

0.68%

家长会情况

每学期1次

11个单位

每学期2次

7个单位

教研活动

开展情况

每周1次

每周2次

6个单位

每班兴趣

小组情况

(21人

未填)

2个

33人

22.6%

3个

43人

29.5%

4个

27人

18.5%

4个以上

22人

15.1%

学生每天上课节数、每节课时间

6节40分钟

1单位填4至7节,1单位6至7节

学生集体在校体育锻炼时间(10人未填,占6.9%)

1小时以下

11人

7.5%

1至2小时

117人

80.1%

2小时以上

8人

5.5%

课外作业形式

做题、阅读、日记、手工制作、绘画、做家务、做摘记、采访、搜集资料、习作、实践活动、访问、调查等

考试评价

等级制

142人

97.3%

分数制

2人

1.4%

排名次

不排名次

145人

99.3%

校本课程

开设

99人

67.8%

不开设

47人

32.2%

地方课程

129人

88.4%

17人

11.6%

综合实践活动

知道内容

123人

84.2%

不知道内容

23人

15.8%

办学特色

鲜明

没有

113人

77.4%

从上面的统计表可以看到,多数学校都开通了农远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成立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并开展活动已成为各学校的常规工作。

有不少学校学生作业增加了许多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如阅读、日记、手工制作、绘画、做家务、做摘记、采访、搜集资料、习作、实践活动、访问、调查等。

实施等级制,不给学生排名次已经成为大多数学校的选择。

一半以上的学校认真落实课程方案,开设校本课程、地方课程。

但从中也发现存在着的一些问题:

从农远工程的使用效果看,只有32.9%的教师认为使用效果好,大多数教师认为一般或差,说明农远工程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研究与指导。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未按课程方案的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如综合实践活动在一些学校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甚至连基本的培训和要求都没有。

很多学校未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成绩与进步

1、各学校对课程改革非常重视,认识到位,组织有力。

各学校普遍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制定相关的制度,如教师培训学习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等,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确保课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

从课程改革伊始到现在,各学校都认真挑选合适的教师逐步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现在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了课程改革中来。

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认真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许多学校还十分重视利用家长会等场合宣传新课改,以赢得社会、家长对学校课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根本转变。

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广大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中。

如参加各种形式的新课程培训,参加各种有新课程改革内容的教研活动,请专家作理论报告等。

很多地方和学校还举行有关新课改的理论考试,购买有关课改内容的教育理论书籍,督促教师撰写教育理论学习笔记,使教师的理论学习更加扎实有效。

教师们已经初步树立了新的教育观、教学观、教材观和学生观。

3、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教师角色发生明显的变化。

教师不再以“知识传授者”自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滔滔不绝地讲课的少了,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交流的多了。

教师不是只关注“教学任务”,开始关注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多样化,强调了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交流、质疑与辩论等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重视引导学生求异、创新,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讨论交流。

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而不是用所谓“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

许多教师还能做到注意尊重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不过分追求形式化,苛求学生“精确表述”。

教师的课堂调控方式更艺术化。

老师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较艺术化的调控方式、手段。

课堂上民主、和谐的气氛浓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了,参与性、探索性强了。

课堂上,学生已形成一定的合作学习习惯。

部分教师也开始从“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的误区走出来,注意到:

形式多样——有师生之间、小组之间、全班讨论等多种形式;

有效合作——讨论的问题有挑战性、有思考价值,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碰撞;

恰当指导——老师参与小组讨论,适时予以指导。

学生动手实践多了,单纯被动接受学习的状况有所改变。

学生思维活跃。

乐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4、多数学校能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有三分之二的学校能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将三级课程都排进了课程表,并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保证课程方案基本落实。

为了保证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正常开设,有不少的学校创新工作思路,合理调配教师,有效地利用教师资源,较好地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

如有的乡镇英语教师实行“走教”的方式,使英语教师既专业又专职,优化了师资配置,保证了课程的正常开设。

不少学校为了保证地方课程正常开设,采用相关学科教师兼职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还有一些学校能结合本校传统和所在地域特点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开展一些有一定特色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

5、积极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

为加强课改实验年级的教研,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教研科研活动,制度健全,记录详实,取得了一定的教研成果,如集体备课的研究、发表教研论文、优质课评选获奖等。

结合学校实际,积极进行课题实验。

通过课题实验,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地推进新课改。

加强课后反思、阶段小结。

不少学校要求教师认真撰写教学反思,记下教学的成功之处、失败之笔或对教材的看法,记下学生的精彩发言、典型事例等,为进一步探讨、改进教学,为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积累第一手资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深化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通过五年来的实践,各校在课程改革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学校的面貌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旧的教育观念影响。

旧的观念要得到转变需要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虽然学校领导和教师参加过一些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培训,但旧的教育观念,旧的思维方式仍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这表现在许多学校的规章制度还比较陈旧,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也比较落后。

这一些,都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2、硬件条件的制约

教学设施资源配备不平衡,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些必须的设施没有。

有近三分之一的学校,无微机室,只能讲“信息技术课”;

除乡(镇)中心小学,多数完全小学、村小无微机室。

还有一些特种用室有名无实。

不少学校的特种用室,虽然挂了牌子,但缺少实质内容,如图书、器材、网络设施等,要么陈旧不堪,要么数量不足,要么没有。

3、教师对新课标把握不到位。

从教师问卷、召开座谈会、听课中可以发现,有不少的教师对新课标学习不够,理解的不深刻。

例如,有的教师不知道三维教学目标是什么,对于有关教学内容在各个学段的教学要求也不甚了解。

有的教师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

依然依靠单纯的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4、师资配备有待加强,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个别学科的师资配备不尽人意。

英语、信息技术、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有的师资力量不足,有的教师年龄偏大,有的师资整合不合理,强行将相差很远的学科整合在一起,给教师的教研、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还有24%的老师包班。

部分教师钻研、把握教材的能力不强,对教材编排意图理解不够,造成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

从调研过程来看,有一部分教师驾驭能力较强,善于激励、调控,学生参与度很高,课堂活而不乱。

但也有少数教师课堂调控能力较差,课堂教学效果明显不好。

还有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潜意识里仍然更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等显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与达成。

还有不少的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欠缺。

这反映在对课标的理解、教材的处理、课堂的驾驭、教学材料的组织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使得教学效果低下,教学水平难以有很大的提高。

5、课程开设存在不足。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重视语文、数学课程的开设,而忽视其他学科的开设;

重视国家课程的开设,忽视地方课程的开设、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英语、信息技术、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几个学科。

要么兼课,要么不开设的现象严重。

特别是英语、信息技术师资匮乏,22%的学校未开或课时不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未受到足够重视。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到位,校外活动基地或教育资源的开发不到位,利用不好,更有甚者,不少老师竟然不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什么。

虽然多数学校在课程表上安排了地方课程的内容,但没有落到实处。

这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

客观上讲,由于地方课程的开设是一个新事物,教材、资源不配套,老师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主观上讲,学校领导、老师对地方课程的开设认识不足。

能开设校本课程的学校不足10%。

很多学校和教师不了解校本课程。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观念陈旧、理念落后,认识不到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次要原因是多数学校和教师不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与水平。

6、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惯性的影响以及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差异,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教学情景的创设,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杂乱、针对性不强;

合作学习成了“拉郎配”,流于形式,“个别学生撑场面,多数学生当陪客”的现象屡见不鲜;

对自主学习做庸俗化理解,成了“自流”,放羊式自学,教师缺乏引领与指导;

探究学习缺乏真实性,探究的问题没有价值,探究的主题不明确,探究的规模和内容不当,教师引导不力;

打着落实三维目标旗号,弱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由于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认识存在偏差,新的目标没落实,原来科学有用的东西被抛弃,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曲解新的学生观,赞美之词泛滥,评价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课堂上,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地赞美,对学生姑息迁就,出了明显的错误也不予以纠正,评价的导向性、针对性、评判性以及改进后续学习的作用正在向负效应蜕变;

在教学资源运用方面,出现了忽视文本,教育技术手段使用不当等问题。

7、教研科研存在的问题

一些学校好高骛远,不能从实际出发,不是把研究的目光放在解决学校实际问题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上,而是急功近利,贪大求全,标新立异,为了快出名,扩大影响,课题至上,盲目跟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还有一些学校追求花样翻新,针对性不强。

虽然开展了一些校本教研活动,但时效性不强,花哨肤浅,教研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8、评价改革问题

虽然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进行评价改革,但改革的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还有个别学校仍然以单纯的学生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重视对语文、数学学科的评价,而忽视对其他学科的评价。

评价的方式单一,评价的内容狭窄。

严重影响着课改的顺利推进和进一步深化。

四、反思与建议

1、进一步加强新课程培训。

新课程培训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提升的过程。

课程改革走到今天,人们已经少了许多的偏执和浮躁,多了一些理性和平实。

这无疑会使我们在课程改革路上迈出的步子

更加坚实有力。

应继续加强对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

各学科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指导各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各学科课程标准是纲目式、简约化的,教师们理解和研究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应该定期组织对课程标准的研讨与解读,只有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精神实质被广大教师所理解、所接受,才能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应进一步加强教材培训。

要在区(县)级培训基础上,特别加强市级教研和培训部门对教材培训工作的规划、组织和指导的力度。

随着形势的发展,要逐步完善课程培训的方式和方法,拓宽培训的内容。

例如,邀请全国或全省知名的专家学者来做报告,理论培训和课例分析相结合,专家学者、讲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互动交流等。

以不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2、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模式。

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地发展变化,进一步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探索、研究适应新形势的管理体系和模式。

建立起新的教育教学秩序,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全面更新,保证课程改革顺利地向纵深发展。

3、加快研究、建立适应新课程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是制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瓶颈。

要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加快研究和建立适应新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引导和促进广大教师将新课改的理念真正落实在教学中。

4、加强对校本教研的指导和管理。

校本教研是解决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应该引起各级教研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应该指导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让每位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研究如何将课程标准中的新思想、新理念转变为科学的教学策略,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典型问题。

同时,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校本教研经常化、制度化,本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行为跟进”的原则,将校本教研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5、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研究与指导,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和创新之举,目的是增强课程的针对性,给地方和学校留有弹性和空间,使学校教育课程更加切合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各级教研部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研究与指导,及时举办相关的培训与研讨,真正使国家课程方案得到全面落实。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以其丰富、便捷、传递快等优势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教育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的活动,必须与时俱进,要引导广大教干、教师,改变过去的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模式、方法,充分利用农远工程、各种媒体和网络资源,开展网上教研、网上学习,改变学习和工作方式,养成适应信息时代工作和学习的好习惯,提高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的效率和质量。

7、加强英语、信息技术、音、体、美、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

英语、信息技术、音、体、美、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相对于语文、数学来讲,比较薄弱。

这些课程都是国家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厚此薄彼,而且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这些学科所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并不比语文、数学差,各单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各学科都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素质较高的专职、专任教师,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采取走教等形式来解决,优化师资配备。

8、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硬件环境。

课程改革的深入,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作为支撑。

如微机室、图书室、网络教室、多媒体、各种特种用室等。

各单位应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要加大经费投入,尽可能把一些必需的教学设施和各种用室配备齐全,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造必要的硬件环境。

教材改了,后续配套的教学挂图、教具、学具,相应的教学资源应及时跟上,否则,会给基层学校的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协调解决好这些问题,为小学实施新课改造有利的条件。

(附各学科调研基本情况)

附:

各学科调研基本情况

小学语文

一、基本情况与分析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

调研人数:

146人

百分比

性别

38

26%

21人未注明,占14.4%

87

59.6%

原始学历

中专

96

65.8%

17人未注明,占11.6%

大专

21

14.4%

本科

12

8.2%

研究生

现学历

17

19人未注明,占13%

44

30.1%

66

45.2%

年龄结构

30岁以下

27

21人未注明,14.4%

30岁至40岁

63

43.2%

40岁至50岁

26

17.8%

50岁以上

9

6.2%

职称

原级

22人未注明,15.1%

初级

42

28.8%

中级

60

41.1%

副高级

10

6.8%

语文课时数

10课时以上

6

4.1%

16课时以上

13

8.9%

兼课情况

1门

43

2门

51

34.9%

2门以上

36

24.7%

培训情况

县级

170人次

市级

81人次

1、教师的男女比例。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群体的特点:

女教师偏多,男教师人数相对较少。

2、教师的学历情况。

近几年随着教师的进修与学历教育,广大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中专学历从原始学历的65.8%,下降到11.6%。

而且,随着教师补充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一些大学本科毕业生已渐渐补充到小学教师队伍中,这对于改善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提高小学的办学水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3、教师的年龄结构。

随着教师补充机制的建立,一部分青年教师被补充到小学教师队伍中,教师的年龄结构不断优化,40岁以下的教师人数,已占到60%以上。

但也应看到,一部分50以上的老教师仍然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

4、教师的职称比例

教师的职称比例,基本合理。

5、教师的本学科任教课时数

教师的学科教学任务适量,满负荷或超负荷的现象基本不存在。

6、教师的兼课情况

88.7%的教师兼课,部分薄弱学科的师资配备不足,教师的兼课比例较大。

7、教师参加培训情况

各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人数多,各(区)县对教师培训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师参加培训的面广。

(二)教师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标准学习、教材研究与了解、学科素养情况的分析。

教师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标准学习、教材研究与理解、学科素养情况调查表

调查人数:

146人,试卷得分率为:

48.7%。

教育理论

课标学习

教材研究与了解

教师素养

比例

30%

34%

15%

21%

得分率

50%

42%

48、5%

55、5%

1、试卷总体得分率

试卷总体得分率为48、7%,得分率较低。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课标学习、教材的研究与了解、教师的素养水平需进一步提高,这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改的理念与精神有一定困难。

2、教育理论

得分率为50%,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育理论水平较低,特别是对一些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连一知半解都达不到。

3、课程标准学习

得分率为42%,一半以上的老师不注重课标的学习,对于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知之甚少,一大部分老师连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都搞不清楚,这对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都是极为不利的。

4、教材研究与理解

得分率为48、5%,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对教材的结构、内容及教材各部分组成内容的功能搞不清楚,对教材缺乏研究与了解。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凭借,不能深入地研究与理解教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了一句空话。

5、教师素养

得分率为55、5%,有近一半的老师学科素养不尽人意,连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东西都不知道,难以胜任学科教学工作,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听课情况与分析

共听课18节,(开发区3节,岚山区4节,东港区4节,莒县4节,五莲3节)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教学效果看,比较好的课4节,占22%,一般的课3节,占17%,较差的课11节,占61%。

1、教学设计

①教材处理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年级特点,科学处理和把握教材,较好5节,占28%,一般的2节,占11%,较差的11节,占61%。

一半以上的教师不能科学的把握和理解教材,学科特点不突出,教材理解不透彻,年段特点不分明。

②教学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教材要求,科学确立教学目标,较好的有4节,占22%,一般的4节,占22%,较差的10节,占56%。

一半以上的老师,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科学确立教学目标,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③教学环节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年段特点,科学安排教学环节,较好的6节,占33%,一般的3节,占17%,较差的9节,占50%。

有一半的老师,不能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科学安排教学环节。

2、教学过程

①教学结构

根据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设计教学结构,合理、较好的有7节,占39%,一般的2节,占11%,较差的9节,占50%。

有一半的老师,不能科学设计教学结构,使教学疏密有间、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②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灵活、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