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让历史活起来王宗生.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588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学后教让历史活起来王宗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先学后教让历史活起来王宗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先学后教让历史活起来王宗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学后教让历史活起来王宗生.doc

《先学后教让历史活起来王宗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学后教让历史活起来王宗生.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先学后教让历史活起来王宗生.doc

先学后教让历史活起来

在当前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浪潮日益高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在发生着颠覆式的变化。

教师如何引领课堂,学生如何走进课堂,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我校紧盯教改最前沿,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前提下,提出了“先学后教,全面育人”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

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历史教研组敢做领头羊,进行了教改初步试验,尝试性的提出了“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对这一模式我们首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真正做到了心领神会。

我们认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必须摒弃,课堂教与学的主体不应该是教师,而应该是活生生的学生。

教师在教这一环节中的主体作用是“引”与“导”的作用。

所谓“引”就是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要达成的目标,要进行的活动,以及活动如何开展。

这就好比农业中的灌溉,我们有了水源,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把水源引到需要灌溉的田地里。

所谓“导”就是在把水源引到田地的过程中,如何使水的流向更具有方向性,真正起到灌溉效果。

这里的“水源”就是知识,“田地”就是学生。

学生在新课堂模式下,作为一个鲜活的个体必须得到尊重,学生不能只是知识的受体,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获取者。

高效课堂就是要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让学生的才智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理论是行为的先导,在明确了先进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历史教研组首先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集体反思,共同指出存在的缺点。

对这些缺点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就缺点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改进措施。

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之前,我们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正确的引导,虚心向外校学习,既立足本校,又坚持“走出去”的战略。

集体认真观摩了洋思历史教学视频,每一位历史教师还写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对照自己的教学,又进一步找出差距,针对差距再去制定进一步改进措施。

然后利用学校教研活动,全组成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崭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这就是“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

这一模式具体分为六步:

第一步就是情境导入,板书课题。

时间为2分钟。

导入采用的方式可以为设问的方式,也可以为音频或视频,抑或图片、情景剧、新闻报道等等。

要求导入的方式具有新颖性,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第二步就是提出学习目标,进行学法点拨。

时间为3分钟。

要求是

(1)指定目标要准确,要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认识什么,会运用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等等。

(2)交代目标时,语速要慢,让学生理解并能记住学习要求。

有目标的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有效果期待。

第三步为基础知识自主学习阶段,时间为10分钟。

要求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知识框架,有针对性的阅读教材,自主解决基本历史问题。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基础知识自主学习检测练习,以巩固基础知识。

第四步为合作探究学习阶段,25分钟左右。

要求

(1)题目设计要有层次性且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可以依据近几年考试中出现过的或中考题中涉及到的,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学与现实很好的统一起来。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必要时学生可以参与其他小组的讨论学习。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走下讲台融入学生的课堂讨论,初步掌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2)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最好是鼓励学生自主回答,检测小组学习成果。

(3)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题目要有充分估计,在备课时要有准备,以便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补充教学资源。

可以是史料、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补充、更正,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条理化,为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4)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检测,以检验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一步应该说是整个教学的出彩之处,教师要精心设计充分准备。

第五步为课堂小结,时间为4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课堂小结,教师依据基础知识自主学习检测和合作探究学习检测情况,对易错知识点重点强调,以起到再巩固的作用。

第六步为作业布置,时间为1分钟。

我们深知一个新的模式的提出仅仅是迈向成功的一小步,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是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此历史组积极响应学校每周一节的校内公开课活动,要求每一位历史教师依照新的教学模式,发挥同级部教师的才智,精心准备每一节校内公开课。

历史组全体成员在包组干部的领导下参与听课、评课。

更多的是找出不足之处,然后再一起商讨,提出解决方案,为下一个老师出课做准备。

经过一轮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我们明显的感觉到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没了踪影,看到的是全新的风貌。

老师上课轻松了,学生上课充实了,课堂效率自然也高效了。

像陈辉老师的《秦王扫六合》一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大力张扬,为了配合学生理解,陈老师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还有季福军老师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同样有很多出彩之处。

学生的有效学习与教师的有效教学实现了很好的统一。

可以说全组历史教师都感同身受的体会到了新课堂模式带来的充实与喜悦,我们的探索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首肯。

当然不足之处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比如个别老师上课仍留有传统教学的痕迹,角色转换还不到位,环节方面也有不恰当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在合作探究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有时探究流于形式,更多的是探究不能够很好的展开。

时间不够用是一个原因,最大的原因是教师备课不是很充分,题目设计及补充资料缺少目的性。

有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这正说明了我们今后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做进一步的交流探讨,倍加珍惜实践得来的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总结。

为了更好的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历史组决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一如既往的把这一新模式进行下去。

为了使课堂教学走得更好更远,我们将采取以下后续措施:

一、全组成员加大学习的力度,更深入的研究同行、同级学校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水平。

争取做一个学识型,有内涵的教研组。

只有具备先进的理论水平,后续的课堂教学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立足本校实际,充分研究校情、学情,走有地方特色的教学之路。

农村学校教学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现代化的教学装备明显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建构实施,并发扬光大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克服实际困难,是我们今后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我们会更加重视实践的作用。

只有大量的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充实教学理念。

为此,历史教研组在今后将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逐步实施导学案制度,同行之间多参与听课、评课,要求出课教师谈自己课型的构思,创意。

听课教师要写出听课反思,然后集体交流,作为完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参考。

四、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做好实验总结。

新的课改,没有现成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总结,通过一个个成功的个案,总结积累课改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