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29940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语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语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语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论语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语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可能我们每一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真正能做好却很不容易。

“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亲情。

对老人的安顿,也许我们有种种标准,比如:

买多大的房子、买什么样的车,带老人去什么样的地方旅游,让他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样的饮食,但这些能让老人真正的心安吗?

记得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在一棵大树旁边玩儿。

他特别喜欢这棵树,因为这是一棵大苹果树,长得很高,又漂亮,又有很多甜美的果实。

这孩子,天天爬这棵树,有时候爬到树上摘果子吃,有时候也在树底下睡觉,有时候他也拿着刀片、瓦片在树上乱刻乱画。

这棵大树特别爱这孩子,从来也不埋怨他,就天天陪他玩。

玩着玩着,孩子就长大了,有一段时间他就不来了。

大树很想他,过了很久,他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少年了。

大树问孩子,你怎么不和我玩了?

这孩子有点不耐烦,他说,我已经长大了,不想和你玩儿,我现在需要很多的高级玩具,我还要念书,还得要交学费呢。

大树说,真对不起,你看我也变不出玩具,这样吧,你把我所有的果子都摘去卖了,你就有玩具,就有学上了。

这孩子一听就高兴了,把果子摘了,欢欢喜喜的走了。

就这样,每年他就是在摘果子的时候匆匆忙忙来,平时都没有时间来玩儿。

等到他读书以后,又有很长时间不来了。

再过一些年,这孩子已经长成一个青年,他再来到树下的时候大树更老了。

大树说,哎呀,你这么长时间不来,你愿意在这玩会儿吗?

孩子说,我现在要成家立业了,我哪有心思玩儿啊?

我连安家的房子还没有呢,我也没钱盖房子呀。

大树说,孩子你千万别不高兴,你把我所有的树枝都砍了就够你盖房子了。

这孩子高兴起来了,把树枝都砍了,就去成家了。

这样又过了很多年,这孩子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这棵大树已经没有果子也没有树枝了。

孩子还是不高兴,一个人心事重重的徘徊在树下。

这孩子说,我现在长大了,念完书,也成家了,我的在世界上做大事。

这世界上的海洋这么浩瀚,我要去远方,可我连只船都没有,我能去哪啊?

大树说,孩子,你别着急,你把我的树干砍了你就可以坐船了。

这孩子一听很高兴,砍了树干,做了一条大船出海了。

又过了很多年,这个大树只剩下一个快要枯死的树根了。

这时候,这个孩子回来了。

他的年纪也大了。

他回到这棵树身边的时候,大树和他说,孩子啊,真对不起,你看我现在没有果子给你吃了,也没树干给你爬了,你救更不愿意在这陪我玩了。

孩子说,其实我现在也老了,我从外面回来了,我现在就是想找个树根守着歇歇,我累了,我回来就是和你玩儿的。

这个老树根很高兴,他又看见孩子小时候的摸样了。

这个故事,其实说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的一生。

老树根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是在树下玩大的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这种成长,在父母身边长大,走向社会。

但人为什么到最后才会归来呢?

我想这就是平时说的“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一个小孩子出生后,父母们都是手里抱着,呵护之至,抱到三岁,有的父母还很惆怅,说孩子要长大了,以后我就抱不着他了。

很少有父母说抱到孩子一周岁就烦了,说我抱你什么时候到头,我还要抱你两年,太烦了吧。

但是孩子长大后,为父母守丧守到一年就有人觉得不耐烦了。

在孔子那里,三年之丧与三年之爱是相对应的关系,父母对子女是爱护,子女对父母是孝敬。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孤立的现象,也没有一种孤立的标准。

我们都在用自己的心去揣测别人。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换位去想,与其等到父母身后,我们去尽一年之孝或三年之孝,还不如趁父母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再多做一分一毫。

只要父母在一天,我们就不会不挂在他们的心里。

但是,我们经常和父母说的话是什么呢?

“妈,我最近不打电话给你,实在是太忙了”。

忙,有时候是可以忙忘的,但有时候忙是可以取舍的,取重而舍其次。

我们老是能听到父母说一句话,“你去忙吧,但是要照顾好自己,不要让自己太累”。

而我们呢,往往总是把父母的话当真的,就真的觉得父母只要知道自己在外挺好就行了。

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作为儿女,如果觉得父母和自己意见相左的时候,甚至觉得父母有什么错的地方可以委婉地去劝止,我想这就是“几谏”,就是我们一定要克制地、轻微地,能够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劝说。

我们去说一个道理,道理本身是什么样也许不重要,但表达的方式很重要。

怎样用最好的表达方式把一个道理去说通,这很重要。

我们经常会学习一些人际交往准则,就是要跟你的朋友怎么说话,要跟同事怎么说话,但几乎没有一本社会宝典上会教你跟父母怎么说话,因为我们都觉得,父母是自己最亲的人,和父母说话还要方式吗?

我们总说,我在外面受气了,回家和妈妈说说怎么了,和妈妈不能发发脾气吗,和妈妈还不能撒撒怨气吗?

但是,千万要注意,往往最亲的人成了自己的情绪垃圾桶,有时候他们也会因此而受伤。

孔子说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你最亲的人是最伤不得的。

我觉得,真正爱自己的父母,就意味着我们要包容和尊重他们,这才是真正的“敬”。

心理上的这种“敬”,直接导出来的行为层面就是“不违”。

所以,我们不是说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都一定要做儿女的放弃原则,但是,在可以不计较的时候,我们要对父母多一点尊重和理解,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过一种快乐的日子,也许这是最好的孝敬。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