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8825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5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1页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1页
亲,该文档总共1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星尔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除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A.正确B.错误

A、正确

B、错误

6.5、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的成果之一是其创建了()。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学堂

C北京同文馆

D京师大学堂

D

2戊戌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的根本区别是维新派不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带有反帝爱国的性质。

6.6、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下面()不是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A缺乏军队和官僚的支持

B没有彻底反封建主义的勇气

C积极利用群众的力量

D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2维新变法得到了军队和官僚的支持。

7.1、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

1清末民族危机加深,帝国主义对中国领土采取的举动是()。

A绥靖政策

B瓜分中国

C和平谈判

D保全中国土地

2()签订标志着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了抵抗外敌的念头。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南京条约

A

3清政府的新政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立宪政体的参议院,颁布了第一部宪法《钦定宪法纲要》。

41901年,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7.2、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

(二)

1五大臣考察国外政治后,认为立宪不会带来利益的是()。

A皇位永固

B外患渐轻

C强国富民

D内乱可弥

2清政府进行预备立宪新政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开明官员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

3从本质上讲,清末新政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它缓解了社会矛盾和危机。

7.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一)

1()不是清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点。

A以国家大事为己任

B以美、法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

C怀有强烈的救国热情

D对世界大势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认识不多

21894年,孙中山向()上书提出: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

A左宗棠

B张之洞

C李鸿章

D曾国藩

3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正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4孙中山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

7.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二)

1下面()是资产阶级建立的统一革命政党。

A华兴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强学会

21905年,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在()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东京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主要是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组织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7.5、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B提出依靠广大工农群众

C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纲领

D使得农民获得土地

2孙中山提出的五权是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增加了()。

A督查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考选权

3()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

A民权

B民主

C民族

D民生

41945年,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

A《民刊》

B《民报》

C《民苏》

D《苏报》

5民生主义讲到了城市土地问题和农村土地制度,其能解决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问题。

8.1、资产阶级发动武装起义

(一)

11911年,同盟会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具体由()负责指挥。

A喻培伦

B孙中山

C黄兴

D黄复生

2资产阶级的革命活动还包括了进行暗杀和武装活动,汪精卫参与了刺杀摄政王载沣。

8.2、资产阶级发动武装起义

(二)

11911年6月,保路运动发生在()。

A湖北

B云南

C贵州

D四川

2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

A官军

B铁军

C新军

D新四军

31912年2月,清政府被迫退位,宣告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4武昌起义口号是“运动军队为主,不轻率发难”的方针。

8.3、中华民国的建立

1作为临时政府的机构,()为立法机关,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院的权利。

A参议院

B众议院

C内阁

D最高法院

2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权性质是()的革命政权。

A人民共和性质

B民主立宪性质

C资产阶级改良性质

D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

3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为中华民国元年。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4虽然临时政府资产阶级革命派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但在相当的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5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革命斗争也具有世界意义。

6南京临时政府否定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提出了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8.4、辛亥革命失败及原因

(一)

1袁世凯篡权后,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还与()签订了二十一条。

A法国

B德国

D日本

21912年3月,袁世凯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将中华民国首都迁往()。

B天津

D北京

3资产阶级革命党内部出现分化和蜕变,()和程德全在上海成立中华民国联合会以对抗同盟会。

A胡汉民

B黄兴

C章太炎

D袁世凯

4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5辛亥革命时期后,帝国主义对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抱支持的态度。

6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权。

8.5、辛亥革命失败及原因

(二)

1()不是孙中山总结资产阶级革命党失败的原因。

A革命党内部分裂

B与封建势力妥协

C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D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和理论

2武昌起义后,资产阶级革命党在各地建立的民军,大部分是由原来的旧军和会党改编而成,领导权掌握在革命党手中。

3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未认识到反对封建军阀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4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革命胜利后的政治斗争有积极的思想准备。

9.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一)

1近代史专家李新先生认为,()是判断军阀与非军阀的最重要标准。

A是否拥有私兵

B是否实行武治

C是否拥有地盘

D地盘是否固定

2皖系军阀统治时期,掌握实权的人物是()。

A冯国璋

B黎元洪

C徐世昌

D段祺瑞

3奉系军阀中,曹锟和张作霖都做过中华民国的总统。

9.2、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二)

1袁世凯刺杀宋教仁的原因是()。

A宋教仁对总统不尊重

B宋教仁想要废除总统制

C宋教仁不服从命令

D宋教仁欲组建内阁限制总统权力

2唐绍仪因为不满意袁世凯无视临时约法的行为,于()辞职。

A1912-03-01

B1913-03-01

C1912-06-01

D1913-06-01

3日本欲扶植唐绍仪,蒋介石为避免对国民党名声产生不利,派人暗杀唐绍仪。

9.3、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三)

1刺杀宋教仁的凶手是()。

A应夔丞

B武士英

C洪述祖

D赵秉钧

21914年,袁世凯颁布(),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临时约法》

C《大总统选举法》

D《中华民国约法》

3被称为研究袁世凯的开山之作的是()。

A《袁世凯称帝及其灭亡》

B《袁世凯与北洋军阀》

C《袁世凯传》

D《袁氏当国》

4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的一系列行为无法得到任何肯定的评价。

5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是为了争取日本对自己无限期连任总统的支持。

9.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文化运动是在()和()的推动下兴起的。

A陈独秀、章士钊

B蔡元培、胡适

C陈独秀、蔡元培

D蔡元培、鲁迅

2()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A《甲寅杂志》的创办

B《青年杂志》的创办

C《新青年》的创办

D《新潮》杂志的创办

3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和()。

A民族精神、科学精神

B民主思想、科学思想

C民主制度、科学方法

D民主、科学

4中华民国成立后,蔡元培即被任命为北大校长。

5最早提出“打倒孔家店”的人是四川学者吴虞。

9.5、白话文革命

1()的《文学改良刍议》是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

A陈独秀

B蔡元培

C鲁迅

D胡适

2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是()。

A《文学改良刍议》

B《文学革命论》

C《狂人日记》

D《蝴蝶》

3在钱玄同与刘半农争论文学革命优劣的双簧戏中,钱玄同充当了批判新文学的角色。

4白话文革命中涌现出的新诗直白清新且不失传统诗的韵味。

9.6、鲁迅与新小说

1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金心异”是指()。

A胡适

B陈独秀

C刘半农

D钱玄同

2鲁迅凭借发人深省的文笔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9.7、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与局限性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引起了不少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与反思。

2

下列哪个人物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而是继续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道路。

B毛泽东

C李大钊

正确答案:

3

新文化运动批判孔学是为了给()的发展扫清道路。

A民主科学

B共产主义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4

新文化运动批判孔学也就是在批判国学。

10.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一)

1中国最早加入布尔什维克党的是()。

A毛泽东

B李大钊

C任辅臣

D陈独秀

2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B给中国人民指明了新的革命道路

C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归还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3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列强对中国不断的侵略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马列主义思想的引进

4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5十月革命中发射了炮弹作为攻打冬宫的信号。

10.2、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二)

1巴黎和会三巨头是哪三个国家的领导人?

A英法美

B美日意

C英美日

D意法美

2中国派了()人参加巴黎和会。

A2

B3

C4

D5

3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主要负责人是()。

A陆徵祥

B王正廷

C顾维钧

D魏宸组

4施肇基与顾维钧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山东问题的主权讨论。

5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证明了弱国无外交。

10.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一)

1吴贻谷翻译的()首次向中国人民介绍了马克思学说。

A《李提摩太在中国》

B《泰西文明之原理》

C《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

D《泰西民法志》

2()在一战结束后带领学者前往欧洲开展民间外交。

A林长民

B梁启超

C蔡元培

D熊希龄

3梁启超对中国现代传媒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0.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二)

1()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

A梁启超

D毛泽东

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后,《晨报》于()刊载了林长民的《外交警报敬告国人》。

A4月30日

B5月1日

C5月2日

D5月3日

3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无政府主义者都接受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10.5、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与发扬五四精神

1()的工人罢工、商业罢市标志着五四运动进入了新的阶段。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巴黎

2五四运动的特点是()。

A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B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D以上都是

3五四运动实现了其直接斗争目标,它的目标是()。

A罢免亲日官员

B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4当代社会弘扬五四精神核心就是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

11.1、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11919-1921年期间,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主题不包括()。

A“问题与主义”

B社会主义

D无政府主义

2中国工人阶级与世界其他国家工人阶级的相同点是()。

A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三重压迫

B分布较为集中

C与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

D代表着当时的先进生产力

3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需要具备()和()两个条件。

A阶级基础、思想基础

B阶级基础、制度基础

C思想基础、经济基础

D制度基础、经济基础

41920年5月,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1.2、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一)

1马克思主义者中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代表不包括()。

A蔡元培

B周恩来

C邓中夏

D恽代英

2《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的作品。

B蔡和森

3毛泽东在五四运动开始时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1.3、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二)

1下面对吴玉章的介绍中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中第一个建立了县级政权

B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始者和校长

C“延安五老”之一

D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蔡和森于()经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A1921年

B1922年

C1923年

D1924年

3周恩来在法国留学期间的主要生活来源是稿费。

11.4、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和中共一大

(一)

1中国早期共产党组织最早在哪个地方成立?

A上海

C武汉

D长沙

2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时间是()。

A1921-06-01

B1921-07-01

C1921-07-02

D1921-07-23

3在维金斯基的要求下,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得到确定。

11.5、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和中共一大

(二)

1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是()。

A夏之栩、张申府

B张申府、赵光宸

C刘清扬、张申府

D刘清扬、赵光宸

2中共一大召开时长沙的共产党代表是()。

A王尽美、邓恩铭

B董必武、李达

C毛泽东、陈潭秋

D毛泽东、何叔衡

3周恩来在法国留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1.6、中共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

1中共一大代表中不属于英勇献身一类的是()。

A何叔衡

B邓恩铭

C李达

D陈潭秋

2中共一大代表中有3人投敌叛国,被称为汉奸一号的是()。

A周佛海

B陈公博

C张国焘

D汪精卫

3李汉俊在加入国民党期间也是革命的,故不能认为他是叛徒。

11.7、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中共二大确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概括起来就是()。

A打倒军阀

B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C实现民族独立

D反帝反封建

2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有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开展。

12.1、国民革命与国共合作的建立

1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是()

A讨论是否接受国共合作

B讨论党的中心任务是国民革命

C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

D讨论成立国民革命军的问题

2“国民革命”一词最早由()提出。

C梁启超

D李大钊

3下面哪个不是毛泽东关于国民革命的论著?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造国论》

4陈独秀提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联合起来进行国民革命的第一步是成立国民军。

5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属于党外合作。

12.2、中国国民党一大与国民革命的高潮

(一)

1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A1923年1月,广州

B1923年1月,上海

C1924年1月,广州

D1924年1月,上海

2孙中山通过()最早公开提出联俄政策。

A《中国国民党宣言》

B《孙文越飞宣言》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D“新三民主义”

3国民党一大宣言的核心可以概括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国民党一大讨论中允许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只有共产党员。

12.3、中国国民党一大与国民革命的高潮

(二)

1黄埔军校建成后,()担任党代表。

A孙中山

B叶剑英

C廖仲恺

D周恩来

2关于蒋介石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原因,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

A蒋介石是国民党中少数学过军事的人

B蒋介石在陈炯明叛变时救过孙中山

C蒋介石对孙中山比较忠诚

D蒋介石骗取了孙中山的信任

3周恩来在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期间,奠定了军队开展政治工作的基础。

12.4、中国国民党一大与国民革命的高潮(三)

1()标志着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

A国共合作

B五卅运动

C省港大罢工

D上海总工会的成立

2被称为“农民运动大王”的是()。

A刘少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