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29358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同学们,每周一的课间操我们都做什么?

(升国旗)

2.为什么我们要升国旗呢?

3.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本课,并对答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二、认识国旗、国歌

1.屏幕出示五星红旗,提出问题:

"

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

为什么有五颗星?

五颗星象征什么?

板书:

国旗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的周围。

(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

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3.对于五星红旗你还知道什么呢?

学生汇报收集资料。

(内容大致包括:

五星红旗的来历,关于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尊敬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五星红旗的升挂要求……)

4.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

(课件出示)

5.屏幕出示《义勇军进行曲》图片,教师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它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作者当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国歌

6.提出问题:

想一想什么场合应当升国旗、奏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应当注意什么?

7.分组讨论:

升国旗、唱国歌时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这样做?

(幻灯出示)

8.学生汇报结果,适当予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9.小结:

(1)少先队员行队礼,唱国歌时肃立、声音哄亮。

国歌也代表我们国家,表现出我们对国旗国歌的尊敬和无比热爱。

(2)军人行军礼,庄严而神圣。

(3)奥运会领奖台上升国旗时,运动员立正行注目礼,有些运动员习惯把右手放在心上,表示心和祖国连在一起,这说明运动员在胜利的时刻最先想到的是祖国的荣誉,为祖国争光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10.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

11.同学们,升国旗唱国歌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忠诚,让我们重温这庄严的时刻吧!

12、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三、认识国徽

1.课件出示国徽。

教师介绍国徽的构成,学生说出象征的意义。

国徽

2.让我们看一看法博士是怎样说的?

(课件出示法律法规)

3.课件出示交流苑,讨论:

有一家公司在自己的商品包装上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并且以小广告的形式四处散发宣传。

这家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

为什么?

4.小结:

同学们,天安门城楼上有国徽、人民在会堂有国徽、上有国徽。

国徽和国旗一样代表着国家,爱国徽同样是爱祖国的表现。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国旗、国歌、国徽,它们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爱护,我们要为生在这个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祖国的象征  骄傲  自豪

板书: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认识国旗

国歌

国旗  祖国的象征  国徽

骄傲   自豪

第2课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教学重点: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

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

总则;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

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

法律责任和附则。

三、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

风是雨的头。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

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言语:

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举止:

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起居:

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打扮:

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嗜好:

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学业:

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2、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

带管制刀具;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出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3、不及时矫正不良行为的后果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5、指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A、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

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

小事不小。

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

教育无小事;

B、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C、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D、《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

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以高尚道德。

四、结束语:

祝:

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3课《小学生知法守法》

教学目的

通过张小强学法、知法、守法的事例,教育学生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并懂得首先要从遵纪做起。

教学要点

1.学习张小强学法、知法、守法,并懂得守法首先要从遵守纪律做起。

2.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教学准备

1.结合课文内容绘制挂图2幅。

2.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论述纪律与自由的格言名句。

3.幻灯字幕3幅,录音机,录音带。

4.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①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

知法守法"

的深刻理解。

②个别学生不能自觉遵纪守法。

教学过程

一、导题:

同学们,讲课之前,老师向你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你在马路上行走,有人欺侮了你,你会怎么办?

回答得很好,我们当中有些人表现出了一种无畏的英雄气概,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遇到拦路抢劫的事,我们最好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知法守法》。

板书课题:

《知法守法》一课向我们介绍了用法律保护自己,不违犯法律的好少年--张小强,那么,张小强是怎样做的呢?

请听故事。

二、讲述故事,激情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

(放录音配乐,边讲边出示挂图。

2.提出问题,引导明理:

问题:

(投影字幕)

①当别人对小强强行搜身时,小强是怎样做的?

②小强为什么不让哥哥去报复?

如果去报复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③小强为什么能受到别人的称赞?

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4.师生共议,明确道理。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小结:

①小强在被别人拦住,遭受恐吓的时候,并没有被吓倒,他勇敢地站在那里,冷静地劝说那几个人;

当那几个青年强行对他搜身时,小强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保护了自己,指出了他们的行为触成了犯罪。

假如你是小强,你这时会怎样做?

说的很好,我们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必须知法、懂法,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多学法律知识,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才能在自己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

②是的,小强清楚地知道:

如果哥哥去找他们,一定会用暴力报复他们,而使用暴力去报复人是违法的,因此小强不让哥哥去找他们。

小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是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二是使哥哥免于违法。

当然这一切都是与小强知法守法分不开的。

假设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的亲人要去报复别人,你会怎样做?

假如那几个青年是你的亲人,你又会怎样做?

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学些法律知识,不做违法的事。

假如我们的亲人要做违法的事,一定要劝阻。

如果已经做了违法的事,一定要劝说他们到公安机关自首。

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好吗?

③小结:

小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是因为他平时学习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用法律去劝阻别人不违法,模范地做到了学法、知法、守法。

三、拓宽知识,深化明理:

列举事例,强化明理。

小强是我们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的典范。

有谁知道我们身边知法守法的事迹吗?

小结:

你们说的这些事迹,有很多老师也知道,他们一方面自己遵纪守法,另一方面用法律终止别人违法,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维护了社会的安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四、对比讨论,辨析明理:

①"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小公民,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有权利和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定,因此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②"

少年儿童天真活泼,不应该受法律的约束。

天真活泼并不是无拘无束,少年儿童的天真活泼是在以纪律和法律为前提条件下的天真活泼,所以也应以遵纪守法为先决条件。

③"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同时要运用法律知识劝阻别人的违法行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做出贡献。

五、简单总结,激情导行: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张小强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同时,终止了个别人的违法行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希望你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从小遵守纪律,长大遵守法律,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