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545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doc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doc

班级:

姓名:

组别:

组长签字:

第三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实质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由于各要素在各地的差异,自然地理环境又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并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这些地域单元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即地域分异规律。

◆第八课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凡事都要有个目标,要求不高,认真做,你一定能达标!

1.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与表现。

3.结合实例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预习案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2.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途径:

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间通过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交换。

3.意义:

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一个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4.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1)定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⑦______________的能力。

(2)特点:

主要依赖于⑧____________。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2.平衡功能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⑨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变化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⑩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2.统一性:

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1)表现: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⑪______状态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2)变化:

⑫__________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⑬______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预习自测:

1.说一说:

以气候与地貌的相互影响为例,说明气候与其他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2.试以水循环为例,说明圈层间的物质运动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3.请以植被破坏为例,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探究案

探究点一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010·锦州模拟)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

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高向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③地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________(高或低)于其他两个自然带,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

A.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D.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反思归纳】

1.图示反映的是__________过程,而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生物循环的活跃程度随纬度升高而递____;土壤——生物——枯枝落叶——土壤中的物质循环运动,反映了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时刻不停地进行着____________的交换。

2.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主要阐明两点:

①自然地理环境五个地理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这种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是整体性的______;②每一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的物质能量交换,改变着其他要素的________,对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

探究点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

 

【反思归纳】

1.从图中关系不难看出,藏羚羊的存活率、数量与______有关,环境影响藏羚羊的数量,藏羚羊的数量也影响环境,它们之间要达到某种______状态。

2.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立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功能。

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____的能力;________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探究点三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读“某假想地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分析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2)图中所示地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多选)(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3)试简要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反思归纳】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______存在的,某一地理要素变化,会引起______要素的改变;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引起__________环境状况的改变。

2.结合对三幅示意图的分析可知,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从而导致了______的变化;这种地理环境的演变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地形这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了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差异性(同一地区不同坡向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和复杂性(地理环境的演变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当堂检测:

(2011·柳州质检)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回答1~2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B.②C.③D.④

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B.⑥C.⑦D.⑧

读下表,回答3~4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

hm2

  转化来源

湿地类型  

旱地

城镇用地

工矿用地

草地

其他

河渠

489

-7

0

235

18

海涂

43

-155

2027

0

17627

水库坑塘

25657

-33

-211

5694

926

水田

76

-793

-1053

0

0

注 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3.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4.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湿地面积减少

(2011·南通调研)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的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

据此完成5~6题。

5.“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D.温室效应加剧

6.“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读“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7~8题。

7.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③大气污染严重 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8.引起该地区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上升B.植被破坏

C.气候恶化D.围湖造田

(2009·天津文综)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9~10题。

9.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

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

10.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

C.稳定性D.脆弱性

太原五十九中高三地理导学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