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课改与高师生物教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7978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物课改与高师生物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生物课改与高师生物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生物课改与高师生物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生物课改与高师生物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物课改与高师生物教育.docx

《中学生物课改与高师生物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物课改与高师生物教育.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物课改与高师生物教育.docx

中学生物课改与高师生物教育

中学生物课改与高师生物教育的应对策略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中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教师要具备更为广博的知识素养和综合能力素养,教师要具有更新和更全面的教学技能和更强的教育研究能力。

要培养满足此要求的中学生物教师,高师生物教育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并积极关注和参与基础生物教育改革。

惟有如此,高师生物教育才能适应基础生物教育的全面改革和不断发展,高师生物教育才会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高师教育生物2001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随后,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及其它各科课程标准相继出台。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诸多领域都有重大突破,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种全方位的变革,对中学生物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

高师生物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中学生物教师的“工作母机”,应如何应对这种变革,培养出适应基础生物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师,这是高师生物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1.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内容1.1调整课程目标:

生物新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由掌握知识的一维目标调整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1.2改变了学习方式:

生物新课程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突破口,要求学生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1.3更新课程内容:

首先,课程内容删除了“繁、难、偏、旧”,突出生物科学领域内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原理和规律。

其次,增强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在生物知识与能力方面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如增加了反映生物科学发展新成果、新进展的内容及最新的生物技术和方法,强调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最后,改变了传统生物课程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知识与经验的联系、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体现“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思想。

1.4优化课程结构:

生物新课程改变了过去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要求将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与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体现了学科综合的改革发展趋势。

如在初中设置了分科课程《生物》与综合课程《科学》,并积极倡导选择综合课程。

其中综合课程《科学》的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化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主题。

在高中阶段,则在开设必修模块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模块,同时开设以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

1.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由过去单一的总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多元性、发展性评价,逐步形成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2.生物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生物课程改革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种全方位的变革,对中学生物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

2.1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不在教材上,而是在课程目标上,在指导思想上。

所以,生物新课程改革对生物教师的要求,决不只是熟悉新课程,执教新教材的问题,而是教师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

比如,在师生观上,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师生观,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观上,要由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向强调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和两个主动性的教学观转变;摒弃视教科书为教学的唯一“圣经”的教材观,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改变以落实“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学的“生活意义”。

2.2教师要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和”。

这就不仅要求教师善于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要求教师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将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融为一体,将课程文本和信息技术看作教学对话、反思、研讨的媒体和手段。

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另外,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2.3教师要具备更为广博的知识素养和综合能力素养不论是初中的综合课程还是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其内容一般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而高师生物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仅仅局限于生物专业,这就要求中学生物教师要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有比课程内容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

例如,“科学”横跨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领域。

教师要教好这样的课,必须要有宽广的知识素养。

另外,即使是分科课程“生物”,其涵盖的内容也较过去更为丰富,充分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教师要教好这样的课,也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

综合性课程还要求教师有综合性的能力素养。

综合性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既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兴趣、动机、意志等。

综合性课程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强调学生的学习不应只是解题目,而应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教师必须具有对各学科知识建立有机联系的能力;具有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具有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实际的能力等等。

2.4教师要有更新和更全面的教学技能为了适应生物新课程改革,生物教师除应具备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外,还应具备一些新的教学技能。

首先,为积极应对基础生物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普及化的趋势,教师必须具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能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

其次,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具有很强的过程性和情境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恰当设计,故课程设计技能便也成为教师的一种必备技能。

第三,在传统分科教学情况下,生物教师的教学技能只限制在生物学科内。

而今,综合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冲破学科的藩篱,变得更全面。

比如,对综合理科教师来说,原来分散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各科教师身上的技能,他们都应具备,且要有将他们统一起来的能力。

2.5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面临一系列以前从未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如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性课程的设计和选修课的安排等,这些都没有现成的研究,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探究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高师生物教育的应对策略新课程对中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生物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中学生物教师的“工作母机”,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培养出适应基础生物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师。

3.1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培养目标突破过窄的生物教育观念,注重人文、科学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加强具有师范特点的德育体系建设,强调生物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突破单纯传授知识和按统一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念,强调因材施教,实施“打好基础、拓宽专业、分流培养、强化从教能力训练,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思路,培养能够适应生物新课程的师资,并为大部分学生将来成为中等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校优秀管理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学生的个性培养,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和善于从教的明显优势,在人才市场中具有竞争能力。

3.2调整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这是高师生物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

长期以来,高师生物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课程观念上重学术性轻师范性,重理论轻实践,重必修轻选修;课程内容陈旧,知识面狭窄,严重脱离中学教学实际;课程结构比例不够协调,导致培养的生物教师规格单一、科研能力薄弱、教育素养低下,不能适应中学生物教育的需要。

针对高师生物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做以下调整:

3.2.1精减生物学专业课。

精减专业课,是指对生物专业课的体系基本不动,压缩课时,精干课程内容,为增加通识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提供空间。

对于部分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其需要学习的生物学有关知识可以在“专设班”学习。

3.2.2加大师范教育类课程比重。

生物新课程的实施,要求生物教师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和熟练的教学技能。

只有加强师范类教育课程的设置,才能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素养,才能使他们将来更好地胜任中学生物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总的思路是对师范教育类课程应增加比例、更新内容。

改变原有课程结构单一,教育理论内容陈旧、枯燥,片面强调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理论知识的学术性,严重脱离中学生物教育、教学实际的问题,要反映最新教育理论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机会,多媒体技术及课件制作要作为师范生的必备技能,具体改革措施为:

首先,开设“生物学教学论”、“生物学课程论”、“生物学教材分析与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等取代原来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法”,提升课程的档次。

这些课程应以全新的观点对中学生物教学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全面的展示,内容要有当前国内外生物学教育理论中重要的新观点、现代生物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具体概述,以及各类教学实践活动。

希望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国际性和前瞻性的视野,并根据中国的实际为我们的学生奠定先进的教育理念、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

其次,增加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和内容,加强教育实习、见习的指导力量,增加学生的实践性知识。

比如,可在第一学年就安排3—5周见习,使学生了解中学生物教学的实际运作情况,尽早明确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在以后的每学年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到中学见习、实习,而不要等到学生第四学年教育实习时才有一点机会了解中学。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时间为6周,远远少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教育实习时间。

在这短短的6周内,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地了解和体会教师的工作(包括教师工作制度、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等),致使教育实习结束时,学生很难具备中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因此,应增加教育实习时间,且实习内容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实习,还应重视班主任工作实习、学校行政管理实习和课外、校外教育实习等,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结合,通过不同的教育实习内容提高高师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2.3拓宽基础课程。

考虑到未来学生就业的多元化及其综合课程的出现,生物教育专业要拓宽基础课程。

所谓拓宽基础课程,就是在现有公共课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文理渗透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基础文化方面的修养。

具体措施有三:

首先,按照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结合生物教育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在现有的公共课的基础上,增加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如:

哲学、艺术、历史、社会学、语言学、伦理学、美学、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等课程。

其次,开设文理渗透课程、学科交叉课程。

新课程要求中学教师应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内的“通才”,应当有文理两方面的综合功底,因而高师生物教育的基础课程应重视文理兼容的选修课和能体现师范特性的选修课,并增加反应当今生物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兴科学方面的课程。

另外,为了使学生将来胜任综合理科的教学,高师生物教育专业应开设一些有关物理学、地理学、化学、环境学的课程,如环境保护概论、宇宙的奥秘、生物地理学等,而生物化学是生物教育专业的专业课。

第三,通过强化工具类课程,拓宽基础课程。

主要表现为增设语言类、计算机类课程。

如英语、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

3.2.4强化生物学实验课。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新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更加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而且实验的数量也有大幅度的增加。

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首先中学生物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而调查发现,中学生物教师的实验能力普遍较低。

因此,高师院校生物教育专业必须改革生物学实验课教学。

首先,实验课除要求学生掌握常规的实验技术与方法外,更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把有关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反映到实验教学中,精减验证性实验,增开探索性和综合性实验,从而提高实验的整体水平。

其次,对所有实验课实行必修、选修两级学分制;积极创造条件,将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一些主要实验由半开放逐步过渡到全开放,为学生早进、多进实验室,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创造条件。

3.3改变教学方式,突出示范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这既是对基础教育教学方式的要求,同时也为改革高师教育教学方式指明了方向。

然而,目前高师教育在教学方式上仍较多地存在重讲授、轻讨论;重接受、轻反思;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高师教育的教学方式对师范生具有示范作用,所以要培养适应新课程教学方式的生物教师,必须对高师生物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讲授式,将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现场观摩、综合分析、角色扮演等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

让我们的学生——未来的教师充分了解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优缺点,为他们今后多样化地组织教学提供示范。

3.4积极关注并参与基础生物教育改革近年来,高师生物教育对基础生物教育关注不够,两者缺少对话,甚至出现断裂。

试想,一个不了解基础生物新课程的高师院校,又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生物新课程的中学教师呢?

因此,高师生物教育应积极关注并参与基础生物教育改革。

首先,积极开展基础生物教育教学研究,比如开展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生物新课程实施策略研究等;其次,加强同中学的交流与合作,共建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参与课改实验,为基础生物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最后,高师生物教育专业应积极参与生物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帮助中学生物教师解决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比如,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新实验,而这些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师以前没有做过的,如何做好这样的实验?

高师生物教育专业的老师可以给予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徐君新时期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与高师院校的改革对策[j].教育探索,2005,

(1).[2]杨学义等生物新课程实施状况对高师生物科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启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5).[3]李方新课程实施与高师教育类课程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5,(6).[4]习恒珍,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与高师教育的应对[j].教育探索2010,

(2).[5]夏广清,朱俊义,周丽威,高师生物科学专业作业系统的构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