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0332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为什么教学重难点是这样的呢?

因为对一个九、十岁的孩子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并且速度的单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们从未见过,因此,教学关键是让学生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含义,归纳出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主要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所以,教学重难点是这样的。

  下面进行我说课的第二个环节: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本节课我将运用我们远恒佳教育集团“三三四课堂”学案教学法、复合的现实数学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

  我们的“三三四课堂”采用6个人一个小组的形式,教学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合作,展示,竞争。

  “三三四课堂”是指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三四课堂”是指大课程,小课程,微课程三级阶梯。

  “三三四课堂”是指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施,质量控制三大环节。

  “三三四课堂”由个体,同伴,教师,父母思维评价来支撑。

  2、学法:

教学中运用了分析综合法、经验归纳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指导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所以我设计了以上的教学方法。

  下面进行我说课的第三个环节: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达成预期效果,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再现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我会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进行一个简短的评价,表现最好的那一个小组会得到相应的分数,这样能够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育心理学认为:

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

因此本节课一开始我会再现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运动会场景,“今年10月,我校举行了运动会,学校打算选出一位运动员参加宝安区‘径赛明星’的比赛,你会怎么选?

”在小组讨论一分钟后请两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说明理由。

在展示的结果中同学们当然会选跑得快的运动员。

展示完成后我会对他们的展示过程进行评价,表现最好的学生会为他所在的小组得到宝贵的一分。

接下来进入第二环节。

  

(二)主动探究模型,探究新知。

  观察运动员的两张比赛成绩表,从表中你能得出哪些数学信息?

谁跑的最快呢?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思考,从表1中得出200米径赛中张方最快,因为他用的时间最少,而1分钟定时往返跑中丁勇跑的路程最长,所以他跑的最快,从而领会“路程一定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时间一定时,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在上面的两组快慢比较中,表面上看是比较路程或时间,实质上比的就是速度。

怎样让学生透过表面看实质呢?

于是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

现在学校要在这两名运动员中选出一名参加区‘径赛明星’的比赛,该选谁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是啊,路程、时间都不相同,又怎么比呢?

情境条件和已有知识的矛盾、冲突,点燃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欲,也激发了他们畅谈选择理由的愿望,积极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那就是要找一个统一的标准:

他们每秒钟各跑了多少米?

速度的概念应运而生。

  要比快慢,先求速度,通过列式,计算出他们每秒钟跑多少米。

(板书:

每秒各跑多少米?

200÷

40=5(米)360÷

60=6(米))这些数量各表示什么?

一起听智慧老人说说吧!

(智慧老人讲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定义)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相关联的量,学生原来只能模糊地感知,不能清晰地表达,所以,我借助智慧老人之口,直截了当地揭示概念,多媒体的演示,既能形象地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又节省了时间,建立了速度的概念,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速度的单位,每秒跑5米,每秒跑6米,用另一种形式说是5米/秒,6米/秒。

那么速度单位可以写成?

?

(板书速度单位)通过提问:

速度单位与我们学过的单位有什么不同?

剖析出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共同组成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速度的含义,知道速度是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长度,这样就架构起行程问题中三个数量之间联系的桥梁。

接着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速度单位呢?

引导学生创造出其他的速度单位,并进行板书。

接下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同学们想知道你写的这些速度哪里会用到吗?

让大家读一读,它们分别表示人、飞机、声音、光的速度。

以上的“说一说、读一读”能让学生联系生活,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认识了更多的速度单位,突破难点。

在学生充分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这些数分别表示什么?

根据回答进行板书。

那怎样求速度呢?

在这个教学重点环节里,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总结。

(在小组展示的时候归纳数量关系,进而得出:

路程÷

时间=速度,这里围绕“总结---归纳”二个环节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深刻领会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密切联系。

  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我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开始情境的延伸:

(课件)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直观、更形象,解答问题后,通过提问:

每道算式分别表示什么?

让学生总结归纳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

速度=时间,速度×

时间=路程,仔细观察这三道数量关系式,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数量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多元分层训练,巩固内化。

这个时候我让学生拿出上课前已经发到学生手中的学案在巩固练习中,我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设计了分层训练。

第一层:

基本训练,通过练习明确,已知路程、时间、速度中的任意两个数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

  第二层:

综合训练,这三道图文结合题,通过学生观察、分析,从纷繁复杂的条件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

第一题求时间,第二题求速度,特别是第三题,它的解答方法多样化,可以比路程,也可以比时间,还可以比速度。

在练习中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能让他们积极地思考,轻松地练习,感受着数学的魅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联系实际应用,拓展提高。

  通过前面的学与练,学生对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到底学的这些知识有什么作用呢?

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应用这些数学知识呢?

  

(1)限速标志我知道

  这是高速公路上限制速度快慢的标志牌。

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限速牌?

  

(2)为什么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呢?

  其实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得多,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3)气象台预测台风到达的时间

  台风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①今年9月,台风“天兔”在太平洋生成,9月22日“天兔”在广东汕尾市沿海地区登陆。

台风距离大陆2160千米,中心最大风速60米/秒,你能预测台风到达的时间吗?

  ②现在台风距深圳约900千米,预计24小时后到达深圳,你能估计台风的速度吗?

这一环节充分利用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学生看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四、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

速度

  速度=路程÷

时间

  篇二: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说课稿

  教材解读: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

本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在两部分认识数教学中间安排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数位,数级,对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作用。

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

突出数概念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原理,培养数感。

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如:

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探究自主过讨论得到。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

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

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二页到第五页的例1例5,练习一的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数。

  3.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认识,读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读法。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CAI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数位表。

师生都备计数器。

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CAI课件出示我国行政区划图,用点按热健的方法突出演示六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图片,同时伴音介绍我国的人口普查数,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

你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你发现什么?

(数很大,很大。

)由此这节课你想探讨什么问题?

(这些大数怎样读?

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这些大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怎么样认识大数?

等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为例试读。

  2.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问题:

观察计数器你发现什么?

老师拨珠,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一千,问:

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

千位满“十”怎么办?

(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也就是“十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

  3.让学生拿出计数器,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

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同样的方法,同学们自己同位交流说说,认识10个十万是一百万。

(板书)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板书)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给足时间拨、想、说,然后全班交流)

  提问:

同学们想一想,以往我们学习了那些计数单位?

万以上的计数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些?

(十万、百万、千万、亿)

  4.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问题:

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

你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

我发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生2: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生3:

我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4:

每相邻是什么意思我有点不太明白?

  生5:

我可以告诉你,?

  师:

同学们怎样证明你的发现是对的?

  生5可以进行证明,如:

同学们真有数学头脑,通过拨珠、数数、观察发现了它们的规律。

  5.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请同学们整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亿位。

(出示数位顺序黑板帖)

  

(2)拨数,将13819000人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来。

  (3)写出13819000并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全班交流,抽查:

十万位上的8表示什么?

百万位上是几,表示什么?

千万位上是几,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6.学习“数级”。

  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在数位表上增加拦,并标明数级)从右向左四位一分级,第一级是个级,第二级是万级,第三级是亿级。

同时告诉学生分级线。

按级读出北京市人口数。

  7.巩固联系完成第4页“做一做”。

  

(1)让学生通过数数,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常用到万以上的数,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8.学习“读数”。

  

(1)CAI课件出示例2,读出下面各数。

继续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表下,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249624960000640700085000300。

  a)让学生在下面与同学说一说并写出读作多少?

  b)集体交流,读出每一个数,并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读法。

  c)课件出示正确读法。

  

(2)小组讨论。

  a)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样读?

  (给足时间让学生讨论)

  (3)反馈交流信息,学生归纳总结。

  (4)巩固练习,完成第5页“做一做”。

读后说说你发现这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三、小结强化,增强自信

  小结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收获。

  四、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一的1—5题。

1题让学生做数位顺序表,加深了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

2题按排的是4组读数练习,每组都是两个数对比出现,体会同样的数字,放在个级和万级读法不同数的大下意义不同,也为后面学习大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作铺垫。

3题创设一个情境,小组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便的读法,体现了由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读数方法。

4题5题,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理解,提高读数能力。

  篇三: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一课时。

教材的主要内容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度量角的大小。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生已学习过角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以学生的好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提出:

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

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贯彻启发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角色。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2、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读出度数。

  3、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操作活动,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勇于探究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认识量角器,并正确使用量角器。

  教学难点是:

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将设计五个环节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2、合作交流,观察研究;

3、尝试量角,探求方法;

4、趣味练习,拓展延伸;

5、归纳小结,升华认识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简笔画并提问:

大家从这两幅简笔画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形是由线段、圆、角组成的,从而教师提出问题:

你了解哪些关于角的知识?

简单的问题,促使学生动脑回忆所学过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总结,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也为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了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在此环节根据小学生喜欢简笔画的特点,通过简洁生动的简笔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利导入新课的学习。

  合作交流,观察研究

  首先出示量角器,让学生观察量角器的组成,师问,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

小组合作,比一比谁找得多?

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并亲自将自己的发现通过小组的形式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认知和情感得到同步发展。

学生认识了量角器的结构和计量单位,并观察1度角的大小,观察量角器的刻度,重点认识内圈和外圈。

通直观演示,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1°

角的表象,这样也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接着让学生动手在量角器上找找几个比较特殊的角,在此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

量角器上有两个刻度30°

、150°

你认为应该读哪个才正确,为什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

锐角小于90°

,钝角大于90°

,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使这几个特殊的角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

再通过学生找一找刻度线,读一读大小不同的角的度数,来突破内外圈刻度容易读错的难点,为后一环节做了充分的准备。

  尝试量角,探求方法

  这一环节一开始,教师提出:

试着量一量,边量边想,你们是怎样量的?

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带着问题,亲自动手量角,并与同学讨论如何量这个角的度数;

在学生开始介绍时,引导学生严格运用数学语言,并及时纠正,针对难点,设计两个问题:

1.量角器的边和角的一边对齐,正确吗?

应该怎么办2.看度数时,有两个数,应该怎么看?

什么时候看内圈,什么时候看外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深化,是发展学生记忆力、思维力的重要手段。

最后,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方法,并电脑课件重现量角的过程,既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又能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释疑。

  整个环节,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问题,掌握量角的方法,并充分利用

  趣味练习,拓展延伸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

本节课的练习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

  量一量,排排队

  动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各个角的度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这些角排排队,不仅能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

  量一量,摆摆图

  量出一幅三角板每个角的度数,并摆出75120135180

  剪一剪,量一量

  动手剪个五角星,小组合作,量出五角星每个角的度数

  整个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比角、拼角、找角、量角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创设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归纳小结,升华认识

  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己小结,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