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453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商朝历史之所以被称为信史,最有力的证据是

A.B.C.D.

2.试图以“恪守周礼”来解决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局面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确立于

A.公元前3世纪初期B.公元前3世纪末期

C.公元前2世纪初期D.公元前2世纪末期

4.通过政治权力的介入,儒家价值观逐渐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这一现象始于

A.西周B.东周C.西汉D.西晋

5.汉初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

6.下令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尊孔教、以孝治国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是

A.汉武帝B.孝文帝C.松赞干布D.皇太极

7.某同学对公元3~10世纪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进行整理,图中空白处应填的是

三国

西晋

东晋

春秋

战国

五代

十国

辽夏金

北宋南宋

北朝

南朝

A.B.C.D.

8.16世纪中叶,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开始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系统。

下列作品属于这一异质文化的是

A.《梦溪笔谈》B.《几何原本》C.《四库全书》D.《古今图书集成》

9.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的是

A.《人权宣言》 B.《法国民法典》

C.《权利法案》D.《论法的精神》

10.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呈现出“需求引起发明”模式的产业部门是

A.毛纺织业B.棉纺织业C.矿冶业D.交通运输业

马克·吐温:

当罗德斯站在好望角半岛上时,他的影子落在赞比亚。

11.“工业”、“工厂”、“中产阶级”、“工人阶级”、“铁路”……这些流行语会集中出现在下列哪一个年代

A.革命的年代:

1789~1848

B.资本的年代:

1848~1875

C.帝国的年代:

1875~1914

D.极端的年代:

1914~1991

12.与右图喻指的历史现象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15~16世纪

B.17~18世纪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以后

13.有学者认为:

有关德国方面的条约过于严厉,……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个条约是指

A.《五国海军协定》B.《九国公约》C.《四国条约》D.《凡尔赛和约》

14.“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这段《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的“他”是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D.杜鲁门

15.中国近代公派留学教育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民国建立初期

16.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签订后,士人撰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讽刺清廷腐败无能。

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7.关于“冷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对抗

B.它是两大集团间的全面对抗

C.它是美苏两国核军备对抗

D.它是排除一切战争方式的对抗

18.右图为新中国1952~1962年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

下列选项中影响A点到B点变化的相关因素是

A.一化三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19.19世纪80年代上海市民可以阅读到的报刊杂志是

A.《申报》B.《时务报》C.《民报》D.《新青年》

20.反映梁启超史学理论的作品是

①《通典》②《中国史叙论》③《文史通义》④《新史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中央集权体制(14分)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线索表

状况

时期

主要表现

加强地方管辖

调整中央机构

确立

秦朝

建立郡县制

巩固

完善

西汉

创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西域都护府)

开创三省六部制

建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设三衙

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

强化

地方设三司

设伊犁将军、驻藏大臣、台湾府

问题:

21.依据表格提示信息,将下列字母填入到表格中相对应的位置(12分)

A.建行省B.设政事堂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三公九卿E.设军机处F.设“内朝”

22.综合上述表格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的特征或趋势。

(2分)

(二)纳税人会议制度(20分)

(注:

纳税人会议是从租地会议发展而来的租界代议机构。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上海公共租界纳税人会议议案选录

1846年召开英租界第一次租地人会议,决定此后每年1月举行租地人会议,负责听取道路码头委员会对于过去一年租界经费收支和市政建设的报告,同时选举新一年度的道路码头委员会负责人员以及处理和讨论与租界地产相关的其他事务。

1852年通过租地人会议的投票规则,规范了会议的表决。

1854年租地人大会批准《土地章程》,成立租界新的管理机构工部局,道路码头委员会结束。

1867年修订《土地章程》,规定“凡控告公局及其经理人等者,即在西国领事公堂投呈控告,系于西历年首有约各国领事会同公议,推有几位,名曰领事公堂,以便专审此等控案。

1869年决定会议的选举人资格:

凡在公共租界租赁房屋并且每年缴纳相应标准捐税的纳税人,均拥有选举工部局董事会董事的资格。

租地人会扩大为纳税人会议。

1873年授权工部局向居住在公共租界范围内的外国侨民和华人征收土地税、房捐和货物税。

1881年批准《土地章程》及其《附律》修订案,将许多工部局的权力规定于附律中

1898年增订和修改《土地章程》,涉及“道路基地”、“铁路基地”、“建筑物”“执照捐”等6个条款的内容。

1910年通过并批准《土地章程》附律增添有关公共卫生的条款,如“传染病的通报”、“隔离”、“疫苗接种”等内容。

1919年规定凡在租界范围内印刷、发行刊登有关公共新闻、信息或事件的任何报刊、印刷物品等,须事先向工部局领取执照,并在印刷品的指定位置上印有印刷人姓名及其地址等,违者罚款。

问题:

23.根据材料,归纳纳税人会议拥有哪些权力?

(4分)

24.纳税人会议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6分)

25.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租界对近代中国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10分)

(三)现代民主政治的创制实验(26分)

材料一: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独立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爆发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

……应当说,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无疑比美国革命更具经典意义……然而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又显得更经典一些,……惟有法国革命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法国革命之所以常常被称作“大革命”,也许就是因为需要突出它和英国革命及美国革命的这种差异的缘故。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p170

材料二:

1989年,在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庆典上,英国首相撒切尔声称:

更早的英国革命不用暴力就取得了法国革命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问题:

26.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别列举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所取得的成就。

(6分)

27.上述材料中,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有何不同?

(2分)为何不同?

(4分)

28.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英美法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制实验。

(14分)

2016学年度等级考第二次质量调研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B

C

A

B

C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D

C

A

C

D

B

A

D

二、综合题

(一)(14分)

21.①D②F③B④A⑤C⑥E(12分)

22.发展特征或趋势:

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地方逐渐被中央控制;相权日益削弱直至消亡,皇权日益强化。

(2分)

(二)(20分)

23.权力:

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任意二个,得4分)(如学生以史实叙述例句,意思对也给分)

24.背景:

鸦片战争失败,签订《南京条约》后,1843年上海开埠;1845年,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具体规定了上海西人居留地的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内容,租界建立,需自治管理。

(6分)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是必答点,2分;三个条约全部答齐得6分;其他回答方式酌情赋分)

25.影响:

政治上,移植包括投票表决的形式在内的近代民主制度与法治管理模式到租界,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示范作用;但也导致租界的行政管理权与司法主权旁落,成为享有自治权的“国中之国”。

(4分)城市建设上,将先进的科技及城市管理制度介绍到中国,在道路建设、城市规划、生活设施、健康卫生等方面保障城市安全,推动城市化进程。

(3分)思想文化上,通过报刊、杂志等方式传播西学,虽然有严格限制,但也为近代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传播提供了空间。

(3分)(学生能从二个或二个以上视角进行回答,语句流畅,表述清晰。

视角:

殖民的特性,如建设性与破坏性;也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进行阐述;契合近代化的多角度特征亦可。

或有其他合理解释亦可酌情给分,但必须结合所给材料。

(三)(26分)

26.(6分)

英国:

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限制,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美国:

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独立。

《合众国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

法国: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

《法国民法典》巩固了大革命成果,确立了欧美国家的立法规范。

(各2分)

27.(6分)

不同:

材料一认为法国大革命的意义超过英国和美国革命;材料二认为法国革命的成就没有超过英国。

(2分)

为何不同:

其一:

两人身份、立场不同。

其二:

视角不同。

一个注重革命的方式,一个注重革命的后果及对世界的影响。

(4分)

28.(14分)

本题采用分项评分法。

评分观察的要素是:

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

观点3分;评分项二:

史实与材料4分;评分项三:

论述5分;评分项四:

组织2分。

例:

分论点一:

英美法现代民主制度的创制均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开始,而以颁布法律文献的形式确立;分论点二:

英美法现代民主制度的创制过程充满艰辛曲折,在创制的过程中有过反复甚至是倒退;分论点三:

英美法现代民主制度的创制是实验的产物,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甚至帝制都经历过,最终确立的政治制度是符合本国国情的;分论点四:

英美法现代民主制度的创制实验中均以启蒙思想为先导,其创制的现代民主政治也以启蒙思想为基石;分论点五:

英美法创制的现代民主政治模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政体典范,对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也产生积极影响。

总之,英美法现代民主制度的创制实验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宝贵财富,对世界历史发展尤其是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