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0108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课程Word格式.docx

14.造园学:

造园学也即研究造园的学问。

传统的造园学同样是以研究园林的设计,施工与维护为主要内容的科学。

这同园林学的中心内容没有差别,所以造园学也可作为园林学的同义词。

15.园林艺术:

在园林创作中,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自然和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16.“囿”:

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17.“苑”:

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和别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的一种园林类型。

一.园林,绿地,绿化的关系

绿地包括天然的与人工的一切绿色地带,自然也包括园林。

因此,园林也可以说是绿地的一种特殊形式。

实际上绿化则是达成绿地的手段。

一般局限于运用植物材料,以取得环境效益为主,而园林则往往运用多种素材,较多考虑风景效应。

因此,园林比起一般绿地来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游息功能。

二.什么是“园林设计”

“设”者,陈设,设置,筹划之意;

“计”者,计谋,策略之意。

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

具体的讲,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18.私家园林的共同特点

选址得当;

以假山水池为构架,穿凿亭台楼阁、树木花草,朴实自然,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充满诗情画意。

20.中国传统园林四大造园要素及造园布局手法精要

中国传统园林四大要素为山水构架、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和园路。

1、山水构架:

山体通常有石山、土山和土石山三种。

水体通常有湖、河、溪、瀑布、泉等。

2、园林建筑:

常见的形式有亭、台、楼、阁、廊、厅堂、轩、榭等。

3、园林植物

4、园路:

花街铺地;

卵石路面;

雕砖卵石路面;

步石。

5、重要造园手法:

借景、障景、对景、框景、隔景

第一章

一)园路的作用

1、组织交通:

2、引导游览:

3、组织空间,构成景色4、为园林中的水电工程打基础

(二)园路的分类★(考判断)

1、主要道路:

是园林的主干道,由园林入口通往全园各景区,连接各主要广场、建筑、景点和管理区,是园林内部大量游人必经的路线。

有时有少量的管理用车通行。

路宽5~7m,在接近主要入口广场的一段,若从空间整体效果考虑可适当加宽。

纵坡应小于8%,横坡小于3%。

2、次要道路:

是辅助主要道路进入景区的分散道路既满足景区的游览又是连接其它景区、景点的主要道路不能达到的景观空间,可谓主干道的分支。

路面宽度为2.5m~3.5m,要通行小型服务性车辆。

3、游息小路:

供游人散步和休息,是分散到林中、山上、水边的小路。

小路有自然曲折变化,一般宽度为0.9m~1.2m,个别山道为0.6m~0.8m。

4、变态路

步石、汀步、休息岛、踏步、蹬道、礓礤

★8、台阶(踏步)★

•园林中的台阶主要应用在建筑入口、水旁、山路、陡坡,可结合花池、栏杆、水池、挡土墙、假山登道而设。

一般踏面宽b=30~38cm,高h=10~15cm。

在古典园林中还常用天然山石布置园林的入口台阶,俗称如意踏跺。

•建筑入口、公共活动场所在设置台阶时要考虑无障碍坡道。

10、★步石★(考踏面宽度)

•步石是置于地上的石块,多在草坪、林间、岸边或庭院等较小的空间使用。

•步石设计的要点:

(1)质地应是坚硬耐磨损的材料;

(2)步石的形状应以表面平整、中间略微凹起的龟甲形为好,这样可以防止石面积水(3)石块的大小可根据需要选择,但不宜小于30—40厘米,以便踏脚。

(4)置石时要深埋浅露,一般步石高出地面大约6—7厘米或略低一些为好。

(5)置石时要有适当的跨距,人的两脚步行时的跨距大约是60厘米,因此石与石的中心间距应以此为度,并应有适当的曲度。

(四)桥与汀步

•可使水面隔而不断。

⑴小水面的分隔和近距离的浅水处多用汀步,连接岛与陆地或小水面的两岸多用桥;

⑵较大水面,在岛与陆地的最近处建桥,小水面则在两岸最窄处建桥;

⑶桥对水面也要有大小、主次的划分。

★(4)桥的造型★

①拱桥

拱桥与堤、岛、亭结为一体,可明显的划分水面空间层次,以完美的艺术形象渲染湖面景色。

②平桥

•单跨平桥:

简洁、轻快、小巧,较常用。

由于其跨度小,河溪浅流上应用,可不设栏杆。

桥两头墩座,多以天然石块筑成。

•折线形平桥(平曲桥):

宽阔水面架桥,相应要增加桥的长度,但长而直的平桥会给人单调感,在此情况下采用折线形平桥,构图就活跃了。

•折线形平桥可不设栏杆,或单面设栏杆,必要时也可设双面栏杆,但一般应低矮,造型不可复杂。

③汀步

•窄而浅的水面,如溪、涧、浅滩上架桥,多采用“汀步”的形式,解决游人交通与造景问题。

汀步的形式可以是自由式的,也可以是规则的,可以是天然石材,也可以用混凝土预制成各种形状。

因为汀步比桥更接近水面,景色自然,游人小心的凌波而过,倍感亲切和别有一番情趣。

当汀步较长,还应考虑当两人相对而行,在水面中间有一个相互错开的地方。

★1、亭★:

作用:

歇息、观景和点景

(1)亭的造型

•亭的造型主要取决于其平面形状、平面上的组合及屋顶形式

•平面形状

•①正多边形亭:

如正三角形亭、正方形亭、正五角形亭、正六角形亭、正八角形亭、正十字形亭等。

②圆亭、蘑菇亭、伞亭等。

③长方形亭、圭角形亭、扁八角形亭、扇面形亭等。

④组合式亭:

如双三角亭、双方形亭、双圆形亭、双六角亭,以及其他各种形体亭的相互组合。

⑤平顶式亭⑥与墙、廊、屋、石壁等结合起来的亭式。

如半亭等

亭的立体造型,从层数上看,有单层和两层。

亭的立面有单檐和重檐之分,也有三重檐的,如北京景山上正中的万春亭。

(2)亭的位置选择★

•①山地小山建亭,宜建于山顶,可与山体协调;

大山建亭,宜建于山巅,以山为背景,构图优美,有利于组织导游。

②水域水亭可建于水中、湖畔、桥中或岛上。

亭的大小与体量必须与水面大小相协调。

③平地平地建亭常见于道路终点及交叉口、路畔树阴下、花坛群中与草坛上。

(3)亭的尺度

•亭的平面尺度一般为3×

3---6×

6米,亭的高与平面宽之比,方亭为0.8:

1,六或八角亭为1.5:

1,亭柱直径(或宽)与柱高比为1:

10。

•亭的设计中,可根据构图需要稍有变化,但不可比例失调。

★2.廊★

•按横剖面形式分:

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暖廊、复廊、单支柱廊、双层廊。

•①双面空廊

•是最基本,运用最多的廊的形式。

•在建筑物之间按一定的设计意图联系起来的直廊、折廊、回廊、抄手廊等多采用双面空廊的形式。

•廊两边景色的主题可相应不同,担当顺着廊这条导游路线行进时,必须有景可观。

北京颐和园的长廊

②单面空廊

•一边为空廊面向主要景色,另一边沿墙或附属于其他建筑物,形成半封闭的效果。

其相邻空间有时需要完全隔离,则做实墙处理;

有时宜添次要景色,则需隔中有透,似隔非隔,做成空窗、漏窗、什锦灯窗、隔扇、空花格几各式门洞等。

★例如★自北京颐和园乐寿堂临湖一侧的走廊上的什锦灯窗向南眺望,透过这组形状各异的窗洞,昆明湖上的景色经过裁减各自成画。

③复廊

•复廊是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墙,形成两侧单面空廊的形式。

中间墙上多开有各种各样的漏窗,从廊子的这一边可以透过空窗看到空廊那一边的景色。

这种复廊,一般安排在廊的两边有景物,而景物的特征有各不相同的地方,通过复廊把这两个不同景色的空间联系起来。

此外,利用墙的分隔与廊的曲折变化,以可收到延长游览线和增加游廊观赏的趣味,达到小中见大的目的,在江南园林中有不少优秀的实例。

•例如:

位于苏州园林沧浪亭东北面的复廊就很有名。

④双层廊:

•双层廊可提供人们在上下两层不同高度的廊中观赏景色的条件。

有时,也便于联系不同标高的建筑物或风景点以组织人流;

同时,由于它富于层次上的变化,也有助于丰富园林建筑的体型轮廓,依山、修水、平地上均可建造。

•北海琼岛北端的“延楼”是呈半圆形弧状布置的双层廊,长度上共有60个开间。

(2)廊的尺度

廊的体量与造型以小巧玲珑为佳。

传统形式廊子,多做成卷棚顶或单、双坡斜顶,廊的净宽1.2—1.5米,柱距0.15米。

近代廊多做成平顶式,廊的净宽2.5—3米,柱高3米,柱距3-4米。

(2)花架★

•花架从其工程量讲近于亭廊,只是无顶,主要是攀缘植物的棚架,所以归入小品。

•实际上,花架除不能避雨外,本身具有景观欣赏和组织空间的作用。

花架可以单体存在,形式多样;

也可与其它建筑结合成为建筑的延续部分。

•花架又不同于亭、廊,其空间更为通透,特别由于绿色植物及花果自由地攀援和悬挂,更添一番生气。

•①梁架式

•是最常见的花架形式,亦即为人所熟悉的葡萄架,这种花架是先立柱,在沿柱子排列的方向布置梁,在两排梁上垂直于柱列方向架设间距较小的枋,两端向外挑出悬臂。

如供藤本植物攀援时,在枋上还要布置更细的枝条以形成网络。

•②半边列柱半边墙垣式

•上边叠架小枋,它在划分封闭式或开敞的空间上更为自如,造园趣味类似半边廊,在墙上也可以开设景窗使意境更为含蓄。

•③单排柱式

•在组织空间和疏导游人方面具有廊的作用,但造型较廊要轻盈的多。

•④单柱式

•造型似一柱亭,但顶部通透并形成悬臂梁的典型式样。

单柱式花架顶部还可采用80厘米见方的钢筋混凝土网格。

•花架在庭院中的布局有附建式与独立式。

•在我国传统园林中较少采用花架,因其与山水田园格调不尽相同,但在现代园林中应用较多。

(3)雕塑

雕塑小品是指观赏性、趣味性较强的中小型雕塑,烈士陵园,名人纪念公园中的大型纪念性雕塑不包括在此范畴内。

★(4)栏杆★

•栏杆的高度应因地制宜进行设计。

悬崖峭壁、洞口、陡坡等处的防护栏杆高一般为1.1——1.2米,栏杆格栅间距要小于12厘米,构造粗壮坚实。

台阶、坡地的一半扶手栏杆,高90厘米即可。

而花坛、草坪、小水池及道路履带边缘装饰性栏杆高度以15——30厘米为适。

制作栏杆常用的材料由金属、钢筋混凝土、石料、木料等。

•特别是在小型浅水池、平桥、小路两侧、草坪与道路之间、尽量不设栏杆。

第二章园林的结构

第四节园林结构的类型

一、基本类型

•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二、视点、视距、视角★(判断)

1.视点:

人们赏景,无论动观还是静赏,总要有个立足点,游人所在位置称为赏景点或视点。

赏景点一般安排在主景物的南向,景物面南背北,不仅可以争取到好的采光、光照、背风,而且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视距:

赏景点与景物之间的距离,称赏景视距。

正常平视的情况下,可以不转头能看清景物的整体时,其垂直视角为26°

--30°

,水平视角为45°

因此,园林中的主景,如雕塑、建筑等,最好能映入垂直视角30°

和水平视角45°

的范围内。

在这个范围,使游人能观赏主景的地点,应安排一定空场,设有休息性的景观建筑,供游人逗留、徘徊。

•在大于500米时,人对景物只有模糊的形象。

如果要看清景物的轮廓,距离就要缩短到250—270米左右。

因此,在景观设置时要注意距离的安排。

景物高度(H)与视距(D)的关系:

D≈3-3.3H

景物宽度(W)与视距(D)的关系:

D≈1.2W

园林中的景物还有封闭与开朗的景观效果

D/H

角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垂直角度

45°

27°

18°

14°

11°

30″

空间效果

极强

很强

较强

渐弱

较弱

很弱

按景物的动与静来分:

动的如行云流水、人物、车、船;

按季侯分:

有春夏秋冬、阴晴雨雪、夕旭晨曦;

按景物的布置分

有敞有聚、有明有暗、有藏有露;

按景物的意境分

有漓江细雨、峨眉佛光、黄山云海。

★三、平视、俯视、仰视★(判断)

平视:

是中视线与地平线平行而视。

可以舒展地平望,产生平静、深远的感觉,不易疲劳。

用于平视观赏的景观应该设置在与游人视点高度相等的或高差较小的位置上。

俯视观赏:

景物处于视线下方,需低头观景。

景物越低就愈显得小。

居高俯视有征服的自尊感,但也有居高自危的险境感

仰视观赏:

当景物很高,视点距离景物又很近,(视距小于景物高度的三倍),要全部看到景物就需中视线上移,头部上仰。

视点越近,人与景物的亲近感也愈强,封闭感、压抑感也愈强,景物形成雄伟、高大、威严的气势,给人以自卑不如的心理。

在园林构景中,常运用仰视的观赏手法强调主题的高大、雄伟,将视距缩小到主景高度的一倍以内。

★五、视景空间的基本类型★

(一)开敞空间与开朗风景

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时,所处的空间是开敞的空间。

空间的开敞程度与视点和景物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与平视线高出景物的高差成正比。

(二)闭合空间与闭锁风景

★闭合空间★(名词解释)

人的视线被四周景物屏障遮挡的空间叫闭合空间。

空间闭合给人视觉的感觉强度与人和景物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即人距景物愈近,闭合强度愈强;

景物超过人的视平线愈高,闭合的强度感也愈强。

★闭锁风景★

闭合空间所呈现的风景叫闭锁风景。

闭锁风景的亲近感愈强,四面景物愈清晰可见。

但近距离观赏容易使视觉疲劳的产生闭塞感。

闭合空间的大小和周围景物高度的比例,决定它的闭合强度,也直接关系到风景的艺术价值。

一般情况,在闭合空间中,风景视线的仰角小于6°

时景观空间有空旷感;

仰角在13°

左右时,景物有亲近感,观赏艺术价值较高;

仰角大于18°

时,则空间有闭塞感,人开始感到压抑

★三、园林构图规律★

•园林形式构图与其它艺术一样,遵循形式美的构图规律,即:

•★

(一)整体与局部

(二)主从与重点三)对比与协调(四)分隔与联系

•(五)层次与序列(六)节奏与韵律(七)比例与尺度(八)均衡与稳定

•(九)园林意境★(考简答)

(一)整体与局部

整体由不同的局部组成,每个组成整体的局部要有自己的个性,又要有整体的共性。

通过个性的表现突出变化,以共性的联系达到统一。

园林中的山石、水体、建筑、植物是组成园林整体的要素,每种要素都能以自己的个性形成局部景观,也可相互组成园林整体。

(二)主从与重点

主与从、重点与一般这一形式美规律在园林中的具体体现,反映在主景与配景上。

任何艺术品都有主体与从属、重点与一般的布局关系,目的是强调主题,突出中心,达到多样统一的主要手法。

主体与从属是相辅相成的。

园林中的主从关系主要表现在主景与配景、主要内容形式与次要内容形式方面。

“重点与一般”同“主与从”含意相同,地位不同。

主体也是重点,但重点不一定是主体。

重点不宜过多,否则也就没有重点了。

园林中有主要景区与次要景区,每一景区又有主景与配景。

园林规划设计时,首先在确定思想主题的前提下,来考虑园林的主景。

一般全园的主景常设在全园的平面构图中心和立面构图中心。

平面与立面构图中心可以合二为一,也可以分开。

主景是核心,是重点,要有艺术感染力,要体现主题;

配景起衬托主景的作用,处于从属地位

★突出主景的方法★

1、主体升高

用基坐把主景抬高,在竖向上突出主景;

2、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焦点;

★3、运用动势向心★(解释,举例)

周边式围合。

这一类空间主要出现在宽阔的水面或四周由群山环抱的盆地类型空间,自然式园林中四周由土山和树林环抱的林中空地,也是动势向心式布置;

4、构图重心

规则式园林主景常设在几何重心(有对称性),自然式园林则把主景设在自然重心(不对称,但均衡)上。

强调主景的作用还有:

色彩、体量、形态、质地

三)对比与谐调

对比:

组成整体的要素之间在同一性质上彼此的个性强而共性弱;

谐调:

组成整体的要素之间在同一性质上彼此的个性弱而共性强。

对比是为了取得变化,谐调是为了达到统一;

在谐调中寻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得谐调统一。

★园林形式构图中对比与谐调的运用有以下七种:

1、形状对比:

主要表现在构成园林景物的线、面、体的形状对比。

如在圆形的广场中置方形的花坛,因形状一致显得协调,而采用差异显著的形状时易取得对比,可突出变化的效果,如在方形广场中布置圆形花坛或在建筑庭院布置自然式花台。

2、体量对比:

实际是大小的对比与谐调,并包括粗细与高低的内在因素。

在园林布局中常常用若干较小体量的物体来衬托一个较大体量的物体,以突出主体,强调重点。

•如颐和园的佛香阁与周围的廊,廊的规格小,显得佛香阁更高大,更突出。

3、方向对比:

在园林空间的构图中,柱形、条形物体和大面积的草地、广场、水面结合,往往具有线的方向特征,显示物体的方向个性。

•园林中常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对比,以丰富园林景物的形象。

•如园林中常把山水互相配合在一起,使垂直方向上高耸的山体与横向平阔的水面互相衬托,避免了只有山或只有水的单调;

•广场的水平横向与乔木的竖向对比等。

4、开合对比:

开合是指空间的类型表现,开敞空间与闭合空间可以形成对比效果。

如果从开敞空间进入闭合空间,便有视线受阻,天地变小的压抑感;

同样,从封闭空间进入开敞空间又有“豁然开朗”、“极目楚天舒”之感。

园林中利用空间的受、放,开、合,可形成敞景与聚景,视线忽远忽近,空间忽放忽收,从收敛空间窥视开敞空间,既有对比感,又有层次感。

5、明暗对比:

也是光线上的对比,明暗与开合是相关的。

一般情况是“合则暗,开则明”空间环境的明暗对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明亮使人开朗,精神振奋;

灰暗使人视域缩小,景物朦胧柔和,使人自然入静,并伴随有清凉、幽深莫测之感。

园林中常以明暗对比显示空间层次,增加开合对比效果。

6、虚实对比:

形式构图的虚实关系是以视线受阻程度为主要区分,又与景物的质地有关。

虚实对比与开合对比、明暗对比有联系。

7、色彩对比:

运用色彩的色相、明度对比与谐调达到变化统一的目的。

色相之间的互补色,可以达到对比效果。

如用“紫”衬“黄”,“橙”衬“蓝”。

色相相邻的色彩可以达到谐调的效果。

如“红”与“橙”,“蓝”与“绿”。

有时对比双方的色相不是互补的,但通过明度的弥补,仍可以取得突出的对比

在园林构图中,可用于对比谐调来达到统一变化的内容较多,除以上几种外,还有“质感”对比、“动静”对比、“疏密”对比、“简繁”对比、“多少”对比、“浓淡”对比等。

(四)分隔与联系

园林空间景观有分有合、有遮有露、有断有续、有局部有整体使园林成为多样统一的布局。

园林的空间分隔与联系分为平面方向和竖向上两个方面。

★分隔是依据功能要求与景观艺术需要划分空间;

联系也是根据景观与功能要求进行勾通和空间的呼应联系。

★(考实分与虚分)

1、分隔实体:

地形、山体、建筑、水体、植物、构筑物。

2、分隔类型:

分隔有平面分隔和竖向分隔,有虚分和实分。

(1)虚分★

①道路:

这种分隔只是心理上的感觉。

如步石、汀步等点状为主的实体,其分隔性较弱,其它道路则分割性较强。

②水体:

行动上受到阻碍,虽分隔,但属于虚分。

如水面过大,以致于看不清对岸的景物时,则接近于实分。

③廊、透花墙、栏杆:

这些具有不同通透程度的建筑、小品也会对空间产生虚分。

(2)实分★:

山体、实墙、建筑、密林等实体分隔效果明显。

分隔可认为是视线分隔、行动上的分隔。

虚分存在于开敞空间、疏透空间和过渡空间(如建筑外侧的廊)。

过渡空间起到变化多,丰富景观的作用。

虚分联系多,实分联系少,西方园林虚分多

3、分隔在造景中的运用

①分景:

既景观的分隔组合。

★a障景:

★障景又称抑景,是抑制视线,屏障景物并具有引导空间变换、取得意外景观的手法。

可以用不同的景观做障景。

用土山或石山作山障,用树丛作树障,运用建筑的廊院叫曲障。

★b隔景:

★为了使景区和景点各具特色,避免各景区的相互干扰,并增加园林整体空间的变化,是隔景的主要目的。

隔景以实隔为主,有分隔才有进深,“庭院深深深几许”体现了空间层次的丰富变化

★②夹景:

★夹景是为了强调狭长空间的纵深景观,或挡住两侧不美的景观。

多利用树丛、山岗、建筑隐藏。

在规则式园林中,夹景约束视线方向,可以直观狭长空间顶端的主景,强调主景的统治地位;

在自然式园林中,夹景可以蜿蜒曲折,变幻出明与暗、开与合的空间变化序列

★3、漏景★:

漏景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以实中有虚的手法,隐中有露。

漏景在园林空间的组织分隔中,具有联系空间、增加层次的作用;

在封闭空间中有削弱封闭强度和空间转折前的视线过渡,即在封闭空间中通过漏景使游人视线先期到达另一空间,诱导游人由该空间进入另一空间。

所以,漏景除实墙上留出的漏窗外,还可以通过花墙、透露的隔扇,也可利用疏林的树干等取景。

★4、对景★:

视景空间中景点、建筑间的相互呼应关系。

对景在园林的空间组织中,是常用的造景手法。

为了相互观赏,要选择最精彩的位置,并设有游人休息、逗留的场所及设施。

对景分正对、互对:

正对:

以规则式的轴线形式,两景点的中轴线重合。

互对:

两景点的中轴线交叉。

互对的景物不一定有很严格的轴线。

互为对景的景物可以在道路和广场的两端安排,也可以在水面的对岸或两个对立的山顶、山坡上设置。

上下的对景又叫呼应。

有对景就有联系,就使人产生由此及彼的欲望,从而达到左右游人的目的。

★5、添景★:

就是为了求得主景或对景有丰富的层次感,在缺乏前景的情况下,为使画面更完整、更理想的一种艺术手段。

(2)借景与框景

★ⅰ借景★(考名词解释)

除游人视力所达的园内景物可供游览观赏外,园外若有与园内景物风格一致的,而且是在视力可以看到影像轮廓又无其它遮挡,在园林布局上留出观赏视线,将景色纳入园中。

借景的关键在于“精”与“巧”,使园内外景色相呼应,汇成一体,不但丰富了景色,也扩大了空间。

①远借:

是把园外远处可见的景色组织进来。

远借给人于错觉,增加园的层次、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