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28676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钟永新蜀人钟子沿滩杂记二十则Word下载.docx

可叹的是一切都让文革给毁了!

寺院被烧、僧人被驱、大树被砍、文物被弃......从此小镇似乎就失去了过去的那种独特的美丽与灵气了。

镇上的名人于世流传的无几,只是据传在香火旺盛的时候,有一个大庙僧人叫智悟的十分了得,精通经文六艺,曾有经书留存下来,并博得一方僧家美名。

(2000)

 

钟家故事

首先我得承认一点:

  我是个亲情观念十分深厚的人,尽管有时我表面上显得很不可理喻,但在我的内心,却是十分深爱着我的父母和我的兄弟的。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自贡人,我的祖辈就是那些早年在自贡盐场里劳作的盐工,所以我对很多人都说我是盐工的后代,我为此感到骄傲。

因为祖辈们就是当年自贡的建设者与缔造者,正是万万千千个他们的努力,才继续保持着自贡盐泉寓泽民生的美名。

  但还在我年幼几岁的时候,他们就一一离去,记得父亲说爷爷去世时还紧紧的抓住我与弟弟的手不肯放下......

  我的老家是在一个叫大来井的地方,盐井早已不复存在,只是地名还保留着。

由于搬迁建设,我对它的记忆似乎也只有院子里那口深深的四四方方的水井了。

  现在我们住在一个曾以“沿五里”闻名的自贡小镇上,父母退休后经营着一家书画工艺部借以打发晚年时光,而我们弟兄三人都在外追求自己的事业,很少回家。

  如果让我细细的叙说过去的一切,恐怕我又无法理清那万千的思绪。

  早年家境并不宽裕,祖辈辛劳一生终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父亲也不得不在十余岁时就弃学帮工,直到后来进了邮局当投递员后,才慢慢凭借自己的聪明与勤奋渐渐成为了局里有名的管理人员,只憾因为没有机缘而始终未能得到与其能力相称的地位。

  后来母亲的厂里效益日渐不行,弟兄三人又在读书成长,所有千斤重担都压在了父亲身上。

正是矮小的父亲挽救了这个家庭,与母亲共同创造了一个平凡的教育奇迹——培养出了三个大学生。

这在今天也许已经不必大惊小怪,可在那时世风清明正派、崇尚真才实学之时却是十分令人惊叹的。

每想到此,我就不禁多有感伤之意,同时也更加激励着自己的奋进不息。

  而今弟兄三人都已成人,都有薄技在手,只是尚无大成,但我们毕竟都继承了父亲那种自强勤勉的性格,至于成功只是个时日问题而已。

  弟兄三人年岁相差无几,都生于一九七X年,而三弟兄的大学生活连起来却正好是整个九十年代,所以我们可以说我们就是中国世纪末发展的真实见证人。

  三人自幼好学不倦,互相影响,互相熏陶,加上父亲在邮局工作之利,我们都得以在能够识字之后便往来于邮局里面翻阅书刊报纸。

我想这可以说是使我们三人能够成为文人书生十分重要的一个媒介。

由于通过读书求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每个学子都想努力去做的,只是看你能力如何,却幸弟兄三人先后用事实证明了这一切,从而成为了小镇上有名的“钟氏三雄”。

  我想花开总会有结果的,我们也正用真实抒写着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那么结局如何呢?

就请拭目以待吧,正所谓“佳期如梦”。

(2000)

一九七X

我想我和所有生于一九七X年的朋友一样,都想努力做点什么......

——题记

  在我还能够记忆和梦想的时候,我知道这一切都将发生。

  岁月洗去了年不更事时的无知与轻狂,长大成人后却依然发现自己还是那么的单薄微渺。

曾以为付出总会有回报,也坚信自己的未来不是梦,然而在世事烟云的变换中自己却在一天天老去。

  哲人说过:

人生是一件沉重的差役。

经历二十余年的风风雨雨,我也始终无法参破,无法超越,而今唯有珍惜时日以期有为。

  我想人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回首阶段:

  十余岁回首时可谓“少年不识愁滋味”,每日每夜里所接受的都只是些单调幼稚的东西,所以始终可爱;

二十余岁回首时可以意气风发的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毕竟壮志凌云,青年人的血总是热的;

而四十余岁回首时却只能“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了,或为物喜或为物悲,总之一生之成就财富已基本奠定,无论是谁至此都会扪心自问的;

到了六十余岁日薄西山牙齿松老再回首时,也许更多的便会象两千年前的孔夫子那样感叹道“逝者如斯夫”。

  有见于此,能不兴言?

  对我来说平生沉浮不定正应了虎变多舛之谓,虽智小而志大,才疏而学勤,辛苦多年似乎也有了糊口养家之能、报国治世之术。

从小到大,我走的都是一条正统而由传统的道路,即读书读书再读书以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然岁月无声,悄然而过,蓦然回首,已不年轻。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真有气度,可惜他终其一生都与仕途无缘却幸予后代诗泽。

故而不禁感言到:

人生失意也尽欢,莫使金樽空对人。

书生意气

  我一生最倾心的便是读书了。

每读完一本好书,我就仿佛在精神境界上提升到了一个层次,而且对这迷乱性情的现实社会也更多了一份清醒。

  读书是苦的,但总会让你芳香扑鼻,因为你自信成熟而富有才华。

  读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更重要的是去完善自己的心灵,使自己能够抵挡这个艰难时世的逼迫,也使自己能因服务民生而而感到自豪。

特别是在20岁前后还在求学的人,他们处在这样一个年龄层上,因着岁数的增大、个性的复苏,面对书本知识在细细阅读中更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与世事的精髓。

而没有那样经历的年轻人总会在多年以后发觉自己的人生链中似乎缺少了一点什么——那就是在年轻时代因为没有汗血耕耘的记忆,于是在无尽的黑夜里怎么也寻觅不到那打亮生命之火的燧石。

  我家虽非书香门第,但幸而自己年幼时始终对书籍感兴趣,才不至于因为有些痴笨而放弃奋斗。

多方寻书至今也有二千余册,很多时候当我在黑夜里面对那些书籍时,我总感到好象有无数智慧的眼睛在注视着我,给我以深深的打动与省悟。

可以说我对那每一本书的气味都很熟悉,只要我把鼻子凑近它们,它们那散发出来的各种书味就立刻会勾起我对万般往事的回忆。

  常常我都很欣慰通过辛酸的劳累我能成为这些书的主人,很多时候我都愿放弃享受的机会,而把多余的金钱和时间用在书上,为此还受尽了别人的刁难,以至于陷入过生活的窘迫中。

  我知道有那么一天我终将会离这些书而去,而这些书又将会面临其他新的主人和新的命运。

那时只希望它们还能遇上一个孜孜以求人生的学子,而不是进入纸厂被销毁。

  这么多年来我都是在书的指引下努力争取才获得享受幸福的权利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我通过它们真正认识到了自己和自己这短暂的一生。

  会当临书顶,一览众物小。

诚然矣。

 (2000)

笨鸟后飞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相反还有些痴笨,这我根本不想否认。

但却也不愿以此为借口放弃奋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无所作为的,几乎是处在上有聪明大哥、下有聪明小弟的夹层之中成长,而我也只能如此。

年幼多病的经历虽然已经印象浅淡,但父母说那时我头上扎满了针头,浑身皮包骨头,整日呆在医院里,有段时间还以为我可能养不大了。

谁料几年光景下来,我的身体却突然转好,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学校里的体育好手,只是在智力上总有所欠缺似的。

也很努力,但感到有时力不从心,需要理解好几次才能明白,然而这些手段在以后的中学岁月里却遭到了失败,所以我能有今日却是不易的了。

尽管天资不够,但我竟然还是在学业上有几分特长,足可压倒那些聪明的学生,就如数学心算比赛,我常和另外一个叫玲的女生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十多年的学习生涯,我总有种愚公移山的感觉,只是我没有得到什么天神的帮助,也未能有更大的修为。

这是我无法改变的事实,也是我在青年成长中带有决定性的事情,所以我自知无法与那些有高学历从而有高起点的人相提并论,但唯一心安的或许是如果我们不必拘泥于这种文凭所获来的知识,而将更大的目光和自我投身于更广阔的生存发展背景中去的话,也许会是另外的作为吧。

而且今天的作为也无法用古代乃至近代的角度去衡量,因为现在多数的衡量标准仅仅是发财没有成名没有。

不过如果从历史的发展眼光去看,“人世有代谢,花发无尽期”,千年史册能否有名却不能从那一时的表现来断定。

而我最后想说的就是那句千年不败的治学格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愿以之与有过同样境遇而始终未自弃的朋友共勉。

(2000)

学画琐记

尽管我并非出身书香门第,但幸而父亲在青年时代练就的一身书法绝技或多或少影响了我们弟兄三人。

所以我们都从小便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常常画画战将、虫兽之类的,只是未得正规训练又无良好的绘画器材,终是没有更扎实的基础,但那在纯真年代因为书画而赋予的灵气却似乎是上天恩赐吧。

在学校举办的画展中常常都有我们弟兄三人的作品,但我们却似乎从来未想到会在这方面发展,所以在选择志愿时都没有想到报考美术院校。

这或许是一种误会乃或遗憾。

我在童年时最有意义的绘画作品当属那幅在小学四五年级时参加万国邮政联盟儿童绘画大赛的幻想画吧,当时的主题可能是对二十一世纪邮政通讯事业的设想。

依稀记得我是在旧时的邮局大院里,坐在窗前,在狭隘的天井屋檐下,用稚嫩的铅笔水彩画了一个形似太空飞船的邮局职员,在太空飞船上有无数的线路连接到四面八方的城市乃或星球。

那个可爱的邮局职员正在里面操作着按纽,将各种讯息资料传递到世界各地。

现在看来,这不正是一种互联网络的设想吗?

可那时我只有11岁左右,究竟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思维驱动下才完成了它。

恐怕已经无法提及,也可能是因为当时爱看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和当时十分流行的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之类的原因吧,这到确也是一种早年的睿智。

由于多年习画之故,我也凭此当了一种叫宣传委员的职务达十多年之久,而且也似乎注定了我在第一次工作失败之后,会毅然选择与绘画有相通之处的设计专业,而今薄技在手,可以糊口养家了。

细细想来,是否应归恩于那在多年以前的艺术萌动呢?

体育往事

前不久遇到一位中学同学,闲聊了半天。

他深有感触的说,过去的日子是多么难忘啊!

想当年你在学校里可谓风云一时,许多人都认识你,都知你是个全面发展的人,特别是你的体育是那么的棒。

听罢我猛然一惊,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他们还记得那些事,我在中学里的体育才能竟给他们留下了如此深的印象。

想来也是必然。

在中学里我一直是以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形象出现的,戴着一副深度眼镜,性格比较内向,身材又不十分高大。

的确这样一个小人物会是干什么体育的料呢?

然而我在运动场上的表现却使众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因为我总是作为文科班的杀手锏出现的,不出则已,一出就要拿名次,高中三年便一直保持着学校400米的校记录。

难怪他们都说:

没想到此人体内竟藏有这么大的能量。

回想起中学时代的体育往事来确实感叹万千!

多少个冬九三伏的训练,多少个没完没了的竞赛,才有了那些光荣的成绩。

有次400米比赛,我跑了200米后,一只跑鞋便松了,而后面的对手又已渐渐靠近,情急之下我脚一摆将它甩了出去,只穿着一只跑鞋跑完了后面的距离,结果没想到竟还破了校记录!

那回第一次参加自贡市中学生运动会时还弄了个笑话出来。

我取了眼镜参加比赛,本来就有些紧张,再加上其他对手故意犯规来打击我们的信心,最后在第N次终于跑出后,我起跑已经慢出了很多。

没办法,只得追罢,到了最后十余米时,由于我取了眼镜看不清楚,误以为已经到了终点竟慢慢减速,结果弄的灰头灰面而归,幸好后来与队友团结合作才在4×

400米中取了个第五名,稍微挽回了一点面子。

其实作为一个运动员来说,我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每每在起跑的时候,我都是全身发抖。

当号令响后,在那种疯狂的奔跑中我总感到自己心神的迷失,那道终点线就仿佛是一道魔符在牢牢吸附着我的体力。

可叹的是现在的我却是今非昔比了,由于事业的奔波之苦,身体渐渐不支,已经根本没有气力去参与那些活动了,有一次竟在疾跑中摔到!

想到此,我便是满心悲酸。

也许年轻就会因为判断的失误与无知的轻狂,而导致自己曾拥有过的东西渐渐失去,包括青春、健康乃至荣耀......

由是思之,成长是必须要付出代价的。

尽管现在的我已不可能回复到从前,但或许那曾经拥有过的光辉还应该继续照耀着我不断前行,仅仅因为我还活着。

学干生涯

在学生时代我做了一种叫宣传委员的干部达十多年之久,现在想来那究竟有多少意思呢?

但做学生官的印象是如此之深刻,似乎已使我很难忘记。

其实在学校里我不是一个杰出优秀的孩子,所以我几乎很久都没有得到老师的青睐,而且那时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基本上都是用成绩来衡量的。

有了好成绩就可以享受很多一般学生没有的待遇,无论座位、辅导乃至作官。

那些优异的学生一旦做了官以后,就变的似乎很尊贵了,我们这些愚笨的就只有听他们的指使安排,完全没有自己的天空。

特别是想起小学六年里,我连一个副小组长都没当过,而不知受了多少人为的冷遇,一种叫“三好生”的称谓我也只得过两次左右,并且还是幸好遇上了一个叫陈的老师才挽救了我的一点自强奋斗。

但这毕竟已导致了我在童年里不可磨去的伤痕,也使我形成了很强烈的压抑感自卑感。

谁料进了中学,也许是沾了大哥的光,他以前的班主任误以为我一直是个很好的学生,一进中学就委以我当宣传委员,这对从来没当过干部的我来说不只是种自我潜质的肯定,更在于唤回了我的一点自信,从而也影响到了我现在始终不曾放弃一些自己能够做到的东西。

于是此后我便在这种职位上呆了十余年,并也获得了一些很好的评价,最终还当了学校的宣传部长,这对自我的肯定其意义是巨大的,所以尽管那已经十分遥远,但我仍衷心感谢那曾让我得到激扬的地方。

在大学时代的干部经历是一言难尽的,说实话我其实是为其所累为其所困,自己不知放弃了多少学习成长的时间,而将精力放在那些所谓的干部工作中,可那些事情其实又有多少真的有意义呢?

唯一感到有所收获的或许是从中认识到了一些将入社会的道理与规则。

如今我是一无所有了,我也不想去当什么官什么长了,而且也不大可能当得到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官,但有时回想起自己四个阶段中成长的经历,总会感到有种莫名的惆怅惭愧。

朋友如烟

我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喜欢闭门幽居,甚至可以几个星期都不出一次家门,而在家里看书写字,这也似乎注定了我为人为事那挥抹不掉的“夫子气”。

然而我终究也是一个有过朋友的人。

在童年交往甚好的是一个叫羊毛,一个叫陈君的,而我那时则叫做罗汉。

当时我们三人是有些形影不离了,一起捉弄老师同学,一起钻研讨论,可是后来却因为一些现在都不知道的原因而分手了。

然而当时班上最终进了大学的也只有我们三人,于是乎我到要感谢当年的那场交往了。

而今都无音讯,在此唯愿旧时的好友过的好些。

后来又幸遇上了益友韬哥。

毕业多年在韬哥未成婚之前,我总把他那儿当做我的第二个家。

每次到成都我都要到他那里去坐坐,重温过去的往事,彼此祝好今后的路。

在一定意义上而言,韬哥在我困境中的提携将是我终生无法忘记的。

至于现在我似乎再也无法寻觅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了。

在浮躁与虚伪中,我只是与不少人擦肩而过,甚至对有些充满了憎恶。

有时曾希望到网络中寻找些可能与不可能,但未曾预想的是现在的网络是如此的拥挤不堪,花花绿绿的东西太多了,一般我们都无法在其中正常的生活并保持一种正常的清醒状态,所以我终是在那里很寂寞的,这也似乎少了那种莫名的等待与矫情。

(2000)

丽人如水

  读中学时,那个叫珊的女孩有着一头乌黑飘逸的长发,我每每陶醉于她的背后,她也似乎有所察觉。

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那次上语文课时,她竟有意无意的坐在了我的前面。

于是从她来了以后,我似乎就失去了思想。

望着那触手可及的秀发,嗅着那幽幽醉人的芳香,年少的我竟大乱方寸,面前虽然放着本书,但我却一直没有翻过一页。

而她却还有意无意的甩甩长发又摸摸长发,有几次我还捕捉到了那如烟如水的眼神,也许这就是......

可叹钟某素来封闭内向,故意压抑,最后无所发展,只是默默的看着她的一切。

毕业前两个月的一个晚上,我们在教室里上着自习。

她突然进来了,我看见她后一时竟然呆住了,她、她、她怎么剪去了满头秀发!

望着她那躲避众人的目光与欲遮还休的身影,我猛然间感到我似乎告别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而只有那种美好的感觉永远留存了下来。

生存思辩

对于死亡之神,我曾与之擦肩而过......

  幼年时到河里游泳,水性不好,误入深渊,顿时全身下坠,只感到灵魂仿佛已在离我而去。

在水下我挣扎着想要浮起来,但连吃好几口水,依旧无法逃离那死亡之神的玩弄。

幸好在那位至今不知姓名的大哥的帮助下,我才重新回到这个曾差点为我所不再拥有的美丽世界,每想到此我不禁都心惊汗颜。

  有此死亡经历按理说我应更加珍惜人生奋进不息,然而我却因为穷厄潦倒多次萌生过去意,虽这都是年少往事,但却常常浮现在我面前提醒着我激愤着我。

  生存是简单的,也是艰难的。

能够富贵如云、权势如山的生存当然是人们梦寐以求却又望尘莫及的,可能够求得心平气和的生存又何尝不是一种同样高贵的幸福呢?

当然如果能让自己和自己相爱的人都能生存的很好,不受到世事的束缚与金钱的困扰,那却是最好不过的了。

  生存是始终伴随着生命中所有的现实与幻想、身内与身外的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存的权柄在每个人的手上,唯有永远珍重这依旧把握在你手中的生命,方才不至于完全陷入依脱信仰的窘境中。

  诚如诗人雪莱所言:

    谁来讲叙起死回生的传说?

     谁来揭开遮掩未来的幔层?

    谁来描绘崎岖蜿蜒的洞穴下

     那拥挤的坟墓之中的幽魂?

    要么,把未来的恐惧和希望

     同对眼前景象的热爱交融?

 

防空洞群

川南小镇沿滩并不大,临釜溪河,全场一条正街,街道地势起伏,分成上下两部分。

上面路段平整,有省道通过,下面位于丘陵,依地势而建房屋,釜溪河在此急转几个大湾,显得地理构造有些别致不同。

河对门的洪沟地区以平地为主,视野开阔,曾拟选址为机场建设用地勘察过。

河这边主要为升平街,地势逐渐抬高延伸,其间穿插的几条巷路皆向上抬高,另有处位于老市场的工商坡乃是一明显陡坡。

故而沿镇具有山地特点,便于挖空筑洞。

在20世纪60年代为战备需要,沿滩镇也挖了许多防空洞,有老市场、区政府、中心巷等几处,各洞或许相连,成为沿滩镇在地下的隐秘空间。

今天这些防空洞已经全部封闭,以前却是镇民避暑纳凉的好去处,记得我曾进去探秘过老市场的防空洞,洞极深,未穷尽,惴惴而回,而能在一弹丸小镇,修建如此之多的防空洞却是一大奇事。

不过目前看来,它们尚没有使用的机会。

(2016)

方言口语

每个地方都有自成体系的方言口语,也正因为这些方言口语的独特存在,构成该地文化的特色人文现象。

我所出生的自贡市即是座在四川别具一格的方言城市,其形成原因已有多文论述,且在市志、县志、区志都附有方言篇章,近来富顺县出版有《富顺方言》可供雅阅。

大体而言,自贡市四辖区与富顺县方言基本一致,但与荣县话有较大区别,网上流传着多个“自贡话八级考试”版本,我原在自贡在线工作时还编发过网友翔仔编撰的“自贡方言251条”,极为风趣可观。

根据本人以往的生活经历与日常见闻,兹将熟知的部分方言口语,做些搜集分类,附录如下:

【答应语】对头要得

【高兴语】巴适安逸

【指示语】梭斗看斗拉们大门口卡壳儿头帽子坡儿走小路

【疑问语】啥子咋子

【询问语】霍西轰个西要得不那趟跟儿你得那杆及啥趟儿跟儿

【食品语】嘎嘎儿包谷拷拷儿灰馍儿条粉儿耙耙儿

【植物语】桑泡儿黄果树

【方便语】撒泡尿窝尿窝屎改手

【动物语】爪蜢儿地滚滚儿花姑娘儿推屎婆儿鱼鳅儿黄鳝儿

檐老鼠儿山猴三儿蚂蚂灯儿客猫儿蚊冲儿墨蚊儿推屎盆儿

偷油婆癞格宝川耗子

【事物语】腰裤儿风登儿帕帕儿梭梭板儿

【心情语】破烦心焦破烦鬼火冒清早巴盛摸索喔敲你棒棒

【亲戚语】幺弟儿幺妹儿家公家婆老汉儿老猫儿老状儿

【礼仪语】走人户看屋头

【地名语】河对门夹堰坝麻沟头茅斯头乡坝头河坝头

【生活语】期饭敢饭

【形容语】漆黑逊白邦重梆硬捞轻交湿青痛肥实黑黢黢

【交际语】不落教不撇托不拉事生意烫拴得烦捡相因

【讽刺语】屎皮拉撒球没名堂扯谎亮白日疯倒颠憨吃哈胀

磨皮造痒皮子造痒开黄腔哈板儿吃锤子哈实弯酸少民

【特指语】梭叶子青勾子莽实汉儿棒老二偷龟儿胖娃儿姑妞儿

【骂人语】他妈卖麻批日他仙人板板死瞎心儿死鬼鬼儿哈得批爆批话浪多窝力爆肚子狗日的龟儿子卡鸡儿鸡儿屎屁娃儿(2016)

电信上网

如果不是早年接触到互联网,我的人生道路也许根本不会改变,也正由于网络使我增添许多机遇与苦痛,其利与弊实在无法一言而定。

回想起来毕业后的第一年(1998年),我从工作地绵阳市江油回乡过年,那时生活黯然,前途更是茫然,而在毕业后的半年,我还曾在工地劳作,回到办公室搞行政却是无所事事,难道这就是师范改行的后果,若是如此结局,真不如去教书可能还有些选择余地。

返乡期间,三弟从西安交大放假回来,告知我一种正在改变社会与时代的新技术“互联网”,并在电信机房演示教会了我,包括如何浏览网页、如何网络聊天、如何使用邮箱、乃至如何制作简单的网页等。

我被这打开的未来新世界所着迷,疯狂的学习着,而后返回江油,四处寻找上网地方,及后建筑单位效益不佳,工作依旧不顺,恰逢看到成人高考二学历信息,于是毅然准备自费参与学习,进校前又往电信机房及办公室上网,曾遇到电脑病毒无法开机,曾误入国外网站陷入混乱,更主要的是网页技术不断提高,至1999年推出个人网站“浮游子”“归去来兮”,2000年再推出浮想系列,活跃在网络设计领域。

每到假期总是奔波于电信办公室上网钻研,直到2000年,家中筹集资金购买电脑才没有再去。

回顾这十八年左右的网龄,已成为我难以忘记的人生经历部分,尤其电信上网阶段更是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邮局阅报

至今我能在文化领域有些探索成就,如果寻找少年时代的启蒙渊源,主要受益于邮局看报与工会看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