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844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路线设计用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96

700

≥78

600

≤18

≥90

1600

≥79

1400

≥66

1200

≤25

1950

≥71

1800

≥62

1550

≤45

≥48

接近

<

2200

≥47

2100

≥45

<2000

>45

<48

0~2200

<47

0~2100

<45

0~2000

注:

V/C是在理想条件下,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

基本通行能力是四级服务水平上半部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表—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

密度

[pcu/

]

设计速度Um/h)

最大服务交通

[pcu/]

≥92

650

≥75

500

≥57

400

≥73

1300

≥60

1100

≥50

900

≥68

1700

≥56

1150

≤40

2000

≥46

≥40

>40

<50

<46

0~1800

<40

0~1600

V/C是在理想条件下,最大服务交通量与接本通行能力之比。

表二级公路、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分级

(%)

设计速度(kn/h)

不准超车区(%)

不准超车区(%>

<30

30-70

>70

≤30

≥76

≤60

≥67

≥54

≤80

≥58

<100

注.设计速度为80km/h、60km/h、40km/h,路面宽度为9m时,其基本通行能力分别为:

2500pcu/h、2300pcu/h、2100pcu/h。

2.V/C是在理想条件下,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

3.延误率为车头时距小于或等于58的车辆数占总交通量的百分比。

表路侧干扰分级

类别

级别

拖拉机TRA

[辆/]

支路车辆EEV

路侧停车PSV

行人数量(PED)

[人/]

非机动车SMV

街道化程度LU

1

≤2

≤1

≤6

≤50

≤20

≤4

1<EEV≤2

2<PSV≤4

6<PED≤12

≤100

20<LU≤40

3

2<EEV≤3

4<PSV≤6

12<PED≤l8

≤150

40<LU≤60

≤8

3<EEV≤4

6<PSV≤8

18<PED≤24

≤200

60<LU≤80

5

≤10

>4

>8

>24

>200

80<LU≤100

将各路侧干扰级别值代入公式,便可计算得出各侧干扰等级(FRIC)。

FRIC=Int×

TRA+×

EEV+×

PSV+×

PED+×

SMV+×

LU+路侧干扰等级规定如表。

表路侧干扰等级

路侧干扰等级

典型状况描述

轻微干扰

公路条件符合标准、交通状况基本正常、各类路侧干扰因索很少

较轻干扰

公路设施两侧为农田、有少量自行车、行人出行或横穿公路

中等干扰

公路穿过村镇或路侧偶有停车,被交支路有少量车辆出人

严重干扰

公路交通流中有较多的非机动车或拖拉机混合行驶

非常严重干扰

路侧设有集市、摊位,交通管理或交通秩序很差

设计小时交通量

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也可根据当地公路小时交通量的变化特征,采用年第20〜40位小时之间最为经济合理时位的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应按公式计算:

DDHV=AADT×

K式中:

DDHV——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veh/h);

AADT——预测年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veh/d);

D——方向不均匀系数宜取50%〜60%,亦可根据当地交通量观测资料确定;

K—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为选定时位的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

3.1.6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1)新建公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可参照公路功能、交通量、地区气候、地形等条件相似的公路观测数据确定。

(2)缺乏观测数据地区,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可参照表取值。

表各地区的设计小时交通置系数(%)

地区

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

西北

京、津、冀、晋、蒙

辽、吉、黑

沪、苏、浙、皖、闽、赣、鲁

豫、湘、鄂、粤、桂、琼

川、滇、黔、藏

陕、甘、青、宁、新

二、三级公路

表高連公路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实际行驶速度(km/h)

高速公路设计通行能力[pcu/]

(2)车道与路侧对设计速度的影响

①车道宽度和路侧宽度对设计速度的影响如表。

表车道宽度和路侧宽度对设计速度的修正

宽度

(m)

设计速度修正值△Vw(km/h)

车进

左侧路缘带

右侧路肩

②车道数对设计速度的影响如表。

表车道数对设计速度的修正

车道数(单向)

≥4

③高速公路路段的实际行驶速度可根据当地观测资料确定或按公式计算。

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通行能力分析车辆折算系数

车型

交通歎

[veh/]

中型车

≤500

500~1000

1000~1500

大型车

7

1000~1500

8

>

1500

拖挂车

(含集装箱车〉

10

12

≥1500

表—级公路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实际行驶逨度(km/h)

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设计通行能力[pcu/]

1300

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设计通行能力[pcu/]

850~1000

700~900

550~700

表平面交叉修正系数

平面交叉间距

设计速度

平面交叉平均停车延误(s)

15

50

«

1000

300

Ff———路侧干扰修正系数,可按表选用。

表路侧干扰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

表二级公路、三级公路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

基本通行能力(pcu/h)

不准超车区比例(%)

设计通行能力(pcu/h)

2500

550-1600

70

400-700

表二级公路、三级公路通行能力分析车辆折算系数

交通量

(veh/h)

≤600

600~1400

1400~2800

≥2800

500~1200

1200~2400

≥2400

拖拉机

≤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

fd——方向分布修正系数,按表取值;

表方向分布修正系数

方向分布(%)

50/50

55/45

60/40

65/35

70/30

fw—车道宽度、路肩宽度修正系数,按表取值;

表车道宽度、路肩宽度修正系数

路肩宽度(m)

车道宽度(m)

ff—路侧干扰修正系数,按表取值。

表整体式路基宽度

车道数

路基宽度

一般值

最小值

2或1

(双车道)

(单车进〉

注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

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路基宽度

表车道宽度

1.设计速度为20km/h且为单车道时,车道宽度应采用。

2.高速公路为八车道时,内侧车道宽度可采用。

圆曲线最大半径值不宜超过10000m表中间带宽度

中央分隔带宽度(m)

左侧路缘带宽度(m)

中间带宽度(m)

表右侧路肩宽度

右侧硬路肩宽度(m)

~般值

土路肩宽度(m)

(双车进)

(单车道)

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路基的左侧路肩宽度

左侧硬路肩宽度(m)

左侧土路肩宽度(m)

表隧道最小侧向宽度

离速公路

左侧侧向宽度L左(m)

右侧侧向宽度L右(m)

0-75

表直线最小长度

设计速度V≥60(km/h)

同向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m)

反向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m)

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6倍为宜

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2倍为宜

设计速度V≤40(km/h)

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表圆曲线最小半径

曲线最小半径(m)

200

65

极限值

250

125

注:

“一舣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

“极限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

圆曲线最大半径值不宜超过10000m

表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m)

路拱≤2%

5500

4000

1500

350

150

路拱>

2%

7500

5250

3350

1900

800

450

表复曲线中小圆临界圆曲线半径

临界圆曲线半径(m)

2100

130

表回旋线最小长度

回旋线最小长度(m)

85

35

25

表各级公路圆曲线最大超高值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一般地区(%)

8或10

积雪冰冻地区(%)

表车速受限制时最大超高值

40、30、20

超高值(%)

表超高渐变率

超高旋转轴位置

中线

边线

1/250

1/200

1/225

1/175

1/150

1/125

1/100

1/75

1/50

表双车道路面加宽值

圆曲线半径

(m)

加宽值(m)

汽车轴距加前悬(m)

~200

~150

~100

~70

~50

~30

~25

~20

~15

+

单车道公路路面加宽值应为表规定值的一半。

表平曲线最小长度

平曲线最小长度(m)

—般值

170

140

“一般值"

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

“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

当路线转角等于或小于7°

时,应设置较长的平曲线,其长度规定如表。

表公路转角等于或小于7°

时的平曲线长度

平曲线长度(m)

1400/△

1200/△

1000/△

700/△

500/△

350/△

280/△

表中△为路线转角值(°

),当△<

时,按△=2°

计箅。

表停车视距

设计(km/h)

停车视距(m)

210

160

110

75

表下坡段货车停车视距(m)

纵坡坡度

245

180

265

190

89

273

195

132

91

136

93

139

95

97

-

9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超车视距规定如表。

表超车视距

超车视距(m)

550

表回头曲线技术指标

主线设计速度(km/h)

回头曲线设计速度(km/h)

圆曲线最小半径(m)

超高横坡度(%)

双车道路面加宽值(m)

最大纵坡(%)

表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设汁洪水频率

1/25

按具体情况确定

表最大纵坡

设计速度(km/h)

最大纵坡(%)

表高原纵坡折减值

海拔高度(m)

3000~4000

4000~5000

5000以上

纵坡折减(%)

表最小坡长

最小坡长U)

公路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规定如表。

表不同纵坡最大坡长(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