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组合作学习推进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853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小组合作学习推进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小组合作学习推进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小组合作学习推进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以小组合作学习推进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以小组合作学习推进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以小组合作学习推进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以小组合作学习推进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以小组合作学习推进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小组合作学习推进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文档格式.docx

《以小组合作学习推进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小组合作学习推进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以小组合作学习推进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文档格式.docx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引入并进行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得到推广,乃是在实施新课程以后。

基于此近几年受到各地学校的青睐,迅速得到推广,然而纵观小组合作化的实践课堂,我们却发现在“小组合作化学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并没有实现课堂的实效性,在课堂中出现了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效果,其主要表现有:

(1)每科老师的课堂中有各自的小组,各科老师的小组合作没有形成有效的整体。

(2)小组编排不科学,小组间在性别、成绩、性格等方面没有做到综合评估。

(3)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时,还没有说完要求,学生已经开始手忙脚乱地动了起来。

(4)小组合作华而不实、流于形式,小组合作时,有的组根本没有进行合作学习,而是放任自流,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或是为了应付教师而象征性地比划两下。

(5)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个人的自学为前提,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对合作问题有一定认知基础之上的讨论,但是往往是强调合作忽视自学。

(6)合作学习能者独尊,弱者失趣,并没有起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小组合作中,成绩较好的学优生侃侃而谈,甚至包揽了全部合作的内容,忙得不亦乐乎,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完全成了旁观者。

(7)只注重了小组成员间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

(8)没有有效的能激发小组热情的评价方法。

(9)小组竞争机制不能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有形成统一的整体。

(10)合作学习泛化—等同于小组讨论,组织形式单一,活动形式简单,问题缺乏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

当某个小组进行汇报时,有的小组还在继续讨论,需要教师强调多次才能安静,有的小组无所事事,根本不听别人在说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自古以来就有学者提倡合作学习。

孔子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又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市自开展素质教育以来将合作学习的理念融入了课堂教学中。

自此,我校在教学中开始运用合作学习。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对合作学习进行了阐述,它把“合作学习”列为新学习方式的一种,并且指出:

现今提倡合作学习,旨在改变过去单一的、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分工合作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有论者认为:

合作学习是新概念学习形式的一种,它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以班级授课作为课堂教学主要形式的局面。

也有论者认为:

合作学习是老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学模式。

还有论者认为:

合作学习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学习方式。

三、课题研究实验对象:

在全校各年级各学科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选取我们课题组所带的班级为重点试验班。

四、课题实施方法:

本课题围绕小组合作化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来搜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教学思维与教学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调查法:

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

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

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5.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的本质是解决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它的基本过程是“问题——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的循环往复,我们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始终要做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为行动而研究”“为研究而行动”。

要敏感地发现现实中产生的“问题”,并持续“关注”,进行有干预的“行动”,再通过“反思”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我们将运用行动研究法实实在在地通过实践探索小学数学高效能教学策略,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6.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案例研究法能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使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具体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能力。

我们将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五、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1年11月31日前)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分析我校小组合作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课题组成员内部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在各班原有教学设施和学生情况基础上,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解,了解他们不同的个性,行为习惯,文化背景,初步构成科学合理的分组方案。

第二阶段:

初步实施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切实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能力。

1.采取对比研究的方法对我校实行课题的班级与不实行课题的班级进行对比。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小组合作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3.特别注意课堂上小组合作形式和活动策略的研究。

进一步学习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全面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合作学习的步骤:

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学生反馈———教师小结。

第三阶段:

正式实施阶段(2012年3——4月)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建立起较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体系。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在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开展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通过写调查报告,总结了实验的成败与得失。

4.课题组积累资料。

第四阶段:

总结鉴定阶段(2012年5—6月)

1.做好后测工作,做好对比试验前与试验后的效果对比。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台帐。

六、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1.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共同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

试验伊始,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关于“合作学习”的理念。

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动手查资料,对合作学习有了清晰的认识。

这就为学生以后在课堂内外有效运用合作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科学分组

合作学习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特别强调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实现生生互动的最佳方式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小组。

在试验中,我将学生进行了“异质”分组,即把成绩、特长、性别、爱好等各不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

在课堂教学中,以四人小组前后排合作效果最佳,在一学期中,每个四人小组的组员固定不变。

3.合理分工

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是:

人人参与,共同完成任务。

为了使小组成员在合作中尽快尽美的完成任务,我对各六人小组的每个成员进行了合理的分工。

分工分别是:

合作小组长——对合作小组各成员在课内进行调控,课外精心管理;

记录员(2名)——对合作小组各成员的讨论结果或实践过程进行记录;

检查员(2名)——检查合作小组各成员在活动中是否能够各尽其责;

报告员——在反馈或交流时,对本合作小组的讨论结果或活动结果等进行汇报。

4.有效合作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

布置任务——老师提出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调控下共同探究,完成任务;

反馈交流;

老师小结。

经过课内外的合作,校内外的合作,学生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实现有效合作。

5.合作小组长的培养

小组合作的成败取决于合作小组长的课内调控和课外组织。

一个优秀的合作小组长,必定要经过后天的培养。

在合作小组长的培养上,我决定采取以下途径:

A.开学初布置合作小组长写工作计划,学期末布置合作小组长写工作总结。

B.每学期考试后,要召开合作小组长会议,教给小组长管理学生的方法。

C.每个合作小组长每学期都要写一篇题为《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合作小组长》的小论文,写的时候可以查资料,对于优秀的论文,要进行奖励。

通过这种激励机制,激发合作小组长在管理过程中的创造性。

D.每学期还要召开几次主题为“我为合作小组长献一计”的主题活动,通过这一途径,使合作小组长在群策群力中提高管理能力。

6.双向、多元评价

在试验期间,我对合作学习的运用成败实行双向评价;

对每个合作小组,每个小组的每一名组员,实行多元评价。

双向评价指:

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即老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成败进行评价;

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成败进行评价。

多元评价指: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评价,要从课内外的有效合作、组员成绩之和、组间互评、小组自评等方面去进行综合评价;

教师对每个组员的评价,要一改过去的以成绩定论的方式,要从成绩、特长、综合能力、品质、与他人的合作、组长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方面去综合评价。

附:

1、崔口镇推进高效课堂建设领导小组名单

2、崔口镇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本学年工作安排表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附1

 

大齐小学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张延祥

副组长:

李亚静

成员:

李凤杰

常洪智

邱立峰

附2

崔口镇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本学年工作安排表

时间

任务

2011年11月31日前

制定方案、组建领导机构。

2011年12月

至2012年1月

根据教研室各学科提出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进高效课堂的创建。

2012年3月至4月

1、各学校打造精品课,交流方案,取长补短。

2、各学科召开研讨会,交流完善高效课堂基本模式。

2012年5月至6月

继续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研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