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0483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学研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005年3月梁文珍老师到大连理想食品有限公司参加实践,大连理想食品有限公司系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理事单位,是中加合资企业。

主要生产各类罐头食品,产品的90%出口,远销欧洲、美洲、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

该公司自1999年以来,一直是我院工程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

该公司的生产部长是我院加工专业的第六届毕业生陈丽娟,陈丽娟是我院一名能力强,业务扎实,能吃苦耐劳,并且富有敬业精神的优秀毕业生,由于她的突出表现,使该公司的林南总经理对我们学院的毕业生很重视,因此,公司的上上下下对我们的老师也很尊敬,实践安排的非常的顺利。

参观了所有的生产车间和化验室,产品陈列室等。

并和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了解了公司的管理机制和经营理念。

深入生产车间,学习各类罐头生产的工艺过程和操作要点。

在实践期间,共参加了十几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有:

干装苹果罐头、草莓罐头、樱桃罐头、黄桃罐头、杏罐头、杂果罐头、鹌鹑蛋罐头、苹果沙司、黄桃酱等。

并做了记录。

并为制作教学课件拍摄了一些图片资料,对有代表性的工艺过程进行了教学录象。

在实践过程中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

公司所在地的水质很差,给生产带来麻烦。

我查了很多资料,向公司提取一些水质改良的意见,并被采用。

为了扩大实践范围,在大连理想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机器检修或待料而停产期间,梁老师又去了大连中联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加工)、大连托福万食品有限公司(蔬菜加工)、大连万宝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及休闲食品加工)和锦州塞维肉食品有限公司(肉食品加工)等食品企业以及学院的实习工厂(面点制作)学习。

三)聘请社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或社会上的能工巧匠来学院进行技术交流。

聘请营口汀戈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楚君做《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的报告。

聘请锦州市能工巧匠-崔桂兰进行中西糕点食品加工技术实训。

2005年5月23日,锦州市面点师崔桂兰来指导03级农工1班加工方向上专业实训课。

经过四整天的讲授和操作,教师和学生都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于2005年5月27日上午在食品加工实训室大厅召开总结大会,参加会议的有院领导蒋锦标副院长和工程系张玉廷主任、王国东书记和郑虎哲副主任以及加工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和实验员及03农工1加工方向的全体同学。

会上蒋院长作了讲话并为崔桂兰师傅颁发了聘书,张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分别作了总结和发言,学生代表张莹、毛帅、金硕谈了体会和这次活动的收获。

这次活动内容主要是面点(中式、西式)加工的制作培训,(见附表)。

四)04级农工1班加工方向学生在沈阳榆园食品有限公司实习1周,并在实习期间聘请该公司总经理罗刚为学生做《企业发展历史与市场营销》的报告。

五)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市场调研情况

1、2004年4月6日到营口汀戈乳业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1)加工教研室全体教师及加工13班全体同学到企业参观实习。

2)牛奶生产,牛奶验收,牛奶检验。

3)参观牛奶生产车间。

4)企业于主任为学生介绍企业概况和发展前景等。

2、2004年6月16日到营口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1)油脂精练过程,包括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

2)参观包装车间,从吹塑到瓶体成型。

3)企业王主任为学生介绍企业概况和发展前景等。

3、2004年11月26日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顾问委员会活动。

1)张主任介绍农业工程系基本情况和专业设置及毕业生就业有关问题。

2)与企业经理研讨教学计划、学生培养目标和规格。

3)雨润肉食品有限公司张主任作关于学科建设的建议及从学生的使用和校企合作

4、2005年3月7日高海燕老师带领2004级农工1班(加工)方向学生到沈阳榆圆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学习和培训;

进行为期一周的技能训练,老板进行了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培训;

对学生实习提出了要求和殷切期望。

5、2005年3月15日工程系张玉庭主任,加工教研梁文珍、徐凌、刘翠华、蔡智军与理想集团的领导参加座谈。

内容:

1)介绍院发展情况,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情况;

2)谈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6、2005年6月7日高海燕、梁文珍带领2004级农工1班(加工)方向学生到锦州塞维肉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实习;

并召开座谈会,企业领导提出对大学生的要求和看法,同时欢迎同学们毕业后加盟塞维企业;

在公司受到公司领导的热情接待,在车间受到车间主任的热情指点和帮助。

进行为期一周的技能训练,进行了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培训;

附表:

日期

内容

授课人员

班级

2005年5月23下午

萨琪玛加工

崔桂兰

03级农工1班

加工方向

2005年5月24上午

枣花酥

2005年5月24下午

椒盐三刀酥

2005年5月25上午

葱花缸炉酥

2005年5月25下午

玫瑰饼

2005年5月26上午

枣方酥

2005年5月26下午

油香酥

2005年5月27上午

西洋糕

二、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一)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1、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

由于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成立时间比较短,加上工作人员多位刚刚毕业的新同志,所学专业类别比较复杂,面对质检中心新鲜而繁重的工作,表现出了一定的工作困难,加上我们还有中心通过省计量认证的巨大任务,因此本年度中心人员的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心为了谋求本专业的长期发展,培养出具有职业特色的合格毕业生,密切与企业和兄弟检测单位合作,商讨质检中心学生的培养模式,开辟质检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制和体系。

经过多次论证,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2、与部分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大量开展学生企业实践活动。

在本年度,中心产学研工作逐步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蒋晓光、宋福永、陈悦等外聘教师分别给2003级学生讲授农产品质量检测基础、农业投入品概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课程,拉近了企业和学校的距离,增进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中心教师还与部分产学研合作单位如营口饲料公司、大连聚龙公司、沈阳爱特杰饲料公司开展了科技服务工作,进一步加深了产学研合作的深度。

为产学研工作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不足之处及对策

1、校企合作中出现不协调

根本原因还是学校和企业的根本利益还没有真正的联系在一起。

学生的理论授课、实践教学和假期安排与企业的生产需要合不上拍。

2、今后的工作

(1)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以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共生共存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拓宽合作范围。

以企业生产需求安排实践教学,在用工量大的技术环节上,可以连带教师一起进驻企业,让企业先培训教师,再让教师培训学生,这样,不仅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学生,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真正体现互惠互利。

我们将以为企业培养适用性人才去号召企业,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去说服企业,以为企业提供合格毕业生去帮助企业,以我们的毕业生推动企业发展去征服企业。

企业离不开学校,学校不离开企业,企业参与学校办学,学校参与企业生产。

各专业挑选重点企业重点培养,建立龙头,多联系、多交流、多沟通。

每年选定合适时间(暑期)召开校企洽谈会,征求意见,商定下一年毕业学生实习就业,特殊要求特殊培养。

(2)加大科研工作力度,改善科研条件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要求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必须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这种调整均必须以科技研究为后盾。

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是提高教师科技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创新能力的基础是科研水平,高等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应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培训,学校必须有浓厚的科研氛围和一定的科研活动。

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难以进行高层次的企业合作,就没有学校的社会地位。

对于毕业生来说,未来的工作岗位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服务行业。

在一线生产中,既要从事现有产品的生产,又要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还要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收。

只具有动手能力,没有科技研究水平,是适应不了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

(3)兴办科技产业,建立校内外实验基地

学校科技产业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试验基地。

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具有一定难度和风险的中间试验和生产试验,学校的科技企业就成为这些试验最直接、最便利的基地。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加强与企业合作,使科技产业成为地区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基地和示范园区,并带动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崛起,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

同时,学校科技企业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基地。

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产技能,及时解决生产和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一)校内实训及科研条件的建设

学校共投入资金30多万元,充实了汽车构造实训室、汽车电器实训室;

新建了汽车检测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

购置了上海帕萨特B5型整车透明模型、丰田电控系统实训台、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奥迪100型汽车电器实训台、汽车空调系统实训台以及标准24座电工电子实训台。

这些现代化教学实训设备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将大大加强学生技能的培训质量,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为教师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校企合作及校校联合有新进展

在加强原有机动车运用与修理专业校企合作单位的交流合作基础上,新增大连金达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市燕京汽车维修公司、沈阳市龙润旺汽车配件公司、北京3401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及合作单位,不但能够满足2005届毕业生的顶岗实习要求同时这些单位也表示如果学生实习期间表现好,毕业后可直接与企业签定就业协议,直接就业。

校校联合有新进展,与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盖州市汽车学校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提高了专业的深度和广度。

三)专业建设稳步推进

为了探求校企合作新体制、新机制,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针对高职教育特点与行业发展规律要求,深入开展专业建设工作,构建适合新时期、新形势下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合格新型机动车行业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

为行业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树立品牌形象。

我们到企业走访调查,听取本行业专家对行业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需求标准、探讨适合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科研协作、产业开发及人员培训工作等事宜。

聘请部分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为顾问兼客座教授,直接参与专业教学。

明确了专业办学的方向、稳固了校外实训基地

总之,机动车运用与修理专业通过前期产学研结合工作实践,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绩,今后全体专业教师将继续加强党的十六大精神与先进的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实践,勤奋工作,求真务实,团结拚搏、群策群力,为机动车运用与修理专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四、设施农业专业

一)积极与企业建立联系,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基础。

试办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以来,我们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积极与我系相关企业联系,为学校和企业接触建立广泛的联系平台,使学校增加了和企业联系的机会,能够及时与企业交流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发现和交流企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指导专业教师科研课题的饿选题方向。

广泛的与企业建立联系,也有助于企业全程的了解学校的办学过程,及时提出办学中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脱节的地方,使学校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办学的先进性和传授知识内容与实践技能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二)多种途径办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办学质量。

当前,试办高等职业教育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对相关的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规模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积极与社会企业建立多途径办学的途径,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办学质量。

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岗位工作时,非常感激在校期间这些社会和企业的实习经历,因为这些实习所学的是生产中最需要的。

三)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就业市场。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办好高职教育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是一个重要标志。

试办高等职业教育以来,我们一直都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一直都把就业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

通过学习和社会调查我们也发现,提高学生就业率,一方面我们要苦练内功,抓好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主动出击,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积极向企业介绍学生,征求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

我们每年都到企业走访,了解企业和行业发展的趋势,行业技术的走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将企业需要的专业知识教给学生。

使学生到企业后很快进入角色,缩短后熟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欢迎。

通过大量的与企业接触,使我们了解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将学校介绍给了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急需象我们这类生产一线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以前他们对我们这类学校接触较少,了解的也不多。

通过宣传,扩大了我们学校在社会的影响,也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达到了互惠互利的双赢目的。

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选择空间。

四)加大外聘兼职教师力度,积极拓展与社会行业的联系,突出高职办学特色。

聘请几位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的专家到学校任客座教授,拿出20%左右的课程请专家讲授。

通过外聘教师讲课,使学校的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行业技术前沿,使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同时学到了企业文化和树立了适应企业生存的理念。

客座教授在讲授专业技术课程之外,还为在校生做适应社会,如何适应企业生存的主题报告,这些内容对学生毕业后提高就业成功率帮助很大,这种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

五)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搞好实习基地建设。

我们在加强校外与企业联系的同时,也注意校内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结合。

试办高等职业教育以来,我们积极将系内、校内的省级、校级科研课题与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相结合,让学生深入基地,亲自参与基地与科研项目的管理是学生在生产中学习生产技术,学习科研方法,培养职业素质。

设施农业专业学生,几年来一直是我系实习基地的管理主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共承担省下达的科研项目四项,校科研项目三项。

实习基地培养出来的学生因为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六)存在问题

通过走产学研办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经历,我们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也看到还存在许多不足。

如我们与企业的结合的紧密程度还不够,企业与学校长期稳定的共同办学机制还不够健全,学校科研项目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还不够大,企业对学校的依赖程度不够,校企联合办学的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的。

总之,产学研结合是办好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之路,是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今后我们一定坚定不移的继续走好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办好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为培养优秀校的合格人才做好工作。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学校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共同的基础和条件,以学生的实习、就业为载体,学校与企业相互融合,资源共享,集中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这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保证。

学校和企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发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工程系

2005年3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