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6972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docx

旅游管理之导游服务工作技巧

第三章导游服务工作技巧

  在导游初级业务课本内,主要讲导游的程序和规范,因为它们是基础,不了解掌握这些,就从事不了导游工作。

当了导游后,积累了一些经验,还应提高。

提高从何做起呢,当然应从提高导游接待工作技巧和艺术入手,谈到技巧和艺术,那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创新精神,没有献身精神,就不可能研究技巧和艺术了。

如果把导游能力分为应知、应会,我们现在研究的是,让导游员会得更好,知得更多,就是当一位出色成功的导游。

什么是成功的导游呢?

世界闻名的伦敦旅游局,在培训、考核导游员时强调:

“对一个成功的导游来说,比知识和性格更为重要的是:

导游技能高超、处理事务能力强,专业精通、能为他们的雇主和旅行者所欣赏。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本书想努力去做的,去帮助广大导游员提高导游技巧和艺术。

另外,我们应当认识到,技巧和艺术是从书本、课堂不能完全学到的,而当今的导游又极需要技巧和艺术,因此,只有书本和实践相结合,只有知识和创新相结合,只有通过狠下功夫、不断地学习,只有经过磨炼,才能学会、掌握导游技巧和艺术。

第一节导游技巧的主要内容

  导游业务,不是一个孤立的业务,它是和旅游业相伴而行、共同发展的。

导游员,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工作人员,它是整个旅游业,特别是整个旅游接待工作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典型、并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人员。

所以,旅游业的接待工作的主要内容,

也是导游业务的主要内容,更是导游技巧的主要内容。

这些内容是什么呢?

它们就是经过半个世纪,几代旅游工作者总结出来的吃、住、行、游、购、娱。

一、导游业务“六要素”的形成及其重要性现在,在咱们中国,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群众,从旅游企业家,到导游人员,只要一提旅游业,大家都谈旅游业的六要素,这六要素是什么?

经过多年实践、研讨,从上到下,从学者到实践家取得共识,这六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

大家别小看这六个字,这六个字是经过几代人,经过长期的实践,付出大批业内人士的血汗,从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中归纳出来的,集中了成千上万旅游工作者的智慧。

这六个字,现在是我国发展旅游业的要素,指导旅游业的规范,衡量旅游业的标准,同时,也是我们广大导游员进行导游安排时必须考虑的六个要点、六个方面。

千万别小看这六个字,它经过长期实践、至少经过了几十年才形成的。

这叫做“十年磨一个字”,不信,有史为证:

新中国的旅游业,是从1954年创建中国国际旅行社为开始的,为了筹组这家旅行社,1953年6月18日呈送中央的报告称,“为解决外宾的吃、住、行问题”,“决议筹组一个国际旅行社”。

没过两天,周总理便批示“请即指导有关方面筹办”。

于是,在周总理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旅游业诞生了,当然,当时称之为旅行业。

这样,从1954年之后的10年间吃、住、行为旅游接待活动的三要素。

中国人说也怪,向来爱用“旅行”这两个字,不大爱用“游览”这两个字。

随着客源变化,西方游客大增,自费游览者大增,1964年我国首次设立主管旅游事业的政府机构———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

我们对旅游的认识从“旅行”进入到“游览”阶段,此后的20年中,旅游业以“吃、住、行、游”为四大要素。

这一时期,我们旅行社所发的“接待计划”,几乎篇篇都指示导游人员一定要安排好游客的“吃、住、行、游”。

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管旅游工作的领导同志,看到许多西方游客在中国只游览不购物,为了赚取更多外汇,提出要“像拧毛巾一样地将外国人的钱赚来,支持社会主义建设”。

于是在四要素之后,又加上“购”的要素,我国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从此发展起来了!

近10多年来,西方游客进一步增多,他们对在华游览又称赞又抱怨,他们抱怨说“在中国旅游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

游人强烈要求增加晚间文娱活动,所以,要素之中,又加上了“娱”的要求。

于是,闭路电视,卡拉OK,夜总会纷纷出现。

这就是“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形成的简单过程,是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感到,这六个字的来之不易,它们是众人实践的总结,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

六要素是我国旅游业的特点,是我们安排旅游活动的六个必须注重的方面,因而也是我们导游员提高自己工作技巧和艺术,应当依据的六个方面。

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都应加强。

谈到重要性,我们可这样概括:

“吃”是首要的,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吃”更是旅游的目的之

一;“住”是旅游的保障,没有舒适的住的条件,旅游难以进行;“行”是关键,没有“行”就没有旅游;“游”是核心,不为游,游客出门干什么?

“购”是游中乐趣,不仅购买时有快乐,日后欣赏起来,更是其乐无穷;“娱”是游中的消闲,娱乐休息好,才使旅游更完美,更有生气。

所以,以上的“六要素”也是我们提高接待水平、导游技巧水平,必须全力提高的六个方面,缺一不可。

二、如何提高导游水平首先,我们来看看现在的导游的状况:

全国现有导游人员近20万,其中15万为正规军,持有国家所发的导游证书;另外5万名,持各地、各景区所发,只有在该区有效的临时导游证.

在这15万名正规导游员中,按其业务水平分为四级,最高为特级,其次为高级、中级和初级;现在全国情况为:

有24名特级导游,1139名高级导游,4002名中级导游,绝大多数,也就是14.4万多名为见习和初级导游。

这个局面不迅速改观,导游水平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滞后因素,进入WTO后更显得迫切。

我们曾受国家旅游局委托,对导游员状况进行评估,在调查中,我们被导游的模范行为和所创造的业绩所感动,但也被目前不少人不专心研究提高业务的水平而不安,而担心。

在这方面,笔者评估为:

“考导游证书的人多,考导游等级的人少;拿导游当饭碗的人多,拿导游当学问的人少;以导游为职业的人多,真正敬业的人少;研究回扣、小费的人多,钻研导游业务、艺术的人少;管理、论述导游的人多,真正懂导游的人少。

”那么,导游员应当如何提高自己的导游技巧和艺术呢?

(一)更新观念,创新提高导游员一定不要墨守成规,只满足于考导游时学会的那点基础知识,要与时俱进,赶上时代潮流,学习新思想、新观念。

当前,导游员必须树立下列新观念:

市场观念,诚信观念,国际水平观念,游客主导观念等等。

进入WTO后,我国导游员必须按国际标准要求自己。

世界导游员协会会长,简·奥德女士曾说:

“你若没有具体数据,你若没有生动案例,你就不可能令人信服地谈论导游和生动地进行导游。

”这位权威人士的话,应当记取。

导游工作是项综合性的艺术工作,它极需要创新提高,创新就是在学习前辈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再提高,就是在导游手法上,要敢“想,前人未曾想,做,前人未曾做”,要“标新立异”,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要战略上高人一筹,战术上招招领先”。

“导游,是旅游的灵魂,没有导游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我们可否进一步讲“创新是导游的灵魂,没有创新,导游艺术就不会发展、提高”。

但是,“创新”是项非常艰巨的思维活动。

(二)刻苦不断,嘴皮常练“江山之美,全靠导游之嘴”,“看景不如听景”,这是人们对我们导游“嘴功夫”的溢美之词。

“只有导游一片嘴,调动游客两条腿”,这是人们对我们导游“嘴功能”的称道,是我们的嘴“引导游客去探索美、发现美、享受美”,我们的嘴调动游客的腿跟随我们,以完成整个的游程。

“嘴”是我们导游员的“生产工具”,是我们的“饭碗儿”,没有“嘴”就没有导游工作,以至我们少说几句,游客还会批评我们是“哑巴”导游。

但是,这张“嘴”练好是不容易的,“一年拳,两年腿,十年才练一张嘴”,我们导游必须练好这张“嘴”。

若没有一张好“嘴”,导游就像没有枪的战士,没法尽职!

建议广大导游员同仁们,要努力向姐妹艺术学习,要多听评书,多听相声,多看话剧,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学习他们的艺德,学习他们的艺术手段。

(三)全面发展,口笔并重全国近十次的导游员大赛中,都进行笔试和口试的比赛,我们评委对口试格外重视,占分比例也较多。

几次全国性的导游大赛,口试平均成绩约80分,笔试成绩约60分。

然而,最后评出来的“十佳”导游,都是口头好、笔头也好的“双好”选手。

我们在长期实践和调查当中发现,“嘴皮子”是导游水平展示的方式,而“笔杆子”是导游基本修养的功底,没有深厚的文字水平、文学水平,导游“嘴皮子”提高是缺乏基础的!

因此,导游要强调在“嘴”和“笔”上都下功夫。

笔者曾是全国特级导游的评委,在审评他们一篇篇论文佳作时,我深信,“笔”的功夫,是能促进“嘴”的功夫的,“文才”是能提高“口才”的。

(四)善于总结,汲取教训我们的导游人员中,经常发生这样情况:

两个学生毕业于同一学校,分配到同一旅行社经过二三年后,一位成为出色的导游,一位平平常常,没有起色。

一查原故,凡是进步快、导游出色的,准是善于总结的人,准是善于从自己、从他人身上汲取经验教训的人,这是规律,也是常理!

真正成功的导游,应当有这样的信念:

同样一个问题,不允许自己有两次都答不出来;同样一个接待工作的疏忽,不允许发生两次!

惟有如此,才会日新月异,天天上进。

(五)注重细节,学会自查在西方导游界里,流传这样四句话“小事是重要的事”(Smallisimportant);“小事是漂亮的事”(Smallisbeautiful);“小事办不好,麻烦就不少”(Smallmeansalots);“导游无小事”(TourGuidehasnosmall)。

中国的导游员,应当记住这四句话,时时刻刻办好“小事”。

中国饭店服务业还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

100-1≠99=0。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导游要从导游各个环节、各个程序入手,注意细节,不能含糊。

如接一个旅行团,在接待过程中,吃、住、行、游,导游讲解、服务、语言、艺术……样样都好,每个游客都称道,每个人都满意。

大家怀着满意愉快的心情,准备在机场与可爱的导游告别,万万没有想到,导游不好意思地说:

“对不起大家,返程机票没给大家办好!

”这时全团再也没有称赞,代之出现的是愤怒,生气,甚至谩骂,这一项机票工作没办好,前功尽弃,最后得到的是投诉和批评,这就叫100-1≠99=0!

导游要学会自查,建议各位常常用个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导游词。

接团后自己仔细听听,你准保“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你准会发现不少毛病,需要改进。

不信,你用导游语言的特点,检查自己是否运用了导游语言进行导游,你就会发现可改进处是那么多。

导游语言的特点是:

①生动的,②形象的,③富于表现力的,④口头语言。

(六)做到“五勤”,全面提高导游在游客心目中是“学者”,是“万事通”,是“活字典”,要想不令游客失望,我们必须养成严谨的学风,以治学的态度对待导游工作,提高导游艺术。

为此,建议大家养成“五勤”习惯和作风。

“勤动腿”,迈开你的双腿,求教于一切有学问、有经验的学者和导游;“勤动口”,不耻下问,向人民学习,向民间学习,向自己学生学习,以丰富自己;“勤动眼”,做到开卷有益,读有关风光风情之书,读任何书,都注意结合导游工作;“勤动手”,学会事事记,将他人、同行好的导游词,好的表达方式,好的句子都记下来;“勤动脑”,将动腿,动口,动眼,动手,收集到的信息、知识、经验、好句子进行分析、归纳、研究升华,形成自己的知识、风格和作风。

全面提高,包括接待水平,导游技巧,导游艺术,表达方式等,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下面我们就一一讲述,并提出一些建议,介绍一些方法。

第二节“吃”是旅游首要及安排技巧

  “民以食为天”。

特别在旅游时,如果没有各地的美味佳肴,整个旅游就大为“失色”,何况,有不少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就仅仅为“吃”而来,比如,法国就有“品味中餐访华团”。

一位导游曾给一个美国“品尝团”讲中餐,在演讲结束时,他说:

“据科学院统计,中国有名菜5500道,为了真正品一品每一道菜,各位打算在中国访问多久?

”生动而又内容丰富的演讲加上这样一个风趣的结尾,引起全场起立热烈鼓掌和一片笑声。

可见,旅行团,对餐饮是何等的欢迎!

一、介绍中餐的艺术向游客介绍中餐,这大约是导游员陪餐时最常讲的话题,尤其外国游客,更欢迎这一题目。

因为他们往往认为,吃中餐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开端。

若问你,什么是中餐?

中餐分为几类?

你可能也能讲一些:

什么四大菜系、八大菜系,还有什么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如此等等。

不能怪大家回答欠妥,因为不少书本上也是这样讲的。

但是,我们总觉得不够准确、全面、艺术。

因为大家的答案只涉及到中餐的一个方面,没有表现出中餐的宏大、广博以及中餐包含的哲学和美学内涵。

我们集多年导游的经验,觉得应当这样系统地介绍中餐更为艺术:

中餐,首先是文化。

它的发展和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是息息相关的,它的哲学思想是受阴阳学、五行学所指导的。

中餐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在中国,大凡是风景名胜之地,肯定会有与景色相关的名菜,如糖醋黄河鲤鱼、虎跑素腿、西湖莼菜汤等等。

中餐最讲究色、香、味、形、声、器六个字。

前面四个字好理解,后面的“声”是指就餐时嚼着脆而有声,有的菜,像四川名菜“三鲜锅巴”,浇汁时要发出声音来,叫做“声声报喜”。

器是讲器皿,器皿在中餐中最讲究,如,什么席用什么瓷器,什么菜放在什么盘上,像“满汉全席”盘子一定要含黄色,因为它是皇家菜的象征,容不得一点儿差错。

如何介绍中餐的种类呢?

我们把中餐分为六大类,供大家参考。

(1)地方菜。

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因物产、气候、习俗不同而形成的有地方特色的菜系,像大家通常讲的四大菜系、八大菜系等。

(2)宫廷菜。

是皇宫“御膳房”烹制的供帝王、皇后们食用的菜肴。

特点是名称动人,用料考究,技艺精湛,色、香、形俱佳。

名菜有“百鸟朝凤”、“万字扣肉”、“游龙戏凤”等。

北京仿膳的“小窝头”、“豌豆黄”、“芸豆卷”亦很有名。

(3)官府菜。

是指一些大的官僚、名人、社会名流府上所烹制的菜肴,后流传到社会。

著名的有孔府菜、谭家菜。

再如东坡肉、宫保鸡丁等名菜也应列入官府菜之内。

(4)民族菜。

是指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起来的菜肴,后来普及到全国各地,像“烤肉”、“涮羊肉”、“羊肉串”、“烤全羊”等。

(5)寺院菜。

即素菜。

因大都出自佛家的寺院内,所以称为寺院菜,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现在兴起素食热,所以中国的寺院菜备受各国旅游者的欢迎。

此种菜别具风味,有利健康,选材很广,名菜极多,模仿荤菜,形味逼真。

(6)药膳。

这是我国饮食文化特有的菜类,亦可称为饮食疗法。

将中药根据咸、酸、苦、甘、辛五味和药性、功能,适当地放入菜肴中,收到既食美味又利健身的效果。

像“百合鸡子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药膳在国外的中餐馆也有提供。

另外,在国外有个笑话,说世界上幸福的男人必有四个条件:

拿美国工资,娶日本妻子,住英国房子,吃中国饭菜。

从中可见,中餐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世界上还有一种说法,说凡是具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必有美味可口的佳肴,而且还各有民族特色:

吃法国大菜,人们主要吃其“味道”,主要满足“口”;吃希腊美味,主要吃其“气味”,主要满足“鼻”;吃日本料理,主要吃“形式”,主要满足“眼”;若吃中餐,那什么就都满足了,可见,世人对中餐的评价是如何之高。

在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即使只有几百人的小城镇,也肯定会有个中餐馆。

而且,外国人都讲,“从第一次吃中餐,就接触了中国文化”。

如果我们以上面内容和形式,向游客介绍中餐,介绍就有了艺术的水平!

二、选择名菜、名吃的技巧导游员应当协助游客选择有特色的名菜、名吃。

这里面是有不少技巧的。

首先,从认识上,让游客明白:

品尝名吃、名菜和美味佳肴,是人生一大乐趣,同时,也是旅游中最令人喜欢的项目之一,几乎没有人不愿参加。

所谓“品尝”,是一种通过人体的味觉、视觉、嗅觉对食品进行的欣赏形式。

从广义上讲,美味佳肴,包括特色菜,特色饮料,风味小吃,也应是旅游资源,专家们称之为饮食旅游资源。

所谓“特色”以及“名吃”、“名菜”,必须是社会公认的,有代表性的,真正有名的,惟当地独有的,才能称得上。

如北京的烤鸭和涮羊肉,广州的烤乳猪、龙虎斗,这些名菜都是特有的,假如其他地方也做了这样的菜,肯定也欠正宗。

像贵州的茅台酒,没有当地的水,别的地方仿也仿不像。

至于风味小吃,种类就更多了,山西的刀削面、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麻花,四川的担担面等等。

美味佳肴、地方小吃的制作过程和饮食艺术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如导游能请出厨师,让游客学会如何做、如何欣赏,也是旅游的一大乐趣,尤其旅游归来,仿照做一做,自己尝一尝,更令游客对旅游难忘。

我们中国饮食有个特点,就是名山、名水、名胜之处,必有名吃。

所以选择“吃”时,导游就要同当地的名胜的名字联系起来。

像曲阜孔府三大宴(家宴、喜宴、寿宴)是山东的名菜,而西湖醋鱼、南京板鸭、无锡脆鳝、苏州卤鸭都是江南名菜;像脆皮乳猪、荔浦扣肉、东江春卷又是广东一带的名吃;而龙井虾仁、绍式小扣、西湖莼菜汤是久享盛誉的浙江菜;像黄山炖鸡、芙蓉蹄筋、符离烧鸡,更是安徽名菜;此外,还有北京烤鸭、天津包子、西安的饺子等等都是闻名于世的风味名吃,所以,大家在游完名景选名菜时,一定要先想一想你所游的名胜叫什么名字,你所在的地方叫什么名字,凡是以当地名字和名胜的名字命名的名菜,你挑来吃没错,肯定是值得吃的“名菜”。

我还有个“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无论在海外,还是国内,每当我打开菜单时,我便寻找哪道菜是以当地名、特别以所在饭店名命名的,我便点,那道菜肯定好吃。

因为哪位厨师都不愿砸自己的店名,以店名命名的菜,都是“看家菜”,都是好吃的菜。

我在贵宾楼饭店,吃“迎贵宾”拼盘;在巴黎的马可西姆饭店,要“巴黎色拉”;

在北京国门路饭店,吃“国门一品煲”、“国门脆鸽”。

上述菜都是很有味道的。

最后一点,导游还要提醒大家,要吃真正的名菜、当地的风味,往往在下榻的饭店里吃不到,起码吃不到“正宗”的。

建议大家到真正的名店里去吃,只有在那里才能吃到“正宗的”,全世界的北京烤鸭店,我吃过不少,纽约的,巴黎的,甚至开罗的,布拉格的,国内各地的,我都吃了,但无论如何,就是都赶不上北京“全聚德”!

三、途中饮食安排要素和技巧旅途中的饮食非常重要,只有吃得饱,才有精力去旅游;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只有吃得干净,吃得卫生,才能游得愉快,游得顺利。

但是,在旅途中,不同往日在家里,导游在安排饮食时,要提醒游客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过多地在旅途中改变平日饮食习惯,坚持饮食荤素搭配,注意多吃水果,以利消化。

(2)注意饮食卫生,一定要吃得干净,防止“病从口入”。

(3)注意饮食平衡,吃饭不可饥一顿、饱一顿,多饮茶水,保持体内水分。

(4)防止偏食,特别注意少吃大鱼、大肉等肥腻食物,防止消化不良

(5)各地名吃一定要“品”,但一定要注意量不可大,注意自己的消化能力。

(6)不要勉强吃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

虽然有人主张“舍命吃名品”,但有些从样子上,从原料上就有自己一向忌口的物品,不可勉强,记住英国谚语:

“你的佳肴,他人的毒药”(oneman’smeatisanotherman’spoison)。

(7)各地都有风味小吃,特别是特产瓜果、生猛海鲜等,这些当地人吃得津津有味的东西,我们并不一定能享受,这里确实有个服不服水土的问题,应提醒大家特别注意。

四、避免水土不服的“八大绝招”外出旅游环境不断变化,不像在家里一切方便,也休息得好。

长途跋山涉水,必然消耗一定的体力和精力,身体处于疲劳状态。

如果再加“吃”得欠好,饮水不足,身体就会出现新陈代谢不平衡现象,就会发生“水土不服”,有人也称之为“上火”。

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嘴唇干裂、口苦、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全身无力,懒洋洋地不想活动。

发生水土不服和“上火”怎么办呢?

导游人员要教会游客注意下面“八大绝招”:

(1)首先应注意饮食,不要再吃大鱼大肉了,饭菜清淡一些,多食些青菜,多吃软食,面条、粥可多用。

(2)切勿再饮酒,酒是“上火”之物,旅途中可不要太贪杯。

(3)合理安排时间,参观过一个景点后,往下一个景点不可赶路太紧张,防止身体消耗太大,引起过度疲劳。

要量力而行,不可同他人比跑步,比爬山,因人们体力不同,要适可而止。

(4)生活要有规律,注意早起早睡,特别要注意,每日睡前一定要洗个澡,条件不允许,起码也要烫烫脚,对身体大有益处。

(5)长途旅行,不可太节俭,如坐火车、轮船,最好买卧铺票,以便休息,恢复体力。

(6)实在身体不舒服,抓紧时间休息一下,放弃一些游览项目。

休息一下,会更精力旺盛地继续旅游。

(7)多喝开水,要注意一些“饮料”并不一定适合身体不舒服之人,“白开水”非常好,若喝杯香茶,又解渴,又解乏。

(8)旅游出发前,可备些日常小药品,出现“水土不服”和“上火”,可根据情况,适当服用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三黄片、青果丸等。

必要时请医生看一看为好。

  总之,本节所讲的“吃”是首要的,它是旅游好的保证,是身体好的前提。

第三节“住”是旅游保障及安排技巧

  我国人旅游的支出大约分为五个部分,交通票据费,参观景点门票费,伙食费,购物费和住房费。

前四项费大家都舍得花,惟独一想“住”、睡觉,就不愿花钱了。

因为有大约七八个小时,入睡时是没感觉的,觉得花钱用在“住”上,有些“不合算”。

导游员应向游客讲明白,使他们认识到,“住”是旅游的保障,睡不好觉,休息不好,一个无精打采的人,怎能“游”得好呢?

大家也应了解“住饭店”不是光为“睡觉”,还是休息、娱乐和欣赏当地文化的场所。

所以对于“住”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

当然,“住”只是旅游中一项活动,也不要“摆阔气”,而影响其他活动的支出。

但饭店一定要干净、舒适,设备不一定非要齐全,能令大家睡得好,休息得好,就可以了。

人只有睡眠充足,才能确保第二天精力充沛。

导游员也应劝导大家晚间不可打麻将玩得太久,因为回家后照样可玩,何必非花钱在外玩?

如果因换环境睡不着,睡前洗个热水澡,放松一下,写一写当日的旅游日记,听一听音乐,可有助睡眠,这样提醒一番,游客会感谢导游员的“关照”。

一、学会介绍星级饭店有水平地、艺术地、突出特点地介绍有关星级饭店的知识,也是导游水平的体现,是中高级导游必备的能力。

我国的“星级”饭店沿用的是国际标准。

国家旅游局负责五星级的评定,省旅游局负责一、二、三、四星级的评定。

有水平的导游,能突出特点地概括各星级饭店的优势:

五星饭店强调豪华和贵宾待遇;四星饭店强调高级,环境要优雅;

三星饭店强调设备齐全,服务全面;二星饭店强调有必要的设施,提供24小时服务;一星饭店强调基本设施,干净并按标准服务。

具体介绍如下:

(一)“五星饭店”是最高级的饭店,代表一个国家、一个大都市的水平国内游客住“五星”现已不是少数了,尤其广东的游客,有相当数量的游客在北京是住五星饭店的,此外,外国游客住得就更多了。

所以导游应了解五星饭店,“五星”饭店,从设施上要有豪华感,而服务上要有“超舒服”感,名菜佳肴独树一帜,房间用品华贵,而且令每位客人都有受到VIP之感(VeryImportantPerson贵宾待遇)。

导游可以建议,大家有条件可以住一住“五星饭店”,不必时间长,半天,一天,几个小时都可以(有的五星饭店还采取按时收费制),目的为“获得一种感觉”。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的农民“万元户”中有那么几位,每年年底,丰收之后,就到我国最好的五星饭店广州白天鹅宾馆住上一二天,每次告别时还说:

感觉很不错,明年收成好,再来住几天

(二)“四星饭店”主要标准

(1)设备豪华,设施和服务都高于一般饭店水平。

(2)客房要比一般饭店宽大,床具、沙发、电器要高于一般饭店水平。

(3)服务人员训练有素,服务员热情、有礼貌,并能用外语同客人交谈,服务高出规范水平。

(4)住宿环境优美,客人可以得到就餐的菜单和饭店介绍小册子,享受服务高出一般水平。

(5)应当处处令客人满意。

(三)“三星饭店”主要条件

(1)设备齐全,主要有总服务台、餐厅服务、客房服务、康乐服务、健身房、邮局、银行、电传、商务、商品等等。

为客人提供舒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