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8557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靠前复习题集及答题解析共70套第 6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地面废钢料堆应距运输轨道外侧1.5m以上

废钢的外形尺寸和块度应保证能从炉口顺利加入转炉,废钢的长度应小于转炉口直径的1/2。

5.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多,不属于在轧制过程中罹患的职业病是()。

A、尘肺病

B、噪声聋

C、关节炎

D、中暑

轧制生产的油烟粉尘及硅钢氧化镁粉尘、碎边卷取机粉尘、酸再生二氧化硅粉尘都会对人体造成职业病危害。

轧制各工序如轧制、剪切、高速运行辊道等均产生噪声。

在高温轧制和热处理过程中,若隔热措施防护不到位,人长期在高温条件下作业,会感到诸多不适,工作效率下降,动作协调性差,易发生误操作,也易导致中暑。

关节炎不属于职业病范畴。

6.将铁粉矿制成适合高炉冶炼的块矿的工艺是()。

A、连铸

B、连轧

C、焦化

D、烧结

烧结、球团是粉矿造块的两种工艺,即将高品位粉矿通过烧结法或球团焙烧法制成适合高炉冶炼的块矿的工艺过程。

7.下列关于锌焙烧矿浸出采用两段浸出的工艺说法,错误的是()。

A、锌焙烧矿浸出是用稀硫酸(电解废液)作为溶剂,将锌的化合物从焙烧矿中溶解出来

B、焙砂和焙烧收尘灰经中性浸出槽内进行浸出,焙砂中ZnO溶解浸出,矿浆经中性浓密机浓密后底流用泵送酸性浸出槽

C、焙砂和焙烧收尘灰经酸性浸出槽内进行浸出,焙砂中ZnO溶解浸出,矿浆经酸浸浓密机浓密后底流用泵送中性浸出槽

D、经两段浸出的浓密底流经加水洗涤后压滤送人渣处理工序的挥发窑中进行处理

中性浸出及浓密:

焙砂和焙烧收尘灰经电子皮带秤计量后加人中性浸出槽内进行浸出。

控制浸出过程终点溶液的pH值(5.2~5.4),焙砂中ZnO溶解浸出,其他杂质(Fe、As、Cu、Cd等)水解沉淀,矿浆经中性浓密机浓密后底流用泵送酸性浸出槽,上清液送净液工序处理。

酸性浸出及浓密:

中浸浓密底流在酸性浸出槽内进行连续酸性浸出.控制浸出过程终点溶液的pH值,使矿浆中Zn0溶解浸出,浸出矿浆送酸浸浓密机浓密。

浓密底流经加水洗涤后压滤送入渣处理工序的挥发窑中进行处理.酸浸上清液再返回中性浸出工序进一步除杂后送

8.炼钢车间内吊运铁水、钢水和液体渣罐时,必须采用()。

A、铸造起重机

B、夹钳起重机

C、脱锭起重机

D、加料起重机

在各种冶金起重机中,铸造起重机工作级别最高,吊运的液态金属最危险,具有工作频繁、负荷作业率高、工作条件恶劣、速度高等特点,因此铸造起重机结构和安全保障措施相对复杂。

炼钢车间内吊运铁水、钢水和液体渣罐时,必须采用铸造起重机。

9.下列不属于备煤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机械伤害

B、车辆伤害

C、起重伤害

D、高处坠落

备煤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①机械伤害;

②火灾与爆炸;

③坍塌;

④车辆伤害;

⑤电气伤害;

⑥高处坠落。

10.下列关于残极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车间平面人行通道、悬链通道应分开设置。

避免交叉

B、人员进入含尘、有害气体作业现场,应佩戴好防护眼镜及呼吸器或防护口置

C、装残极时,应将小车挂斗单孔挂好方可排除

D、作业时严禁在平台车托盘上站人

装残极时,应将小车挂斗两孔挂好方可排除,不应小车单孔挂残极;

作业时严禁在平台车托盘上站人,平台车行走区域严禁站人;

设备运输中严禁清扫、擦拭设备。

11.下列关于带式输送机应执行的安全操作规程,错误的是()。

A、开车前应认真检查输送机所属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B、开车后要按时检查电动机、减速器、辊筒轴承运转是否正常

C、开车前要检查输送带是否跑偏、过载

D、任何情况下,不许人员乘坐带式输送机

开车前应认真检查带式输送机所属部件是否齐全、完好,转动部分是否有障碍物卡住,电气设备接地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发出声响信号后方可开车。

开车后要按时检查电动机、减速机、辊筒轴承运转是否正常,输送带是否跑偏、过载,发现异常情况,应迅速采取措施。

12.下列关于焦炉机械安全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焦炉机械四大车包括:

推焦车、拦焦车、电机车和装煤车

B、四大车应设走行声光警示信号

C、四大车司机视线不好的地方应安装摄像头

D、摄像头设在高温的位置应采取防高温措施

在司机视线不好的地方应安装摄像头,摄像头设在非高温的适当位置,并采取防尘、防腐措施。

13.磨机在使用时周围应设置完好的护栏、平台,应设置慢转驱动装置。

下列关于磨机使用安全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磨机的转动部位、管道法兰等部位应设置防护罩

B、磨机运行时,禁止用钢钎等物捅料口,环形筛和排矿流槽杂物应及时清理

C、进入磨机之前应提前数小时停车降温,办理工作票

D、磨机现场应设置隔噪声操作室,作业人员应配备防噪耳塞

B

磨机运行时,禁止用钢钎等物捅料口,禁止清理环形筛和排矿流槽杂物。

14.下列关于带式输送机的安全控制措施,正确的是()。

A、带式输送机侧面的人行道倾角大于6°

时,应设踏步

B、带式输送机侧面的人行道倾角大于12°

时,应有防滑措施

C、带式输送机侧面的人行道倾角大于18°

时,应有踏步兼防滑措施

D、采用长溜槽运料,应设防堵振料装置

带式输送机侧面的人行道倾角大于6°

时,应有防滑措施;

大于12°

时,应设踏步。

采用长溜槽运料,应设防堵振料装置。

15.干熄焦余热锅炉的热能来源是()。

A、焦炉煤气燃烧

B、高炉煤气燃烧

C、高温干熄焦循环气体置换

D、干熄焦循环气体燃烧

干熄焦循环气体冷却红焦产生高温循环气体,将热量置换到余热锅炉产生蒸汽,进而可以发电,节约能源。

16.下列关于氯气的安全控制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生产设备在不能采用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采用机械循环通风

B、液氯生产系统必须设置事故氯吸收装置,具备独立电源和12h能连续运行的能力

C、固定式和便携式氯气检测报警仪的报警设定值为10mg/m3

D、工作场所应在便于观察处设置醒目的风向标.并且具备夜间可视效果

氯气生产设备可设置在自然通风良好的框架式露天或半露天场所,不能采用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采用有效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

A选项错。

液氯生产系统必须设置事故氯吸收装置,具备独立电源和24h能连续运行的能力,并与电解故障停车、动力电失电联锁控制。

B选项错。

氯气的报警设定值为1mg/m3。

C选项错。

液氯系统安装逆止阀,可防止突然停电氯气倒逆排放。

用人单位应当在施工区或厂区明显处设置风向标;

工作场所应在便于观察处设置醒目的风向标,风向标的设置宜采用高点和低点双点的设置方式,高点设置在场所最高处,低点设

17.钢卷、钢坯原料场为防止物体打击及坍塌事故,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正确的是()。

A、人与原料间隔不能小于0.7m

B、热轧坯料垛高不能高于4.5m

C、冷轧原料钢卷多层堆垛必须呈圆柱形

D、高度不能超过4层.垛距0.4m

热轧坯料,垛高不能高于4.5m,人与原料间隔不能小于2m;

堆垛要放置平稳整齐.垛间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并考虑热坯辐射因素。

冷轧原料钢卷必须堆放在有鞍座的库区内;

多层堆垛必须呈梯形,高度不能超过3层,垛距0.4m,钢卷凸出端面部分必须小于带宽的1/4,堆垛与人行道间距2m。

18.下列关于在煤气设备内部进行检维修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时,可较长时间工作

B、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10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0.5h

C、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1h以上

D、工作中断0.5h后,应重新分析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h。

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100mg/m3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0.5h。

工作人员每次进人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h以上。

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动火或进塔(器)前0.5h,检修动火工作中每2h应重新分析。

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0.5h,也应重新分析,取样应有代表性,防止死角。

当煤气比重大于空气比重时,取中、下部各一气样;

煤气比重小于空气比重时,取中、上部各一气样。

19.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烟道废气及干熄焦循环气体等都具有窒息性.并含有毒成分。

窒息性主要体现在上述气体氧气含量极小,而有毒成分主要指一氧化碳,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时,人一旦吸入,就会立即死亡。

A、0.4%

B、0.2%

C、O.05%

D、O.01%

当空气中含有0.2%的CO,人吸入后就会失去知觉;

当空气中的CO浓度达到0.4%时,人一旦吸入,就会立即死亡。

20.焦化厂某关键设备,其能否平稳运行对煤气净化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该关键设备是()。

A、煤气鼓风机

B、初冷器

C、电捕焦油器

D、超级离心机

煤气鼓风机是焦化厂的关键设备,其能否平稳运行对煤气净化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21.不属于冷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事故类型是()。

A、触电

B、淹溺

C、灼烫

D、机械伤害

冷轧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事故:

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中毒和窒息、灼烫、触电、其他伤害。

22.未加防护罩的带式输送机,应在一些“部位”的机架两侧的设置钢制挡板,下列地点不属于该“部位”的是()。

A、人工挑拣杂物处

B、通廊单侧人行通道的另一侧

C、起落输送带分流器

D、人工采样处

未加罩的带式输送机应在机架两侧的下列地点设置钢制挡板:

人工挑拣杂物处,除铁器下需要人工拣出铁物处,起落输送带分流器及清扫溜槽处,人工跑盘及人工采样处,其他经常有人操作的地方。

23.下列关于烧结和球团设备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在潮湿容器或狭小空间,照明用安全电压应小于或等于12V

B、受限空间照明用电电压应小于或等于36V

C、有限空间作业时要保持充足的通风,并采取保温措施

D、有限空间内部有煤气危害的,要佩戴便携式氧气检测报警器

受限空间照明用电电压不小于或等于24V,在潮湿容器或狭小空间电压应小于或等于12V,A选项正确,B选项错。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要保持充足的通风,并采取降温的措施,C选项错。

应佩戴便携式氧气检测报警器,内部有煤气的要佩戴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并提前检测一氧化碳浓度。

D选项错。

24.下列不属于烧结球团工艺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火灾

B、粉尘

C、弧光

D、噪声

烧结球团工艺涉及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

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火灾、触电、爆炸、中毒和窒息、粉尘及噪声。

25.锌焙烧矿浸出采用两段浸出,其中浸上清液采用三段净液处理工艺。

下列关于三段净液处理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段为高温加锌粉除铜镉,净化滤液送第二段净液

B、第二段为高温加锌粉、锑盐深度净化除钴、镍,净化滤液送入第三段液化

C、第三段为高温加锌粉净化除铜镉净化后滤液送锌电积工序

D、第三段滤渣为含锌的铜渣,返回第二段净液处理

中浸上清液采用三段净液处理工艺:

第一段为低温加锌粉除铜镉。

在净液槽内进行,连续作业,控制温度,净化后溶液自流到中间贮槽。

再用泵打入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滤液经螺旋板式换热器加热后送第二段净液。

滤渣即铜镉渣,浆化后送镉回收系统。

第二段为高温加锌粉、锑盐深度净化除钴、镍。

在净液槽内连续作业,控制温度,净化后溶液泵至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滤液经鼓风式冷却塔,冷却后送人第三段液化。

第三段为低温加锌粉净化除铜镉。

冷却后的二次净化液,自流入净液槽,连续作业;

净化后溶液泵至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滤液即新液泵送锌电

26.焦炉烟道气调湿机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为防止干燥床排气凝露,控制其温度不应低于()。

A、100℃

B、65℃

C、40℃

D、3℃

干燥床排气温度不应低于65℃,以防凝露。

27.下列关于带式输送机的安全控制措施,错误的是()。

A、带式输送机支架高度应使输送带最低点距地面不小于0.4m

B、通廊单侧人行通道则不应小于0.8m

C、沿带式输送机走向每隔50~100m应设一个过桥

D、带式输送机过桥走台平面的净空高度应不小于1.6m

带式输送机支架高度应使输送带最低点距地面不小于0.4m,通廊两侧人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0.8m,单侧人行通道则不应小于1.3m。

沿带式输送机走向每隔50~100m应设一个过桥。

过桥走台平面的净空高度应不小于1.6m。

28.干熄焦循环气体的主要成分为N2,其他成分还有H2、CH4、CO等气体,其中属于不可燃组分是()。

A、N2

B、H2

C、CH4

D、CO

干熄焦循环气体不可燃组分是氮气(N2),其他成分中氢气(H2)、甲烷(CH4)、一氧化碳(CO)都属于可燃组分。

29.高炉出铁后,用耐火材料将铁口迅速堵住的专用设备是()。

A、泥炮

B、开口机

C、堵渣机

D、铸铁机

泥炮是高炉出铁后采用耐火材料将铁口迅速堵住的专用设备。

30.下列关于煤粉喷吹工的安全作业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A、喷枪投入使用时,应先用氧气替代氮气,待喷吹正常后方可改为氮气

B、在高炉全风操作时,不允许进行拔枪作业,防止煤气外泄、熔融渣铁喷出伤人

C、在高炉全风操作时,允许进行插枪作业

D、在高炉出铁时,不宜进行插拔枪作业

氧煤喷枪投用时应先用氮气替代氧气,待喷吹正常后方可改为氧气;

在停止喷吹拔枪前亦须先用氮气替代氧气。

喷吹工在高炉全风操作时不允许进行插拔喷枪作业,否则必须具备可靠的安全设施或装置,同时穿戴特制的防火、防烫伤、防噪声劳动防护用品;

选择在出铁时或出铁后进行,以便于出现意外时高炉采用应急处理措施,避免事故扩大:

插拔喷枪作业,必须利用高炉休风并确认高炉倒流阀打开后方可进行作业,防止炉内煤气外溢、热气流伴随熔融渣铁喷出伤人。

31.为防止炉前操作人员导致灼烫、烧伤事故,应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说法错误的是()。

A、阻燃服

B、隔热防护面罩

C、隔热手套

D、防静电鞋

高炉出铁场炉前操作人员应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阻燃服、隔热防护面罩(隔热披肩)、隔热手套等。

32.下列模铸浇注生产操作的安全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开浇和烧氧时应预防钢水喷溅,水口烧开后,应迅速关闭氧气

B、正在浇注时.不应往钢水包内投料调温

C、大罐最低部位应高于漏斗砖0.15m

D、浇注中移罐时,防止热浪灼伤,操作者应走在钢水罐前面

浇注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浇注前应详细检查滑动水口及液压油路系统;

往罐上安装液压缸时,不应对着传动架调整活塞杆长度;

遇有滑板压不动时,确认安全之后方可在铸台松动滑动水口顶丝;

液压缸、油带漏油,不应继续使用;

机械封顶用的压盖和凹型窝内,不应有水。

(2)开浇和烧氧时应预防钢水喷溅,水口烧开后,应迅速关闭氧气。

(3)浇注钢锭时,钢水罐不应在中心注管或钢锭模上方下落。

(4)使用凉铸模浇注或进行软钢浇注时,应时刻提防钢水喷溅伤人。

(5)出现钢锭模或中注管漏钢时,不应浇水或用湿砖堵钢。

(6)

33.铝电解生产所需的直流供电来自电解厂的变电整流所。

下列关于电解厂的变配电所安全防范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电网应优先采用TT保护系统

B、供电整流机组一次回路应设置避雷器、二次回路设置防止操作过电压及浪涌的装置

C、控制室、电气室的门均应向内开启

D、电气作业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操作时穿绝缘鞋、防静电服等

生产使用电气设备应按电源系统中性点是否接地,分别采用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电网应优先采用TN-S、TN-C-S保护系统。

变电所应由防火、防漏、防雷、防潮和防小动物窜入带电部位的措施。

控制室、电气室的门均应向外开启。

电气作业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取得相应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操作时穿绝缘鞋、防静电服等防护用品。

34.浇注分为模铸和连铸两种方式,下列不属于连铸工艺设备的是()。

A、回转台

B、铸模

C、结晶器

D、拉矫机

连铸主要设备包括回转台、中间包、结晶器、拉矫机等。

铸模是属于模铸工艺。

35.在冶金炉内使铁水中的杂质氧化,并加入合金元素的过程,称之为()。

A、烧结

B、球团

C、炼铁

D、炼钢

炼钢是将熔融铁水、废钢、溶剂(石灰、石灰石、萤石等)放入炼钢炉(主要是转炉和电炉)内,使铁水中的杂质元素氧化,并加入合金元素的过程。

36.下列关于焦炉车辆的安全距离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焦炉车辆上电磁站的人行道净宽不得小于0.8m

B、裸漏导体布置在人行道上方时,导体距地面高度应大于2.2m

C、裸漏导体布置在人行道上方,且距离地面高度应小于2.2m时下部应有隔板,隔板距离地面不小于1.9m

D、焦炉车辆电源滑触线高度不宜小于2.2m,低于2.2m时,下部应设防护网

焦炉车辆电源滑触线高度不宜小于3.5m,低于3.5m时,下部应设防护网,防护网应接地良好。

37.下列关于防止叉车车辆伤害的控制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叉车司机应持特种作业证上岗

B、叉车装载物品较重,有前倾趋势,叉车尾部应站人配重

C、斜坡处不斜向行驶

D、叉车前方物品较高,应减速行驶

防止车辆伤害的控制措施:

(1)车辆刹车、灯光、倒车报警等设施确保正常。

(2)严禁载人,超速行驶,不急转弯。

(3)驾驶员佩戴安全帽、安全带。

(4)特种车辆持证上岗(叉车属于特种设备,驾驶员应持特种设备作业证)。

(5)倒车前先观察确认安全。

(6)拐角处设置反光镜。

(7)人车分流不同路行,交叉位置设置隔离、减速设施。

(8)斜坡处不斜向行驶,防止翻车。

(9)叉车前方物品较高,应倒车行驶。

(10)不叉运超高、超宽、超长物品。

(11)运输物品应捆绑牢固。

38.下列关于煤气点火设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炉子点火时,炉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负压,点火程序必须是先点燃火种后给煤气

B、送煤气前已烘炉的炉子,其炉膛温度超过800℃时,可不点火直接送煤气,但应严密监视其是否燃烧

C、强制送风的炉子,点火时应先开鼓风机但不送风,待点火送煤气燃着后,再逐步增大供风量和煤气量

D、停煤气时,应先停鼓风机,然后关闭所有的烧嘴

炉子点火时,炉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负压,点火程序必须是先点燃火种后给煤气,严禁先给煤气后点火。

A选项正确。

凡送煤气前已烘炉的炉子,其炉膛温度超过1073K(800℃)时,可不点火直接送煤气,但应严密监视其是否燃烧。

B选项正确。

强制送风的炉子,点火时应先开鼓风机但不送风,待点火送煤气燃着后,再逐步增大供风量和煤气量。

C选项正确。

停煤气时,应先关闭所有的烧嘴,然后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