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2902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A.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B.市籍者不得宦的古训彻底被打破

C.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D.政府控制商人势力维护专制集权

7.儒学延续数千年,晚清之后逐步衰败。

康有为崇尚儒学,推崇孔子;

陈独秀崇尚科学与民主,批判孔子。

学者们认为,在古代帝王时代,强调民本是应该肯定的。

以下有关儒家思想的叙述中,与民本密切相关的一项是

A.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董仲舒以为“为之(民)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C.朱熹的“亲亲、仁民、爱物,三者是为仁之事”

D.黄宗羲的“公其是非于学校”

8.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

“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

”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 

B.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

C.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 

D.经验总结的推理结果

9.“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

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

”这个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②“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③“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④“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

……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11.孙中山说:

“至于将来……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

”这段话反映了(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社会主义思想

12.高三

(1)学生根据一本书的目录(右图)展开讨论,由此所做的思考错误的一项是(  )

A.有文章抨击当时北京政府的文化政策 

B.这本期刊对此后的中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

C.这本刊物诞生于北京大学

D.这本刊物推动了思想启蒙

13.《上海洋场竹枝词》载:

“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即ABCD)口头禅……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

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

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

”这表明在近代上海(  )

①新式交通工具和报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

②思想开放人士比较崇尚西方生活方式

③西方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习俗观念

④多元化与西方化已成为都市生活主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下表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状况,对表中信息评析正确的是

国家资本经营的工矿产品占国统区工业品的比重(1947年)

产品名称

占国统区%

钢铁

98

硫酸

80

78

纺锭

60

机制糖

90

出口植物油

70

机制纸

50

――资料来源陈真编: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辑,第1446页

A.国家资本的膨胀使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B.国家资本完全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垄断地位

C.国家资本的垄断地位阻滞了民营工业发展

D.国家资本的扩充缓解了国民政府统治危机

15.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曾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

意即人类文明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少数两三个地区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每个民族都应该谨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判断自己到底是与“世界时间”同行还是被远远抛弃在外面。

根据这个说法

A.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一直处于“世界时间”之中

B.英国从工业革命开始跻身到了“世界时间”当中

C.罗马法是古罗马处于“世界时间”中的重要标志

D.改革开放和国力增强使中国再度回归“世界时间”

16..俄国立宪会议选举于1917年11月举行,诸多学术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布尔什维克得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但俄国社会革命党则获得了来自乡村地区农民的大量选票,使其最终以明显优势胜出。

这说明(  )

A.给农民分配土地使列宁赢得了民心

B.布尔什维克在广大地区获得了支持

C.工人和士兵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

D.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阶级多元化

17.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

年份

GNP总量(10亿美元)

GNP增长率%

失业率%

1930

90.4

-12.3

8.7

1933

55.6

-4.1

24.9

1935

72.2

10.9

20.1

1938

84.7

-6.3

19.0

——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

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18.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

”作者旨在强调(  )

A.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B.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区别

C.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D.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共融

19.邓小平说:

计划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才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邓小平观点的是(  )

A.苏俄新经济政策 

B.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 

C.中国沿海的开放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上课讨论时,一个学生的问题引起大家的争议:

“为什么提出双百方针之后,又出现了文化大革命?

”以下回答比较恰当的是

A.双百方针的范围太小 

B.领导者未能遵守“实事求是” 

C.文化“左倾”影响到政治 

D.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的必然结果

第Ⅱ卷(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

要求: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2分)政治民主化是近代以来东西方历史发展的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地同归于尽。

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钳制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盛顿传》

材料二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的国家,法国则为间接民权国家。

全世界中行使直接民权的,以瑞士为第一,民权发达已臻极至,国内政治及民族的结合与美国大致相同,真是我们一极好的先例。

——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旨》

材料三“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

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

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

”“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重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独立之初的美国面临怎样政治局面?

美国是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的?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美、法民主政治的看法。

他是如何借鉴西方民主政治推进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差异。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时期都城开封不仅是全国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旅游城市,常常吸引外地的游客来此游乐。

此外东京还经常聚居一大批饥饿的流民,少时数百上千,多者数万。

东京城行业众多,彩帛、占卜、典当等行业十分发达,经久不衰。

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瓦肆、妓院,专供贵族、富人寻欢作乐。

——张莹《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从1760年产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83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2%。

可见,英国初步完成城市化用了90年时间,而从初步完成到成熟阶段用了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

——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材料三1949—1978年是城市化曲折发展时期,城市化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后,出现了长期的曲折停滞,总体上,城市化的进程缓慢。

1949—1978年工业化得到相对高速的发展,而城市化发展却严重滞后……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改革之后的城乡壁垒被市场经济逐步打破……政府对一系列制度、政策的修改,使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活跃,原有的城乡隔离状态开始有所松动。

农民可以就地发展工业,建设农民城市,形成了中国自己独特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吴清《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1949—1991)》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都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6分)

(2)据材料二、三比较中、英两国城市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

23.(12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阶层被称为“士大夫”。

近代,传统士大夫逐步向新型知识分子转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

……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并已努力给他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就宋代士大夫心目中的政治理念而言:

一,致力于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名分井然的理想社会政治秩序;

二,为保证理想政治秩序的建立,必须“致其君为尧舜之君”。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讲义

材料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材料四(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出现于政治角逐场中。

──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1)相对于西周的“士”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何新发展?

(3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士大夫精神的来源与特点。

(3)结合维新变法思想,论述材料四中“全方位的变革姿态”的涵义。

(5分)

24.(12分)如何对待西方文明是近现代中国人一直以来探讨的重要话题。

材料一

洪仁玕和《资政新篇》

材料二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

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第五讲》

材料三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政新篇》的核心内容?

这说明太平运动后期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结合孙中山的实践活动加以说明。

(3)材料三中,陈独秀是如何对待西方文明的?

这给新文化运动带来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当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该如何正确对待东西方文明?

(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

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

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

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

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

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

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

丹尼尔逊复信中说: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

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

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

命题、校对:

王雄审核:

方云华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答题纸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

本题答案请填涂于答题卡上!

二、非选择题:

21.

(1)

(2)

(3)

22.

(1)

23.

(1)

24.

(1)

(4)

25.

(1)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CAC6~10ACDAD11~15CCBCC16~20CCABB

二.非选择题:

(解题技巧:

回答词提前并条理化,切入点找准并序号化)

21.(12分)

(1)政治局面:

独立之初实行松散的邦联政治。

(2分)

改变:

制定1787年宪法,改邦联制为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2分).

(2)看法:

认为美国接近直接民权,法国实行的是间接民权。

借鉴:

采用主权在民和权力制衡原则,提倡直接民权和五权宪法。

(3)差异:

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

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而英美为间接民权。

22.(12分)

(1)特点:

规模大;

经济繁荣;

旅游业发达;

流动人口多;

流民聚居;

娱乐活动丰富。

(4分,任答四点即可)

原因:

城市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开封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等。

(2分,任答两点即可)

(2)特点:

英国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推进,城市化水平较高;

(2分)中国城市化在1949—1978年间,曲折发展,进程缓慢,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

中国城市化受制度和政策影响较大,形成了独特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2分,中国城市化特点答出一点即可)

认识: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化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应统筹兼顾,科学推动城市化进程。

(2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3.(12分)

(1)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发展成为一个有理想主义精神、对整个社会有深厚关怀的知识分子阶层。

(2)孔子的精神与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

(2分)士大夫精神特点:

对礼乐文明理想社会的追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试图用道义或天理规范最高统治者(任写两点给2分)

(3)涵义:

维新派借助儒家思想,以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

(2分)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任写三点,可给3分)

24.(12分)

(1)内容:

倡导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态度:

借鉴西方文明中的有益部分,但反对列强干涉中国。

(1分)

(2)态度:

西方物质文明可以仿效,但政治文明不可照搬。

(1分)说明:

仿效西方物质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分)借鉴西方的政治文明,确立三权分立制和责任内阁制,同时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并将民权与反帝相结合。

(3)对待:

完全肯定西方文明。

(1分)影响: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但使运动带有偏激性,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4)对待:

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有益地借鉴西方文明。

25.(12分)

(1)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潘家峪血案。

(任答两点即可得2分)

(2)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美国投放原子弹;

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4分)不全面。

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

(3)甲午战争战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抗日战争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