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6775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1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docx

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6三角洲解析

2022届高考地理(地形塑造)微点练

微点练6三角洲

一、单项选择

下图为典型河流地貌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河流地貌的名称分别是()

A.冲积扇、河漫滩B.冲积扇、三角洲

C.河漫滩、三角洲D.三角洲、河漫滩

2.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

①地势平坦,多汊流②沉积物大小差别大③分布地区气候温和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B甲河流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呈扇形,为冲积扇;乙河流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处,呈三角形,为三角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C读图可知,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一般位于河流下游,地势较平坦,多汊流,多沙洲、沙岛发育,①④符合;冲积扇沉积的物质多石块、砾石,也有泥沙,沉积物大小差别大,而三角洲内沉积物以泥沙为主,颗粒大小差别较小;三角洲分布地区气候不一定温和,如勒拿河三角洲,②③不符合;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河槽一般由河岸、河漫滩、河底等部分组成,是河流的核心地貌单元。

河口河槽地处河流与海洋的交互地带,出河口地区后,河流径流受到潮汐顶托,盐淡水混合,水流趋缓,河槽展宽,出现分汊现象。

河槽沉积物具有河域与海域来沙的混合沉积特征,总体呈现主槽粗、边滩细。

下图示意长江口河槽等深线(理论最低潮面)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

A.洪积扇      B.冲积岛C.江心洲D.河漫滩

4.南、北两支河槽等深线分布特征表明(  )

A.长江干流北移B.南支不断淤塞C.北支河槽发育D.南支径流量大

3.D 从图中等深线分析,甲地是理论最低潮时出露水面,高潮时没入水下的泥沙沉积体,其地貌类型是河漫滩,D正确。

洪积扇为河流出山口形成的扇状堆积体,A错误。

冲积岛和江心洲是高潮时也能出露水面的河心岛,B、C错误。

故选D。

4.D从图中分析,南支河槽宽度大,北支河槽宽度小,根据北半球河流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分析,北支河槽流量小,泥沙沉积快,河道变窄,南支冲刷强,河道变宽,长江干流南移,A、B、C错误。

南支河槽宽,河道深,径流量大,D正确。

故选D。

位于长江口的九段沙,是受到河流和海洋潮流共同作用形成的河口沙洲。

近年来,由于上游三峡大坝建设,九段沙的生长速度和方向发生明显变化。

下图为长江口沙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九段沙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堆积作用B.海水堆积作用C.河流侵蚀作用D.河流堆积作用

6.据图所示,九段沙生长的方向是()

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

7.近年来,九段沙生长速度变慢,主要原因是()

A.流速变小B.径流量减少C.汛期加长D.输沙量减少

5.D从图中看,九段沙位于长江入海口,由于入海口处流速减慢,和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携带泥沙堆积形成,D正确;A、B、C错。

故选D。

50.

6.A从图中看,九段沙向东等深线数值增加,泥沙易在低处堆积,可推测出必段沙向东生长,A正确,B、C、D错。

故选A。

7.D由材料“由于上游三峡大坝建设,九段沙的生长速度和方向发生明显变化”可知,由于三峡大坝建设,大坝拦截泥沙,输沙量减少,到达河口的泥沙减少,九段沙生长速度变慢,D正确;三峡大坝建设对河口处的流速、径流量、汛期影响较小,A、B、C错。

故选D。

扇三角洲是推进到稳定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黄羊泉扇就是从约1万8千年前的扇三角洲脱离玛纳斯湖演变而来的冲积扇。

下图为黄羊泉扇位置及扇缘区浅层沉积物剖面图。

据此完成8~10题。

8.目前黄羊泉扇地貌属于(  )

A.冲积扇B.三角洲C.河漫滩D.风积丘

9.扇缘沉积岩层中有含砾粗砂岩,说明形成该沉积层的时期内(  )

A.湖水淹没整个扇缘B.以河流沉积为主

C.湖区流域植被茂盛D.河流水量变化小

10.根据沉积物剖面图中的各沉积层粒径变化可以推测艾里克湖面积(  )

A.逐渐变大B.一直保持稳定C.保持不变D.大小交替变化

8.A 图示黄羊泉扇是克拉苏河流出山口所在的位置,由于河流流出山口,落差减小,水流变慢,泥沙淤积,形成冲积扇,故A正确。

风积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

9.B 扇缘沉积岩层中有含砾粗砂岩,沉积物颗粒较大,说明该岩层形成时水流速度快、搬运能力强;图示岩层层理构造明显,再结合河流洪水期带来冲积物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说明形成该沉积层的时期以河流沉积为主,可判断B正确。

若湖水淹没整个扇缘,湖水会对河水起到顶托作用,较大的颗粒物应在河湖交汇处堆积,不会到达目前的扇缘前端,则A错误;湖区流域植被茂盛,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强,洪水、较大颗粒物出现的概率均较小,难以使含砾粗砂岩堆积,则C错误;西北地区总体降水少,若河流水量变化小,说明河流径流量小,流水作用不易搬运较大的颗粒,则D错误。

10.D图示剖面图中各沉积层粒径交替变化,说明河流的水量变化大,河流沉积与湖泊沉积交替进行,即湖泊面积大小交替变化,故D正确。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它是河流与海、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湖泊扇三角洲前缘地带的地层垂直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则K1-K2,期间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

A.湖泊水位B.流域内植被C.湖水温度D.流域降水量

12.与K3时期相比,K2时期()

A.沉积体坡度更和缓B.沉积时间更短

C.沉积物颗粒更均匀D.沉积体体积更大

11.A湖泊水位的变化会影响湖水对河流水的顶托作用,从而影响到泥沙的输送距离。

一般而言,湖水水位越高,顶托作用越强,河流流速下降越快,泥沙输送的距离越近。

读图,K1-K2期间沉积体距湖岸某固定点的距离变化大,表明湖泊水位变化明显,A正确;流域内植被的覆盖率可以影响河流的含沙量,进而影响泥沙沉积的厚度,但是对泥沙输送的距离影响较小,B错误;湖水的温度与泥沙沉积关系不大,C错误;流域降水量通过影响河流流量进而影响河流的输沙量,但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说明河流的输沙量和输沙能力变化不大,D错误。

故选A。

12.B由图可知,K3时期沉积体的坡度更和缓,体积更大,A、D错误;与K3时期相比,K2时期泥沙输送的距离短,说明该时期湖水的顶托作用大,河流流速快速下降,泥沙沉积速度快,分选性差,沉积物颗粒大小不一,C错误;根据图示,K2时期比K3时期沉积物延伸长度短,体积小,说明沉积时间更短,B正确。

故选B。

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

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前缘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

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稳定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

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3~15题。

13.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

①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 ②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 ③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 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14.图中河流(  )

①分汊多 ②易改道 ③流量不稳定 ④多为地下暗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图中扇三角洲(  )

A.稳定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

B.稳定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

C.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

D.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小变大

13.D 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早期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后期自下而上由大到小,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后退缩,说明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

D对。

14.A 由于沉积严重,现有河汊易淤浅,流量减少,直至淤塞改道,所以流量不稳定,易改道。

15.C稳定水体水面上升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A错;稳定水体水面下降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B错;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C对;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D错。

罗布泊在古代水面曾达3000km2,一百多年前尚存500km2,1972年完全干涸。

下图为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6.从B地至A地地势变化的特点是()

A.逐渐降低B.逐渐升高C.先升高再降低D.先降低再升高

17.湖口三角洲的位置不断变化,新三角洲与较新三角洲相比远离湖心的原因是()

A.干河道的水量减少,搬运能力减弱B.干河道的水量增加,沉积能力变强

C.新三角洲形成期湖水暴涨,顶托干河道D.干河道的水量减少,侵蚀能力变强

18.从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出罗布泊()

A.湖面海拔低于海平面B.古湖盆四周都是上缓下陡

C.环境调节作用在减弱D.湖水下渗造成了湖泊萎缩

16.B由图可知,罗布泊湖面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且老湖岸线海拔较高,新湖岸线海拔较低,则从B地至A地地势逐渐升高。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A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河流入湖口逐渐向湖心方向延伸,使得湖口三角洲由老到新依次排列,但随着入湖水量的锐减,干河道搬运能力减弱,造成新三角洲位置后退,远离湖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C罗布泊湖面逐渐降低,但该图不能反映湖面海拔是否低于海平面,A错误;湖岸线可以理解为等高线,根据“疏缓密陡”可判定湖盆四周坡度的陡缓并无规律性,B错误;由于罗布泊在逐渐萎缩,所以其对环境的调节作用在减弱,C正确;湖泊萎缩主要是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D错误;故选C。

水进型三角洲是三角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当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河流所挟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并逐渐往陆地方向退积,在其有效沉积率小于水面上升速度的条件下,在原三角洲沿岸平原之上所形成的一套水下沉积的、粒度规律的沉积体。

下图为“我国内陆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变化图”。

据此完成19~21题。

19.据提供的图文资料推断,水进型三角洲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  )

A.中间粗、两端细B.下端粗、上端细

C.上端粗、下端细D.两端粗、中间细

20.当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增大显著时,多发生在(  )

A.春季B.秋季C.夏季D.冬季

21.当图示沉积界线由⑤~①变化时,对河流特征的影响表现为(  )

A.流速减慢B.河道多分叉C.河床增高D.含沙量减小

19.B 水进型三角洲是河流所挟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形成的,颗粒粗的先沉积,颗粒细的后沉积,故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下端粗、上端细,选B。

20.C 根据材料,水进型三角洲形成与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密切相关,面积增大显著时,说明水盆的水面上升速度快,注入水量大。

该湖泊为我国的内陆湖,主要是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水面上升速度快,故多发生在夏季,C对。

21.B当图示沉积界线由⑤~①变化时,三角洲向湖水推进,且宽度范围增加,说明河流的水量增大,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大,河流的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增大,在河流的入湖口,河道分汊较多,B对。

流速减慢,挟带泥沙较少,三角洲宽度不会变大,A错。

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大,河床降低,C错。

含沙量减小,三角洲面积不会增大,D错。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下图是扇三角洲示意图。

读图回答22~23题。

22.扇三角洲的特征是(  )

A.发育在河流入海口B.分布在湿润地区

C.沉积物大多为粉沙D.可多次堆积形成

23.图中的辫状河流(  )

A.流量稳定B.河道较深C.容易改道D.无结冰期

22.D 扇三角洲发育在河流出山口,与水体相连,但不一定是河流入海口,A错。

扇三角洲是河流堆积作用而形成,有河流、山体、水体的地方可发育,不一定在湿润地区,B错。

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下层是砾石、粗砂,上层大多为粉沙、泥土,C错。

读图并结合文字材料,可知经多次堆积形成,D对。

23.C图中的辫状河流是河流在冲积扇上多次改道形成,C对。

受山间降水量影响,流量不稳定,A错。

位于地势较平坦的三角洲,落差较小,河道较浅,B错。

不能确定有无结冰期,D错。

二、非选择题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口是一个丰水、多沙、中等潮汐强度的河口湾,在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崇明岛等一系列岛屿。

下图是长江河口示意图,图中的涨落潮优势转换界是河流径流和海洋潮流动力的平衡地带,在近底层涨落潮流相抵后净流速等于零的地方。

(1)指出九段沙在长江口中的位置特点,说明其成因。

(4分)

(2)推断长江河口崇明岛等岛屿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6分)

(3)长江河口涨、落潮流主通道不一致,分析其涨潮通道偏向长江北岸的原因。

(6分)

(4)随着全球变暖和长江一系列大型水利枢纽的建设,预测长江河口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明依据。

(6分)

24.解析:

(1)读图判断九段沙位于涨落潮优势转换界;九段沙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结合材料可知涨落潮优势转换界处流速等于零,河流挟带泥沙在此沉积。

(2)长江三角洲在流水沉积作用下不断增大,所以涨落潮优势转换界的位置应逐渐向海洋中移动,崇明岛最靠近陆地,形成最早,其次为长兴岛或横沙岛,九段沙目前位于涨落潮优势转换界的位置,所以形成最晚。

(3)因为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受其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海水涨潮时从东向西流,所以北岸为涨潮时主通道,落潮时潮流从西向东流,南岸为落潮时主通道;长江自西向东流,南侧流水速度较快,北侧流水较慢,所以涨潮时潮流通道主要在北侧,落潮时潮流通道主要在南侧。

(4)长江上游水利枢纽的建设使河口处径流减少,同时泥沙在库区沉积,含沙量下降,河口处沉积作用减弱;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潮流作用增强,海水侵蚀作用加大,海岸线后退,河口处岛屿面积可能缩小。

答案:

(1)位置特点:

位于涨落潮优势转换界。

原因:

长江挟带泥沙,在涨落潮优势转换界,水流(底层)流速为零,泥沙堆积。

(2)形成的先后顺序:

崇明岛、长兴岛或横沙岛、九段沙。

理由:

九段沙现处于涨落潮优势转换界上,是最新形成的岛屿;长江三角洲从海洋向陆地演变过程中,涨落潮优势转换界不断向海洋推进,崇明岛形成最早、年代最老,其后依次形成长兴岛或横沙岛和九段沙。

(3)东海涨潮潮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主流偏北;同理,长江入海水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主流偏南。

因此,在地转偏向力、潮流与径流共同作用下,长江北支河流势力较弱,涨潮潮流势力较强,形成了东海涨潮流以北支为主(崇明岛以北)。

(4)变化趋势:

长江口的泥沙淤积将减弱;岛屿面积缩小;海岸线后退。

原因: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潮流势力增强;长江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来沙、来水减少。

25.[全国卷Ⅰ]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16分)

25.解析:

河流入海口三角洲的成因:

一是河流下游地势低平流速变缓;二是河流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淤积而形成河口三角洲。

而此处河流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也是从这样的思维角度分析。

答案:

①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泥沙来源少;且G河在M点以上多位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

②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势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

                                 

26.下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由于过度开发利用,自1998年以后,科罗拉多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严重。

从流水和海水作用的角度,分析科罗拉多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的原因。

【详解】

考查外力对地貌形态特征的影响。

从流水作用角度分析:

由材料与图示信息可知,科罗拉多河上修建了很多水库,对河流径流进行分段拦截,造成入海口水量减小,输沙量减小,沉积作用减弱,三角洲增长缓慢甚至保持不变;从海水作用角度分析:

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还会受到海水的作用,海水顶托侵蚀三角洲边缘,并不断向海洋搬运三角洲边缘物质使三角洲面积不断萎缩。

【答案】

修建多座水库使得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流水沉积作用减弱,加上海水的侵蚀作用,从而造成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