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342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地球上的大气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ABCD

2.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北方夏季的暴雨——暖锋过境 B.清明时节雨纷纷——冷锋过境

C.台风——热带气旋 D.冬季寒潮——反气旋

3.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

A.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降低 B.夜晚的最低温度降低

C.白天的最高气温降低 D.气温日较差减小

5.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出()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 D.风从北侧吹来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6~7题。

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

6.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逆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削弱作用 D.地面削弱作用

7.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8.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9.下列四幅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BCD

10.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11.下图中表示南半球气旋示意图是()

ABCD

12.当今,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不合理变化的人为因素有()

①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②大量生产制冷设备

③大量植树造林 ④大量开荒种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近地面风向

14.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5.下图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30°N附近 B.乙地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气流 D.②是盛行西南风

二、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读下面的资料和图,完成以下活动。

资料一图“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资料二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2003年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要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

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1)1860年~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大致呈__________趋势。

(2)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__年。

(3)造成气温变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的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4)你认为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国家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国家海洋局在2007年1月12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3年至200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

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比洪水、海啸、风暴潮危害更大的风险。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给海平面上升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至少说出二点)

17.读“我国12月某日11时天气形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甲地为压,中心为气流,其天气状况为。

(2)从图中看冷空气正向方向移动,我国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锋天气过程。

(3)此时北京的天气情况是,过境后北京的天气情况是。

(4)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

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应用的知识点。

热处气流上升,冷处气流下沉。

白天山顶接受光热多,气流上升,谷底气流去补偿。

2.C

解析:

北方夏季的暴雨、清明时节雨纷纷、冬季寒潮是锋的活动,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形式。

3.A

解析:

气流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4.D

解析: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地表白天获取热量减少,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地面损失热量减少,从而使气温日较差减小。

5.B

解析:

高空气流平行于等压线,在北半球向右偏,所以吹西风,飞机逆风飞行。

6.C

解析: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7.D

解析:

人造烟雾可使二氧化碳增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

8.D

解析:

近地面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冷,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高空为低压。

9.A

解析:

西风位于中纬地区(即30°~60°纬度范围)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气流向右偏。

10.A

解析:

②是副热带高压带。

11.A

解析:

南半球气旋特征是气流由四周向中部辐聚,呈顺时针。

12.A

解析:

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大量生产制冷设备释放氯氟烃等。

13.B

解析:

图中d为水平气压梯度力;a与气流垂直,是地转偏向力;h为摩擦力;c为近地面风向。

14.C

解析:

海洋热容量大,阴天日较差小,二者结合,所以温差最小。

15.A

解析:

甲处是副热带高压。

二、综合题

16.

(1)上升

(2)1998

(3)

(4)全球变暖(或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5)至少说出二点,言之有理。

①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A控制人口增长;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C提高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利用率;D开发清洁能源)。

②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量(A植树造林B固碳技术)。

③建设海岸防护堤坝。

17.

(1)高下沉晴朗

(2)东南(或东)冷

(3)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升压、雨雪;气温降低、天气晴朗。

(4)有利,大风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使大气质量变好;降温可以有效杀灭病菌。

或不利,大风降温造成出行不便;大风降温造成冻害。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