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7996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docx

云南省曲靖一中届高考冲刺卷二理综

云南省曲靖一中2011届高三高考冲刺卷

(二)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1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下列作用中与蛋白质无直接关系的是()

A.特异性抵抗外来病菌B.催化蛋白质消化分解

C.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D.参与人体氧的运输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

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即用染色剂染色

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深的区域

D.进行冲洗涂片时,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

3.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鉴定()

①细胞的死活②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大小的差异

③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④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⑤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⑥细胞膜是单层膜

A.①②③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②⑥

4.右图是洋葱根尖在不同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

吸收K+和NO3-的曲线图。

影响A、B两点和

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5.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的某种化合物被3H标记,一段时间后发现,3H只集中在愈伤组织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则培养基中被标记的化合物最可能是()

A.氨基酸B.葡萄糖C.核苷酸D.水

6.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甲、乙、丙的细胞结构,观察到细胞结构a~e具有下列特征:

a、b、c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上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细胞分裂时,从d的周围发出丝状物;e由几个囊状结构重叠而成。

将试样甲、乙、丙的细胞结构的情况作表如下(+:

存在;-:

不存在)。

由此判断,试样甲、乙、丙分别是()

细胞结构

a

b

c

d

e

试样甲

试样乙

试样丙

A.蓝藻、菠菜叶、鼠肝

B.蓝藻、鼠肝、菠菜叶

C.菠菜叶、蓝藻、鼠肝

D.鼠肝、菠菜叶、蓝藻

7.2004年2月俄、美科学家同时宣称合成了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13号和第115号元素,第115号元素的

原子在生成数微秒后会衰变成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15号元素衰变成113号元素是化学变化

B.

是两种核素

C.

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74

D.113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八周期

8.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2H4,另一个装有C2H2和C2H6的混合气体,两瓶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量B.原子总数C.碳原子数D.密度

9.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胶体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往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以制得Fe(OH)3胶体

10.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

由此推断Fe2+、Ce3+、Sn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Sn2+、Fe2+、Ce3+B.Fe2+、Ce3+、Sn2+

C.Fe2+、Sn2+、Ce3+  D.Ce3+、Fe2+、Sn2+

11.在含有碳酸根离子,且能使酚酞变红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SO32-、SO42-、K+B.Na+、Cu2+、Br-、Ba2+

C.K+、MnO4-、NO3-、Na+D.K+、Ca2+、SO32-、Cl-

12.将ag氯化钾溶于1.8L水中,恰好使k+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

100,则a值为

()

A.0.745B.0.39C.39D.74.5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同一物体,放在地球上比放在月球上的惯性大

C.马能够把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跳起时,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14.一只昆虫从半球面形小碗内的最低点沿碗壁向上缓缓爬行,在其滑落之前的爬行过程中受力情况是()

A.弹力逐渐增大B.摩擦力逐渐增大

C.摩擦力逐渐减小D.碗对小昆虫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15.春天在广场上有许多人放风筝,会放风筝的人,可使风筝静止在空中。

图中的四幅图中,PQ代表风筝截面,OR代表风筝线,风向水平。

在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风筝可能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16.物块A1、A2、B1、B2的质量均为m,A1、A2用刚性

轻杆连接,B1、B2用轻质弹簧连接。

两个装置都放在

水平的支托物上C,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

今突

然迅速地撤去支托物C,让物块下落。

在撤去支托物

的瞬间,A1、A2所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A1和FA2,B1、

B2所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B1和FB2,则()

A.FA1=0,FA2=2mg,FB1=0,FB2=2mg

B.FA1=0,FA2=2mg,FB1=mg,FB2=mg

C.FA1=mg,FA2=mg,FB1=0,FB2=2mg

D.FA1=mg,FA2=mg,FB1=mg,FB2=mg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3分;若正确答案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6分,但只要选错一个或不选,该小题就为0分)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根尖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N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质、脂肪和核酸

B.心脏与血液含水量接近,但形态差异很大,原因是自由水与结合的比例不同

C.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最简单的方法是镜检它有无叶绿体

D.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共同构成细胞膜系统

18.用植物细胞的必需元素配置成完全培

养液,在相同的加盖容器内分别培养

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

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试验开始时各种

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该试验的结

果可以说明()

A.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

B.番茄根细胞吸收Si的载体比水稻多

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与离子的浓度成正比

D.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不仅吸收矿质元素也吸收水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在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ˉ

B.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Fe3++3NH3•H2O=Fe(OH)3↓+3NH4+

C.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D.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2OH-+H2↑

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9.5g离子化合物NH5中,阳离子的电子数为5NA

B.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的己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6NA

C.16gO2在反应中做氧化剂时转移的电子个数一定是2NA

D.在标准状况下,46gNO2和N2O4混合物所含原子个数是3NA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因此是不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的

B.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它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都发生改变

D.蹦床运动员在空中的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22.如图所示,物体沿着倾角不同而底边相同的光滑斜面有顶端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

A.斜面倾角越大,滑行时间越短

B.斜面倾角越大,滑行时间越长

C.斜面倾角越大,滑行的加速度越大

D.斜面倾角越大,滑行的平均速度越大

 

23.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6s末在途中相遇,

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可以确定()

A.t=0时甲在乙的前方27m处

B.t=0时乙在甲的前方27m处

C.6s之后两物体不会再相遇

D.6s之后两物体还会再相遇

24.如图所示,斜劈形物体的质量M,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斜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斜劈始终保持静止,在物块m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

A.

地面对斜劈M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B.地面对斜劈M的摩擦力方向没有改变

C.物块m向上、向下滑动时加速度大小相同

D.地面对斜劈M的支持力始终大于(M+m)g

25.两块叠放的长方体滑块A和B,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所示,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则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

A.等于零B.方向沿斜面向上

C.大小等于μ1mgcosθD.大小等于μ2mgcosθ

第II卷(共182分)

26.(10分)下图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个羧基。

(2)在动物细胞中,该化合物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名称)上,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失去__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

(3)该化合物由__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在动物细胞中,决定其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这种物质主要位于细胞的__________。

(4)鉴定脑啡肽可以使用____________试剂进行检测,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7.(22分)仔细观察下列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丙所示结构中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图丙表示细胞与图甲、图乙表示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图甲中的①,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染液染色观察。

(3)图甲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填标号);结构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结构⑤的功能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若此细胞能分泌的是抗体,抗体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所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为

(填标号)。

(4)图乙为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这是由于细胞壁与由____________(填标号)共同组成的____________(填名称)发生分离所致,此时标号⑤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如果把引起50%左右的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称之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

下表是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不同作用时间下,记录一个视野中的某植物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数量如下图示(已知视野中共有细胞40个)。

时间

蔗糖溶液

15秒

25秒

35秒

45秒

55秒

浓度A

5

9

13

14

14

浓度B

17

19

21

21

21

浓度C

26

28

29

31

31

浓度D

34

35

37

37

37

该表皮细胞液的渗透压(浓度)最接近于蔗糖溶液____________(填编号)浓度。

28.(18分)如图表示细胞内不同类型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与含量。

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能够得出的两个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2)提取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最好选用做材料,最简便的提取方法是利用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将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让细胞____________,然后经过离心处理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3)肝细胞膜表面具有细胞识别功能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变形虫能变形运动,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线粒体内膜增加的蛋白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

(4)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海水中的无机盐离子穿过细胞膜的方式,属于下图中的____________。

 

29.(14分)以下两段材料:

I.关于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起源有真核生物的内共生起源假说:

大约在15亿年以前,一些大型的具有吞噬能力的原始真核细胞,先后吞并了几种原核生物(例如细菌和蓝藻),由于后者没有被分解消化,它们从寄生逐渐过渡到共生,成为宿主细胞里面的细胞器。

例如被吞噬的好氧细菌成为了线粒体,而被吞噬的蓝藻成为了叶绿体。

II.DonalParsons最先建立了分离线粒体外膜、内膜和其他组分的方法。

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外膜,离心后可以将外膜与线粒体质(包括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分开。

去垢剂可以破坏线粒体内膜,释放基质,破裂的内膜可以重新闭合成小泡,离心后可以进一步将二者分开。

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研究支持内共生假说的有_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对玉米叶绿体rRNA的研究发现,与细菌的相似而与玉米细胞质基质中的不同

B.叶绿体中许多代谢途径与蓝藻相似而与细胞质不同

C.线粒体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

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DNA,能自我复制,并具有双层膜

(2)根据内共生假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外膜最可能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氯霉素能抑制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现用氯霉素分别处理线粒体中的核糖体和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根据内共生假说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

(4)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基质中可能含有下列哪些化学成分______(填编号)。

A.水B.丙酮酸C.核苷酸D.葡萄糖

E.ADPF.PiG.蛋白质

(5)资料II中分离得到的内膜小泡能够合成ATP。

实验发现,内膜小泡上含有一种F1颗粒,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后,离心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发现内膜小泡合成ATP的功能消失。

实验结果说明F1颗粒可能含有与ATP合成有关的____________。

30.(15分)某待测液可能有Fe2+、Fe3+、Ag+、Ba2+、Al3+、Ca2+、NH4+等离子,进行了下述实验(所加酸、碱、NH3水、Br2水都是过量的)。

根据实验结果:

(1)判定待测液中有无Ba2+、Ca2+离子,并写出理由。

答_________。

(2)写出化学式:

沉淀A_________;沉淀D_________;沉淀E_________。

(3)写出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

溴水氧化溶液A中的某离子:

_________。

沉淀C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其中一种沉淀溶解:

_________。

31.(16分)A、B、C、D、E为短周期元素,A~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40,B、C同周期,A、D同主族,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试回答: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D的单质投入A2C中,反应后得到一种无色溶液。

E的单质在该无色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测定,A2C2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的还要弱,请写出其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去常用硫酸处理BaO2来制备制备A2C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实验室可以将过氧化钠加入到水中来制取A2C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废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

现改用A2C2和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了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素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单质化合生成一种氢化物DA,熔点为800℃。

①DA能与水反应放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将1molDA和1molE单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生成气体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L

32.(14分)X、Y、Z三种化合物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

已知三种化合物的水溶液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Y和Z均由三种元素组成。

请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化合物X为浅黄色粉末,该化合物中含有化学键为(填序号)。

A.离子键B.极性共价键C.非极性共价键

(2)写出X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下表为Y和Z实验的部分内容

序号

主要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在Y的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放置。

产生浅黄色沉淀和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在Z的无色溶液中,滴加的盐酸,开始有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盐酸,白色沉淀先增加后消失,然后加入过量的氨水又出现白色沉淀。

将实验②最终得到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灼烧,最终得到固体。

写出含0.1molZ的溶液与20mL5mol/L的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③加热蒸发、灼烧得到的最终产物主要是和。

(4)写出Y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3.(19分)实验室里有一瓶KCl与CaCl2的固体混合物,通过下面实验可确定该混合物中KCl和CaCl2的质量比,也可制得纯净的KCl,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列空白:

(1)某学生用已知质量y克的表面皿,准确称取W克样品,他在托盘天平的右盘放入(W+y)克砝码,在左盘的表面皿中加入样品,这时指针偏向右边,如下图示。

请补完整后面的操作是_______。

(2)滤液中加入的B物质是_______,应该加

入过量B物质,理由是_____。

(3)过滤得到沉淀C时,为检验沉淀是否洗净,

应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后,在最后几滴滤出

液中加入______,若______,表示沉淀已洗净。

(4)配制100mL0.20mol·L-1的KCl溶液: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将准确称取的(A)1.500gK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B)约3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冷却到室温后,(C)将KCl溶液由烧杯小心倒入100mL容量瓶(不漏液)中,(D)然后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标线1—2cm处,摇匀并静置几分钟后,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E)使溶液凹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盖好,振荡摇匀后装瓶。

该学生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填写编号)。

(5)下面哪些操作会导致所配的100mL0.20mol·L-1的KCl溶液浓度降低_________。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直到洗净

(B)称量KCl固体时将砝码放在左盘

(C)未洗涤转移KCl溶液的烧杯

(D)转移KCl溶液时有KCl溶液溅出

(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34.(18分)本题包含两小题:

(1)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有以下实验步骤,其合理顺序是:

(用相应字母表示)

A.通过改变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橡皮条的伸长,再重复做几次;

B.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C.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点;

D.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以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作出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作出)合力F;

E.比较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

F.用两条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即结点),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2)(14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

与的质量M之间关系的实验中,不改变拉力T(即牵拉小车的细线所吊挂砂桶与砂的重力mg一定),只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几组实验数据。

其中第3组数据还未算出加速度,但该组对应的纸带已经打出,如下图所示。

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图中各点为每打5个点标出的计数点,测量长度的单位为cm。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小车质量(g)

200

300

400

500

600

1000

小车加速度(m/s2)

2.00

1.33

0.79

0.67

0.40

小车质量倒数(kg-1)

5.00

3.33

2.50

2.00

1.67

1.00

 

①请由上图中纸带上记录测量的数据,求出该

次实验中:

C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C=___

_____m/s,O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0=______

m/s,以及加速度a=_______m/s2,并填入

上表空缺中;(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请在图示的坐标中,恰当选择研究变量,根

据上面表格中对应的各组数据作出能够较直

观反映实验规律的关系图线(用小“×”号

描点,并据此作出平滑的图线);

③由②中作出的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该实验开始进行时,要先____________,具体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只有当小车质量M与砂桶及砂的总质量m大小满足_____时,方可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T的大小等于悬挂线所吊砂桶与砂的重力mg。

35.(18分)质量为m的物块用压缩的轻质弹簧卡在竖直放置的矩形匣子中,如图所示,在匣子的顶部和底部都装有压力传感器。

当匣子随升降机以a=2.5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匣子顶部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6.0N,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12.0N(取g=10m/s2)。

(1)当升降机匀速运行时,匣子顶部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多少?

(2)要使匣子顶部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零,升降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可能是怎样的?

 

36题图

36.(18分)“神舟”六号飞船完成了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返回舱于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