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6852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docx

国学宝典《百家姓》鲁姓

国学宝典《百家姓》:

鲁姓

  【姓氏源流】

  鲁(Lǔ鲁)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的弟弟姬旦之后,以国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元和姓纂》等所载,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是为鲁公。

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一共传了三十多代,因为鲁国固守周的旧制度,春秋以后果然逐渐衰落了。

到了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的考烈王灭掉。

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

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

  2、出自其他民族改姓而来:

  ①据《通鉴》所载,东晋时乌桓人有鲁姓。

  ②金时女真人孛术鲁氏汉姓为鲁。

  ③清时甘肃平番县土司巩卜失加(元蒙古人后裔),明时赐姓鲁。

  ④清满洲八旗姓秦楚鲁氏、博都里氏有改鲁姓者。

  ⑤佤族姓木依库氏,子孙分别以三子之名为姓,其一曰鲁。

  ⑥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者有鲁姓。

  ⑦今彝、白、苗、土家、布依、朝鲜等民族均有鲁姓。

  【得姓始祖】

  姬旦。

又名周公、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周初三公之一。

是周武王克商灭纣时的主将,居功至伟。

周初,周武王大封诸侯,周公旦被封鲁国(都城在今山东省曲阜),为天下最富饶之地之一。

周公旦被封后,因要留在京城辅政,乃遣其子伯禽就封鲁国。

下传三十四代到公元前二五六年,鲁王顷公时,鲁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鲁姓。

他们尊姬旦为鲁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古时的鲁国,拥有较大的封地,包括现在的山东滋县及江苏沛县、安徽泗县一带。

公元前二五六年,鲁为楚所灭,子孙被迫迁居下邑(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后此地被齐国所占,鲁姓开始在山东大地缓慢繁衍。

如战国末期的学者鲁仲连即为齐国人,后义不仕秦。

秦汉之际,鲁姓开始向当时政治文化的中心——关中迁徙。

王莽篡权时,有扶风平陵人鲁匡在朝中任职,号为“智囊”,其子在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其孙鲁恭为东汉名相,恭之弟鲁丕任侍中高职,因为此支扶风鲁姓历代显贵,族大人众,于是形成了鲁姓历的第一大郡望——扶风郡。

东汉中期以后,鲁姓开始向河南新蔡一带迁衍,后昌盛壮大为鲁姓新蔡郡望。

并以新蔡为中心,向安徽、江苏的北部缓慢迁衍。

东汉末年,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定远)人鲁肃为避战乱,举家先迁曲阿,后渡江定居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其子鲁淑,孙鲁睦均为将于东吴,三家归晋后,子孙散居江南各处。

西晋时,学者鲁胜为代郡(今山西省阳高)人,鲁褒为南阳人。

因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至隋唐以前,鲁姓已广布江东一带。

唐代前期,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鲁姓得以平稳发展,除继续繁衍播迁于江南一带外,在北方的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都得以发展。

宋元之际,居江苏、江西、安徽、浙江一带的鲁姓为避兵火南迁入闽粤,西迁入湖广。

元末起义军四起,后为争皇权互相攻伐,致使两江、两湖、两河、皖鲁之地成为杀人战场,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形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之凄凉景象。

于是明初洪武年间,鲁姓作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北京、天津、江苏、湖南等地。

清中叶以前,山东鲁姓发展迅速,并随闯关东之风潮到东北谋生,亦有临海之鲁姓赴台,进而播迁海外。

如今,鲁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安徽之鲁姓为多,上述两省之鲁姓约占全国汉族鲁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二。

  【历史名人】

  鲁班:

春秋时鲁国人,古代的建筑工匠、建筑家。

本公输氏,名般,后人称为鲁班。

他不但能建筑“宫室台榭”,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曾造“云梯”、“勾强”等攻城、舟站的器械。

相传他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马车”;发明曲尺、墨斗等多种木制工具;还发明磨子、碾子等,他的确是少有的勤劳、机巧的匠工,受到社会普遍的赞扬,称他是“机械之圣”。

对后世影响很大,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部门共同祖师,称他为“鲁班爷”。

  鲁恭:

扶风平陵(今陕西扶风)人,东汉名臣。

章帝时宰中牟,专以德化为理,不使刑罚,后擢侍中,直言不讳,累官至大司徒。

“德化为治”是中国一个传统的崇高政治理想,数千年来想而往之,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

而在大约两千年以前的东汉时期,却的确有人办到了,那就是鲁恭。

据史书记载,鲁恭当中牟令时,以德为治,结果出现了“三异”,那就是“虫不入境,化及禽兽,童子有仁心。

”如此的政治境界,鲁恭办到了,真是鲁姓人士最值得自夸的一项莫大的殊荣。

  鲁丕:

鲁恭之弟,东汉名臣,累官至侍中。

好学,兼通五经。

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时名儒。

关东号之曰:

“五经复兴鲁叔陵”。

  鲁峻:

昌邑(今属山东省)人,东汉官吏、学者。

专治鲁诗颜氏春秋,初举孝廉,累官至屯田校尉。

  鲁肃: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三国东吴名将。

家富于财,好施与,的乡邑欢心。

周瑜为居巢长,故过候,且求资粮,肃有米六千斗,以一半与之。

瑜遂荐于孙权,独建议结刘备拒曹操。

权甚重视。

鲁肃为人方严,虽在军陆,手不释卷,善谈论,又能属文,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鲁胜:

代郡人,西晋学者、逻辑学家。

少有才操,曾宰建康令。

其所著涉及到极为丰富的古代逻辑思想发展和逻辑对象争论的历史情况。

著作仅存《墨辩注序》。

  鲁瀚:

清江(今属浙江省)人,宋代诗人。

涉猎广泛,尤精于易,善诗。

有林园二十亩,坞内有含笑花数十株,自号笑坞老人。

  鲁贞:

元浙江省开化人,字起元,号桐山老农。

元统举人,隐居不仕,其邃于理学,胸怀夷旷,著有《桐山老农文集》、《春秋按断》、《中庸解》、《易注》等。

  鲁治:

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明代画家。

善画花卉、翎毛,美伦精巧,着色天然,饶有风韵,落笔潇洒脱俗,活泼有生趣。

  鲁仲连:

齐国人,战国末期学者。

不任官职,好持高节,坚持儒家道德观点,反对尊秦为帝,以义不帝秦而被传诵千古。

其肯定事物的两重性,反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性。

  鲁伯能:

安吉(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学者。

博学强记,九岁通五经,日读万言。

夜乘月光诵读达旦,生平以翰墨自娱,历官处州太守。

  鲁宗贵: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南宋画家。

工花竹、禽鸟、窠石,用笔意趣有余,描染佳妙,尤长于写生,鸡雏乳鸭,颇有生意。

传世作品有《春韵鸣喜图》。

  鲁得之: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明代书画家。

善书,工写竹,发竿爽劲,扫叶清利,纵笔自如,备见潇洒。

著有《墨君题语》、《竹史》、《细香居集》。

  鲁九皋:

清代江西省新城人,字洁非,号山木。

乾隆进士,出选山西夏县知县,有惠政。

著有《山木居士集》。

  【郡望堂号】

  1、郡望

  扶风郡:

三国时置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晋移治池阳(今陕西省泾阳西北),北魏移治好畴(今陕西省乾县东)。

  新蔡郡:

即今河南省新蔡。

蔡国自蔡迁此,故名。

晋惠帝从汝阴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在今天河南省新蔡县一带)。

北齐改广宁郡。

  2、堂号

  三异堂:

源出东汉宰相鲁恭,鲁恭以德化为治,天下出现三异:

“虫不入境、野鸟化为家禽、童子有仁心。

  鲁姓的主要堂号有:

“琴书堂”、“扶风堂”、“敦厚堂”、“五经堂”、“孝思堂”等。

  【宗族特征】

  1、鲁姓来源比较纯正。

  2、历,鲁姓人济济多才,多为文人雅士,纵有武将,亦为儒将,与其姓氏截然相反。

  3、鲁姓人源出曲阜,望出扶风,可能有某种根深蒂固的情结,现今鲁姓以山东人为最多。

  4、堂号来历发人深省。

如三异堂源出东汉宰相鲁恭,鲁恭以德化为治,天下出现三异:

“虫不入境、野鸟化为家禽、童子有仁心。

  【鲁姓宗祠通用对联】

  〖鲁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曲阜;

  望出扶风。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鲁姓源流和郡望。

  平阳世泽;

  谯国家声。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中牟循吏;

  东海高贤。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东汉平陵人鲁恭,字仲康,十五岁时,与弟弟鲁丕一同在太学学《鲁诗》。

章帝时任中牟令,专以德政治理,教育感化百姓。

当时遭蝗灾,只有中牟得免。

河南尹袁安派人去察看,他随行田间,见有雉鸟飞过小孩身边,来人问:

“你为什么不去捕捉雉鸟?

”孩子答道:

“它将要育雏,不能害它。

”那人回去向袁安报告说见到了三异:

蝗虫不入中牟县境,德化能及于禽兽,童子具有仁爱之心。

下联典指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隐居不做官,善于谋划,常周游各国,为人排难解纷。

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时,魏国使者新垣衍请求尊秦昭王为帝,他找到平原君,极力劝阻,并对新垣衍说:

“如果尊秦昭王为帝,我只有跳东海而死!

”后来,齐国要收复被燕国占据的聊城,多次攻打不胜,他写信劝说燕军将领撤去防守。

著有《鲁仲连子》十四篇。

  驰声豪族;

  抗节朝廷。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晋郿县人鲁芝,字世英,三国魏时举孝廉,官天水太守,齐王曹芳时,曹爽执政,任他为司马。

司马懿起兵发动政变时,他找到曹爽,建议保住许昌,但未被采纳。

曹氏兄弟被杀后,他既不争辩,也不求饶,很受司马懿敬佩,得以免死。

后官至光禄大夫。

下联典指北宋谯郡人鲁宗道,字贯之,进士出身,天禧年间任右正言,提过很多建议,真宗曾在殿中壁上写“鲁直”。

仁宗时官参知政事(副相),多次当百弹劾骄横的权贵,被视为“鱼头参政”(根据他的姓“鲁”为鱼字头,又因为他鲠直如鱼头。

此联另有版本上联二字“声”为“名”。

  指囷济急;

  论钱惩贪。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吴国名将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家中富裕,好施舍,周瑜任居巢长时,求他资助粮食,当时他有两囷米,各三千斛,便指一囷给周瑜。

后随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率大军南下,严重威胁孙氏政权,他与周瑜坚决主战,并建议联合刘备共拒曹操。

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任为赞军校尉,助周瑜在赤壁大败曹军。

周瑜死后,他带领军队,先后任奋武校尉、横江将军,极力主张与刘备和好。

下联典出西晋南阳人鲁褒,字元道,好学博闻,自甘贫困。

元康年后,朝政腐败,贪官横行,他有感于时事,隐姓埋名著《钱神论》,以讽刺现实。

当时,此文被广为流传。

  工匠鼻祖;

  笑坞老人。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的巧攻鲁班,又名公输班,敦煌人。

传说,他是“木鸢”和一些木工工具的发明者,被后世工匠奉为鼻祖。

下联典指宋代诗人鲁瀚,字子明,清江人。

力学强记,尤精于易,善诗,有林园二十亩,坞内有含笑花数十株,自号笑坞老人。

  义姑存侄;

  妙典游仙。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列女传》载,齐攻鲁,一妇人弃其子,而抱其侄逃,齐将喜其义,领兵退,鲁君赐号“义姑”。

下联典指宋·鲁妙典,女道人,入九嶷山成仙而去。

  义姑弃子;

  妙典游仙。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地封曲阜;

  政异中牟。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公之子伯禽,封于鲁典阜县,以国为氏。

下联典指东汉鲁恭,宰中牟,境内现三奇。

  鱼头参政;

  笑坞老人。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鲁宗道,刚正不阿,人切其姓,曰为“鱼头参政”。

下联典指宋鲁澣,以坞内有含笑花,自号“笑坞老人”。

  挥戈**;

  解纷拒金。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麾之,日为之返三舍。

下联典指战国鲁仲连喜为人排难解纷,平原君以千金为贺寿,仲不受金而去。

  -----------------------------------------------------------------

  〖鲁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三龄即帝位;

  九岁谙经书。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衮公,名午,即位时三岁,在位三十一年卒,谥襄。

下联典指宋代学者鲁伯能,安吉人。

博学强记,九岁通五经,日读万言,夜乘月光诵读达旦。

生平无所嗜好,惟以翰墨自娱。

历官处州太守。

有文集百余卷。

  图书生计足;

  风月举家清。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佚名集汉代鲁峻碑字联。

鲁峻,字仲严,东汉昌邑人。

治鲁诗颜氏春秋。

初举孝廉,历拜屯田校尉。

  -----------------------------------------------------------------

  〖鲁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挥戈足以返日;

  解纷岂在受金。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麾之,日为之返三舍。

下联典指战国鲁仲连喜为人排难解纷,平原君以千金为贺寿,仲不受金而去。

  -----------------------------------------------------------------

  〖鲁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横江将军排众议;

  奋武校尉定三分。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三国吴名将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

出士族。

初率部属百余人从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充横江将军。

曹操兵临赤壁,进逼江东。

他独排众议,建议联刘拒曹,被孙权采纳。

遂败曹兵于赤壁,奠定三分于下的局面。

拜奋武校尉。

  中牟贤令有三异;

  关左名儒通五经。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司徙鲁恭,字仲康,平陵人。

章帝时宰中牟,专以德化为理,时螟蝗伤稼,独不入中牟。

恭行阡陌,有雉过童子旁,掾曰:

“何不捕之?

童子曰:

”雉将雏,不可害之。

掾归,称为“三异”。

下联典指东汉中郎将鲁丕。

字叔陵,陵平人。

好学,兼通五经。

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时名儒。

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

  〖鲁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家无长物,琴书自乐;

  天生高人,风雅之宗。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佚名集汉代鲁峻碑字联。

  巧夺天工,日益求精,尤须即物穷理;

  圣参造化,神乎其技,岂止画栋雕梁。

  ——佚名撰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台中市鲁班庙联。

  【鲁姓典故、趣事】

  〖鲁班的传说〗

  鲁班本名公输般,即公输子,公孙般.因为“般”与“班”同音,是春秋战国时代鲁国人,所以称之为鲁班。

他是历有名的工匠,被喻为木匠的祖师。

  《墨子》中提到,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三日不下。

他还造了能载人的大木鸢,在战争中担任侦查的任务。

据《渚宫旧事》记载:

“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

”历还记载了鲁班因为自己的才干,竟然使得父母葬送了性命。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王允的《论衡·卷第八·儒增篇》说:

“巧工为母作木马车,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

”母亲就这样不见了踪影。

而父亲呢,命运更惨。

根据唐朝一本《酉阳杂俎》记述,鲁班曾远离家乡做活,因为念妻心切,就做了一只木鸢,只要骑上去敲几下,木鸢就会飞上天,飞回家去会妻子。

没多久,妻子就怀孕了。

鲁班的爸爸觉得很奇怪媳妇怎么会怀孕呢,于是鲁班的太太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后来有一次,鲁班的父亲趁鲁班回家时偷偷地骑上木鸢,照样也敲了几下,木鸢也飞了起来。

但哪知一飞竟然飞到了苏州,当地人见到由天上降下个人来,当他是妖怪,便将鲁班的父亲给活活打死了。

  每年的六月十三日是鲁班师傅诞,上架行木艺工会最重视这个节日,木艺工人昔日十分注重奠师重道精神,他们最奠崇的师傅,就是鲁班先师了。

木艺这个行可说是最古老的行业,木工在建筑业中一直占有很重要地位。

每年祝贺师傅诞,还有一项很特别的传统活动,就是派“师傅饭”,所谓“师傅饭”,其实仅仅在师傅诞那天,用大铁镬煮的白饭,再加上一些粉丝,虾米,眉豆等。

因为相傅吃了师传饭的小孩子,不但能像鲁班那么聪明,而且快高长大,健康仱俐,以前,在贺诞这个天,请一班艺人回来唱八音,或者请一台木偶戏来演出,视乎当年的经济情形而定,总之是隆重其事。

  -----------------------------------------------------------------

  〖鲁班学艺〗

  鲁班是我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能工巧匠,被誉为木工的祖师。

  清水河向东拐了个大弯子,弯子里有个堡子叫鲁家湾。

鲁家湾里住着一个姓鲁的老木匠。

老木匠已经五十八岁了,十几岁学艺跟班,算起来已经做了四十多年的木匠活。

勤劳的老木匠一生盖了两个堡子:

鲁家南湾,鲁家北湾。

老木匠有个怪脾气,做了一辈子的木匠活没有收过一个徒弟。

当别人要拜他为师学艺的时候,他总是推辞说:

“跟我能学出个什么手艺来,你没看看我盖的那些歪歪扭扭的房子,打出的不周不正的箱柜?

”常了,人们都知道他这个怪脾气,要学木匠手艺的人也就不向他学了。

  老木匠一生都不满意自己的技艺,他不但不教别人,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教。

一辈子省吃俭用,一个铜钱都能摸出水,就这样他积攒了三百两银子和三匹快马,准备留给自己的儿子长大投师学艺用。

  老木匠生了三个儿子:

大儿子叫鲁拴,十八岁了;二儿子叫鲁宾,十五岁;最小的儿子十二岁,就是鲁班。

  鲁拴和鲁宾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汉,从下生到长天,锛子倒了不知扶,斧子掉了不知捡,凿斧锯动都没有动过一下。

爹爹和妈妈都不喜欢这哥俩。

  鲁班从小就勤快好学,常常跟在爹爹后头,帮着拉线和做些零活,瞅着爹爹扬锛使斧砍木头。

有一次晌午吃饭的时候,妈妈忽然发现鲁班大半天没在家,便有点慌神了,连忙出外去找,找了大半天才在一家新房子门前找到了他。

鲁班正蹲在一边,两手托着下巴颊,呆呆地瞅着几个木匠做窗子哩。

  鲁班六七岁就愿意动斧动锯,把圆木头砍成方条,粗粗的木头锯成薄板子。

长到了十岁的时候,所有的“家把什”(工具)他都会使唤了,斧子凿子在手上乱转。

鲁班成天不闲手,做了很多的小木柜、小板凳、小车……,房檐子底下,堂屋地上都摆满了,象小家俱铺一样。

鲁班看见妈妈坐在炕上打线很吃力,便从南山上砍了一棵柳树做了一把椅子,说:

“妈,坐在椅子上打线吧,省得腰痛。

”鲁班见姐姐的针线箩筐没有地方放,便从北山上砍了一棵榆树,给姐姐做了一个木箱,说:

“姐姐,把针线箩筐放到箱子里去吧,省得乱放丢针掉线。

”不过当大哥、二哥求他做点木活的时候,他不但不给做,还要申斥说:

“有木头有斧子,自己不能去做吗!

”爹爹、妈妈和姐姐都喜欢鲁班。

  三个儿子一天比一天大了。

  一天,老木匠把大儿子唤到跟前说:

“孩子,你也不小了,不能总指着爹爹养活你们。

‘三岁牤牛(公牛)十八岁汉子’,你应该学点手艺了。

还是学个木匠吧,不过爹爹不能教你,我的手也拙,艺也粗,从来连一个徒弟都没有收过。

你带上一百两银子,骑上一匹快马,上终南山去找隐居的木匠祖师吧!

”老头说完瞅了瞅鲁拴;闲懒成性的鲁拴哭丧着脸,一句话也没有说,接过银子骑上马,扭扭晃晃地走了。

  鲁拴走出大门,心想:

“终南山离这十万八千里,上哪去找师傅去”于是他骑着马,东蹓西逛了三年,银子花光了,马也卖掉了,光杆回来了。

老木匠气的没说二话,就把鲁拴赶出了大门。

  老木匠又把鲁宾叫来。

“孩子啊,你也长到十八岁了,拿上一百两银子,骑上一匹快马,上终南山去寻找师傅去吧!

千万别象你哥那样。

”老头说完又瞅了瞅鲁宾;鲁宾的嘴都要噘上天,哭哭啼啼地接过银子,懒懒地骑上马走了。

  鲁宾走了一天一夜,一打听,终南山离这有一万多里的路程,便泄气了。

他信马由缰地混过了三年,花光了银子,卖掉了马,披着麻袋回来了。

老木匠气的更厉害,拿起榆木拐棍,一顿棍子又把鲁宾打出去了。

  老木匠唤来了鲁班,流着眼泪摸着鲁班的头说:

“孩子,你那没有出息的两个哥哥都被我赶出去了,爹爹一生的希望这回都放到你一个人的身上。

你不能让爹爹的这颗心一凉到底,千万千万不要象你两个哥哥那样……”没等爹爹把话说完,鲁班就接过话头说:

“爹,你放心吧!

儿子早就包好银子,备好了马,只等你吩咐了。

找不到师傅,学不好手艺,我决不回来见你!

  鲁班拜别了爹妈,骑上马,便向西方奔去。

老木匠瞅着儿子的背影,揩着眼泪,嘴里不住地叨咕着:

“还是我的鲁班啊……”

  鲁班扬鞭打马,人急马也急,一天就跑了三百多里路程。

鲁班走了十天,赶过三千里路,光光的大道走到尽头了,前面出现了一座高山。

山又高又陡,道又弯又窄,道上长满了刺棘和狼牙石。

鲁班勒住马犯愁了。

这时忽然从山脚下走过来一个老樵夫。

鲁班牵马上前作了个揖,问:

  “老大爷,终南山离这还有多少里路程?

”老樵夫捋了捋胡须,慢吞吞地说:

“嗯,直走六千里,弯走一万二千里,要找简便道走就得跨过这座大山。

”鲁班又问:

“大爷,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帮我跨过这座大山?

”老樵夫晃了晃头:

“这样高的山,一年也爬不到半山腰。

”鲁班说:

“一年爬不过去爬二年,二年爬不过去爬三年,爬不到山顶我死也不下山!

  老樵夫听他说得这样坚决,也很佩服,笑着说:

“你拿我这把镰刀吧,用它砍刺拨石很快就能上去。

”鲁班一听可乐坏了,接过镰刀便向山上走去。

镰刀轻轻地向地上一拉,刺棘和尖石都拨开了,他很快的就登到山顶。

鲁班把镰刀挂在一棵大树上,骑上马又向西方的大路跑去。

  鲁班又走了十天,又赶过三千里的路程,光光的大道又走到了尽头,前面横淌过来一条大河。

又黑又绿的河水,扔下一块石头子儿,半天都翻不上水花来。

鲁班勒住马又愁住了。

这时从河对岸划过一只小船来,船头上坐着一个年轻的渔夫。

鲁班牵马上前作了个揖,问:

“大哥,这儿到终南山还有多少里?

”渔夫屈指算了算,说:

“嗯,直走三千里,弯走六千里,要找简便道走就得横跨过这条大河。

”鲁班接着问:

“大哥,能不能想办法把我渡过河去?

”渔夫皱着眉头说:

“这不行!

河又宽水又深,自古以来这条河淹死过无数过路的人!

”鲁班说:

“不怕水深探不到底儿,不怕大河宽到天边,不跨过这条河我死也不转回头!

”渔夫见鲁班很刚强,笑着说:

“兄弟,牵马上船吧,我把你渡过河去。

  鲁班渡过了河,又奔上大道,追风赶日又走了十天,三千里路程甩在脑后头。

光光的大道又走到了尽头,眼前出现了一座高山。

鲁班心想:

“这座大山恐怕就是终南山了。

”山峰很多,曲曲弯弯一千多条小道。

从哪一条道上山呢?

鲁班又愁住了。

这时他发现山脚下有一处小房,房门口坐着个打线的老大娘。

鲁班牵马上前作了个揖向:

“老奶奶,终南山离这还有多少里?

”老奶奶张口就答:

“直走一百里,弯走三百里;三百座山头,三百个神仙,你要找哪一个?

”鲁班一听乐坏了,连忙回答:

“我要投奔木匠祖师,从哪一条小道上去?

”老大娘说:

“九百九十九条小道,正中间那一条路就是!

”鲁班连忙道谢,左数四百九十九条,右数四百九十九条,踏上正中间的小路,打马向山上跑去。

  鲁班到了山顶,只见一片树林子里露出几疙瘩(在这里是“块”或“片”的意思)房脊,走近看是一溜三间房子。

鲁班轻轻地推开了门,屋子里横竖放了一地破锛子烂凿子,连脚都插不进去。

鲁班向床上一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伸着两条腿正在睡大觉,象雷一般地打着呼噜。

鲁班心想:

“这个老头子一定就是木匠祖师了。

”鲁班没有惊动师傅,把破锛子烂锯收拾起来放在木头箱子里,便规规矩矩地在长凳上坐下,等着老师傅醒来。

  老师傅的觉可真沉,翻了好几次身都没有醒,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才睁开眼睛坐了起来。

  鲁班走上前,跪在地当心,说:

“老师傅呀,徒弟今天拜上门,请求师傅能收我学艺。

  老师傅问:

“你叫什么名字啊?

从哪儿来的?

  鲁班回答:

“我叫鲁班,从一万里地外鲁家湾来的。

  老师傅又向:

“学艺为什么来找我呀!

  “因为你是木匠的祖师!

”鲁班回答得很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