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8791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Word格式.docx

《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Word格式.docx

因此,调查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的特征,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和内生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用ELES计算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研究,一般采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计量经济模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该模型的经济涵义为一定时期内,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前提下,消费者首先满足其基本需求支出,扣除基本需求支出之后则按比例在各消费支出和储蓄之间分配。

该方法具有科学合理、全面、方便实用的特点。

其具体模型

  式中,为居民用于第i类商品的支出,为基本消费支出,为居民可支配收入。

  整理得简化式:

  式中,为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满足,可以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和的估计值

  根据ELES模型,运用SPSSFOR软件,农村居民的收入使用的是《中国统计年鉴》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

消费支出采用的是《中国统计年鉴》中分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计算出1994年~2006年的我国农村居民各年的各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见表。

  二、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分析

  1.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随时间呈现出先降后升再下降的波浪式趋势

  从1994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在—之间徘徊: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边际消费倾向波浪式递减,由1994年的下降到1999年的。

从2000年到2004年,边际消费倾向却略有回升,五年上升了。

从2004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又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06年下降到了。

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的波浪式变动趋势,一方面反映了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通过诸如取消农业税、发放良种、种粮补贴、减轻农民过重的教育负担等多种惠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农民扩大消费创造了条件。

但同时,我国农民对未来又面临医疗、教育、养老等多重不确定性,从而使得其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即期消费受到抑制。

  2.农村居民的“衣食”的边际消费倾向随时间先降后略有回升

  从各类消费支出来看,食品是边际消费倾向中数值最大的。

2006年,新增的消费支出中约有32%用于食品消费。

即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他们会首先提高“吃”的方面的生活水平。

从1994年到2003年,农民的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逐步降低,食品的降幅在所有的消费支出类别中最大,由1994年下降到2003年的,下降了。

2003年后又略有上升,从2004年的上升到。

其原因是:

一方面,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的饮食结构开始升级。

从《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显示农民对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的肉禽蛋奶、水产品和蔬菜等消费支出明显增加。

说明农民在食品消费中更加讲究营养搭配。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服务性支出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这反映了农民在“吃”的方面也像城市居民一样,追求饮食口味和就餐氛围,饮食消费档次进一步提高。

在衣着消费方面,绝大多数居民以购买成品服装为主,且部分收入较高的农村居民也开始注重品牌和服装档次。

  3.农村居民的居住、文教娱乐和交通通信边际消费倾向却明显以2004年为界,先升后降

  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呈增长态势,2004年略有回落,但幅度不是很大。

表明广大农村居民在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愿望得到基本满足后,新一轮改善居住质量的投资开始成为农户生活投资的重点。

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2004年以前的边际消费倾向一直呈上升之势。

这说明农村居民的出行也开始呈现便利和舒适的特征。

一方面是农户的消费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家对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使越来越多的农户享受到现代交通通讯的方便与快捷。

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不断增加。

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使得教育成本不断增加,农村居民负担的教育费用逐年递增,这无疑会增加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

另一方面就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学技术、学文化意识逐渐增强,尤其在子女教育方面,舍得投资。

2004年以后二者呈现出回落的态势,一方面反映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一费制”成效突出,教育费用不断下降,减轻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是农民的收入增加幅度并不是很大,缺乏增加收入的新亮点,从而也抑制了这方面的消费。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不断下降,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断增加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不断下降,这似乎与我国农村的家用电器的普及率非常低存在矛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是对于较高收入的农村居民家庭来说,边际消费倾向本身存在递减规律。

二是农村居民家庭目前教育、医疗、住房等支出比重过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农民其他消费,包括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

三是农村的消费环境差,一些地区供水、用电、道路、信号等基本硬件欠缺,使农村居民缺乏消费条件,农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普及受到限制。

医疗保健方面的边际消费倾向不断增加。

两个主要因素将推动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比重继续上升。

一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

二是我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逐步推广。

  三、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

  1.继续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尤其是中等及以下收入阶层的收入

  当前,要坚持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

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档次。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合理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和就业。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加大对中等及以下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通过税收、社会帮扶、就业培训、低收入户子女上学费用减免等多种手段,提高其收入。

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奠定基础。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教育体系,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靠天吃饭”,形成了“常将有日思无日”的消费思维方式。

并且,在农村上学难、治病难、养老难等现象仍然存在。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它的意义是无可争辩的,但是与这些改革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却不完善与健全,这是导致农村居民预期心理落差和即期消费支出减少的重要因素。

因此,应该切实晚上你社会保障体系和教育体系,使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的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

减少其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他们即期消费的安全感。

同时,要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这将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让他们不再担心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免除其后顾之忧,农民才能真正敢于适度释放其在其他方面的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

  3.工商企业应该适应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开发产品和组织货源

  在现代经济系统中,供给与需求具有同一性,着名经济学家劳伦斯·

克莱因曾直言,当今的需求本身就含有供给的成分。

可见工商企业应该根据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偏好的变化进行全面市场调查研究,例如在食品方面,更加讲究营养搭配和安全。

衣着方面更加重视质量,开始注重品牌。

居住方面重视房屋设计和装修。

提高生活质量的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医疗等方面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明显提高。

据此调整农村市场商品结构,增加农村市场有效供给,发现和培育农村新的消费需求点。

同时,也要对农村居民中各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货源,开发市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4.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的软硬环境

  从以上分析结果来看,农村居民面临的消费环境也制约着消费。

因此改善其消费的软硬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加强硬环境建设,通过改善农村的用水、供电、交通和通讯条件以及售后服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家用设备及服务方面的消费奠定环境基础。

同时,加强软环境建设,要保证农村市场物流、商流、信息流的“大进大出”,畅通无阻,必须加快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

加大对生产生活两用型消费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农民合理消费,对农民用于交通通讯等生产生活两用型消费给予利率优惠、优先安排等方面的支持,将有助于引导农民合理消费,为农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秦顺乔周永祥: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05(11):

20-21

  魏希鹃:

提高农村边际消费倾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163

  李锐: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5):

12-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