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742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德与法治手册操作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2)培训学生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指导如何把教材和导学案相结合使用的步骤和办法;

指导如何完善学科笔记和知识归纳总结;

培训学生展示、点评、讨论、质疑的具体细节和评分标准。

2.导学案的使用及要求:

(1)对老师的要求:

①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时必须检查导学案预习部分的完成情况,以便了解学情,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②课堂教学要以导学案为依据,根据教学实情,不断的完善导学案。

③课后,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归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简单写出教后记。

(2)对学生的要求:

①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要求在课堂上完成)。

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或老师点播解决。

②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

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严禁抄袭他人。

③课堂学习中要养成在导案上做好学习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自主预习:

利用课堂10-15分钟进行预习(通读教材把握结构,找出基本概念,学会做标记;

独立完成导学案,标出疑问;

形成自己思考——寻求帮助的思维。

(4)合作与探究:

在自主预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内讨论、学会写出要点和关键词、组内进行小展探究疑难问题、准备大展;

形成做出决策——反思提升的思维模式。

(5)巩固提升:

立足实际目标,解决“学会”的问题

3.集体备课内容及要求

(1)要求提前两周备课,备课时首先要总结反思上一周的课堂教学情况,其次要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导学案试题筛选和分层,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2)个人主备:

分配备课任务、定主备老师;

研读课标及教材、抓考点;

掌握学情、从学生的能力培养入手。

(3)集体研讨:

主备老师陈述设计意图;

拿主备老师的方案进行集体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完善导学案。

(4)课后交流:

课后反思优缺点、注意的问题、改进的方法。

4.课前准备

学生:

打开多媒体,准备导学案和课本,等待老师。

老师:

提前侯课,写板书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课堂规定动作

1.导课:

导课方式多样化,如:

复习导入、情境导入、游戏导入、案例分析、设疑导入、故事导入等。

2.解读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在知识层面上初步达到了解、认识、知道程度;

在能力方面应达到学会、运用、掌握及提高某方面境界的程度;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初步具备树立意识、增强能力、培养责任感,达到立德树人。

老师:

出示学习目标,根据课程目标要求,从不知到认知、从认知到感知、从感知到生成进行解读,让学生了解学什么、怎么学。

3、反馈自主预习情况:

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知识梳理,简单易懂的学生自己梳理,如有疑难问题或重点考点问题老师进行拓展;

梳理知识过程中师生可以设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

4、合作探究:

在自主预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大讨论、组长分配任务,组员各尽其职发挥所长,完成任务。

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学以致用,做出决策,组内质疑补充、老师及时引导,达成共识。

5、展示、质疑、补充的细节要求:

抽签分配展示任务、口头展示需要展示组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要求站立展示;

组员认真修改质疑补充的问题、抓重点。

6、教师点评:

把握时机、适时点播、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小组评价分为独学情况的评价、合作探究情况的评价和展示情况的评价,教师及时点评以加分的方式鼓励小组。

随堂评价包括学生课堂积极表现情况、小组展示时分工情况、站姿、使用双色笔情况,教师根据课堂发展情况进行表扬或加分。

7、当堂检测:

根据课堂教学容量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当堂检测,本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当堂检测体现抓基础、把握重难点、贴考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体现学以致用的特点。

8、课堂小结:

学生的收获和质疑;

归纳知识点。

9、作业:

以背诵为主、查资料、做调查。

(三)课后规定动作

1、课后反思:

教师课后随记、学生的学后记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发展平台。

课后反思应体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优缺点、导案需改进的地方、学情反馈等方面。

2、验收:

课堂随机验收。

验收内容为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课型操作模式

一.新授课

新授课操作流程:

【导入新课】根据课堂要求选择导课方式,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导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学习目标】简单明了

【自主预习】

(1)在课上(前十分钟)进行独学。

(2)先读完本节课的整体内容。

(3)读完课本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课本上几标记画重点,初步思考相关活动题。

(4)老师进行独学检查,反馈导学案初步完成情况。

(5)不要求独学时必须写完导学案。

(6)独学结束,师生共同进行梳理课堂知识,解决独学时的遗漏问题,巩固知识加深印象。

【合作探究与展示】

(1)在组长的组织安排下有序讨论整体内容,并结合自己在独学时的思考组员说出对问题的个人想法,共同探讨归纳总结。

(2)讨论时可以保留个别想法,在展示时可以组内质疑和补充。

(3)讨论时老师进行第二次学情检查。

(4)根据合作探究要求进行展示,展示形式可以是口头展示和书面展示。

(5)展示时要求展示组全员站着展示,因题分工,分工明确。

(6)主展展示结束,及时进行组内和其它组的补充质疑。

老师这时候可以进一步进行点拨拓展提升。

【课堂小结】根据学习目标对本节课进行归纳总结。

【当堂检测】

(1)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检测。

(2)主要抓基础,巩固知识为主。

(3)针对课堂学习容易出现的问题加以巩固练习。

二.习题课

习题课操作流程:

【导课】

根据一大课或一个单元的内容选择导课素材。

【梳理知识】

(1)学生利用课堂几分钟时间梳理整个学过的知识。

(2)根据学情师生进一步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巩固学过的内容。

(3)必要时留给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的时间。

【合作探究】

(1)根据学情、重难点、考点老师设计俩到三个探究题。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归纳组内解决问题。

(2)通过展示进行班内大讨论、归纳提升。

(3)必要时老师加以改进。

【课堂小结】

结合知识框架或探究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师生共用导学案

主备人:

班级:

组别:

姓名:

审核组:

备课时间:

新授课

【课题】第八课建设祖国

第一课时:

关心国家发展

【导入新课】

(机动)

【课标要求】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学习目标】

1.了解祖国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成就(重点)

2.能够正视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难点)

【自主学习】

(时间10—15分钟)(记一记、标一标)(知识问题化)

一、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

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有哪些?

二.对未来充满信心

1.现代化建设面临哪些问题?

2.国家采取哪些积极措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合作与探究】

(时间10分钟)(写一写、议一议、展一展)(问题活动化)

活动一: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104-105运用你的经验和阅读感悟

(1)结合你的所见所闻,谈谈你的感受。

(2)例举我国在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与大家分享。

活动二: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和P106相关链接

(1)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2)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师生收获)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板书设计】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

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

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对未来充满信心

国家采取的措施

【课后反思】

八年级组备课时间:

【课型】习题课

【课题】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课时】一节课

【导入】

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1.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2.知道网络是把双刃剑,学会辨别提高媒介素养,不沉迷于网络,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

【重点】:

1.初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为社会做贡献。

2.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难点】:

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2.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时间10—15分钟)(记一记、背一背)

(师生以知识框架形式梳理知识)

(贴中考老师涮选题做习题)

1.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生活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这是因为

①我们身体的成长②我们智力的发展

③我们能力的提高④我们已完全长大成人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小丽在家是妈妈的孩子,在学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在社区是小区业主,在社会是合格公民。

这说明了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社会关系不同,我们的身份不同

③每个身份的角色定位都不一样的

④每个身份的角色定位都是一样的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主要的渠道有

①父母的抚育

②同学的帮助

③老师的教诲

④社会的关爱

4.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Singh,J.A.L.)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

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

她们不愿与他人接近。

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

狼孩的例子说明了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人脱离是社会就不能成长发展

④狼孩和人一样也是合格的社会成员

5.小明所在学校组织了学农活动,在一周的学农活动中,小明了解了我们平时所吃的粮食是如何加工而来的,了解了我们吃的菜是如何上餐桌的。

小明认识到了没有这些农业,我们的生活一天都难以维持。

下列选项与小明的认识想符合的

①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都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从社会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③组织学农活动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学习

④组织学农活动能让学生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

6.学校组织的学农活动,其实是培养了同学们亲社会的行为。

下列关于亲社会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有

①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只有在青少年时期才需要培养的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就是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④亲社会的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三、材料分析题

1.根据小明暑假的生活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情境一:

小明暑假和妈妈一起清理了小区楼道的小广告,虽然很累,但是他感到清理后的楼道看着干净清爽多了。

而且小明还利用互联网给小区居委会提了一个意见,希望能给小区加装一个屏蔽门,这样小广告就不会贴得满楼道都是了。

(1)请对小明清理小区楼道小广告和给社区居委会提意见的行为进行评价。

情境二:

暑假原本自己定了一个看书和锻炼身体的计划,但是由于一看手机信息,和同学聊天等,就把很多原本定好的计划荒废了。

临到开学,小明很懊恼,但是又觉得自己没有好的办法能够从手机信息的海洋中挣脱出来。

(2)请你写出几个具体的“信息节食”的方法来帮助小明。

情境三:

小明妈妈想叫上小明一起去乡下姥爷家去摘些自己家种植的水果,回来分享给一些亲戚朋友品尝。

小明知道姥爷家路途遥远,要先坐高铁再倒汽车。

小明觉得这是费力受累的事情,摘水果不如买水果,而且自己受累给他人分享这也太不值得了,所以就没有陪同妈妈去。

(3)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小明的想法和行为进行评价。

2.中学生小明看见第一、二张漫画,想提醒家人和同学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妙

招。

假如你就是小明,请你结合第一、二张漫画,把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妙招写下来。

(师生收获)

巴二中道德与法制中考总复习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以《兴安盟中考试说明》为指导,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巩固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程中重要的内容知识点,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全面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会考试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成绩。

二、具体方案:

要搞好中考复习,做到复习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无序性。

首先必须明确中考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

中考思想品德的评价内容不仅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命题体现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突出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考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地域特色和家乡特色,将会把“学习即生活”、“考试即生活"

有机的统一起来,从而真正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其次要认真研究近几年中考试卷的命题方向、原则及主要特点,认真研究历年中考试卷的5大特点,即:

①基础性②时代性③教育性④地域性⑤开放性。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思想品德课复习概括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以梳理课本知识、夯实基础为主(3月初至4月中旬)。

基础知识历年来是中考的重点,新课改并不否定基础知识教学,相反更强调以知识为支撑。

如果学生不能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那么能力的提高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第一轮复习一定要立足基础,回归教材,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更要分析课本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要多读书,要自己编制知识网络,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课本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并完成一些有针对性的跟踪练习和变式训练,从而夯实基础。

2.第二阶段为专题复习阶段(4月中旬至5月中旬)。

专题确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课本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专题必须是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结合,不能两者亳不相干或联系不大,从而形成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两张皮。

热点选取要精当,选取的热点材料必须是国家重大的、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代表国家发展方向的时政热点。

例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建设文化强国;

关注和改善民生(结合国家重大会议精神);

还有关于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校园安全方面等等,热点的选取一定不能太多、太滥。

3.第三阶段是综合模拟训练和冲刺阶段(5月中旬至6月份)

结合历年时政热点关注的问题,归类中考热点,划分热点专题。

模拟训练以时政选择和材料分析为主,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

结合历年的中考题,搜集相关的信息,汇编成高质量的试题。

对于热点的划分,根据近两年中考对不同时事热点的关注情况,结合课本内容,摘选二到四个时政热点进行专题讲解与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做到考前牢记这类题型的答题技巧,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意的问题

1.以中考说明、新课程标准为导向。

中考说明规定了中考的内容、范围、题型及分值、试题的难易度、规定了中考的方向。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课本知识所要掌握的程度。

所以中考复习一定要围绕中考说明、新课标要求,复习才会有针对性,避免走错路、走弯路,浪费时间。

一些不考的知识点一定要让学生清楚,避免走了弯路。

2.理论联系实际。

复习时,老师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实际问题,也只有把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才能进一步理解、巩固课本知识。

为此,至少要做到两大联系:

一是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这符合中考命题要贴近学生实际的要求。

例如:

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特别是要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校园安全问题;

中学生的诚信问题;

中学生正确对待上网等等。

二是课本知识与国家时政热点相联系。

要运用课本上的观点分析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本地区的重要举措等。

对于青少年应该如何来做的问题要加强搜集整理。

3.夯实基础与拓展延伸相结。

复习时,一定要注重双基,一定要夯实基础,不能走马观花、好高婺远。

基础不牢,就无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中考的选拔功能,则有必要在夯实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地拓展与延伸。

4.对过去三年的中考题要格外重视。

有必要对过去几年的中考试题进行研究,找到出题的规律,命题的重点,试题的变换。

这样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由于许多同学答题方法不正确,分析问题的思路不清晰,答题不规范,导致浪费时间,答错题或答题不准确。

这就要求老师在考前做答题方法指导,强调答题的规范化。

还由于有的同学考试时心理紧张而影响考试,这就有必要要求老师在考前给学生做心理疏导。

总之,中考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可谓任重而道远。

只要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去探究、把握适合自己的最佳教学和复习方法,并开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教学工作,在中考中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