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8003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结.docx

《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总结.docx

总结

在伊宁市教研培训中心教研思路的引导下,按照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政史教研工作计划,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1)、政治理论素养高,因我个人从事的是政史教研工作,也是一名党员,较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问题,注意捕捉信息,政治敏锐性高,能深层次地理解、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能找出理论依据,注重寻找时政热点、焦点问题与教材的切合点。

2)、党性原则强。

以党员政治学习为契机,不断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认真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有大局观念,能团结同志,有合作意识,且在教研培训中心这个多民族家庭里,发挥自己懂维语的优势,注重与同事的交流,主动帮助民族同志学汉语,帮助民族同志翻译材料,与各民族教研员和谐共处,并承担了伊宁市第三期双语班授课任务,为民族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3)、为专业引领打好“底色”,读书是一名教研员专业银铃的内源性需求,本学期阅读了《探究性教学案例》、《新课程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等教学书籍,撰写了近2万字的学习笔记,在与经典对话、在大师的引领下,逐渐走出狭小,走出平庸。

本学期我能遵守单位的各类规章制度,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认真组织强化研究

本学期共听课92节,评课76节,共做2次专题讲座,上示范课6节,撰写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并发表在《伊犁师范学院学报》上。

走进一线教师(听课):

本学期共听课64节,涉及学校达11所,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为教师服务,为教学一线服务的思想,将教研工作的重点下移到学校,推进到课堂,采用评课、座谈、个别交流、领导反馈等形式,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

首先,听的是新调入教师的试讲课,严格遵循伊宁市教育系统教师调入试讲考核办法,成立了伊宁市政治学科调入教师专家小组和伊宁市历史学科调入教师专家小组,严格规范,事实求是,严把教师入校关口,共听了9位教师的试讲课,其中3人被评定为优秀,6人被评定为合格。

其次,听的是青蓝工程中被确定为徒弟的4位教师的课,严格遵循青蓝工程协议书中指导教师的职责,每学期随堂听课2节,第一轮听课时,做出诊断,肯定长处找出不足,再有针对性的辅导,如九中的卢慧娟老师专业功底扎实,但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驾驭能力欠缺,对此,有针对性地帮助年轻教师重新设计教学环节,从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变化来指导年轻教师,启发年轻教师,这样的教师共确定了4位,并签定了协议书,共听课8节。

再次,听的是安排上全市观摩课教师的课。

为了提升学科教学水平,提高观摩课的水准,在本学期初就将各校的观摩研讨活动日期确定下来,在内容上作了要求,着重上毕业班复习课、试卷讲评和多媒体教学课,要求各校教研组发挥集体优势,集体备课,寻找思品课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这样的观摩课本学期共开设了4节,为政治、历史教师搭设了相互交流、借鉴、学习的平台,听课者收益非浅,评课活动更是锦上添花,每一次观摩课后都进行了评课,教师们也将此做为经验的一次升华,纷纷踊跃发言,使评课真正成为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再次,听的是自治区自治区第二届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能手大赛的课,共听课18节,察县一中青年教师达标比赛课12节,担任评委工作,感触很多。

最后听的是伊宁市思品青年教师达标比赛教师的课,市直所有教龄5年以下的初、高中青年教师均参与了达标活动,共23听课23节,参赛教师现场抽签,在规定时间讲课,讲课教师各有千秋,颇有特色。

不落窠臼敢于创新(教研活动):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共开展了次,其中全市观摩交流研讨活动次,专题讲座2次,本学期在教研活动上认为实效性强、有创新的活动有以下几类:

1)、针对思品课中时政教学相对薄弱的现状,每月开设一次时政研讨活动,捕捉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并寻求与教学内容的切合点。

本学期共开设3次全市研讨活动,各校开设此类教研活动累计次数达18次,搜集并整理时政新闻860条。

2)、建立了初中思品学科、初中历史课件库,按照学期初计划,各校教研上报指定年级确定课的课件,教研员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目前已建立了七年级、八年级课件库,搜集课件80件,下学期将完善课件库,使资源共享,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帮助。

3)、9月24日各校针对学生考试情况,写出中考试卷分析并进行交流,寻找中考试卷与课改工作的切合点,由马昕做中考试卷分析专题讲座,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认真总结2006年中考经验,加大了对中考的研究力度,加强有关考试改革的信息采集及交流,准确地把握了在考试观念、考试内容及考试办法等方面的改革动向。

加强了对毕业年级复习教学的研究指导,充分发挥了中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4)、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校本教研制度的内涵和实施策略,从学科特性和思品可的德育功效出发,初步确定编写《伊宁市中学生自我保护手册》,以此推进校本教研和学科研究性学习,增强学科教学的实效性。

5)、帮助学校培养“自己的力量”,选择积极性高,学科素养深厚,教学能力比较强的教师重点培养,缺什么补什么,并积极创造创造起成长的优良环境,使各校在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有自己的样板。

6)为了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自2006年4月开展了青年教师学科培训活动,培训对象为市直教龄5年以下青年教师及所有农村的政治、历史教师,培训内容为说课、备课、上课、撰写课后反思、教案,共有34名教师参与了培训,为期8次,历时2个月,培训扎实有效,在12月2日——12月9日的举办了历史学科青年教师达标活动,达标内容包括说课、教案撰写、上课、课后反思撰写、课件制作五大环节,共有16名教师参加达标,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比武的平台,使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

揭示问题促进发展(联系点学校)

为了深入贯彻2004年2月24日和2005年2月5日市委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顺应伊宁市教研培训中心2006年教研工作理念,建立三所联系点学校(伊宁市九中、十一中、达达木图乡中学),目的是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力求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上有所突破。

1)、对三所联系点学校政治、历史师资进行调查,分析师资情况。

2)、对三所联系点学校政治、历史教师开展跟踪听课活动,督查教学过程和教研活动,寻找示范点学校成功的经验和薄弱点学校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原因,并拿出相应措施。

3)、三所联系点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起制定“帮教计划”,示范点教师与薄弱学校结对子,对薄弱点学校进行教学指导。

4)、以达达木图乡中学为联系点重点研究农村学校政、史学科课改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寻找应对的办法,召开了全市农村学校政、史学科教师教学教研研讨会,达到交流、提高的目的。

甘做绿叶育新人(青蓝工程)

为了加快青年教师实现由受教育者角色转换的步伐,同时也是为了加大青年教师岗位成才的力度,以青蓝工程为依托,以师徒结对子为基本形式实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经双方协商同意签订了协议,共确定了4位徒弟,涉及学校达4所,协议书一式四份。

1)、学期初指导青年教师订出了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抽查两次教案,指导青年教师准备了一次详尽、规范的教案。

2)、本学期随堂听授课共8节。

3)、本学期青年教师抽查作业批改情况两次。

4)、指导青年教师进行说课,掌握说课的几大步骤。

5)、指导青年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6)、做好了对青年教师业务培养记录。

7)、指导的两位青年教师在历史学科青年教师达标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研究引领指导服务(示范课)

研而不教则空,为了及时捕捉教学信息,始终站在学科最前沿,本学期共上示范课6节,涉及学校达6所,为了能发挥教研员专业引领的作用,我针对思品课教师不知如何处理教材这一现状,开设了一堂整合课,将两框题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在教学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听课教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另外,为了真正实现思品课思想教育目的,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生活,开设了一堂创新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谈话式教学法,设问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发学生的思考。

同时,为了践性专业引领,解决教师教学中的棘手问题,学期初有课任教师将认为有难度的科目选定,由教研员来上示范课,本学期应教师要求上了《弘扬民族精神》这一课,进行了专业到位的指导和服务,反响很大。

依托课题促进发展(课题研究)

继续深入研究“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推广实验成果,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有条不紊,规范有序。

1)、做好了实验校教材征订工作,共征订《德育》读本、《成长册》22258套,为单位创收5万余元。

2)、9月2日召开实验校德育主任会议,下发本学期课题实验工作方案,落实实验校工作任务。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送教下乡)

为了扩大和优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顺应伊宁市教研培训中心教研工作重点下移的教研思路,伊宁市教研培训中心汉语中学部自11月26日----11月29日带领教研员与部分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先后到达达木图乡、十七中、二十中、十三中,开展了为期四天的送教下乡活动。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采用了座谈、研讨会、上示范课、听课、评课、讲座等形式,共召开座谈会12次,研讨会1次,上示范课18节,听课20节次,讲座2场。

活动中,送课者的精彩示范,听课教师的积极探讨,送课者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指导与热情解答,使听课教师收益匪浅,送课者执教的18节课、两场讲座都受到了各校教师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还送去了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信息,促进了城乡交流,深受农村教师的欢迎,听课教师都说:

送教下乡,实效性强,希望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也认为此项活动创造了磨练自己的机会,积累了不少借班上课的经验,有益于自身专业的成长。

教研员更是感觉“研不教则空”,送教下乡活动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宝贵的资料。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在学期初就做了安排,准备充分,发挥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本学期由于工作需要,出差两次,时间累计近一个月,感触颇多:

1)、根据自治区教科所通知要求,带领伊宁市四名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赴阿克苏市参加自治区第二届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能手大赛,10月11日起程,10月13日到达,大赛自10月13日——10月17日结束。

应自治区教科所的邀请担任初中思想品德课评委工作,评审工作字10月13日晚开始,工作议程为10月13日召开评委会议,10月14日参赛教师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测试、教研论文考核监考及评审,10月15日选手现场做课、评审,10月17日结束评审工作,此项教学能手大赛共有来自全疆各地的37名选手参加,整个比赛在紧张、有序、忙碌中度过,但收益非浅,对我的教研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首先,教研论文撰写命题思路独特。

此次大赛现场命题论文是对一堂《珍惜学习的机会》教学设计的评析。

这既能发应出以为教师的专业功底,又能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环节的审视能力,为课堂教学的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活动有必要进行尝试。

其次,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关键,参加此类大塞已不再是一堂课定成败,而侧重于考查教师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我在今后教研工作中应加强的一个方面。

最后,思想品德课可发挥的空间很大,教学艺术精彩纷呈。

此次大赛领略了来自全疆各地的优秀选手风采,教学风格各异,从一定的层面可反映出一个地区的课改理念和方向,伊宁市在课堂教学设计上风格独特,成绩突出,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讲课教师各有所长,我对此作了细致的记录,这都将成为今后教研工作的有效资源。

总之,通过参加此项活动增长了我的见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借鉴了许多宝贵资源,同时对下一阶段的教研工作有了新的思考,这都将成为我今后开展教研工作的有效资源,将教研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

2)、根据中央教科所文件要求,按照伊宁市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批示,2006年10月24日随同二十所实验校的23位校长、书记、德育主任赴北京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2006年会暨第九届学术讨论会、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议程安排如下:

10月26日组委会工作部署会议,10月27日全天报到,28日上午开幕式,28日下午主题报告与经验交流,29日上午专家报告与经验交流,29日下午专家报告与闭幕式,30日上午参观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展览,30日下午参观考察北京市先进实验校,31日上午代表离会。

本次大会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和举世瞩目的“中非国际”论坛即将开幕的日子里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彭佩云副委员长,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委、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社科院、北京市教委、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科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各实验区、实验校22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召开,参加会议感触颇深,主要有以下体会:

首先,深刻了解了“九五”课题立项研究的发端与背景、“十五”深化研究的背景与基础明确了新世纪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世纪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了三年课题实验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成效,课题为党和国家的德育决策提供了模式,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对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工作思路,指导实验学校整体构建了校本德育体系及实施细则,促进实验教师提高了德育科研能力和师德素养,促进实验学生提高了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引导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互相结合与共同发展。

同时,课题实验证明整体构建校本德育体系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根本途径,建设德育活动课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其次,明确了“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法律政策依据、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原则、范式与方法及课题研究的步骤和预期成果。

再次,市委副书记、纪检书记闫红鹰代表历届年会承办单位做了大会发言,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推动了我市的德育教科研工作,认为年会的承办对我市的教育、文化、旅游、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并代表中共伊宁市委、市人民政府承诺将尽力完成好下一阶段的德育实验研究工作,要以德育实验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如挖掘本地德育资源,以德育促教育,以教育促经济,使伊宁市整体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最后,伊宁市“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经过三年的实验、研究,硕果累累,在“六个一百”光荣榜中,马昕、牛浩、李雪荣获“百名德育科研名专家”称号,徐江梅、刘海燕、张静、扬洁、马文平荣获“百名德育科研名师”的称号,伊宁市一小、十五小、十七小、八中、九中、实验幼儿园、小海贝幼儿园、英才私立学校荣获“百所德育科研名校”称号,12位学生荣获“百所德育科研名学生”称号,8位家长荣获“百所德育科研名家长”称号。

在2006年的课题实验中伊宁市被评为先进实验区,10所学校被评为先进实验校,20位教师被评为先进实验教师,20位教师被评为先进课题实验工作者,62篇论文、36篇德育活动课设计分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

总之,通过参加此次年会使我明确下一步课题实验任务,深深地感到课题实验任重而道远,它是永无止境的,我将在领导的关怀、指导下一如既往地开展课题实验工作,彰显伊宁市德育工作特色。

今年花开别样红

1、2006年11月被评为全国“百名德育科研名专家”

2、撰写的论文《心的绽放》获国家级一等奖。

3、被评为国家级课题实验先进工作者。

4、2006年9月被评为伊犁州先进教育工作者。

5、2006年7月被考核为优秀

回顾这一学期工作,还有许多教研工作开展不尽人意,值得改进的地方很多,因而深感工作之艰巨,学科教研之重要,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引领者之一,我将不断加强学习,主动钻研,为学校更多地进行具体指导、创造条件、提供资讯,最大限度地引领基层学校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自主、和谐、持续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