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835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0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200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0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四)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其中劝慰友人,最能表现诗人宽阔胸怀的两句是:

,。

8.《岳阳楼记》中,作者用比喻的写法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月光、月影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

9.2008年是北京的奥运会,届时会有海内外各国的宾朋来我们北京,相信那时的北京,将成为全世界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欢乐的海洋,作为东道主当然要表达欢迎之情,尽地主之谊。

请借助古诗文中的句子(连续的两句)表达一下这样的情感,并注明作者或出处。

诗句:

作者或出处: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之乐,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乙】祭欧阳文忠公文(节选)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①,故充②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③。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

其发于外者,灿如日星光辉。

其清音幽韵④,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

其雄辞闳辩⑤,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注释】①精微:

精粹深邃。

②充:

充塞。

③瑰琦:

奇伟,美好。

④幽韵:

幽雅的韵调。

⑤闳辩:

博大的论辩。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①林壑尤美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④云归而岩穴暝

11.“醉翁之意不在酒”已成为汉语中一个成语,它一般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12.请用简练而明确的语言概括甲文第二段的内容。

1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太守真的喝醉了吗?

谈谈你的见解?

(3分)

14.甲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笔墨写滁人出游的情景?

15.乙文中的“公”是即欧阳修,作者认为他的文章之所以“豪健俊伟,怪巧瑰琦”的原因是什么?

16.乙文结尾:

“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通过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你可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风景在心

佚名

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

三峡的神女蜂,黄山的天都峰,庐山的小和尚拜月……每一处景点无论其大小都有个传说。

那矗立的奇峰怪石本是鬼斧神工,而那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的故事则是人类的情结。

很难想象,没有传说的风景会是怎样的黯然!

也很难想象,见了灵动的景物不去寄托情思的人是何等木然!

风景因人的创造而变得神奇,人因风景的陶冶而变得滋润。

苏东坡贬谪海南,见海南人衣者竹皮,食者竹笋,庇者竹瓦……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耶!

由好奇到称颂到喜爱。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竹在苏东坡心里不止是自然景物,已化作了一种精神风光。

竹在世人的眼中也崇尚为君子。

南岭的狗很难见到下雪,所以,一旦遇见天降瑞雪就惊慌,狂吠不己,而柳宗元便将粤犬吠雪作为一大风景寄给友人……而此时的柳、苏二人正遭贬谪、寓居穷乡。

风景是精神的诠释。

即使最落魄的时光里或最偏僻贫困的地方,总也有一二处风景点缀生活,让人可以赏可以慰。

在山区扶贫的日子里,生活清苦,没有娱乐活动,电视也会因停电因山高而看不成。

每日三餐吃干饭,那饭是早晨用蒸笼蒸熟,而且隔天的饭都在早上蒸好,凉在簸箕内。

干了浆的饭硬邦邦的难以咽下。

所以,日子过得沉闷。

然而。

住所外勃然出的几丛甜竹,竹热高大,笔直的刺入云端。

在寂寞的时光里,注目那几丛甜竹,其感觉不亚于见到了泰岱长松,潇湘修竹,匡庐飞瀑,太湖明月,峨嵋古雪……品尝一抹嫩绿,精神为之一振,点燃意趣。

有时站在竹荫下,目光顺着竹子伸向天宇,阴天心逐流云,晴日心遨太空。

如果专注于青竹所指的那方遥远而又逼近的苍穹,心愁淡释,会萌生出振翮高飞的意愿。

转而便想:

我所住的时日不长却深感寂寞难耐,而生于斯长于斯的山里人呢?

继而又慰:

此处风景都市未必能有,此时心情从今往后不会再来……霎时,胸怀如去茅塞,陡见清朗,心底也生出稍许惬意……

每遇我伫立竹下,心思宁凝时,老季就会粲然一笑。

“生活不习惯啊!

”我则不敢承认。

老季是上海知青,在这山沟里生活快三十年了,全县只有寥寥几个还扎根着,他是其中之一。

他不仅不觉得寂寞,而且非常乐观,不再回忆上海的往事,甚至不说上海话,一口地道的当地语音。

老季当初也许比我更寂寞,更枯燥。

然而,他娶了妻子,生了儿子,寂寞的生活被他营造了两处风景:

享受妻子的温柔,亲抚小儿的娇嫩。

心底的爱耶、乐耶、忧耶、恼耶皆倾注有处,清苦便浑然不觉了。

每遇乡政府休闲,老季便推出那辆又重又笨但在山乡路上可以不惧坎坷的老式永久牌载重自行车,去朋友家的山上采茶叶,或摘毛栗,最无聊的时候,他也会坐在电视机前用心调试……今年春节,老季把年逾古稀的父亲从上海接到山旮旯里来住。

这位在大都市里泡了一生的老人,居然说这地方好,清静,空气新鲜,没有噪音,没有污染。

老人怀揣一架收音机听天下新闻,夕阳西下时分,漫步于山间幽径,田野阡陌。

山风悠悠,满目苍翠;

宿鸟归林,播撒一行行歌声……这是上海都市无法撷取的情调。

老人乐不思沪,忘情于独具韵味的田园。

而每见季氏父子的乐观笑容,我心头也豁然亮起一片旖旎的风光,随之陷入沉思默想之中:

哦,哦,“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我又想起我的一位老师。

他老年中风,半身不遂,其妻每于晨昏便搀扶着他沿着校园的小路走动。

老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师母每天教他重新学说一二三,认字读词。

老师的儿子是个愚型儿,一个记不清楚,一个不会记忆,父子俩也常坐在一起扳手指头。

每当出现这情景,师母的心情特别愉快,她的儿子终于可以为她分承一份重负,她的丈夫终于可以跟儿子比划了。

在她眼里儿子、丈夫是她一生中无法再找到的好风景,而老师和他的儿子呢?

不也是由她这片无比珍贵的风景养育着么?

风景是美,但风景不止有青山绿水、动物、植物,也有风暴、地震以及天外来物……因其丰富复杂才多姿多彩。

彩虹和雨水是孪生的,没有雨水就没有彩虹,有了彩虹雨就有色彩。

人若能对所面临的都视作风景,静心接纳,安抚就在其中,欢乐也在其中。

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①振翮()②伫立()③旖旎()④撷取()

18.“很难想象,没有传说的风景会是怎样的黯然!

”这说明风景与人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19.第四段,作者追述了自己在山区扶贫的日子里的生活与感受,其目的是什么?

20.老季是上海人,但生活在偏僻的山沟也是自得其乐,从老季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1.“我”的老师一家是不幸的,然而这一家又是幸福的。

这个故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作什么?

22.“彩虹和雨水是孪生的,没有雨水就没有彩虹,有了彩虹雨就有色彩。

”此句包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请谈谈你的理解。

23.读罢全文,你怎样理解文题“风景在心”?

(4分)

24.第⑦段:

“风景是美,但风景不止有青山绿水、动物、植物,也有风景、地震以及天外来物……因其丰富复杂才多姿多彩。

”这几句话以“风景”为陈述对象,阐明了风景之好坏的辩证关系,请你以“生活”为陈述对象,仿照此段,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写几句话表达你对生活的认识。

(三)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宋江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

写毕,令乐和单唱这首词曲。

道是: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粪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

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

“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

“招安,招安!

招甚鸟安!

”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

25.用简要的话概括这个选段所写的主要内容。

(1分)

26.从武松和李逵的语言动作可以看出他们对待“招安”的态度是怎样的?

27.从宋江的词中可以看出他对梁山这支农民起义军怎样的态度?

三、综合实践与写作(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8.一位大学老师对学生说: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它会赢得认同、欣赏和合作。

请你们牢牢记住:

不尊重朋友,你将失去快乐;

不尊重同志,你将失去合作;

不尊重领导,你将失去机会;

不尊重长者,你将失去品格;

不尊重自己,你将失去自我。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在同师长、同家人、同朋友等人的交往中,一定接了诶了许多宝贵积累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或教训,请你从“尊重”、“诚实”“谦虚”等话题中选择一个,写一段发人深省、令人有所借鉴的话,留给学弟学妹们。

100字左右。

(二)作文(50分)

29.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

(1)题目:

阳光灿烂的日子

作文

(2)阅读下列材料,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

“人”字一撇一捺,一撇是长处,一捺是短处。

它告诉我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既不要骄傲自满,也不要妄自菲薄。

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应凭借这由长处和短处组成的平衡体态,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勇敢地站立起来。

“人”字上部合并,底下分叉,它想象地告诉我们,人生之路有许多岔道,有的通向光明,有的通向黑暗;

有的走向成功,有的走向失败。

而人生之路,数青春路上的岔道最多,每个青年理当谨慎、用心的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

7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