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488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

《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

高二年级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下列诗词的寓意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公益文化作为一种正能量,影响了春蕾志愿服务队、天津妈妈会和“苗苗义工”等公益组织,通过互联网平台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公益活动,让社会充满爱和善,也给参与者带来精神满足和价值尊重。

这说明公益文化

A.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决定经济、政治

B.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C.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因素

D.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定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3.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其中不乏口碑与票房、艺术性与观赏性俱佳的优秀影视作品,《美人鱼》《寻龙诀》《捉妖记》等国产电影的票房远远超越同期好莱坞大片。

这表明

①文化对经济有重大影响②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③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④文化生产力越来越重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

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

”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

A.文化在交流中不会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唯一因素

5.韩国某外交官说:

“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

”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现在落后,但当时诸子峰起、百家争鸣,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孙子兵法》全今仍为兵家经典,甚争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

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集中体现   B.政治经济决定文化

C.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8.《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比赛的形式,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重温经典诗词,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

中华诗词()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决定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③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台湾宜兰县附近海域发生5.0级地震

B.商务部网站发布食用农产品价格走势

C.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黄冈市委组织“三严三实”专题交流会

10.《圆中国梦德耀中华》,2013年9月26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女表彰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颁奖典礼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以多种形式诠释了震撼人心的道德之美,生动展示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1.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

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上的游牧文明全然不同。

后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强调防守、和平。

这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反作用  

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2.我国的许多成功企业,经常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汲取经营智慧,形成并发展了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这说明(  )

A.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3.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

这使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

这说明()

A.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于外来的文化

B.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冲击

C.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D.岭南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延续

14.在当地时间10月22日举行的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此可见,在国外开办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①尊重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促进了世界文化相互融合

③推进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拓宽了中华文化传播渠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主场城市活动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

我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它()

①展现了世界文化多样性②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③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④集中表达了本民族情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有学者指出,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成果中70%诞生于世界一流大学。

而目前,中国的1202所本科学校中,2001年以后建立的就有678所,建校时间不足16年的占到了55.6%,而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重视高等教育是基于()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B.教育是促进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C.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D.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

17.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中的文化集丛或文化元素从其发祥地扩散到不同地方而被模仿、采借和接受的社会现象和过程。

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是(  )

①丝绸贸易,出国留学 ②亲朋聚会,出国旅游 

③商贸活动,人口迁徙 ④经济交流,政治互访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努力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青蒿素的发现启示我们()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④创新文化需要先发展后继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大众传媒技术() 

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直接途径

③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④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近年来,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官方微博及行政官方微博相继亮相,旅行路线、民族风情、出行攻略、地方美食……这些过去在网站论坛上经常讨论的话题。

如今在微博上聊得热火朝天。

材料告诉我们()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②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③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④现代传媒的出现必然取代传统传媒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21.打工文化是与打工潮相伴而生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既不属于农村也不完全属于城市,是从打工者群体中自发生长起来的。

打工文化的兴起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人民大众是文化的创造主体

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

实现“四个认同”,要求我们()

①既要保持各自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②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

③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互相借鉴和吸收,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23.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

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等。

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要不断改变,就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24.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线条为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

“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

C.只有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内容

D.传统文化都是精粹,我们应该继承发展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但是近年来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据此,有些人认为,网络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个人无法抗拒,抵制低俗网络文化关键在于国家。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中文化对人的影响。

(12分)

26.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互联网+”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从文化领域来看,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展映、电商平台、图书阅读、动漫游戏等文化消费信息,促使大众参与数字化文化消费;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运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电商企业可以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10分)

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

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不同文化应如何交流互鉴。

(12分)

27.2015年10月3日上午10时,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

公布了今年两岸春节包机的相关事宜。

大致上是这样的:

航点方面,增加太原、长春、南宁、烟台4个航点作为两岸客运定期航班航点,从2016年春节期间开始执飞。

至此,大陆通航台湾的城市将达到31个。

台湾海峡隔开了两岸同胞,然而,“每逢佳节倍思亲”,浓浓的思乡情结,却使得台湾海峡又成为两岸同胞最大的“乡愁”。

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两岸政府都会极力为同胞相聚,回乡祭祖等人们提供包机服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6分)(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12分)?

资*源%库ziyuank

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和解析

【答案】

1.A  2.B    3.B   4.B    5.D    6.A    7.D  8.D   9.C    10.D    11.C    12.A    13.C    14.D   15.B   16.C    17.D    18.A    19.B    20.C    21.C   22.D    23.C    24.B       

25.(12分)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因此国家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②虽然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文化对人的影响并不都是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而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

③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人的发展。

个人要提高辨别各种不同文化的能力,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增强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26.

(1)(10分)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能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促进文化消费,发展文化生产力。

(4分)②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变革文化生产经营模式,促进文化创新。

(3分)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大众传媒,能够带来更快速、方便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文化传递、沟通、共享。

(3分)

(2)(12分)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分)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3分)③通过商贸等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中的强大功能,推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3分)④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本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推动本国文化在海外传播,增强本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3分)

27.

(1)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的特点。

6分

(2)①正确的态度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正确的做法是:

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改造和剔除。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12分

7

高二年级政治试卷2017.03.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